1 / 41

教 育 心 理 学

教 育 心 理 学. 教育学院. 第三部分 一般学习心理. 第四章 学习心理导论.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一、学习的界定. 学习是个体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第一,这种变化是由于经验而引起的。 第二,学习必须使个体产生某种变化。 第三,不能简单认为行为的变化等同于学习的存在。成熟、疲劳、药物、受伤引起的行为改变不是学习。 第四,上述定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人类的学习,也包括动物的学习。学习与生命并存,学习广泛地发生于每个个体的生活之中。. 二、学习的作用. 1. 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ear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 育 心 理 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 育 心 理 学 教育学院

  2. 第三部分 一般学习心理

  3. 第四章 学习心理导论

  4.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5. 一、学习的界定 学习是个体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第一,这种变化是由于经验而引起的。 第二,学习必须使个体产生某种变化。 第三,不能简单认为行为的变化等同于学习的存在。成熟、疲劳、药物、受伤引起的行为改变不是学习。 第四,上述定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人类的学习,也包括动物的学习。学习与生命并存,学习广泛地发生于每个个体的生活之中。

  6. 二、学习的作用 • 1.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 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 • 例:动物实验中的“剥夺研究” • “狼孩” • 早期双语者和晚期双语者脑区激活的差异 • 3.学习能激发人脑的潜能,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7. 行为的先天成分及成熟在个体生活中的作用 最低级的动物生命形式(原生动物) 最高级的动物生命形式(人) 行为的后天成分在个体生活中的作用 行为成分与动物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8. 三、学习的分类 1.学习主体分类: 人类学习 动物学习 机器学习 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人类学习的目的、过程和结果都体现着人的社会性。 ②人类学习具有能动性。 ③人不仅可以获得直接经验,而且可以借助语言来获得人类的间接经验。

  9. 罗伯特-加涅,(Robert M. Gagné1916年8月21日-2002年4月28日),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以提出学习的条件著称。 1916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1933年进入耶鲁大学主修心理学,1937年毕业后又进入布朗大学,1940年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在美国空军从事飞行心理学研究,1969年以后一直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任教。 加涅受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训练,又深受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影响,建立起一个能够解释大部分课堂学习的学习理论新体系.

  10. 2.学习水平分类 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1)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其过程是:刺激—强化—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S-R的学习):即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性条件作用不同,其过程是:情景—反应—强化,即先有情景,作出反应动作,然后得到强化。

  11. (3)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3)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4)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化。 (5)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6)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12. (7)规则的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7)规则的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8)解决问题的学习: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去解决问题。 加涅的这一分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前三类学习都是简单反应,许多动物也能完成。而且事实上,这几类学习大多是从动物实验中概括出来的。

  13. 1971年,加涅对这种分类做了修正,把前四类学习合并为一类,把概念学习扩展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的学习两类,这样这种分类成为: (1)连锁学习 (2)辨别学习 (3)具体概念学习 (4)定义概念学习 (5)规则的学习 (6)解决问题的学习

  14. 3.学习结果分类(Learning Outcomes) 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就是各种习得的能力或性情倾向,可分为5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Verbal Information) 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

  15. (2)智慧技能的学习(intelligential Skills) 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辨别技能是最基本的智慧技能。

  16. (3)认知策略的学习(Cognitive Strategies)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智慧技能指向外部环境,而认知策略指向学习者内部。

  17. 4.态度的学习(Attitudes) 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加涅提出三类态度: (1)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 (2)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 (3)有关个人品德的某些方面。

  18. (5)运动技能的学习(Motor Skills) 运动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也是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19. 4.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 奥苏贝尔的分类 一个纬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另一个纬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这两个纬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

  20. 5.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 根据学习的意识水平可以将学习分成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美国心理学家雷伯通过实验首先提出和界定了内隐学习的概念,他将内隐学习界定为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 外显学习 (explicit learning)外显学习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它包括一个试图形成任务的心理表象,搜寻同功能系统的知识的记忆,以及试图建立和检验任务操作的心理模型(Mathews,1988)。这整个思维过程是有意识的,主观努力是被清晰意识到的。

  21. 6.学习内容的分类 我国心理学家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思想品德学习

  22. 四、学习的相关概念 1.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 2.远程学习(distance learning) 3.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是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它主要使用归纳、综合而不是演译。

  23. 4.真实性学习(authentic learning)起源于真实性智力活动(authentic intellectual work):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常规地运用知识和程序,对具体问题、学习结果或陈述的细节进行学问探究。 5.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是一门主要由生物科学和教育交叉而形成的前沿学科,旨在建立心智、脑和教育之间的桥梁(Mind, Brain and Education),将生物科学的最新成果,包括认知神经科学、情感神经科学。基因科学和生物分子学应用于教育和学习过程,给学习、教育以及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指导。

  24. 第二节 学习与脑

  25. 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 大脑发育分阶段 • 学习使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络网络更加复杂。 • 脑科学研究提出神经突触生长呈倒U形的模型假说。 • 大脑发展关键期(criminal period):脑对某种类型的信息输入产生反应,以创造和巩固神经网络。 • 在适时关键期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学习机会,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快,还可促进生理、能力发展。

  26. 二、大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 特异化(specializetion)或称一侧化(lateralization)指不同脑区执行特定的功能。 • 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和协同。 • 在教学上,要让学生使用两半脑,克服有些学生接受上的困难。 • 如:有阅读困难的学生,是因为在线性加工上存在困难,而不是符合加工上存在困难,如果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

  27. 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 丰富的环境刺激能够促进大脑发育,学习改变皮层表征

  28. 第三节 学习理论发展

  29. 学习理论主要回答三方面的问题: (1)学习的实质是什么? (2)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3)学习有哪些规律和条件?

  30. 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19世纪晚期,冯特建立第一个实验心理实验室,心理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特理论主要特点有: (1)还原论(或要素主义) (2)内省法 冯特的探究既是现代学习理论的摇篮,又是后来学习心理学家的靶子。

  31. 针对冯特的内省法和元素主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反对意见:针对冯特的内省法和元素主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反对意见: 首先,是以华生为主的行为主义学派批评冯特的内省法。行为派同意研究元素,但他们不同意冯特用以发现这些元素的内省法。华生认为唯一可以被观察、并用以科学研究的是个体的外显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桑代克为先导,以华生为激进的代表,又经过格思里、赫尔等的发展,之后斯金纳又对他作了总结和发展。

  32. 对冯特的另一个批评来自与行为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学派:德国的格式塔学派,他们集中批评冯特的要素主义,认为他看不到人类经验的真实面貌,就好像音乐家如果把每个音符分开就永远听不到主旋律一样,他们强调经验的整体性,主张研究内部过程和人的经验。

  33. 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 在与格式塔学派进行论战中,一些行为主义者开始吸收认知派的思想,从而出现了折衷倾向的学习理论,其中典型代表是:早期的托尔曼和后来的班杜拉。

  34. 托尔曼自称为“目的行为主义者”,他强调: (1)行为的目的性和整体性:动物的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的,不是胡乱尝试错误。 (2)中介变量:从刺激到做出反应,这之间需要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动物需要形成对某个情境的预期,把某些事情当成最终事件的信号线索。(S-O-R) (3)潜伏学习:他认为不能完全以外显的行为来判断学习是否发生,又是学习并不直接反映在学习中,他只是导致学习者对某个情境的理解。

  35. 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是班杜拉,他基本沿用了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但同时又吸收了许多认知学习理论的思想。他提出行为是环境、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与行为三者交互决定的。他提出“观察学习”的理论,强调对行为的自我调节和认知过程等。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是班杜拉,他基本沿用了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但同时又吸收了许多认知学习理论的思想。他提出行为是环境、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与行为三者交互决定的。他提出“观察学习”的理论,强调对行为的自我调节和认知过程等。

  36. 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随着学习理论研究的深入,行为主义的机械论、还原论等弊端日益暴露,而认知学派在这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同时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兴起,认知学派的影响越来越大。

  37. 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主要包括两种倾向: (1)认知结构理论:把人的认知看成是整体的结构,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改造的过程。它的形成也是受到了皮亚杰思想的影响。 (2)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它主要是受到计算机科学的启发,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认知加工过程,从信息的接收、存贮和提取的流程来分析学习的认知过程。

  38. 在20世纪60年代,还有一派即人本主义思想,主张研究整体的人,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参与、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批评。其代表人物包括马斯洛、罗杰斯等。在20世纪60年代,还有一派即人本主义思想,主张研究整体的人,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参与、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批评。其代表人物包括马斯洛、罗杰斯等。

  39.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是以皮亚杰、维果斯基等的思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从行为主义到信息加工论基本都以客观主义为基础,即把事物的意义看成是存在与个体之外的东西,是完全由事物自己决定的,而对事物的认知就是单项的刺激或欣喜地接受过程,是从事物到心理的过程。

  40. 建构主义者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自己决定的,信息要被人理解,依赖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一个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头脑中的一个过程,而是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经验。建构主义者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自己决定的,信息要被人理解,依赖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一个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头脑中的一个过程,而是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经验。 建构主义提出了许多与传统不同的观点,在教育心理学界日益受人关注,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但建构主义包括诸如极端建构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等不同的理解,我们应该吸收其中的合理内容。

  41. [思考题] 1、什么是学习? 2、如何根据五种智力技能的层级关系安排教学顺序? 3、奥素贝尔对学习的分类给我们什么启示? 4、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理论对教学具有什么意义? 5、学习理论存在哪些流派?他们是如何发展的? 6、简述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