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期刊社 2009 年系列学术讲座之 ------- 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与 职业操守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期刊社 2009 年系列学术讲座之 ------- 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与 职业操守. 沈德发. 沈德发 ,男,副研究员, 《 热带作物学报 》 副主编,多年从事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有着丰富的期刊编辑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1 几个基本概念 2 对编辑职业道德规范重要性的认识 3 编辑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4 编辑职业道德养成. 1 几个概念.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期刊社 2009 年系列学术讲座之 ------- 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与 职业操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期刊社2009年系列学术讲座之-------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期刊社2009年系列学术讲座之-------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 沈德发

  2. 沈德发,男,副研究员,《热带作物学报》副主编,多年从事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有着丰富的期刊编辑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沈德发,男,副研究员,《热带作物学报》副主编,多年从事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有着丰富的期刊编辑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 1 几个基本概念 2 对编辑职业道德规范重要性的认识 3 编辑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4 编辑职业道德养成

  4. 1 几个概念 编辑:①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②做编辑工作的人。编辑是图书、期刊及其他各类出版物的生产者,是科学文化的保姆,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编辑人员肩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神圣使命,他们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舆论阵地的卫士。 职业:是社会进步,人类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分门别类的生产作业,劳动分工不同的一个概念。 道德:是一种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往往流传较为广泛,形成共识。 编辑职业道德:就是编辑工作人员在其从事的职业中,所应遵循的一种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编辑从业的行为规范。

  5. 职业道德的涵义:(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主要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职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8)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事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6. 职业操守:是每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该尽的良心,所从事的职业本身要求具备的职业素质,这里的职业素质不是指专业素质,而是指为人处事之道,将为人和处事放在职业里就成为一种职业的操守。是每一个人从事你所工作的岗位的最基本,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原则或准则。职业操守:是每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该尽的良心,所从事的职业本身要求具备的职业素质,这里的职业素质不是指专业素质,而是指为人处事之道,将为人和处事放在职业里就成为一种职业的操守。是每一个人从事你所工作的岗位的最基本,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原则或准则。 编辑的职业操守:是建立在对出版编辑这个职业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认识的基础上的,由此逐渐形成为有关编辑职业的种种道德情感,如荣誉感、责任感、羞耻感等,逐渐形成为编辑的职业良心,成为一种自觉的道德行为。

  7. 2 对编辑职业道德规范重要性的认识 道德规范是编辑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今天的编辑领域,常常在谈到编辑规范时关注的往往是编辑业务技术规范,尤其是期刊的编排规范问题,对编辑道德规范、编辑法律规范等重视不够。其实,编辑道德规范是编辑法律规范和编辑业务技术规范的基础和根本,编辑人员只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有可能遵守有关编辑法律法规,才有可能认真执行编辑业务技术规范,这样无论对编辑工作的有序地进行,还是使社会文化健康地传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整个编辑过程中,从策划、选题、组稿到审稿、文稿编辑加工、校对等,编辑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如果编辑人员不负责任,不受职业道德约束,随心所欲,不坚持原则,那么,必定会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影响编辑计划的实施,客观上干扰编辑部工作的有序进行,其加工出来的“产品”难免会有不少问题,这样的“产品”流播到社会,或在思想上,或在技术上及其他方面对受众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编辑人员必须时刻以编辑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才有可能编辑出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

  8. 3 编辑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9条职业人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1)诚实;(2)正直;(3)守信;(4)忠诚;(5)公平;(6)关心他人;(7)尊重他人;(8)追求卓越;(9)承担责任。 编辑职业道德,一是调节编辑人员与其职业责任之间的关系;二是调节编辑人员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三是调节编辑人员内部(人员之间以及人员自身)的关系。

  9. 编辑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人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一般是遵循就业原则和择业原则。无论哪种原则,首要的前提就是敬业。要认清自我所扮演的角色,坚守职业本分,并秉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工作态度,从自我心理建构开始,督促并调适自己,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以实际行动应对各种挑战。敬业也是未来成功的基石。编辑的敬业精神集中体现在:①在恪守“向社会提供优良的精神食量”的职业本分基础上,为人作嫁,甘为人梯,无私奉献;②工作上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对文稿逐字逐句推敲琢磨,为用哪个字眼更为贴切而费尽心思,为查核引文而翻阅大量的典籍。③要有孜孜以求的求知欲望,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编辑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成为具备多学科的广博知识的“杂家”和“通才”,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准确判断不同学科、不同观点的学术论文的优劣,才能对稿件的独创性、学术水平进行评判,才有能力、有条件敬业。

  10. (2)坚持原则。即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依法办刊原则。质量是刊物的生命,而编辑是稿件质量鉴定的第一道把关人,编辑的一念一想,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刊物的盛衰,责任重大。因此,编辑在审稿和选稿时,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牢牢把握办刊宗旨。要以稿件本身的质量为标准,不管作者是赫赫有名的专家学者,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作者,都要一视同仁,不以人取稿,真正做到遴选稿件凭质量、对待作者无亲疏。 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应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时可以统一,有时则可能出现矛盾。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出现矛盾时,必须做到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

  11. (3)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作者意识,即尊重作者、帮助作者、培养作者。编辑的劳动是建立在作者已有劳动基础上的,而作者的劳动成果只有经过编辑的劳动才能推向社会得到社会承认,实现其社会价值。因此, 编辑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纽带,是沟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编辑要把作者来稿看成是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切不可认为是有求于自己,树立正确的作者意识,给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协同好与作者的关系。 稿件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编辑应该尊重作者的劳动,珍惜作者的稿件。编辑对每一篇稿件都要认真对待,及时登记、及时评审、及时回复、及时处理,不能因任何理由,更不能找任何借口拖延对稿件的处理,不能因个人的好恶对稿件进行拖压、退稿。对拟不刊用的稿件,应及时反馈作者不予录用的原因,不论是写退稿信还是找作者面退,都应做到态度热情、诚恳,言词谨慎、委婉,注意作者的心理反应并给予鼓励。编辑对作者要实事求是地指出稿件的优缺点,解释清楚不能采用的理由,让作者心悦诚服,尽可能做到“退稿不退人”,保护作者的积极性。

  12. 由于刊物类型、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不一样,对稿件的要求也不一样,编辑人员相对于作者来说对各种刊物的办刊宗旨和报道范围比较了解,可以给作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为自己的稿件找到适宜刊发的刊物。由于刊物类型、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不一样,对稿件的要求也不一样,编辑人员相对于作者来说对各种刊物的办刊宗旨和报道范围比较了解,可以给作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为自己的稿件找到适宜刊发的刊物。 除了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帮助作者寻找合适的刊发刊物外,还应重视培养作者,尤其是年轻作者,尽我所能给予指导和帮助,对准备刊用但需要修改的文稿,要耐心细致地与作者沟通,帮助其加工整理文稿,使之达到出版水平。 (4)团队意识。即要有团结协作精神,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成员间上下一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目标一致,共同努力,方可健康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工作实效。

  13. 4 编辑职业道德养成 (1)职业道德养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业人员的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即道德的自我建构。 (2)组织学习。在当前,职业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其直接目的就是获得物质利益,也就是说,职业行为有着明确的内在获利动机。基于此,不能完全寄希望于通过编辑道德的自我建构进行编辑职业道德的养成,特别是对于编辑群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必须寻求新的更为有效的方式。要有他律机制和措施,如: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职业编辑的身份确认阶段;②编辑的素质、能力提高阶段;③编辑的知识创新阶段。

  14. (3)建立编辑职业道德养成的反馈机制。在具有创造性特点的编辑劳动过程中,编辑人员不可能通过一次或几次这样的过程就完成职业道德的养成。因此,必须建立反馈机制,来保证编辑的职业道德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提高。也就是通过反馈机制真正了解各个编辑职业道德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才能在下一个编辑劳动过程中予以有效的监督和改进。(3)建立编辑职业道德养成的反馈机制。在具有创造性特点的编辑劳动过程中,编辑人员不可能通过一次或几次这样的过程就完成职业道德的养成。因此,必须建立反馈机制,来保证编辑的职业道德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提高。也就是通过反馈机制真正了解各个编辑职业道德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才能在下一个编辑劳动过程中予以有效的监督和改进。 检验编辑的职业道德水平主要是通过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出版行业协会、作者和读者的监督来完成。关注编辑的行为选择动向,监察编辑的行为方式,及时将编辑在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不良行为揭露出来。新闻出版主管部门通过行政管理制度完成对出版单位的管理信息反馈;互联网络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为作者和读者监督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及时、有效的渠道。 反馈机制为有效改进编辑职业道德的不足和缺陷,提高编辑的职业道德水平提供了制度保证。

  15.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16.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