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資訊融入專業社群主題探討

資訊融入專業社群主題探討. 徐秋鐶 大灣國小資訊組長 99-12-01. 探討主題. 一、資訊教育 - 自由軟體 1. 數位平台的使用 2. 繪圖影音大集合 二、閱讀載具 - 電子書 1. 閱讀載具與電子書的關係 2. 電子書閱讀器 3. 網路平台式的電子書 三、 WebQuest 與 PBL 教學. 自由軟體 資訊教育更自由. 自由軟體的精神為開放原始碼 擁有使用、研究、散佈、改良 4 大自由。自由軟體以網路下載為主,為利益共享的免費軟體,格式為開放型,秉持版權所有、歡迎複製的概念;與一般利益獨享、版權私有的系統觀念不同。

edis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資訊融入專業社群主題探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資訊融入專業社群主題探討 徐秋鐶 大灣國小資訊組長 99-12-01

  2. 探討主題 • 一、資訊教育-自由軟體 • 1.數位平台的使用 • 2.繪圖影音大集合 • 二、閱讀載具-電子書 • 1.閱讀載具與電子書的關係 • 2.電子書閱讀器 • 3.網路平台式的電子書 • 三、WebQuest與PBL教學

  3. 自由軟體 資訊教育更自由 • 自由軟體的精神為開放原始碼 擁有使用、研究、散佈、改良4大自由。自由軟體以網路下載為主,為利益共享的免費軟體,格式為開放型,秉持版權所有、歡迎複製的概念;與一般利益獨享、版權私有的系統觀念不同。 • 使用商業軟體教學,要落實「智慧財產權」不易 分享自由軟體時不必有犯罪感,在教導學生使用自由 軟體的同時,也不用有矛盾情結。使用自由軟體能引導學生認識軟體的多樣性,告知有另一種選擇,也建立學生研究、改良、分享利他人的觀念。

  4. 數位平台的使用 • 認識線上數位平台 Moodl K12 • 數位學習的意義是利用一個數位學習平台,把數位學習的教材甚至是一段影片放在數位學習平台上,這個數位學習平台老師和學生都可以登入進去,在上面做數位教學。 • 教師會把上課的教材和上課進度放在數位學習平台上,學生可以到數位學習平台上觀看或下載,不用擔心一堂課沒到就會跟不上進度。

  5. 自由軟體 資訊教育更自由 • Photocap影像處理-實用性佳 教學區http://www.eduweb.idv.tw/teach/sa13/l1/l1.htm • Free 影音秀 iSpring簡報轉成Flash的好用工具(電子繪本說故事 12) 格式工廠-各類媒材轉檔一包罩 Poto story (成品-專業社群 首頁圖示) Audacity –話劇配音、聲音的加加剪剪 Windows Movie Maker 教學區:http://www.eduweb.idv.tw/teach/sa12/l1/l1.htm • 以上軟體的特色: 以學生來說:簡單、易學、實用。 以老師來說:簡化老師製作媒材的壓力,輕鬆完成作品。

  6. 閱讀載具與電子書的關係

  7. 電子書閱讀器 • 電子書是不是一定要在電子書閱讀器上看? • 其實有不少裝置都有在一般情況下替代電子書閱讀器的潛力 • 手機雖然螢幕小,而且看起文章來更傷眼睛, 但有少帶一個裝置,而且重量輕的優勢。 教育應用: (台北文化護照QuickMark二維條碼應用) • Netbook 體型或許大一點,但是如果能有個地方放的話,用Netbook 看書不見得更差,更何況Netbook 還有可以當標準電腦用的優勢。 教育應用:宜蘭電子書包-梗枋行動學習

  8. 網路平台式的電子書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 • 全球知名電子書—Netlibrary • 全台灣使用量最大-TumbleBooks • 網路平台的電子書最大特色: 相容於各式閱讀載具。

  9. WebQuest與PBL教學 • PBL: 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 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方法。它不但是一種課程的組識方法,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 WebQuest 可以讓PBL在網路上進行,WebQuest透過向學生提問一些本質性問題、提供進一步探索的機會、讓孩子們在過程中應用他們的知識,從而努力讓孩子在較高的水準上思考。

  10. 網路探索模式WebQuest • (一)簡介(Introduction ) • 引發學習動機與情境引導的介紹。 • (二)任務(Task ) • “任務”就是要著手的問題。這個解決問題的任務是WebQuest的核心部分。這個任務就像基於PBL單元中的一個問題,即要在WebQuest活動中著手的挑戰。 • (三)資訊來源(Information sources) • 教師可利用網路上的資源幫助學生完成任務,資訊來源包括網路文件、專家的電子郵件、網路資料庫、網站、書籍等。 • (四)過程(Process ) • 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習者應該經歷一個描述得非常清楚的過程。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組成了合作學習的小隊,每個成員的角色也確定下來。具體描述完成任務的作業程序或步驟,讓學習者能循序漸進地完成目標任務。 • (五)評量(Evaluation ) • 這個評估系統是開放性的,用來對學生解決問題的結果而創作的作品進行評估。讓學生清楚了解學習成果的評量規準,對不同的表現及等第,應具體描述其要求及條件。 • (六)結論(Conclusion ) • 總結學生從整個活動中所學到的知識、技能與思考方法等,並鼓勵將所學運用到其他問題上,以及能繼續探究與思考。

  11. 問題導向學習(PBL) • 「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杜威的教育信念:「教師應該引出學生探究與創造的自然本能,同時他也認為學生的生活經驗,可以做為教師調整課程的依據,以設計出能夠讓學生感興趣,同時積極主動參與的課程」。 • 由問題點展開學習,學習本身是一種『解謎』的過程。

  12. 『 問題導向學習 』 歷程分為下列六個步驟: • (一)與問題連結: • 教師透過問題的設計及引導,讓問題和學生日常生活中關心的事物產生關連,藉此來提高學生學習動機。 • (二)建立結構 • 藉由建立PBL訪查表(資料來源:Delisle, 1997) 『點子』(Ideas)表示可能用來解決問題的點子,『事實』(Facts)表示和問題有關的事實,『學習論題』(Learning issue)表示仍存在的問題,最後一欄為『行動計畫』(Action plan)用來記載如何執行研究,及所有相關的資源。

  13. 『 問題導向學習 』 歷程分為下列六個步驟: • (三)訪查問題 • 在此階段學生分別認領一個點子及數個學習論題,並運用學習論題及行動計畫兩欄去規畫如何完成他們的研究。 • (四)再訪問題 • 在完成獨立研究後,教師要每一學生或每一組別報告自己的研究內容,同時讓學生互相提問,及說服其它同學支持自己的論點,這個過程可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溝通技能及說服演說的能力。 • (五)生產成果或表現 • 教師可以依照教學目標來決定成果表現方式。 • (六)評鑑表現與問題 • 最後階段教師鼓勵學生評鑑自己及小隊的表現,教師也可使用這些評鑑提出新的問題。

  14. 資訊融入教學實例 • 社會科 • 學生主導角色 • 1.事前準備 • 1.話劇表演 • 2.學生自行設計問題 • (搶答-由該組學生決定搶答學生的獎勵事項) • 閱讀指導 • 班網上設計問題,由學生共筆回應 • 學生在班網上分享讀書報告

  15. 體驗團隊運作、感受1+1>2的團隊力量魅力 • 資訊融入是利用資訊設備這一種有效率的「工具」,擴展教學的深度、廣度;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的一種方式。 • 換個角度熱情是關鍵: • 態度12

  16. THEEND 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