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华中师范大学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基本意见

华中师范大学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基本意见. 教 务 处.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着眼点.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字呈现 人才培养模式 — 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果的方式。 (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 培养目标 保障制度 教学实践过程 ( 教学计划只是根据培养目标规定应修种类课程的一种保障制度。 ). 本次修订工作首要任务:确定培养目标和优化课程体系。. 系统改革 大胆创新 重点突破 稳步推进. 二、时代背景及考虑的因素.

edyth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华中师范大学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基本意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基本意见 教 务 处

  2.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着眼点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字呈现 人才培养模式—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果的方式。 (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 • 培养目标 • 保障制度 • 教学实践过程 (教学计划只是根据培养目标规定应修种类课程的一种保障制度。)

  3. 本次修订工作首要任务:确定培养目标和优化课程体系。本次修订工作首要任务:确定培养目标和优化课程体系。 系统改革 大胆创新 重点突破 稳步推进

  4. 二、时代背景及考虑的因素 1、高等教育大众化—注重内涵的发展 本科和研究生有机结合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 2、人才市场需求多样化—人才培养规格和型式多样性 注重复合型和交叉型人才的培养。 3、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体系开放—一流的师资。 4、学校办学定位调整—研究型的教育教学体系。 5、教育理论的发展(适应—超越 再适应—再超越 )—发展学生个性 加强创新能力和终身教育能力的培养

  5. 层次目标 职业目标 类型目标 素质目标 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一流的师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基础学术性人才及应用型人才;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秀的生源。 类型目标 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 (基础)学术型人才与实用型人才 专才、通才、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目标

  6. 素质目标-对毕业生的总体要求 1.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较强的终身学 习能力、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有基本的信 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信息责任感强。 4.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具有较强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5.从事教育事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6.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7. 四、课程体系    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本着“拓宽基础、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因材施教”的原则,确定课程体系。设置通识教育、学科课程、专业课程三级课程平台。各课程平台由若干课程模块组成。教师教育方向附加教师教育课程模块。

  8.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育分类分流培养 示意图

  9. 1、通识教育平台 • “两课”减少课内学时,加强实践教学 • 大学英语分两门课,采取分级教学。英语教学做到三年不断线 • 大学体育完全俱乐部化,放在课外教学 • 增设信息类课程和文理交叉必修课。

  10. 2.学科基础平台 •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主要是指专业基础课程。对不属于相同二级学科门类但专业基础要求相近的各专业,应在前2至3学期尽可能开设相同的专业基础课;对属于相同二级学科门类的各专业,要求前4至5学期统一设置专业基础课。 •   原则上要求各专业开设一门以上相关学科基础课。

  11.    理科各专业的数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分类教学。   理科各专业的数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分类教学。    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的课程总学分,理科不得超过95学分,文科不得超过92学时,两个平台中选修课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必修课应在前六个学期开设。

  12. 3、专业课程平台 •   在专业课程平台上,各院系可按照不同层次和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自成体系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课程平台中的课程应尽可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科学性、前沿性。

  13. 4、教师教育课程模块    各专业教师教育方向附加以下课程: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论。    学生获取上述课程11学分,并完成教育实习,可申请办理教师资格证。其学分可充抵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师范)、教育技术学专业辅修、双学位课程学分。

  14. 5、综合素质课程 • 各专业应推荐一部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供其它专业学生作综合素质选修课修读。 • 学校在综合各单位的意见基础上,提出综合素 质课的总体设计方案。 •   综合素质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启发性、 思辩性。

  15. 6.实践教学 • a. 军事训练 3学分,安排在第一学期前三周。第一学期安排其它课堂教学时间为14至15周。 • b. 教学实习 6学分,时间为6周,安排在第七学期第七至第十二周进行。 • c. 生产实习 6-8学分,时间为6-8周,尽量安排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否则安排第八学期进行。 • d. 毕业论文(设计) 6-8学分,时间为6-8周。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

  16. 五、学时、学分分配

  17. 课内学时、学分分配比例图

  18. 各学期公共课课内周学时统计表

  19. 六、具体要求 • 1.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采取立项研究的方式进行,各教学单位应确定项目组成人员,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并制定出修订工作的详细计划。 • 2.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活动,对1999年版和2001版教学计划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同相近专业改革的动态,学习外校成功经验,吸收近年来校内外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结合我校实际,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观念研讨活动,处理好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集思广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20. 3.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确定课程体系时,要依照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架构进行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和综合素质课;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二级学科打通基础课程,为必修课;专业课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设置,除特殊专业外,各专业必须按要求设置;一级学科打通培养平台课程由学校组织课程协作组,相关院系共同协商设置;二级学科打通培养课程由相近专业讨论商议确定。单门课程设置中应确定主要教学内容,同步完成教学大纲的初步修订工作。要注意不同类型课程之间、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和脱节。加强选修课程的前沿性、交叉性和综合性,杜绝因人设课的情况。3.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确定课程体系时,要依照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架构进行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和综合素质课;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二级学科打通基础课程,为必修课;专业课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设置,除特殊专业外,各专业必须按要求设置;一级学科打通培养平台课程由学校组织课程协作组,相关院系共同协商设置;二级学科打通培养课程由相近专业讨论商议确定。单门课程设置中应确定主要教学内容,同步完成教学大纲的初步修订工作。要注意不同类型课程之间、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和脱节。加强选修课程的前沿性、交叉性和综合性,杜绝因人设课的情况。 4.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应在各教研室充分讨论基础上,提请院系教学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教务处初审,最后提交学校教学委员会审批通过。

  21. 七、几点说明 • 1.人才培养方案应按规定的格式填写。 • 2.原则上要求每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的总学分应是学生必须选修专业课学分的两倍以上。 • 3.各专业应推荐一部分专业课(含选修和必修课)供其它专业学生作素质课修读。 • 4.某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总时数在30学时以上,应作独立的一门课程开设。 • 5.学分标准:按原定标准计算。理论课学分以一学期(16周以上)每周上课1学时为1学分;实验课、体育课等每周上课2学时为1学分;实践教学一周为1学分。 • 。

  22. 八、修订工作时间安排 • 2003.9.16—11.15 • 1.确定修订工作意见和公共课的课程体系。 • 2.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的细则。 • 3.组织交叉培养、打通培养协作组。 • 2003.11.15—12.20 • 1.各协作组初步确定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 • 2.各项目组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初稿,交各教研室、院系教 学委员会讨论;项目组根据讨论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经院系教学委员会批准后,报教务处审核。 • 2003.12.21—2004.1.5 • 1.教务处初审院系人才培养方案,各单位根据教务处意见进行修改后反馈教务处。 • 2.组织学校教学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核。。

  23. 2004.1.6—1.14 • 各单位根据校教学委员会审核意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 2004.1.15—2004.3.25 • 1.排版、印刷、出检索盘、信息上网。 • 2.各单位完成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 3.完成英文教学计划的印制工作。

  24.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