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陳瑞祺 ( 喇沙 ) 書院 03-04 中三丁班 中國歷史科專題報告 << 日佔時期的香港 >> 組員 : 陳卓康 (1) 鄭塋傑 (7) 馮健忠 (11)

陳瑞祺 ( 喇沙 ) 書院 03-04 中三丁班 中國歷史科專題報告 << 日佔時期的香港 >> 組員 : 陳卓康 (1) 鄭塋傑 (7) 馮健忠 (11) 高裕華 (12) 林琦龍 (13) 黃浩庭 (33). 序.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以 << 日佔時期的香港 >> 作為今次專題報告的題目呢 ? 不是因為這個題目搜集資料的難度低 , 也不是因羊群心理 : 知道這個題目有很多組別都採用為題 , 就跟隨他們 , 而是日佔時期是香港歷史一個十分重要的部份 , 即使只是短短的三年零八個月 , 也令香港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烙印。.

efuru
Download Presentation

陳瑞祺 ( 喇沙 ) 書院 03-04 中三丁班 中國歷史科專題報告 << 日佔時期的香港 >> 組員 : 陳卓康 (1) 鄭塋傑 (7) 馮健忠 (11)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陳瑞祺(喇沙)書院03-04中三丁班中國歷史科專題報告陳瑞祺(喇沙)書院03-04中三丁班中國歷史科專題報告 <<日佔時期的香港>> 組員:陳卓康(1) 鄭塋傑(7) 馮健忠(11) 高裕華(12)林琦龍(13)黃浩庭(33)

  2. •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以<<日佔時期的香港>>作為今次專題報告的題目呢?不是因為這個題目搜集資料的難度低,也不是因羊群心理:知道這個題目有很多組別都採用為題,就跟隨他們,而是日佔時期是香港歷史一個十分重要的部份,即使只是短短的三年零八個月,也令香港留下了永不磨滅的烙印。

  3. 在這個專題報告內,我們將向大家介紹日佔時期日軍對香港人所行的政策及其惡行,以及影響,讓大家知道我們上一代所受的痛苦和折磨,在肉體和精神上所受的摧殘和蹂躪。他們慘痛的經歷正正提醒我們,幸福,並不是必然的。接著下來,我們將逐一介紹日佔時期日軍的種種事項。(見左)在這個專題報告內,我們將向大家介紹日佔時期日軍對香港人所行的政策及其惡行,以及影響,讓大家知道我們上一代所受的痛苦和折磨,在肉體和精神上所受的摧殘和蹂躪。他們慘痛的經歷正正提醒我們,幸福,並不是必然的。接著下來,我們將逐一介紹日佔時期日軍的種種事項。(見左) (一)日軍侵入香港及英軍戰敗的經過 (二)日佔時期的香港生活 (三)日佔時期對香港人的影響 (四)互動遊戲-訪問:老人對日佔時期的回憶 (五)各組員的感想

  4. (一)日軍侵入香港及英軍戰敗的經過 背景 • 日本自十九世界中期明治維新以來, 一直不斷向外擴張. 二十世紀, 世界經濟大衰退, 日本政府為了擺脫國內經濟困難, 大肆鼓吹軍國主義. 日本人在《田中奏摺》中曾說 :『欲征服支那(整個中國), 必先征服滿蒙(滿:即中國東北;蒙:指中國蒙古);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原來當時日本不但計劃入侵中國東北, 並已計劃侵略香港. 因為當時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 也就是英國於亞洲的要塞. 如日本佔領了香港, 便能支配英國. 所以, 日本在中日戰爭爆發後, 更把侵略矛頭進一步擴大到香港及大平洋地區.

  5. 香港戰敗的經過 雙方軍力比較: 英軍方面: • 一.) 英軍高估了自己的軍力,預計香港抵擋日軍至少半年,令港人對日軍的侵掠不以為是。二.) 英軍的武器大部份也過時和殘舊,令反抗力量降低。三.) 英軍主要由香港居住的老兵,剛剛完成基本訓練的加拿大和印度年青士兵,論經驗、訓練和士氣也和剛佔領廣州的日軍也差一段距離。四.) 英軍在戰略中也犯上錯誤,他們過早退出醉酒灣防線的城門碉堡,那裏在當時還有很大的戰略價值和戰鬥力。

  6. 續… 日軍方面: • 一.)日軍擁有強大兵力,人數雖然不足五萬,但卻是一支精銳部隊,而且,他們可以隨時向深圳增援,補給充足。日軍士氣高漲,且訓練有素,身經百戰。二.)日軍的軍備先進且火力強大,擁有射程遠而破壞力大的大砲,士兵基本的裝備充足。空軍力量強大,飛行人員質素高,可以完全達成任務。三.)日軍有良好的指揮及參謀人員,區內又有大量特工,軍備能從海陸兩路不斷補充。作戰期間,日軍更切斷敵軍的港島及九龍的聯繫,使駐軍在聯絡上出現問題,難以組織。

  7. 開戰時港日雙方軍力比較 -步兵 香港:約9,000人 (包括援軍及義勇軍) 日本:約26,000人 -砲兵 香港:約2,000人 日本:約6,000人 -大砲 香港:70門 日本:200門

  8. 結果… • 日軍在裝備及設施上均為當時最先進的,無論軍事裝備策略及指揮上,都比香港軍隊更勝一籌。而且日本早在一九四零年己對香港之侵略作預備,暗中派大軍到廣洲及深圳一帶,準備作侵略之用。 • 經過一輪戰鬥,英軍節節敗退。最後,總督楊慕琦於1941年12月25日投降,香港淪陷,並開始三年零八個月,慘痛的日治時期。

  9. (二)日佔時期的香港生活 (1).發行軍票 • 日治時期,港人被迫兌換由日本政府印製的軍票。軍票全名是「軍用手票」,它是由日本軍部特別為日本士兵而印製,再分派給日本軍隊作糧餉之用。它不能日本本土使用或兌換其他貨幣的。主要目的其實是掠奪佔領地的財產。 • 日本軍政府在香港初期,把港幣與軍票的兌換率維持二港元兌換一元軍票。後來因日軍不再需要收買人心,所以把港幣與軍票的兌換率提升至四兌一,令況元大幅貶值,進一步地剝削本地人的財富。

  10. 以上的是日佔時期日軍發行的軍票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投降至今,亦沒有為軍票一究作出所以賠償。縱使港人向日本政府進行多次的索償行動,都是徒勞無功,日本政府仍拒絕收回日治時期港人被迫迫兌換而保存至今的軍票。日本政府不作出賠償的原因大概是因為軍票所牽涉的金額實在太大了,日本政府的確無力賠還。 • 日佔時期,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有利銀行均遭清算的叵運,只有華資的銀行則可以提供有限度的服務。另一方面,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和台灣銀行則負責發行兌換當時的法定貨幣 —軍票。其後由於軍票的發行量激增,導致大量軍票充斥市面,貶值至形同廢紙。

  11. (2)糧食配給 •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香港的糧食是十分充足的。到後來大量大陸難民湧入香港仍可以維持(當時湧入香港的中國難民的人數是以十萬計的)。 • 後來,香港被日軍所佔領,實施糧食配給,每人每日只可分配得六兩四米,而油、麵粉、鹽、糖等亦同樣需要配給。 • 因為所分配的糧食實在不夠食用,所以大部份香港都因沒有足夠的情況之下,只好被迫採摘樹葉、樹根或番薯藤作充飢之作,還令到人吃人事件出現。 • 當時購買糧食是需要一張指定的咭方可換最糧食的。而且糧食的價格亦不斷上升,不是人人亦能負擔的。糧食價格上升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食糧供不應求,加上人口一直急升。

  12. 續… • 以上反映出日佔時期人們對食物的需求,可見因人口增加,食物供應求等因素的影響,令其價格上升,使很多人因負擔不起高昂的價錢而死於飢餓與營養不良

  13. (3)三年零八個月的種種惡行 姦淫婦女 • 日軍在香港成立軍政廳,隨即宣佈戒嚴。另外,殘暴的日軍更以民居檢查為藉口,強姦不少婦女。 人口遣返 • 在物資缺乏的情況下, 日軍更領怖「華人疏散方案」。在一九四一年,當政者己強迫五十五萬華人離開香港。在一九四二年,又疏散四十一萬華人。至日佔後期,原有一百六十四萬人的香港己餘下六十萬人。在此時,當政者郤鼓勵日本人來港, 視為國土的一部分。 在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三年間,日本人數量由二百多人增至三萬多人。

  14. (4)日本化 強迫學習日語 • 日軍統治下的香港,教育事業萎縮,大部份適齡兒童均不能入學讀書,學生人數 由1941年的十一萬八千人銳減1945年的四千人。 • 當時的教育一面倒向美化,中小學規定每週須教授日語四小時,官方語言自然亦以日語代替英語。除日語教授外,各官方學校更以日本文化和日本禮節作為主要的教授科目,藉此更有效統制本港市民及進一步實現其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的野心。 • 至於教育方面,日本當政者進行了「奴化教育」。首先,教師要以日語為主要課程,規定中小學生必須學者日語和日本文化。學童因反日情緒高漲,日語成績不太好。結果,不少學童慘被政治迫害,部份更被當眾打死!如果大家於這個年代,不能再學習中文和芵文,只可以唸日文,大家的感受會怎樣? 道路重新命名 • 日本人的政策,更接二連三的出現。日本在統治香港期間推行日化政策,例如把日語定為官方語言,以日語名命香港的建築物和街道,甚至把西方的教堂改成日本廟宇等。

  15. (三)日佔時期對香港人的影響 留下的歷史問題 1.軍票問題 •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日軍登陸香港,強迫香港居民將港幣兌換日本貨幣及軍用手票(以下簡稱軍票),以兩元港幣兌換一元軍票,後改以四元港幣兌換一元軍票,直至重光。 日本政府在港共發行了十九億軍票,在香港市民手中,現約有五億四千多萬軍票,至今日本政府沒有賠償分毫。

  16. 2.香港的前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軸心國敗象已呈,故有其他領地的前途問題,在國際間開始受到注視。當時輿論普遍認為香港是帝國主義及殖民地主義的象徵,主張把它交還中國。美國總統羅斯福也多次主張香港歸還中國,使之成為國際自由港,英國對戰後極力保持遠東殖民地的原狀,不遺餘力。中國政府雖然多次提出收回香港 的要求,但終因美國態度的轉變等原因,改為將問題留於日後討論,並簽署《中英關於取消英國在華治外法權及有關特權條約》。此時,英國在戰後重佔香港一事,在形勢上已成定局。

  17. 3.留下建築物日軍在日佔時期時建了不少設施,但重光後港人因不想留下慘痛的回憶,己將大部份的建築物,如忠靈塔,都己被炸毀。3.留下建築物日軍在日佔時期時建了不少設施,但重光後港人因不想留下慘痛的回憶,己將大部份的建築物,如忠靈塔,都己被炸毀。 圖中的是日佔時期留下一些日式建築,如港督府的瞭望塔

  18. (四)互動遊戲-訪問:老人對日佔時期的回憶 以下是一從網上段訪問,關於一個曾經歷過日佔時期的老人,他的感受和回憶: 被訪者: 何伯 ,訪問者:陳,林 林:何伯,你今年幾歲呀? 何:73歲。 林:咁你係日軍攻打香港個陣時幾歲呀? 何:13歲。 陳:你一家有幾多人呀? 何:呵!當時個個都生成堆o架啦!我全家有10個人,2個大佬3個家姐1個細佬1個細妹,成日都爭飯食。 林:當時你地生活係點o架? 何:梗係慘啦!!!D死鬼佬全部走曬去第二度,淨番D士兵同唐人。

  19. 陳:咁D外國人去曬邊呀? 何:個陣我唔知喎!後尾聽人講就好似去左澳洲。 陳:當時香港人有乜感覺呀?會唔會覺得可惜呢? 何:唔會!!香港係我屋企黎呀麻,死都唔走!! 林:你D家人呢?佢地又生活成點呀? 何:唉...我個陣後生因為太細,唔洗當兵,兩個大佬就去左當兵;4姊妹就學其他婦女咁扮男裝做剪頭髮,都係唔想做個D慰安婦。細佬就我睇住。 陳:係咪好多婦女都俾日本仔捉左? 何:唔!我仲記得有個叫林妹妹o既女星都俾日本仔強姦。 林:嘩!咁都得呀? 陳:所以咁多人扮男人o羅!! 何:係呀!無錢個D重慘到要扮乞兒! 林:當香港投降o既時候,你有乜感想呀? 何:都預左o羅,垃圾灣兩三日就失守,香港邊有機會贏呀? 陳:咁即係當時o既香港人都好絕望? 何:咁又唔係!重有D人抱住一線希望o架!

  20. 陳:咁個D軍票呢? 何:無用o架啦!班日本仔唔肯換番,無用啦。 林:當時你換軍票換左幾多錢呀? 何:唔知喎!爹媽無話我知。 林:唔...我地都問得差唔多啦!多謝何伯答我地o既問題! • 由此可見,日佔時期的人大多都因軍票而失去金錢,而從何伯的口中可得知當時的社會的確是十分黑暗,人人都活在惶恐之中,姦淫擄掠,好像變得合理,一般人的生活環境惡劣得很,不少人死於疾病與飢餓之中,三年零八個月,的確是一個恐怖的日子 陳卓康

  21. (五)各組員的感想 陳卓康: 在我做完這份報告後,我深深體會到我們上一代的慘痛,同時也十分鄙視日軍無人性的暴行,但更值得鄙視的是,他們到今天仍然不悔改,在中國領土釣魚台的問題上仍堅持此乃日本的國土。這一點比日本侵港的惡行更應值得鄙視!我期望在不久的將來,日本能為其所作所為作出道歉,並歸還因被迫兌換軍票而失去金錢的港人! 鄭塋傑: 對於日佔時期的香港,我感到非常失望,失望香港在短短的日子裡,被日軍佔領了,當時的香港人生活十分固苦,每天都在日軍的強權下生有的死,有的傷,有的忍辱偷生,辛苦地三年零八個月,才得到自由,重見天日,真是令人感嘆。

  22. 林琦龍: 在這次的專題研習報告中,我除了能夠更深入了解到香港人在日佔時期的生活狀況外,還知道了日軍如此殘暴的行為實在令人震憤及可恥,他們那目中無人的態度,視中國人看比畜生也看不上,簡直禽獸不如。 最後,我還能夠從中學習到分工合作的精神… 黃浩庭: 在這次中史專題當中,我有些感慨,時下的年青人太過崇東洋文化了,我們其實應有一些民族自尊,而且更不應忘卻日治時期的艱苦日子及日本人在香港的種種惡行!我領略到人性醜惡的一面 ,我想不到日本現在披上新面目的底下,竟然隱藏了如此醜陋不堪的一面。

  23. 馮健忠:  在日本軍侵佔香港的時期.香港人飽受了日本軍折磨,他們侵佔後不但沒有安撫民心,反而訂立了不少苛刻的制度,令香港人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日本軍分別制定了五種制度:第一,糧食配給.第二,遺返.第三,發行軍票.第四,日本化.以上的種種制度都對香港人不平等,其中我覺得最不公平的是發行軍票,這些軍票只是可以用於日本佔領地.而其他地方是不可用的,他們把人民的錢轉換了軍票,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戰敗投降,這些軍票便沒有用了,直到現在為止,不少生活在當時的人,現在手上還有不少軍票在手.令他們不能兌換回金錢,這一點是令到我很憤怒的.!可見以上的各種制度,令我知道當時的香港人是非常痛苦的!

  24. 高裕華:  日本在侵略香港和其他地區後不斷大肆搶掠,強姦婦女和殺害無辜居民的暴行屢屢發生,最後他們被正義的力量打敗,戰後他們的國際地位大大下降,這就是他們的惡行的報應,也印證了惡有惡報的道理。即使到了現在,中國人民對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二次大戰所作出的罪行深表痛恨,也印證了極權和軍國主義者並非什麼偉大的歷史人物,他們只會被譽為引發戰爭的千古罪人! 03-04中三丁班中國歷史報告─日佔時期的香港 <<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