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同學們好!

同學們好!. 教材與教師. 龍 異 騰. 職稱:. 教 授. 學位:. 碩 士. 姓名:. longyiteng158 @163.com. 邮箱:.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第二節 語音學知識復習 第三節 漢語音韻研究簡史.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一 . 音韻學的學習對象 二 . 音韻學的功用 三 . 音韻學的學習方法 四 . 學習音韻學的工具書和參考書.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一 . 音韻學的學習對象 1. 關於“小學” 2. 從現代語言學出發對音韻學的命名

Download Presentation

同學們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同學們好!

  2. 教材與教師 龍 異 騰 職稱: 教 授 學位: 碩 士 姓名: longyiteng158 @163.com 邮箱:

  3. 第一章 緒論

  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第二節 語音學知識復習 第三節 漢語音韻研究簡史

  5.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一.音韻學的學習對象 二.音韻學的功用 三.音韻學的學習方法 四.學習音韻學的工具書和參考書

  6.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一.音韻學的學習對象 1.關於“小學” 2.從現代語言學出發對音韻學的命名 3.只稱“音韻學”不稱“漢語歷史語音學”的原因 4.音韻學的研究對象 5.本課程學習的重點

  7. 1.關於“小學” • 小學的初義與今天相同。 文字 – 字形 • 小學:文字 訓詁 – 字義 音韻 – 字音

  8. 2.從現代語言學理論出發對音韻學的命名 • 研究的範圍 • 研究的時代 • 研究的要素 • 可以稱爲: 學 個別 一般 歷時 共時 語音 語義 語法 漢語 歷史 語音

  9. 3.只稱“音韻學”不稱“漢語歷史語音學”的原因3.只稱“音韻學”不稱“漢語歷史語音學”的原因 • 音韻學有傳統的研究方法。 • 音韻學有傳統的術語。 • 音韻學有傳統的著述。 • 即便今人已經使用新的方法,但傳統的方法、術語、著述仍必須使用和利用。

  10. 4.音韻學的研究對象 • 漢語語音的歷時變化。 • 古人分析漢語語音的方法。

  11. 5.本課程的學習重點 • 音韻學基礎知識 • 漢語語音演變知識 • 運用漢語語音演變知識解決語文教學中的語音问题的能力

  12.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一.音韻學的學習對象 二.音韻學的功用 三.音韻學的學習方法 四.學習音韻學的工具書和參考書

  13.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二.音韻學的功用 1.現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 2.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

  14. 1.現代漢語學習和教學(一) • 了解現代漢語語音的來歷⑴ 普通話語音: 削 (文讀)、 (白讀)

  15. 1.現代漢語學習和教學(二) • 了解現代漢語語音的來歷⑵ 方言語音: 介 敲 項 聲母:、、 - 、、 韻母:齊齒呼 -開口呼  普  方  普  方 普  方

  16. 1.現代漢語學習和教學(五) • 學習和教學普通話⑶ 分辨平翹: 次 資 平 召 刀  壽 濤  平 翹 翹

  17.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二.音韻學的功用 1.現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 2.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

  18. 2.古代漢語學習和教學(一) 杜牧《山行》 • 分析古詩押韻⑴ 中古格律詩: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 ∆  ∆  ∆

  19. 2.古代漢語學習和教學(三) • 分析古詩押韻⑶ 上古: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詩經·魏風·碩鼠》第二章  ∆  ∆  ∆  ∆ ∆

  20. 2.古代漢語學習和教學(四) w@ • 分析通假字的通假條件 河曲智叟亡以應。《列子·湯問》 ∆ @ 無

  21. 2.古代漢語學習和教學(五) • 分析形聲字的讀音變遷 貢  空 k 紅 h 邛 qi 扛 A 江 jiA 腔 qiA 項 xiA 工 聲母: g、k、h j、q、x 韻母: ong、iong Ang、iAng

  22.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一.音韻學的學習對象 二.音韻學的功用 三.音韻學的學習方法 四.學習音韻學的工具書和參考書

  23. 第一節 音韻學的學習 三.音韻學的學習方法 1.音韻學學習的難點 2.音韻學學習的方法 3.音韻學學習的步驟

  24. 1.音韻學學習的難點 • 掌握術語: 舊:舌尖中、清、送氣、塞、擦、前高、不圓脣。 新:牙音、次清、全濁、一等、洪音、陰聲韻、促聲、果攝。 • 使用邏輯思維: 如:凡不送氣的陽平字都是古代入聲字,例: b拔/d得/k隔/j菊/zh直/z砸

  25. 2.音韻學學習的方法 ①具備語音學知識。 ②從自己的方言出發: 如:編制自己方言的音系表。 ③建立語音總是在發展變化的觀念: 如:知 t上古 →¦中古 →tS近古 →t現代 ④主動鑽研: 如:仔細看書,前後對照。 ⑤做較多練習。 ⑥參考其他音韻學入門書籍。

  26. 且聼下回分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