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基本救命術初次評估 The BLS Primary Survey

基本救命術初次評估 The BLS Primary Survey. 中華民國高級心臟救命術聯合委員會 指導委員:蔡維謀 醫師 撰稿:詹毓哲 醫師. 學習目標. 瞭解基本救命術的觀念 學習基本救命術的技巧 瞭解 2005 年高級心臟救命術指引 重大改變 學習高級心臟救命術初級 ABCD 評估的技巧 利用實際情境引導練習. 課程綱要. 情境一 簡介 2005 年高級心臟救命術指引 五項重大改變 情境二 高級心臟救命術評估五大步驟 高級心臟救命術初級 ABCD 評估. 地點: 醫院走廊 患者: 男性,約 60 歲

el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基本救命術初次評估 The BLS Primary Survey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本救命術初次評估The BLS Primary Survey 中華民國高級心臟救命術聯合委員會 指導委員:蔡維謀 醫師 撰稿:詹毓哲 醫師

  2. 學習目標 瞭解基本救命術的觀念 學習基本救命術的技巧 瞭解2005年高級心臟救命術指引重大改變 學習高級心臟救命術初級ABCD評估的技巧 利用實際情境引導練習

  3. 課程綱要 情境一 簡介 2005年高級心臟救命術指引五項重大改變 情境二 高級心臟救命術評估五大步驟 高級心臟救命術初級ABCD評估

  4. 地點:醫院走廊 患者:男性,約60歲 狀況:行走間突然胸痛,雙手緊抓胸口,面部表情痛苦,過去有心臟方面的疾病,不久後便臥倒在地上。如果你在現場,要如何處置?      情境一…… 說明:任何急救,應做好自身防護,如護目鏡、口罩、防護衣與手套,保護自己,再施予急救。然以下圖片或影片因教學所需,並無全套防護設備,請注意!

  5. 流行病學資料 美國 330,000 心跳停止/ 年 1 / 4 院內 3 / 4 到院前 存活至出院 1-5% 10-20% Circulation. 2005;112:IV-12-IV-17

  6. 心跳停止與生命之鏈 成年人猝死最常見原因–心室顫動(VF) 成功的復甦取決於–高品質CPR與五分鐘內的電擊(增加存活率:由49%提高至75%) 高品質ACLS,取決於高品質BLS。

  7. 高品質基本救命術(BLS) 高品質技術。 完善評估。 正確執行。 強調有效壓胸:(Class I) 維持足夠的冠狀動脈和腦部血流。 胸部按壓中斷會降低冠狀動脈灌注壓和減 低存活率。

  8. 有效的胸部按壓 “Push Hard” 用力壓! (壓得深) 適當深度:4-5公分 “Push Fast” 快速壓!(壓得快) 快速按壓:每分鐘100下(新生兒除外)。 “Full Chest Recoil” 完全回復!(壓得對) 等胸部回復正常位置再壓,按壓與放鬆時間相同。 “Minimimize Interruptions” 減少中斷!(少中斷) 每次壓胸中斷,勿超過10秒。 避免疲累: CPR期間,有兩位醫療人員時,急救人員應五個循環或每兩分鐘替換,交換時間不超過五秒,維持品質! (5秒交換)

  9. 2005年ACLS指引五項重大改變 有效壓胸 壓得快、壓得深、壓得對、少中斷。 一視同仁 除新生兒外,所有年齡層一人施救都以30:2比率,只有嬰孩及小兒在二人施救時為15:2。 一秒吹氣 只要胸部起伏即可。 一次電擊 用自動去體外顫器(AED)電擊三次,會延誤37秒才能壓胸。 一歲以上 也可用自動去體外顫器(小兒系統)。

  10. 一、有效壓胸 Class I 用力按壓,適當深度:4-5公分。 快速按壓,每分鐘100下。 等胸部回復正常位置再壓,按壓與放鬆時間相同。 減少胸部按壓中斷 無按壓,無血流。

  11. 二、一視同仁 30:2的按壓-通氣比率 簡化單人或雙人CPR。 對醫護人員和一般民眾。 15:2的按壓-通氣比率 (醫護) 對嬰兒和兒童的雙人CPR。 對較可能發生窒息性心跳停止的患者,每分鐘給予的呼吸次數會較多。 雙人CPR不授與一般民眾。

  12. 三、一秒吹氣 Class IIa。 每一次吹氣超過一秒鐘。 每一次吹氣應產生胸部起伏(急救人員應可看到胸部起伏)。 避免給予太多吹氣(超過推薦的數目)或太大、太用力之吹氣。

  13. 四、一次電擊 先按壓還是先電擊? 對於目睹倒地VF患者,是優先給予去顫。 當從猝死到急救人員到達時間超過4到5分鐘,在去顫術前,給予一段時間CPR,可改善存活率。 對可以取得AED的公共場所,一般急救人員應該盡快使用AED。

  14. 一次電擊或三次連續電擊? 2000年:對於VF或無脈搏的VT,三次連續電擊(沒有胸部按壓)→電擊後→檢測脈搏和節律,造成在胸部按壓中斷延長,浪費掉三十七秒以上的時間。 2005年:電擊後→立即CPR →開始胸部按壓,兩分鐘的心肺復甦術,再檢測節律或脈搏。 2005年操作守則另有多項建議,包括在機場、賭場、運動設施等公共場所增設AED,建議醫護人員在檢查心律、插輔助呼吸器或給藥時,也應盡量避免打斷心肺復甦術操作。

  15. 昇壓劑、或抗心律不整藥物 在CPR期間,應儘快在檢測節律後,給予昇壓 劑、或抗心律不整藥物。 在去顫器充電的同時,經由CPR的執行或電擊 後的CPR,可讓藥物循環。 執行電擊後,急救人員不應為了檢測節律而中 斷按壓,要直到五個循環或兩分鐘的CPR後。 若有可辨識的節律,醫護人員應檢測脈搏。

  16. 五、一歲以上 對一至八歲小孩,若可取得的話,急救人員應使用兒科劑量-電擊能量遞減系統的AED。傳統AED只用於八歲以上(體重至約25公斤或55磅或身高至約127公分或約50英吋)與成人。 對院內無反應嬰兒或兒童,應立即給予CPR,盡快使用單向或雙向波形去顫器的初始劑量,第一次劑量是2 J/kg;第二次和後續劑量是4 J/kg。

  17. 五、一歲以上 對院外無反應嬰兒或兒童,民眾版或醫護版均要求先提供五個循環CPR後(約2分鐘),再用AED。大部分兒童心跳停止原因為通氣性問題,因此,先用上AED會造成救命性通氣與按壓延遲。 醫護人員若目睹兒童猝發倒下,應儘快使用AED。 對於一歲以下嬰兒,AED不推薦(Class Indeterminate )。

  18. 成功關鍵 1.訓練課程:完整的CPR及AED訓練。 2.電擊前後:CPR是非常重要的。 3.血流供應:CPR有效壓胸可輸送血液到冠狀動脈及腦部,所以VF引起之猝死的前幾分鐘,單獨連續的胸部按壓很重要。 4.增加存活率:CPR能提升2-3倍的存活率。 5.矯正心率:電擊後,病人多數呈現 asystole或PEA,CPR能矯正為有效節律。 口訣: 壓得深、壓得快、壓得對、少中斷 30:2 高品質ACLS,取決於高品質BLS。

  19. 情境二…… 地點:醫院急診 患者:男性約40歲 狀況:於急診門口突然暈倒,過去有心臟方面的疾病,臥倒在地上,呼吸及心跳呈現停止狀態。如果你在現場,要如何處置?   

  20. 利用五大步驟 心跳停止 1. Primary ABCD Survey 2. Secondary ABCD Survey 心跳回復 3. O2–IV–monitor–fluids 4. Temp–HR–BP–RR 5.Tank–volume–pump–rate

  21. Primary ABCD Survey 口訣: 叫 叫 A B C D

  22. 第一個「叫」:叫病人 叫 • 輕拍病人兩肩膀,並大聲叫喊:「先生!先生!(或小姐!小姐!),你怎麼了?」 • 如無反應,則進入下一個『叫』。

  23. 第二個「叫」:求救 沒有反應,求救: 啟動緊急醫療體系 “優先求救,盡快求救” 兩人以上時,一人先去求救 單獨一人時,先求救,再回來急救 求救以外,並儘速取得去顫器(defibrillator)或自動體外去顫器(AED) 將病患置於仰躺姿勢(外傷病患同時保護頸椎) 叫

  24. A:Airway打開呼吸道 壓額抬下巴(head-tilt, chin-lift) 推下顎法(jaw-thrust) B:Breathing 評估適當呼吸 看、聽、感覺(不超過十秒鐘) A B

  25. 何謂適當人工呼吸? 一秒吹氣 避免太快或過力的吹氣 給予足夠潮氣量 (6-7ml/kg) 或 (500 to 600mL)  使胸部起伏 • 給予兩口人工呼吸 • 口對口、面罩或甦醒球

  26. C • C:Circulation (CPR) 檢測脈搏 • 檢查頸動脈五至十秒鐘

  27. 若無脈搏,或者不確定時 開始胸部按壓 雙手置於胸骨下半段(兩乳頭之間) 按壓速度:每分鐘一百下 深度:4-5 公分 五個循環或兩分鐘後:換手、重新檢測脈搏。 CPR直到: 去顫器或AED到達 ALS專業人員接手 病患會動 CPR

  28. CPR步驟例外 窒息性心跳停止(Asphyxial arrest) 嬰幼兒 溺水 藥物過量 外傷 求救前先給予五個循環(兩分鐘)的CPR !! 先CPR五個循環再求救盡快求救

  29. D:Defibrillation (AED) 去顫 對於心室顫動/無脈性心室心搏過速, 給予電擊。 電擊完,持續CPR。 D

  30. 急救後 有脈搏,無呼吸→給人工呼吸 成人:10-12次/min(約5-6秒一次); 嬰兒及小孩:12-20次(約3-5秒一次)。 無脈搏,無呼吸,已有高級氣道→ 繼續壓胸100次/分→給人工呼吸, 成人及嬰幼兒:8-10次/min(約6-7秒一 次),→壓胸與人工呼吸不需同步。 有脈搏,有呼吸,無意識→復甦姿勢。

  31. 結論 高品質的高級心臟救命術來自於高品質的基本救命術。 高品質的心肺復甦術對心跳停止處置非常重要。 熟悉並瞭解2005年高級心臟救命術指引五項重大改變。 利用兩種實際情境引導練習,加深印象。

  32.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0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Science. Circulation. 2005; 112:IV-1–IV-211. 2. ILCOR 2005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Circulation. 2005; 112: III-1–III-125. 3. Zaritsky A, Morley P. The evidence evaluation process for the 2005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Circulation. 2005; 112: III-128–III-130. 4. Billi JE, Eigel B, Montgomery WH, Nadkarni V, Hazinski MF. Management of conflict of interest issues in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ommittee activities 2000-2005. Circulation. 2005; 112:IV-204–IV-205.

  33. 感謝!! 感謝聯委會委員蔡維謀醫師指導。 感謝台中榮總護理部張蓉督導、黃碧蘭護理長與陳冠吟護理師幫忙整理。 感謝台中榮總急診部趙志中與黃植謙醫師、廖君盈及陳竺誼護理師客串演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