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從台灣銀行業立場看 金融產業區域發展之展望

從台灣銀行業立場看 金融產業區域發展之展望. 楊家彥 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 2011.3.21. 簡報大綱. 國際經濟新局勢 中國經濟與產業新局 台灣經濟全球價值定位 中國區域金融發展概況 台灣金融機構市場定位與策略 附件:中國八大經濟圈基本資料. 國際經濟新局勢. 氣候變遷 節能減碳 綠色風潮. 全球經濟板塊東西消長亞洲新興市場崛起. ECFA 啟動年. Taiwan. 區域經貿整合. 中國八大經濟圈. 後海嘯及 ECFA 新局下我國產業全球價值定位 ?. 全球化趨勢與競爭. 金融海嘯變局. 兩岸 ECFA 變局.

Download Presentation

從台灣銀行業立場看 金融產業區域發展之展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台灣銀行業立場看 金融產業區域發展之展望 楊家彥 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所長 2011.3.21.

  2. 簡報大綱 • 國際經濟新局勢 • 中國經濟與產業新局 • 台灣經濟全球價值定位 • 中國區域金融發展概況 • 台灣金融機構市場定位與策略 • 附件:中國八大經濟圈基本資料

  3. 國際經濟新局勢 氣候變遷 節能減碳 綠色風潮 全球經濟板塊東西消長亞洲新興市場崛起 ECFA啟動年 Taiwan 區域經貿整合

  4. 中國八大經濟圈

  5. 後海嘯及ECFA新局下我國產業全球價值定位? 全球化趨勢與競爭 金融海嘯變局 兩岸ECFA變局 跨領域價值整合與創新 產品服務 價值定位/訴求 產業角色 華人市場創新實驗場? 品味 + 格調? 健康 + 安全? 國際品牌製造服務者? 便利生活模式? 外商深耕中國最佳夥伴? 環保 + 公益? 可靠 + 信任?

  6. 金融海嘯後不同地區銀行業之消長 • 全球1000大銀行中,亞洲地區的銀行數量(不含日本)已從2007年的174家,增加到2008年的184家,2009年更增加到193家,兩年來成長了10.9%。 • 亞洲地區銀行業的利潤大幅增加。中資銀行的稅前利潤總和為845億美元,名列第一;日本銀行業以165億美元居次。 • 資料來源:《2009~2010年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2009年11月4日。

  7. 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盈虧前10名的銀行 資料來源:《2009~2010年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2009年11月4日。

  8. 2009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情況 • 區域發展不均,東部地區銀行業機構家數、資產總額與從業人數在全國占比最高。 • 東部10省市: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 • 中部6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 西部12省區市: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 • 東北3省:黑龍江、吉林、遼寧。 • 資料來源:《2009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10年6月8日。

  9. 2009年各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增速 • 就金融業務成長速度而言,中、西部則明顯快於東部。 • 2009年個人消費貸款因各地區消費需求持續增加,呈現加速成長態勢,中、西部成長率尤其突出。 • 資料來源:《2009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10年6月8日。

  10. 日益分化的地區增長趨勢 • 不僅考慮金融海嘯對當地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亦考慮各地區所獲得的政策支持後,大抵可發現中西部表現優於東部。 • 展望未來,尋找一個持續優於全國經濟表現的區域進行部署,將是業者下一個重要的投資議題。 • 資料來源:《中國戰略和經濟》,Morgan Stanley研究部,2009年5月27日。

  11. 台資銀行面臨的挑戰 • 台灣37家銀行總資產為新台幣30兆元,約等於大陸前5大銀行的1/7;大陸銀行總資產大約等於台灣的13倍。 • 大陸主要銀行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達20%以上,ROA(資產報酬率)也達1%以上。大陸銀行存貸利差在 3.5%到 4%之間,整體資金利差約2.3% 。 • 大陸銀行巨大,據點眾多,台灣業者缺規模,也沒有巨型金融網絡經驗,大抵只能尋求合作互利。隨著大陸金融業快速成長,台灣業者買得起或能參股的好標的愈來愈少,價格愈來愈高,談判不易。 • 政策難掌握,國有金融機構享有政策傾斜的絕對優勢,外資和城市商業銀行的限制較多。

  12. 中國銀行業的發展空間以產品創新為例 • 產品創新動力不足 銀行業利差受保護、對金融創新的管制較嚴格。 • 創新成果無法充分滿足客戶需求和競爭需要 產品開發往往以銀行局部利益出發,對客戶信息缺乏整合,導致未能開發出具吸引力之產品。 • 創新深度尚停留在基礎產品階段 主要集中於傳統的匯兌、結算、代收代付、信用卡、押匯等業務;對於投資類、衍生性金融工具等高附加價值發展較為不足。

  13. 台灣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的定位與市場利益 • 現階段台資金融機構較具發展機會的市場定位: • 目標市場基調: • 台商市場:為關鍵起始市場,但已失去部分先機。 • 中國本地企業市場:有拓展機會(語言文化優勢,但競爭者眾,應尋求利基市場) • 外資企業市場:目前機會不大(無品牌/非強龍、無通路/非地頭蛇) • 市場定位與競爭策略: • 確定投資動機:跟隨原有客戶 vs.開拓新市場 vs.純粹投資獲利。 • 市場定位: • (1)以台商為起始市場; • (2)以二、三級城市為主要目標市場; • (3)中小企業融資為現階段利基市場(產業知識 + 海外財富管理)。 • 競合策略: • (1)必須深入瞭解金融相關法規,確實評估差異化競爭或金融創新的限制; • (2)目前參股全國型銀行的空間有限,且成本甚高。但參股地區型銀行是否能主導經營活動?未來若需退場,代價是否過高? • (3)設立子行門檻甚高,恐非我國中小型銀行所能輕易負擔(平均回收期至少3至4年以上)。

  14. ECFA銀行業早期收獲清單-中國承諾開放項目

  15. ECFA銀行業早期收獲清單-中國承諾開放項目

  16. 簡報結束 敬請討論

  17. 附件:八大經濟圈-GDP規模 GDP貢獻(2009):八大經濟圈合計占比84.8%,大長三角占比22.6%最高 產業結構:第三產業占比超過50%的為北京和上海,第二產業占比超過50%的為天津、河北、山東、遼寧、江蘇、浙江、江西、重慶、陝西,第一產業占比超過10%的多為中西部及東北 八大經濟圈占全中國名目GDP比重 八大經濟圈產業結構 資料來源: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

  18. 附件:八大經濟圈-消費能力 城鄉差異:城鄉所得差距約3倍多 所得分配:各省(市)鄉村所得分配差距較城鎮所得分配差距大 地區差異:上海、北京、浙江、廣東、天津、江蘇、福建、山東收入高於全國平均,若看近10年複合成長率,則東北地區最高,中西部地區也有不錯表現 各省(市)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近10年複合成長率 各省(市)農村人均純收入和近10年複合成長率 資料來源: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