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电 解 与 电 镀

电 解 与 电 镀. 第五小组 田潇逸、魏晗栋 姜 天、殷 俊. 电解的概述. 电流通过物质而引起化学变化的过程。化学变化是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 ( 氧化或还原 ) 的过程。电解过程是在电解池中进行的。电解池是由分别浸没在含有正、负离子的溶液中的阴、阳两个电极构成。电流流进负电极 ( 阴极 ) ,溶液中带正电荷的正离子迁移到阴极,并与电子结合,变成中性的元素或分子;带负电荷的负离子迁移到另一电极 ( 阳极 ) ,给出电子,变成中性元素或分子。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的过程。. 电解: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

elys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电 解 与 电 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电 解 与 电 镀 第五小组 田潇逸、魏晗栋 姜 天、殷 俊

  2. 电解的概述 电流通过物质而引起化学变化的过程。化学变化是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氧化或还原)的过程。电解过程是在电解池中进行的。电解池是由分别浸没在含有正、负离子的溶液中的阴、阳两个电极构成。电流流进负电极(阴极),溶液中带正电荷的正离子迁移到阴极,并与电子结合,变成中性的元素或分子;带负电荷的负离子迁移到另一电极(阳极),给出电子,变成中性元素或分子。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的过程。

  3. 电解: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 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 电解池:借助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 即: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 物。

  4.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 直流电源 • 阴阳电极 阴极:与电池负极相连 氧化反应 阳极:与电池正极相连 还原反应 •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 形成闭合回路

  5. 电解原理 电解质中的离子常处于无秩序的运动中,通直流电后,离子作定向运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

  6. 电解原理分析

  7. 说明 • 在一般的电解条件下,水溶液中含有多种阳离子时,它们在阴极上放电的先后顺序是: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 水溶液中含有多种阴离子时,它们的惰性阳极上放电的先后顺序是:S2->I->Br->Cl->OH->含氧酸根n->F-。

  8. 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对比

  9. 电解与电离的比较

  10. 电解与电离的比较

  11. 电解的电解质 • 电解质 •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化合物导电的前提:其内部存在着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 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共价化合物:某些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如HCl,其它为非电解质)    • 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氢化物;弱电解质一般有:(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酸(可逆电离,分步电离<多元弱酸>,弱碱(如NH3·H2O)。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 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12. 电解生成物规律    • 十六字要诀: • 阴得阳失 :电解时,阴极得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 阴精阳粗 :精炼铜过程中,阴极使用精铜,阳极使用粗铜,最后阳极逐渐溶解,且产生阳极泥;    • 阴碱阳酸 :在电解反应之后,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会在阳极处生成酸,而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会在阴极处生成碱;    • 阴固阳气 :电解反应之后,阴极产生固体及还原性气体,而阳极则生成氧化性强的气体。

  13. 电解与工业

  14. 氯碱工业 •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它的产品除应用于化学工业本身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以及公用事业。

  15. 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原理 • 阳极反应:2Cl--2e=Cl2↑(氧化反应)   H+比Na+容易得到电子,因而H+不断地从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为氢原子,并结合成氢分子从阴极放出。    • 阴极反应:2H++2e=H2↑(还原反应)    • 在上述反应中,H+是由水的电离生成的,由于H+在阴极上不断得到电子而生成H2放出,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水分子继续电离出H+和OH-,   H+又不断得到电子变成H2,结果在阴极区溶液里OH-的浓度相对地增大,使酚酞试液变红。 • 因此,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 总反应   2NaCl+2H2O=2NaOH+Cl2↑+H2↑ • 工业上利用这一反应原理,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    • 在上面的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电解产物之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如NaOH溶液和Cl2能反应生成NaClO、H2和Cl2混合遇火能发生爆炸。在工业生产中,要避免这几种产物混合,常使反应在特殊的电解槽中进行。

  16. NaOH、Cl2和 H2都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多种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各工业。所以氯碱工业及相关产品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

  17. 我国氯碱工业的发展 •   我国最早的氯碱工厂是1930年投产的上海天原电化厂(现上海天原化工厂的前身),日产烧碱2t。到1949年解放时,全国只有少数几家氯碱厂,烧碱年产量仅1.5万吨,氯产品只有盐酸、液氯、漂白粉等几种。   近年来,我国的氯碱工业在产量、质量、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到1990年,烧碱产量达331万吨,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于世界第三位。1995年,烧碱产量达496万吨,其中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的达56.2万吨,占总产量的11.3%。预计到2000年,烧碱年产量将达540万吨,其中用离子膜电解法生产的将达180万吨,占33.3%。

  18. 离子膜电解法 • 又称膜电槽电解法,是利用阳离子交换膜将单元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室和阴极室,使电解产品分开的方法。离子膜电解法是在离子交换树脂(见离子交换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具有选择透过的特性,容许带一种电荷的离子通过而限制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以达到浓缩、脱盐、净化、提纯以及电化合成的目的

  19. 电解法生产金属 • 电解法常用于制取纯度较高的金属。如用电解法制锰铝铜镁钛等金属。 • 右图为电解钛的装置示意图 TiCl4+2e→TiCl2 +Cl2↑ TiCl4+e→TiCl3+1/2Cl2 ↑ TiCl4+TiCl2 === 2TiCl3 2TiCl3+Ti === 3TiCl2

  20. 工业的一些电解反应式: Nacl 阳极2Cl- -2e-==Cl2↑ 阴极2H+ +2e-==H2↑ 总反应式:2NaCl+2H2O=通电=2NaOH+Cl2↑+H2↑ Na2SO4 阳极:4OH- -4e-=2H2O+O2↑ 阴极:2H+ +2e-=H2↑ 总反应式:2H2O=通电=2H2↑+O2↑ KBr 阳极:2Br- -2e-==Br↑ 阴极:2H+ +2e-==H2↑ 总反应式:2KBr+2H2O=通电=Br2↑+H2↑+2KOH H2So4 阳极:4OH- -4e-=2H2O+O2↑ 阴极:2H+ +2e-=H2↑ 总反应式:2H2O=通电=2H2↑+O2↑ NaOH 阳极:4OH- - 4e- = 2H2O+ O2↑ 阴极:2H+ + 2e- = H2↑ 总反应式:2H2O=通电=2H2↑+O2↑

  21. 电 镀 简 介

  22. 一、表面处理简介 • 1.什么是表面处理? • 简单来说,表面处理是指改变物件的表面,从而给予表面新的性质。表面处理的对像可以是金属(例如钢铁),也可以是非金属(例如塑胶)。 • 2.表面处理的种类有哪些? • 镀:有电镀、自催化镀(一般称为“化学镀”、“无电镀”等)、浸渍镀等 • 阳极氧化 • 化学转化层:如钢铁发蓝(俗称“煲黑”) • 热浸镀:如铅水 • 涂装:如手工涂装、静电涂装、电泳涂装等

  23. 二、电镀的概念 • 什么是电镀? • 定义:利用电解工艺,将金属或合金沉积在镀件表面,形成金属镀层的表面处理技术。 • 简单来说,电镀指借助外界直流电的作用,在溶液中进行电解反应,使导电体例如金属的表面沉积一金属或合金层。

  24. 三、电镀的目的与作用 • 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 镀镍:打底用或做外观,增进抗蚀能力及耐磨能力,(其中化学镍为现代工艺中耐磨能力超过镀铬)。 • 镀金: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 • 镀钯镍: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耐磨性比金佳。 • 镀锡铅:增进焊接能力,快被其他替物取代(因含铅现大部分改为镀亮锡及雾锡)。 • 镀铜:打底用,增进电镀层附着能力,及抗蚀能力。

  25. 四、电镀原理 电镀过程示意图

  26. 在盛有电镀液的镀槽中,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用镀覆金属制成阳极,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联接。在盛有电镀液的镀槽中,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用镀覆金属制成阳极,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联接。 • 电镀液由含有镀覆金属的化合物、导电的盐类、缓冲剂、pH调节剂和添加剂等的水溶液组成。 • 通电后,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移动到阴极上形成镀层。阳极的金属形成金属离子进入电镀液,以保持被镀覆的金属离子的浓度。在有些情况下,如镀铬,是采用铅、铅锑合金制成的不溶性阳极,它只起传递电子、导通电流的作用。 • 电解液中的铬离子浓度,需依靠定期地向镀液中加入铬化合物来维持。电镀时,阳极材料的质量、电镀液的成分、温度、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搅拌强度、析出的杂质、电源波形等都会影响镀层的质量,需要适时进行控制

  27. 五、电镀的要素 • 阴极:被镀物,指各种接插件端子。 • 阳极:若是可溶性阳极,则为欲镀金属。若是不可溶性阳极,大部分为贵金属(白金,氧化铱)。 • 电镀药水:含有欲镀金属离子的电镀药水。 • 电镀槽:可承受,储存电镀药水的槽体,一般考虑强度,耐蚀,耐温等因素。 • 整流器:提供直流电源的设备。

  28. 电镀常用金属 • 电镀大部份在液体中进行,又绝大部份是在水溶液中电镀,约有30种的金属可由水溶液进 行电镀。 • 1、由水溶液电镀的金属: • 铜Cu、镍Ni 、铬Cr、锌、Zn、镉Co、铅Pb、金Au、银Ag、铂Pt、钴Co、锰Mn、锑Sb、铋Bi、汞、Hg 、镓Ga、铟In、铊As等。 • 2、由非水溶液电镀的金属: • 锂、钠、钾、铍、镁、钙、锶、钡、铝、La、Ti、Zo、Ge、Mo等。 • 3、可由水溶液及非水溶液电镀的金属: • 铜、银、锌、镉、锑、铋、锰、钴、镍等金属。

  29. 金属电镀示例: • (1)﹒镀锌 • 镀锌层为防腐性镀层﹐广泛应用于黑色金属的放腐蚀处理﹒其镀层弹性好但硬度较低﹐不适合承受摩擦

  30. (2)﹒镀锡 • 利用锡的可焊性好﹐在空气中不易变色的特点﹐常用于铜印线﹑端子的导电部件﹐亦可用于食用器皿﹒

  31. (3)﹒镀铜 • 镀铜层为一种重要的预镀层﹐常用于钢铁件的多层电镀的底层﹐能提高与机体金属的结合力﹐亦可提高零件的抗腐蚀性能﹒

  32. 4)﹒镀镍 • 镍在大气中有很好的钝化能力﹐表面能生成极薄的一层钝化膜﹐使机体与外界隔绝﹐以抵御大气﹑碱等腐蚀﹒ • 另镀镍层的硬度较高﹐常用于耐磨性表面上﹐但单镀层不能作为防护镀层使用。﹒

  33. (5)﹒镀铬 • 铬表面极易生成氧化膜﹑憎水﹑憎油﹐不易被污染﹐不易变色﹐不易失去光泽﹐在空气中相当稳定﹐是极重要的防腐装饰性镀层﹒镀铬层硬度极高﹑耐热。

  34. (6)镀镉 • 抗潮湿和海洋环境,镉层比较柔软适应于精密的零组件,镀镉的氢脆倾向比较小,且除氢效果好。

  35. 课外补充:塑料电镀 • 定义: 在塑料制件上电沉积金属镀层的过程。 • 将塑料表面披覆上金属,不但增加美观,且补偿塑料的缺点,赋予金属的性质,充分发挥塑料及金属的特性于一体,今日已有大量塑料电镀产品应用在电子、汽车、家庭用品等工业上。

  36. 塑料电镀的过程 • (1)清洁:去除塑料成型过程中留下的污物及指纹,可用碱剂洗净再用酸浸中和及水洗干净。 • (2)溶剂处理:使塑料表面能湿润以便与下一步骤的调节剂作用。 • (3)调节处理:将塑料表面粗化成内锁的凹洞以使镀层密着住不易剥离,也称为化学粗化。 • (4)敏感化:将还原剂吸附在表面。 • (5)成核:将具有催化性物质如金、吸附于敏感化(还原性)的表面,经还原作用结核成具有催化性的金属种子然后可以用无电镀上金属。

  37. 塑料的优点: • 1.成型容易、成形好。 • 2.重量轻。 • 3.耐蚀性佳。 • 4.耐药性好。 • 5.电绝缘性优良。 • 6.价格低廉。 • 7.可大量生产。

  38. 塑料的缺点: • 1.耐候性差、易受光线照射而脆化。 • 2.耐热性不好。 • 3.机械强度小。 • 4.耐磨性很差。 • 5.吸水率高。

  39. 思 考 题 一、任选5个方面比较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异同。 二、请分别列举由水溶液及非水溶液电镀的 金属材料各3例(各写1个方程式),并分析差异原因。

  40. 谢 谢! 第五小组 田潇逸、魏晗栋 姜 天、殷 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