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管理研究方法

管理研究方法. 第六章 比较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 孙国强. 关于比较研究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比较是一种最常使用的研究工具,用来帮助人们识别事物的相同与相异之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认识才是如此模糊不清。一方面,有许多学科冠之以“比较”的字样,如比较教育学、比较心理学、比较管理学;另一方面,却少有著作系统地讲述“比较科学”的基本构成和比较研究的框架结构。. 十九世纪,欧洲冠以“比较”二字的学科渐渐多起来。在众多的比较什么学之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比较语言学,一个是比较文学。

elys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管理研究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管理研究方法 第六章 比较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 孙国强

  2. 关于比较研究方法 • 在科学研究中,比较是一种最常使用的研究工具,用来帮助人们识别事物的相同与相异之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认识才是如此模糊不清。一方面,有许多学科冠之以“比较”的字样,如比较教育学、比较心理学、比较管理学;另一方面,却少有著作系统地讲述“比较科学”的基本构成和比较研究的框架结构。

  3. 十九世纪,欧洲冠以“比较”二字的学科渐渐多起来。在众多的比较什么学之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比较语言学,一个是比较文学。十九世纪,欧洲冠以“比较”二字的学科渐渐多起来。在众多的比较什么学之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比较语言学,一个是比较文学。 • 比较语言学所比较的语言同属一个语系,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本来就存在那里,一经揭开,豁然开朗。 • 许多人把比较了解为任意比较。这就产生了“无限可比性”。“可比”而到了“无限”的程度,那就很难说是严格的科学了。 —季羡林

  4. 应该承认,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与欧美比较研究曾极大地推动了管理学的发展。但“社会上对于‘比较的’研究是否应被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特殊的研究类型,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论”(Nowak)。如何设计和推进管理比较研究,更是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本章讨论:应该承认,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与欧美比较研究曾极大地推动了管理学的发展。但“社会上对于‘比较的’研究是否应被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特殊的研究类型,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论”(Nowak)。如何设计和推进管理比较研究,更是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本章讨论: • 比较研究的意义 • 比较研究的基本步骤 • 比较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 一种特殊的比较研究方法

  5. 第一节 比较研究的意义 • 比较研究显然不同于一般研究中常用的各式各样的比较。当我们进行比较研究时,我们是指对两个系统的比较,包括两个时段或两种外部环境下的系统的比较。系统的内部结构可以是基本相同或相异的。 • 比较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讨论多重或交互因果关系(multiple or conjunctural causation)。相比较而言,定量分析无法解决变量数量多而观测次数少的问题,案例分析虽然是比较研究的一个基础,但对多重关系的讨论则不如比较研究更有成效。

  6. 一、历史比较研究所讨论问题 • 历史比较研究是19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研究方法。纽曼列举了若干适合于比较研究的问题: • 探究某个特殊结果(如内战)是哪些社会因素共同促成的; • 比较整个社会体系以了解不同社会之间,哪些是共同特性,哪些是独特之处; • 研究社会变迁的过程和特征; • 比较不同文化或社会脉络下的社会过程。

  7. 二、管理学中的比较研究 • 管理学中的比较研究产生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个人认为,以下理论都属于比较研究的成果: • 威廉.大内的“Z理论” • 麦肯锡的7S模型(strategy, structure, system, staff, skill, style, superordinate goals) • 波特的钻石模型

  8. 三、比较研究的用途 • 比较是理解与洞察的核心,所有的研究都希望找到某种具有通则性的意义,比较研究也不例外。比较研究的用途主要有: • 对因果关系提供排除或替代性的解释; • 引出新问题并激发出理论构建的新方法; • 比较研究也可进一步分为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

  9. 比较研究的限制 • 成本高、资料获取困难和等值性差; • 难以找到足够的个案; • 研究只能应用理论,做有限的通则化努力,或对理论进行有限的检验,不能进行严谨的理论检验。

  10. 比较研究的类型 • 个案比较研究,选择分属于两个不同群体的少数个案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 文化脉络研究,对属于两个不同文化脉络的社会单位进行研究; • 跨国比较研究(cross-national research),以国家作为比较单位,测量一组共同的变量; • 多国比较研究(transnational research),研究者比较属于不同集团或区域的国家。 • 历史比较研究,对研究对象不同时期的形态进行比较研究。

  11. 第二节 比较研究的基本步骤 • 比较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九项内容: • 选定主题,问题应该是适合进行比较研究的; • 锁定问题,揭示问题的构成; • 描述,依据问题的性质进行资料分类、收集与整理; • 解释,运用与主题的背景、脉络相关的其他学科理论来解释资料; • 并列,将已解释的资料加以并列,凸现出比较所赖以进行的基础; • 提出假设,根据文献分析和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出假设; • 检验假设与比较异同,依据相同点建立通则,或依据相异点进行分类; • 归纳整理研究结论。

  12. 可比较的问题 • 比较研究侧重于通过对不同背景下的研究单位的系统剖析来探索系统的相同或相异特征(后一种情况下,环境差别可能为系统构成的差别提供解释)。对同一背景下的个案进行的比较并不具有充分的意义。 • 在进行比较之前,应该先描绘出系统的基本结构,然后对其进行补充和修定。

  13. 资料收集 • 比较研究中大量使用次级资料(二手资料),一些管理比较研究几乎是完全借助这类资料完成的。而对这类资料的系统收集和整理就成为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 • 实际调查有利于把研究推向深入,但在比较研究中,大量使用实际调查资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14. 对资料的整理 • 收集资料即收集“证据”,但在大量使用二手资料的研究中,证据是否可靠往往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此,应该使用多重来源的资料,对资料进行订正。 • 例:为了避免浮夸造成的影响,可以用税收的增长订正一个地区GDP的增长。

  15. 第三节 比较研究应注意的事项 • 比较研究是用少量观测探索多重关系的研究,因此造成偏误的可能性也是相当大的。其中,对比较单位的选择和一些因素是否可比,是两个应注意的问题: • 卡尔顿问题 • 等值性问题

  16. 一、卡尔顿问题 • 卡尔顿爵士(Sir Francis Galton)在1889年在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当人们发现两个比较单位都具有某种因果关系时,可能会得出这种因果关系是人类的共性特征,但实际上,这种共性特征只是由于两个比较单位同属于一个更大的单位的结果。 • 例如:当我们比较台湾企业与东南亚企业的管理特征时,如果忽略了华人文化的影响,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17. 选择合适的比较单位 • 在比较研究中,比较单位通常是国家、区域或较小的区域。选择比较单位时要注意,有无一些重要的因素对数个拟选的比较单位同时产生着影响;换言之,应根据重要因素的影响范围选择比较单位,而不是先行决定比较单位,再进行比较研究。

  18. 二、等值性问题 • 在所有的研究中,等值性都是极为关键的问题,所谓等值,实际上是指相同的指标、数量、概念应具有相同的含义。 • 等值性决定着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在比较研究中尤为如此。 • 纽曼列出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出现的四种等值性问题。

  19. 语汇等值 • 在两种语言之间,一些词汇的含义往往有着差别。纽曼举例:朋友一词的德文(freund)和西班牙文(amigo)就存在着差别。 • 研究者往往通过“反向翻译”解决语汇等值问题。

  20. 脉络等值 • 脉络等值是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历史脉络下,能够正确使用脉络的“术语”或概念。 • 例如当我们谈到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时,今天的大学生与40年以前的大学生就有不同的含义,两者不是“脉络等值”。

  21. 概念等值 • 当一个概念在不同时期或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相同的含义时,这个概念就具有了等值性。 • 在管理研究中许多概念如“市场份额”、“竞争力”都具有等值性,但“CEO”则不具有等值性,因为即使在一个国家的不同企业中,CEO的职责也有着很大差别。这时需要用更清晰的概念来取代模糊的概念。

  22. 测量等值 • 测量等值是指在不同脉络或背景下测量同一概念,是否能够得到相同意义的结果的问题。其实,这是概念等值的一种特殊表现。 • 比如,当我们测量具有高等学历的人员占企业人员总数的比例时,就应该注意到这种比例在今天和20年以前已经有了不同的含义。又如,居民收入对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含义。

  23. 第四节 一种特殊的比较研究方法 • 美国西北大学Ragin教授尝试把比较研究与布尔代数结合,发展出一种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QCA) )。这种方法可以被用来帮助识别、或验证一些因果关系。

  24. 例: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分析 • 有人使用统计方法对参加国或地区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与国家或地区的其他特征进行过相关分析,但对数据的严格要求使得这些研究所获结论不多。 Ragin教授建议采用如下方法研究: • 选择一组定性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如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经济水平、政治体制特征、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等。 • 把参加国或地区的成绩作为因变量。

  25. 对变量的处理 • 对每个参加过或地区而言,如果成绩在平均水平以上,则成绩取值为1,否则为0。同样,对一些解释变量也做类似处理,如人口数量分为多和少(分别取值为1和0)两种情况。 • 当然,这种处理会丢失一些信息,还有可能加入一些主观因素。

  26. 列出真值表 成绩O 经济E 政治D 运动M 人口P 地区1 1 1 0 1 1 地区2 1 1 1 1 1 地区3 1 1 0 0 0 地区4 0 0 1 1 0 地区5 0 1 0 1 0

  27. 构建布尔代数式 假定我们可以利用以上数据,得出以下两个公式: O(Higher medal count) = M P + E D P O(Lower medal count) = E d p + e m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社会对运动的重视或政治与经济作为解释成绩好的原因,(加号表示“或”),把经济差与社会对运动的忽视或政治和人口因素作为解释成绩差的原因。

  28. 方法的用途 • 在观测次数较多的情况下(比较单位较多),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初步识别因果关系,也可以用来验证一些因果关系。在后一种情况下,要先写出代数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