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第二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 —— 科学事实

第二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 —— 科学事实. “ 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如果你们不凭借事实 , 就永远不能飞腾起来。” —— 巴甫洛夫. 一、关于科学事实. 1 、客观事实 —— 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 本体论意义上的事实 “事实是特定的事件” —— 卡尔纳普. 2 、经验事实 —— 人们所观察到的客观事件、现象和过 程以及所作的陈述或判断。 认识论意义上的事实. 3 、科学事实 —— 科学研究中由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并经过鉴定的经验事实 。 科学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 ( 1 )类型.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 —— 科学事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科学理论发现的逻辑——科学事实 “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如果你们不凭借事实,就永远不能飞腾起来。” ——巴甫洛夫

  2. 一、关于科学事实 1、客观事实——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 本体论意义上的事实 “事实是特定的事件” ——卡尔纳普

  3. 2、经验事实——人们所观察到的客观事件、现象和过 程以及所作的陈述或判断。 认识论意义上的事实

  4. 3、科学事实——科学研究中由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并经过鉴定的经验事实。3、科学事实——科学研究中由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并经过鉴定的经验事实。 科学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

  5. (1)类型 • 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 X光片 、B超、心脑电图 ( 事件+仪器) • 对观察实验中的事件、现象和过程所作的陈述或判断 “ 绿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消失了”

  6. “巩膜黄染”——事实陈述 • “黄疸”——判断陈述 • 白细胞升高 • 肝大 • 张三吃了含农药的豆浆,两小时后中毒死了。 • 张三吃了含农药的豆浆,两小时后死了

  7. (2)特点 • 单称陈述 • 可重复性 • 渗透理论 • 相对独立

  8. (3)功能 • 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理、科学原理、科学理论的基础。 • 检验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主要依据。 • 修正、补充、完善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甚至引起科学革命。

  9. (4)获取途经 • 观察实验 • 查阅文献资料(间接) • 实地考察

  10. 4、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思想——-科学事实的发现有赖于新理论的发明4、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思想——-科学事实的发现有赖于新理论的发明 • 氧气的发现 • 促胰液素的发现 •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

  11. 吸收一类新事实要求更多的调整理论,直到调整好——科学家学会以另一种方式看待世界——新的事实才会真正成为科学事实。吸收一类新事实要求更多的调整理论,直到调整好——科学家学会以另一种方式看待世界——新的事实才会真正成为科学事实。 ——库恩

  12. 二、观察和实验 仰则观象于天,府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下》 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

  13. 1、观察——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对象的一种方法。1、观察——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对象的一种方法。 (1)特点 • 目的性 • 感官——仪器 • 用科学理论理解和判断观察结果

  14. (2)基本类型 •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 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 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不改变自然状态——守株待兔 积极干预对象——敲山震虎

  15. (3)作用 • 获取科学事实,为科研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 导致科学发现,为科研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 检验假说和评价理论的重要手段。

  16. 理论之所以能够成立,其根据就在于它同大量的单个观察关联着,而理论的‘真理性’也正在于此。——爱因斯坦理论之所以能够成立,其根据就在于它同大量的单个观察关联着,而理论的‘真理性’也正在于此。——爱因斯坦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17. (4)临床观察 特点—— • 一定意义上具有某些实验的性质。 • 与医学领域的其他研究方法相互渗透、补充。 • 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越来越紧密。

  18. (5)观察的原则 • 客观性——真实反映对象 避免先入为主 随机取样 反复核对 借助仪器

  19. 你们要象小学生那样坐在事实面前,放弃一切先入之见,恭恭敬敬地照着大自然所指的路走。你们要象小学生那样坐在事实面前,放弃一切先入之见,恭恭敬敬地照着大自然所指的路走。 ——赫胥黎

  20. 艺术家进行观察,是要通过个人经验和情感,把所看到的转变为有召唤力的创作。科学家进行观察,为的是要尽量脱离个人情感而寻求诸事物和诸新关系。艺术家进行观察,是要通过个人经验和情感,把所看到的转变为有召唤力的创作。科学家进行观察,为的是要尽量脱离个人情感而寻求诸事物和诸新关系。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21. 全面性 • 典型性 典型对象 典型环境 • 辩证性

  22. 实验乃确定性之母! ——达•芬奇

  23. 2、实验——在人为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研究方法。2、实验——在人为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研究方法。

  24. (1)实验在科学上的地位 • 微观——科学发现和发明的基本途径 • 宏观——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 科学思想史——确立了一个科学的标准以取代个人的权威

  25. (2)基本类型 • 定性实验—是不是、有没有? • 定量实验—是多少、有多少? • 析因实验—寻找原因 • 对照实验—比较异同 • 模拟实验—借助模型研究原型 思考:内证实验?

  26. 观察是指出事实,而实验指认识事实并提供事实与其他事实关系的经验。观察是指出事实,而实验指认识事实并提供事实与其他事实关系的经验。 ——伯尔纳

  27. 观察者听命于自然界,而实验者则质问自然界,并且迫使自然界袒露她的奥秘。观察者听命于自然界,而实验者则质问自然界,并且迫使自然界袒露她的奥秘。 ——居维叶

  28. 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她所愿望的东西。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西,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她所愿望的东西。 ——巴甫洛夫

  29. 《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 伯尔纳[法] 科学出版社 1985

  30. (2)作用 • 纯化和简化自然现象 • 强化和再现研究对象 • 延缓和加速自然过程

  31. 三、观察的理论负荷论 1、纯观察说——观察是一种纯粹的感官反应(古典经验主义) 2、中性观察说——观察是独立的不带偏见的(逻辑经验主义)

  32. —— “两层语言模型” (1)观察语言—可直接观察对象 观察名词—“木头”、“黑的” 观察陈述—“这块木头漂在水上” “这滴血是黑的” (2)理论语言—不可直接观察 理论名词—“电子”、“电荷”、“电磁场”

  33. 理论陈述——“所有物体都相互吸引,吸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理论陈述——“所有物体都相互吸引,吸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关系 • 观察层次在下,中立并支撑理论 • 理论层次在上,依赖于观察层次

  34. 理论语言 观察语言 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知识结构图

  35. 3、理论负荷论——观察理论的革命 (1)波普尔—— 观察渗透理论 (2)汉 森———系统深阐述 Seeing that——看见 Seeing as—— 看作 (3)结论:没有中性的观察 •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 观察是一种信息接收和加工的过程 • 观察要运用语言和概念

  36. 4、如何看观察—— 观察是一种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37. 四、机遇 1、界定——科学研究中导致新发现的意外事件或现象 2、特点——意外性 3、类型 (1)同向机遇—部分意外 (2)异向机遇—完全意外

  38. 4、作用 (1)为科学理论发展提供先导 (2)为科学技术发明提供索索 贝弗里奇[美]《科学研究的艺术》 科学出版社,1979年

  39. 5、产生根源 (1)客观原因——事物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2)主观原因——认识目标的确定性和认识的有限性

  40. 推测和预期 已知 意外

  41.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追求她的人。 ——查里 .尼科尔

  42.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

  43. “留意意外之事”是研究工作者的座右铭。 ——贝弗里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