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預防感染非典型肺炎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衞生署 2003 年 4 月

預防感染非典型肺炎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衞生署 2003 年 4 月. 背景. 二零零三年三月起 :世界 衞 生組織接獲世界各地懷疑患上 「嚴重呼吸系統綜合症」的個案報告 本港:亦有醫護人員和市民 感染非典型肺炎 衞 生署連同醫院管理局 、 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合力進行詳細 研究和調查。 本港亦同世界 衞 生組織緊密合作 , 控制及預防非 典型肺炎的擴散 。. 非典型肺炎. 是一種主要影響呼吸道的傳染病 主要是由流感病毒 、支原體、衣原體、腺病毒以及其他未明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 肺部因發炎及感染,而妨礙了肺部的正常功能。. 非典型肺炎.

Download Presentation

預防感染非典型肺炎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衞生署 2003 年 4 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預防感染非典型肺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2003年4月預防感染非典型肺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2003年4月

  2. 背景 • 二零零三年三月起:世界衞生組織接獲世界各地懷疑患上「嚴重呼吸系統綜合症」的個案報告 • 本港:亦有醫護人員和市民感染非典型肺炎 • 衞生署連同醫院管理局、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合力進行詳細研究和調查。 • 本港亦同世界衞生組織緊密合作,控制及預防非典型肺炎的擴散。

  3. 非典型肺炎 • 是一種主要影響呼吸道的傳染病 • 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體、衣原體、腺病毒以及其他未明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 • 肺部因發炎及感染,而妨礙了肺部的正常功能。

  4. 非典型肺炎 • 多半表現都是發燒、發冷、咳嗽、頭痛、全身體酸痛乏力,亦有嘔吐或肚瀉的病徵。 • 傳染途徑:通過飛沬或直接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傳染。 • 飛沬 -- 即是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一般只在3呎以內把病原傳播。 • 假如飛沬停留在物件上,傳播風險則視乎該病毒的生存能力。

  5. 容易引致院內感染傳染病的情況 • 集體居住:傳染病較容易爆發 • 感染主要來源: • 交叉感染 • 接觸環境中的污染物 • 院舍應採取適當預防措施以避免爆發傳染病及呼吸道感染。

  6. 護老者預防傳染病措施-「普及性預防」 • 感染了傳染病的人,如果病情輕或病徵不明顯,或甚至沒有發病(此時稱為「帶菌者」),由於不知道自己是帶菌者,便會在不知不覺間將細菌或病毒傳染給別人。 • 日常工作時如沒做好預防措施,便增加受感染機會。

  7. 護老者預防傳染病措施-「普及性預防」 • 「普及性預防」-- 就是把所有血液、身體組織、體液或分泌物等都視為有潛在傳染性的媒體,及作出適當預防措施。

  8. 護老者預防傳染病措施 -「普及性預防」的守則 • 照顧院友前後及脫下手套後:用梘液洗手及更換手套 • 工作時: • 戴上手術用口罩 • 配戴手套(與院友接觸、處理血液、身體組織、傷口、體液 (如尿液)、任何懷疑有細菌或病毒的分泌物、及任何醫療廢物) • 其他保護衣物(如進行一些很可能會濺起或噴出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的護理程序)

  9. 院舍預防感染措施 • 環境 • 經常接觸的地方、物品、復康用具及所有地面:每日用1:99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 • 骯髒、有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地方:用1:49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 • 清潔地面後要保持地面乾爽,慎防院友跌倒。 • 用過的尿片:應妥善包裹,並棄置在有蓋的垃圾桶。

  10. 經常接觸的地方、物品的例子: 門柄/窗戶把手/按鈕/電器開關 家具表面:如櫃面 電話/對講機/電腦鍵盤及滑鼠/傳真機/影印機 梳化/餐桌/餐椅          食具 廚房及廁所:水龍頭/花灑頭/洗手盆/地面排水口/坐廁及水箱把手/坐墊及蓋板 垃圾桶 地氈 院舍預防感染措施

  11. 經常接觸的地方、物品的例子: 復康用具 助行器具 輪椅 便椅、便盆 沐浴椅 活動拉架 健體單車 其他 牆壁:包括床位之間的間板 所有扶手、欄杆                  院舍預防感染措施

  12. 廁所及浴室特別注意點 • 保持設備運作正常、糞渠及污水渠暢通無損。如運作不正常,應立即安排維修。 • 預備足夠的梘液及抹手紙 • 員工或院友應備有私人毛巾。 • 保持渠道清潔:定期把一茶匙1:99的稀釋家用漂白水灌入排水口,待5分鐘後,用清水沖洗。

  13. 院舍預防感染措施 - 保持空氣流通 • 經常打開所有窗戶,使空氣流通。 • 充足的空間能減少環境中細菌的濃度: • 在院舍內或院舍外舉行集體活動,要注意場地空氣流通問題,不宜擠拍。 • 床與床之間足夠寬的距離(1米)有助減少院友之間交叉感染的機會。 • 避免帶院友到人煙稠密的地方。 • 確保通風系統運作正常,定期清洗冷氣機隔塵網。

  14. 院舍預防感染措施 -其他注意事項 • 如發現有蟲鼠為患跡象(例如有老鼠排泄物、蟑螂、積水等),應立即採取清潔行動,杜絕蟲患鼠患。 • 如有需要,可向食物環境衞生署尋求協助。

  15. 院友及護老者預防措施- 注意個人衞生 • 培養良好個人健康生活習慣 • 注意個人衞生: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用梘液洗手 • 洗手後:用即棄的紙巾或私人毛巾抹乾 • 不要共用碗筷 • 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均衡飲食、定時運動、有足夠的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

  16. 護老者的職責 • 應定時檢查同工洗手方法 • 留意及觀察院友的身體狀況,特別是表達能力有困難的院友。 • 接送院友往返醫院、診所、或人多擠迫的地方時: • 護理員及院友都應採取預防感染措施,包括正確地戴上口罩及注意個人衞生。 • 返回院舍後,護理員及院友都要清潔雙手。

  17. 參考資料 • 衞生署印備的「安老院及殘疾人士宿舍預防傳染病指引」小冊子 • 小冊子可於以下網址下載。 http://www.info.gov.hk/dh/diseases/index-c.htm

  18. 社會福利署電話熱話:2343 2255 社會福利署安老院牌照事務處查詢電話:2961 7211 食物環境衞生署熱線:2868 0000 衞生署分區辦事處電話 港島區:2961 8729 九龍區:2199 9149 新界東:2158 5107 新界西:2615 8571 衞生署熱線: 187 2222 支援/查詢

  19. 附件: 正確佩戴口罩應注意事項 • 佩戴前必須清潔雙手。 • 正確識別口罩各部份(如通常有顏色面是向外)。 • 要留意緊貼面部;藏有鐵絲的部份要固定在鼻樑上,口鼻 (包括下顎)要完全覆蓋,以防止漏氣。 • 固定口罩所有繩索及縳好(其中在上段二條繩索要縳在耳朵上)。 • 脫下前亦必須清潔雙手及正確地棄置。 • 口罩如有破損及弄污,應立即更換。

  20. 附件:各類型口罩之 1(外科手術口罩)

  21. 附件:各類型口罩之 2(N95口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