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国际议会间气候变化问题讨论情况

国际议会间气候变化问题讨论情况. 许健民 中国气象局. 汇报内容. 一、我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和原因的看法 二、我参加过的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活动情况 三、我对未来国际间气候变化谈判的预期. 一、我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和原因的看法. 一、我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和原因的看法. 全球气候变化:温度上升、冰雪融化、降水分布改变,是气象纪录己经观测到的 气候变化不是伪命题:中国有独立的数据证实气候变化的存在.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结果. 过去 100 年( 1906 - 2005 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 0.74℃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国际议会间气候变化问题讨论情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际议会间气候变化问题讨论情况 许健民 中国气象局

  2. 汇报内容 一、我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和原因的看法 二、我参加过的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活动情况 三、我对未来国际间气候变化谈判的预期

  3. 一、我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和原因的看法

  4. 一、我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和原因的看法 全球气候变化:温度上升、冰雪融化、降水分布改变,是气象纪录己经观测到的 气候变化不是伪命题:中国有独立的数据证实气候变化的存在

  5.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结果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结果 • 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 • 2005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379ppm,为65万年来最高; • 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90%)由人类活动引起; • 与1980-1999年相比,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

  6. 1951-2001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 尤以北方增温最为明显 年平均气温序列与自然数列1,2,3,…, 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正负表示增或减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7. 近50年(1951~1999年)全国平均霜冻日数 呈减少趋势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5)

  8. 1954~2004年中国北方沙尘暴呈波动减少趋势 (根据周自江,2003重绘)

  9. 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呈减少趋势 距平相对于1961~1990年冰级平均值计算,曲线为多项式拟合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科学报告,2005)

  10. 1995年以来青藏公路沿线 地面下5m深度处的地温呈升高趋势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科学报告,2005)

  11. 1950-2002年中国年降水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年降水标准化距平序列与自然数列1,2,3,…, 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正负表示增或减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西部、华南降水呈增加趋势; 华北、东北大部降水呈减少趋势

  12. 1951-1978 1979-1992 1993-2004 中国不同时段,夏季降水距平百分比分布的变化。(阴影区是正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

  13. 极端强降水日数变化图 1951-2000年极端强降水日数变化。实心圈是增加,空心圈是减少,圈的大小表示变化的大小。 (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06)

  14. 痕量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的理论是Svante Arrhenius (1859-1927) 于1896年提出的

  15. Charles D. Keeling (1928-2005)提出了准确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 Image credit: Publication of the National Oceanic & Atmospheric Adminstration (NOAA), NOAA Central Library; Photo Date: 1982 February; Photographer: Commander John Bortniak, NOAA Corps (ret.)

  16. 379 ppmv 380 夏威夷Mauna Loa观象台 测量的大气CO2浓度变化 370 360 350 340 330 320 ( updated from Keeling and Whorf, 2004 ) 310 年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CO2 浓度 (ppmv) 2003年5月已达到379ppmv (百万分之一体积)。CO2浓度2006年已达到382.49ppmv。过去10年中大气CO2浓度以1.8ppmv/年 的速率增长,而过去50年平均仅为1ppmv/年。 (IPCC,2001)

  17. Baseline station at Waliguan, West China 中国气象局—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 大气CO2浓度测量结果 CO2浓度2006年已高达384.65ppmv。年增长率1.77ppmv (CAMS/CMA)

  18. 瓦里关和Manna Loa的甲烷测量比较 2006 瓦里关 CH4浓度已达1861.06ppb。年增长率:4.25ppb/yr。 Mauna Loa :1809.05ppb,年增长率:3.74ppb/yr。 (CAMS/CMA)

  19. 但是许多人对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有疑虑但是许多人对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有疑虑 • 有地质学科背景的领导中,许多人认为,在地球的历史中,有很多时期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高,温度也比现在高。因此他们认为,气候变化这件事,是西方国家制约中国发展的策略。 • 我在重要的会议上,听到科技部的副部长批评气象局,说在气候变化这件事上,气象局拿不出自已的数据,使中国没有话语权。

  20. 首先要明辨,在气候变化这个命题中,国际主流社会在讲什么首先要明辨,在气候变化这个命题中,国际主流社会在讲什么 • IPCC说,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90%)由人类活动引起 • 这句话的进一步解释是:如果地球上没有温室气体,地球的平均温度是-18°C,在工业革命以前,地球的平均温度是+14.5°C。即自然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是32.5°C。工业革命以后,地球的平均温度增加了0.8°C。IPCC说,这个0.8°C的增量,很可能(90%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引起。

  21. 上面的表达中,存在价值观和利益的因素 • 上面的表达暗指,工业革命以前地球的气候环境,尚未受到人类活动的极大影响。这样的气候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是比较有利的,最好还是维持这样的状态。欧洲人最希望维持这样的状态。他们认为,如果人类活动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使气候较多地偏离工业革命以前地球的气候环境,后果很难预期。这就是价值观因素在起作用。 • 加拿大和俄罗斯从来就对气候变化的讨论不积极。这就是利益因素在起作用。

  22. 我国应当采纳的立场 • 我国钢铁、水泥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或消费量大约已经占全世界的一半,但是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全世界的十分之一,国民生产总值更低。中国的经济规模不应继续单纯依靠加大投资力度,依靠土地和矿产资源投入,依赖重化工业产能扩张和中低端制造业产品出口而粗放急速地膨胀;而应該下大力气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按高标准生产,提高中国产品的可用性和耐用度,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 2009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和占全球的比例

  24. 发展低碳经济是今后五十年的全球大趋势 • 发展低碳经济是今后五十年的全球大趋势,与气候暖到什么程度并非直接关联。 • 高质量发展这个坎,我们一定要跨过去。全党要统一这样的认识:依赖粗放发展,中国永远不会成为发达国家,而只会耗尽本来可以留给子孙后代的资源,并且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 实施总量控制是唯一有效的控制措施。

  25. 2011年7月19日国务常务会议 • 国家统计局提出,实施总量控制是有效的控制措施。因为按单位GDP的排放强度进行控制,在统计上容易做手脚,管不住。 • 如果按GDP总量预期和排放强度指标折算成排放绝对总量进行控制,那么许多后续措施,如碳市场、碳交易等,就可以开展了。节能减排将有一个新局面。 • 我认为,国家统计局的意见完全正确。但是没有被采纳。

  26. 中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状况极其严重 • 我们在短短三十年走过了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长达一百余年的工业化道路,而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能够及时地解决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因此,我国正面临在西方国家不同发展时期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叠加共存的环境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严重恶化。与任何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的环境问题都要更为严峻而复杂。

  27. 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排放造成的。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排放造成的。 • 环境状况的改善,必须落实领导、企业、公众的责任。 • 污染状况的改善过程,也是社会生产水平和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程。只有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这三个过程才能同步推进。

  28. 能见度(公里) 2004年全国阴霾日数的分布 相 对 湿 度 (%) 中国霾发生频率的变化 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空气普遍混浊的天气现象。 霾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阶段频次增长最快的灾害性天气,其影响已不亚于沙尘暴天气,威胁交通、电力安全和人体健康。 国家气候中心

  29. 例子:深圳霾日的变化 深圳市气象局

  30. 例子:深圳能见度的变化 深圳市气象局

  31. 北方7省市年平均降水PH值、酸雨和强酸雨频率历年变化北方7省市年平均降水PH值、酸雨和强酸雨频率历年变化 国家气候中心

  32. 1993、1998、2001和2005年中国气象局酸雨站年均降水pH值分布图1993、1998、2001和2005年中国气象局酸雨站年均降水pH值分布图

  33. 2005年中国排放了 2千5百5十万吨二氧化硫,比2000年增加 27% 2005-2006年美国、欧洲、中国二氧化硫的平均浓度

  34. 监测标准和控制标准分开 • 监测标准和控制标准分开。监测标准应采用国际先进的通用标准,如:把PM2.5等列入监测内容。以便对我国的环境状况和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控制标准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发展水平有关,可以随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最终与国际接轨。这样做,有利于看清环境形势,找出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其中的道理,可以通过科普宣传讲清楚。

  35. 二、我参加过的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活动情况二、我参加过的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活动情况

  36. G8+5气候变化会议 • 《由COM+与查塔姆议会共同参与的气候变化论坛》是由争取和谐环境全球立法者国际组织(GLOBE International)发起的。论坛参加者包括主要来自G8国家、中国、印度、墨西哥、巴西、南非、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立法者(议员)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等国际组织,COM+等非政府组织,工业企业界名人)。 • 论坛设立的目的是在政府的正式谈判渠道以外,另外开辟一个对话渠道,使来自G8成员国家、印度、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西班牙、澳大利亚的立法者,国际COM+领袖,CSO,智囊团成员团结起来,讨论2012年以后的气候变化框架协议。 • 论坛企图在2012年后实施更严格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并将更多国家(主要包括中国、美国和印度等)吸收到承担减排温室气体义务的国家行列。

  37. 人大环资委代表团参加G8+5气候变化会议情况

  38. 中国代表团的活动 • 介绍了气候变化影响我国的情况。 • 表明了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立场,在应对气候变化,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方面所做的工作,十一五规划确立的各项指标。 • 介绍了全国人大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的工作。 • 说明了我国对国际合作特别是有关技术合作与转让的基本看法。 • 重申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39. 我在历次会上的发言:大讲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如:2008年巴西会议我在历次会上的发言:大讲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如:2008年巴西会议 • 用2008年冬全球的寒冷说事,指出预测的不确定性,以及这样的不确定性可能对社会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 在会上攻击IPCC,要求IPCC对不准确的预测承担法律责任;这一点得到印度、孟加拉国的支持。这两个国家今冬都非常冷。孟加拉国议员当场质问IPCC报告人拿诺贝尔奖干什么了; • 向各国议员和企业界人士指出,二氧化碳加倍温室效应只有很少地增加,不等于温室效应也加倍。

  40. Cold Surge in China, in winter of 2008 • In winter of 2008, China experienced a coldest winter in 50 years, appeared as long lasting low temperature, snow fall and super cold rainfall. • The super cold rainfall destroyed power grid and interrupted electricity supply at many locations. • This influence normal life in many cities. • This influence major railway from Beijing to Guangzhou, one of the most busy transportation path, and many other railways and high ways. • The event just happen at the time before Chinese new year. A great deal of people who anxious to go back home and reunite with their family were blocked on their way.

  41. Chinese Government takes emergency actions to recover power supply and traffic • President Hu went to coal mines and traffic hubs and required more coal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 Premier Won went to the focus location and look in people in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mise recover traffic and electricity supply as soon as possible.

  42. If we follow your advice, reorganize our economy and step into low carbon, but the climate turn to cold, who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economy lost?

  43. 二氧化碳增加以后,地球向外空的辐射被大气吸收掉了多少呢?这个量并不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成正比。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368ppm。二氧化碳含量加倍,增加到850ppm。大气的辐射强迫只增加4%。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效率很高的吸收气体。当大气中只含有很少一点二氧化碳时,它的温室效应已经很显著了。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一步增加时,大气吸收地球向外空长波辐射的能力并不成比例地增加。二氧化碳增加以后,地球向外空的辐射被大气吸收掉了多少呢?这个量并不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成正比。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368ppm。二氧化碳含量加倍,增加到850ppm。大气的辐射强迫只增加4%。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效率很高的吸收气体。当大气中只含有很少一点二氧化碳时,它的温室效应已经很显著了。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一步增加时,大气吸收地球向外空长波辐射的能力并不成比例地增加。

  44. 在会上放我国炸掉小火电站的录像

  45. 三、我对未来国际间气候变化谈判的预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