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04-06 資優教育組種籽計畫 》 總結分享會

《04-06 資優教育組種籽計畫 》 總結分享會. 題目:濃縮課程-科學探究結合情意教育 宣道會陳元喜小學上午校 鄧惠嬋老師 ( 常識科科長 ) 2006 年 10 月 14 日 ( 六 ). 甄選學生的方法. 教統局資優教育組提供的「小學生科學潛能大追蹤」測試題目 老師觀察:學生在校內聯課活動 ( 科學探究 ) 及常識科課堂上的表現 科學探究學習日誌 小學生對科學學習及活動問卷調查 具科學潛能的小學生行為特質量表 ( 家長 ). 資源調配及行政安排. 編班安排 ( 成績較優的學生 ) 科任安排 ( 常識科科長 )

Download Presentation

《04-06 資優教育組種籽計畫 》 總結分享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04-06 資優教育組種籽計畫》總結分享會 題目:濃縮課程-科學探究結合情意教育 宣道會陳元喜小學上午校 鄧惠嬋老師(常識科科長) 2006年10月14日(六)

  2. 甄選學生的方法 • 教統局資優教育組提供的「小學生科學潛能大追蹤」測試題目 • 老師觀察:學生在校內聯課活動(科學探究)及常識科課堂上的表現 • 科學探究學習日誌 • 小學生對科學學習及活動問卷調查 • 具科學潛能的小學生行為特質量表(家長)

  3. 資源調配及行政安排 • 編班安排(成績較優的學生) • 科任安排(常識科科長) • 成立核心小組:資優教育統籌老師、課程主任、學務主任、IT統籌老師 • 常識科成立科學探究推行小組 • 家長會 • 課程調適 • 跨科合作 • 評估安排 • 時間表配合 • 鼓勵同工參加相關培訓 • 圖書館提供相關的資源 • 同儕協助及觀課 • 教學助理協助處理文書及統計工作

  4. 其他方面的協助 • 教統局資優教育組(科學探究) 馮新偉博士及梁見德先生 • 種籽計劃(科技大學EDP計劃) 提供專科知識

  5. 推行模式 • 濃縮了原來的進度 • 利用騰空出來的時間,推行增益課程 • 小組(合作學習) • 配合中學的通識課程

  6. 濃縮課程:DNA與基因改造食物 (結合情意教育)

  7. 簡介實踐情況: • 科目:常識科 • 年級:五年級 • 班別:5A班 • 參與人數:39人 • 時間:三小時

  8. 課程內容(一):雞蛋的真面目 • 透過生雞蛋去認識單細胞的結構 • 學習相關的名詞及了解它們的功能,如: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等

  9. 課程內容(二):DNA解碼 • 目的: 了解DNA的作用及它與遺傳的關係 • 解構DNA密碼條背後所隱藏的信息

  10. 課程內容(三):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製作 • 目的:了解DNA的雙螺旋結構 • 利用彩色雪條棒及尼龍繩製作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11. 課程內容(四):基因改造-是禍?是福? • 目的:了解及探討基因改造的意義及它帶來的影響(正面及負面) • 訓練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 資源:《基因與我》簡報表 (由本校輔導主任王惠瑛姑娘提供) • 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運用六色思維去探討基因的利與弊 • 匯報討論結果

  12. 破解人類基因圖譜 • 由全球二百多名科研人員,用了三年時間研究的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正式完成。 • 成功完成整項計畫百分之二點五的香港研究小組,其首席研究員、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表示,完成基因圖譜後科研人員將可更快找出癌症、心臟病及精神分裂等常見疾病的基因,對預防及治療疾病跨進一大步

  13. 未來的人類? • (2006年5月14日明報報導)美國《紐約時報》一篇專題報道指出,人類可透過基因改造技術,強化肌肉的跳躍機能,選手將輕而易舉地在6秒內跑畢100米,或90分鐘內完成42.195公里的全程馬拉松比賽。

  14. DNA的作用是什麼? • 生物是由數以百萬計的細胞組成,每一個細胞都有細胞核,而細胞核內的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及脫氧核糖核酸 (DNA) 所組成的。 • 基因是遺傳物質的單位,是由脫氧核糖核酸構成,它記載了一切用作製造細胞內蛋白質的資料,從而決定動物或植物的特性。

  15. 每人的DNA為何有不同組合? • 以人類為例,所有細胞都有23 對染色體,即細胞核內有 23 種染色體,而每種染色體有一對,一組來自父親的,而另一組是來自母親。 • 當生物的卵子受精時,來自雙親的兩組染色體便會在細胞核內組合。受精後形成的細胞,會分裂成為無數個完全相同的細胞,它們都承襲了這種既新且獨特的染色體組合。

  16. 脫氧核糖核酸通常被喻為一幅藍圖,因為它包含所有生物的結構和功能所需要的重要資料 。 • 脫氧核糖核酸是由 4 種鹼基單位所組成,簡稱 A , G , C 和 T 。

  17. 複製植物 •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講座教授辛世文研究植物基因,於1980年克隆了菜豆儲藏一種蛋白的基因,被譽為克隆世界上第一個植物基因的科學家。 • 辛教授希望通過生物技術提高中國雜交水稻的營養品質,如加入維他命A 。

  18. 複製藥物及疫苗 - 大量生產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及口服疫苗 香港科技大學生化系黃允強博士利用重組DNA技術,成功地設計出一個能高水平表達及分泌人類表皮生長因子的大腸桿菌系統。該項成果已被採用於美容製品上。

  19. 基因改造食物的例子 • 抗除草劑農作物 。 • 新肉類食物:增加蛋白質,幫助動物吸收磷。也可減少飼料費用 。 • 更健康的食品:如含有健康心臟成份的大豆油 。 • 昆蟲殺手:含有殺蟲基因的玉米和馬鈴薯。

  20. 基因改造的食物安全嗎? 維他百福豆品涉基因改造 綠 色 和 平 最 近 委 託 奧 地 利 聯 邦 政 府 環 境 處 ﹐ 測 試 了 十 種 購 自 本 港 超 市 的 食 品 ﹐ 發 現 當 中 的 「 維 他 奶 鮮 豆 漿 」 、 「 百 福 鮮 漿 」 、 和 「 百 福 豆 腐 花 」 ﹐ 均 含 有 一 種 基 因 改 造 大 豆 成 分 。 雖 然 目 前 仍 未 有 科 學 證 據 證 實 基 因 改 造 有 害 人 體 ﹐ 但 卻 有 測 試 證 實 基 因 改 造 曾 對 動 物 造 成 損 害 。

  21. 不同角色對基因改造工程的意見

  22. 參考網址 • 細胞膜的結構 http://hkfew.hkedcity.net/tll/ss/bo/bo0001sl/cell-animal.html • 基因 http://www.yll.edu.hk/bio-health/bio-science-anime.htm • 食環署-基因食物知多少? http://www.fehd.gov.hk/safefood/gmf/index1c.html

  23. 所發展的教材四年級:浮力 • 了解物件的浮和沉的相對概念 • 比較物件在空氣中和水中重量的分別 • 不同的液體與浮力關係 • 透過泥膠船的製作,找出影響浮力的主要因素 • 延伸活動:提出改良方案

  24. 所發展的教材五年級:DNA • 單細胞的結構及相關的名詞 • 了解DNA的作用及它與遺傳的關係 • 了解DNA的雙螺旋結構 • 了解及探討基因改造的意義及它帶來的影響(正面及負面)

  25. 教學心得及反思 • 「基因與我」簡報表內容較深,教師要留意學生掌握的情況作適切的回饋 • 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可相連,效果更好 • 將科學探究結合情意教育:探討基因改造的意義及它帶來的影響 • 配合中學的通識課程(師生的範式轉向及批判性思維的訓練) • 跨科合作:中文科老師訓練學生的辯論技巧

  26. 教學心得及反思 • 課程設計:考慮社會上具爭議性、與學生有關的生活事件 • 能促進學生九種共通能力 • 合作學習 • 自學能力 • 啟發資優生的潛能

  27. 課程的成效及影響(學生學習) • 將學習融入生活 • 有機會學習正規課程以外的課題 • 掌握溝通、合作及匯報的技巧 • 培養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 建立世界性視野及培養關心社會的態度 • 擴闊學生的學習面 • 深化學生的學習深度 •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追求更高層次的知識

  28. 課程的成效及影響(教師發展) • 善用教統局資源(資優教育組) • 與其他教育機構合作(提供全面支援) • 為學生提供探索知識的機會 • 為學生制定更適切的課程 • 推動教師「學會學習」

  29. 課程的成效及影響(學校發展) • 試點:常識科(四、五年級) • 將來發展:其他科目及其他年級 • 現階段:採用他校課程,加以修改以配合學生需要 • 將來:配合學校發展重點及社會趨勢,利用校園環境及本身的人力資源(老師及家長),發展校本教材及課程 • 與他校作學術交流,參考他校的經驗→自我完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