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 RNA 病毒科. 鼻病毒属. 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抵抗力. 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无包膜、 核衣壳 20 面体立体对称 结构:核酸 —— 单正链 RNA 、不分节段 多蛋白 —— 水解为 4 个( VP1-VP4 ) VP1-VP3—— 衣壳蛋白 VP4—— 核蛋白. VP1. VP2. VP3. 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模式. 抵抗力. 1 、强、耐酸、耐脂溶剂

Download Presentation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2. 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抵抗力

  3. 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无包膜、 核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 结构:核酸——单正链RNA、不分节段 多蛋白——水解为4个(VP1-VP4) VP1-VP3——衣壳蛋白 VP4——核蛋白

  4. VP1 VP2 VP3 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模式

  5. 抵抗力 1、强、耐酸、耐脂溶剂 2、热、紫外线敏感

  6. 肠道病毒的分型 脊髓灰质炎病毒 1、2、3型 柯萨奇病毒A组 1-22、24型 柯萨奇病毒B组 1-6型 埃可病毒 1-9、11-27、29-33型 新肠道病毒 68、69、70、71、72* * 甲型肝炎病毒

  7. 肠道病毒的致病性 疾病 柯萨奇A组病毒 柯萨奇B组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类脊髓灰质炎 7、9型 2-5型 2、4、6、9、11、30型 71型 病毒性脑炎 2、4、7、9、10型 1-5型 4、6、9、11、16、30型 70、71型 心肌、心包炎 4、16型 2-5型 2-6、9、11、16、18、25型 呼吸道感染 9、16、21、24型 1、3-5型 4、9、11、20、25型 68型 消化道感染 1、2型 1-3、6-7、11-12、18-19型 流行性结膜炎 24型 1、5型 7型 70型 疱疹性咽峡炎 2、4-6、8、10、16型 手足口病 2、6、8、10、16型

  8. 脊髓灰质炎病毒

  9.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培养特性 三、抵抗力 四、抗原结构

  10. 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无包膜、核衣壳20面体对称 结构:核酸——单正链RNA、不分节段 核蛋白——VP4、VPg 衣壳——VP1、VP2、VP3

  11. 脊髓灰质炎病毒

  12. VP1 VP2 VP3 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模式

  13. 培养特性 细胞培养:猴肾原代、人胚肾 感染细胞出现明显病变,细胞变圆、 坏死、脱落

  14. 抵抗力 1、强、耐胃酸、蛋白酶、胆汁 2、耐热、耐去垢剂 3、56。C 30min灭活、氧化剂敏感

  15. 抗原结构 衣壳抗原:存在于VP1—VP3,分为1、2、3型 D抗原(N抗原): 病毒体抗原,各型无交叉 C抗原(H抗原): 衣壳抗原,各型有交叉

  16.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 一、传播方式 二、所致疾病 三、致病机制 四、免疫性

  17. 传播方式 粪-口传播 所致疾病 脊髓灰质炎

  18. 致病机制 侵袭咽喉、肠道淋巴组织——增殖—— 带受体靶细胞——增殖——临床症状

  19. 因患脊髓灰质炎造成的残疾儿童

  20. 免疫性 1、自然感染:同型免疫牢固、维持终身 2、人工免疫:完成计划免疫后,可建立牢固免疫

  21.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一、微生物学检查 二、防治

  22.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粪便(加抗菌素) 检测方法:病毒分离:细胞培养、中和试验 血清学诊断: 病毒核酸测定:

  23. 防治 疫苗:口服减毒活疫苗(Sabin疫苗) 注射灭活疫苗(Salk疫苗) 治疗:对症处理

  24. 正在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儿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