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如. 朴 桂 荣. 黑龙江省鹤岗师专马列教研部.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 小塞涅卡.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 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 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 理想的特征. ( 1 )现实可能性

eric-grime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如 朴 桂 荣 黑龙江省鹤岗师专马列教研部

  2.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 小塞涅卡

  3.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 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4. 2.理想的特征 (1)现实可能性 理想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人生目标。

  5. (2)超前性 理想是人们在对现实的认识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高于现实,超于现实。

  6. 马克思 柏拉图 (3)时代性 毛泽东 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人的理想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7. (4)实践性 真正的理想不只是对未来目标的主观想象,它要变为现实还要人们在实践中付出自己的主观努力.

  8. 3.理想的本质 客观必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理想的本质

  9. 个体的人对自己未来种种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4、理想的类型 个人理想 科学理想 对象 一定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包括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 性 质 非科学理想 社会理想 社会政治理想 内容 崇高理想 层次 道德理想 一般理想 生活理想

  10. 长远理想 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才能实现的理想 时序 近期理想 较短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

  11. (二)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 层次性、多样性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稳定性 2、特征:

  12. 信仰的形成过程 外界信息 认知 情感 ● 行为 信念 意志 ● 信仰

  13. (三)信念与理想的关系 • 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14.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奋斗目标

  15. 李大钊 你们临开始运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比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达到目的地。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到达的日子。

  16.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心理学家提出的著名公式) 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 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

  17.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

  18. 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牲畜。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牲畜。 —莎士比亚

  19. 大学生是否如此丑陋? • 有智商没有智慧, • 有知识没有文化, • 有文化没有修养, • 有欲望没有理想, • 有青春没有热血。

  20. 练习 1、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 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2、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3、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条件是( )。 A.具有艰苦奋斗精神 B.具有献身精神 C.具有科学知识 D.坚持向往与实干、理论与实践统一 E.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21. 作业: 一、请查阅有关理想、信念的名言或感人事迹,并写下你的感言。 二、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三、自学纲要:如何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2.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崇高的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23.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4.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 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

  25.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 —邓小平

  26. 台湾大学教授颜元叔《海峡评论》 “新中国至少做到了两点:把帝国主义赶出去了;把中国真正统一了。我想这该是最低的评分了吧?其实还应再加两项:把中国的国力提升到国际水平;把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7.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 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和斗争,许多志士仁人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没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 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本前提。

  28.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 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事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与个人私利的多与少,得与失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 周恩来 2、立志做大事

  29. 2、立志须躬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其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 雄心壮志需要有步骤,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一步一个脚印,不让它有一步落空 —华罗庚

  30.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正确对待现实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31.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2、坚定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3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所分,女有所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之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所分,女有所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之大同。” --《礼记·礼运》

  3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34.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天朝田亩制

  35. 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

  36. 我们的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我们的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返回

  37.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 特 • 色 • 的 • 社 • 会 • 主 • 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