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第十一章 植物的抗病性

第十一章 植物的抗病性. 第一节 植物抗病性的 概念和类别. 抗病性 (resistance) — 是指植物 避免、中止或阻滞 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1 、抗病性是植物与病原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 病原物发展出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致病性,植物也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抗病性。.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2 、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所有植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 , 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 (1) 免疫( immune ):

erin-luca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一章 植物的抗病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植物的抗病性

  2. 第一节 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

  3. 抗病性(resistance)—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抗病性(resistance)—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4.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 1、抗病性是植物与病原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病原物发展出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致病性,植物也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抗病性。

  5.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 2、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所有植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 • (1)免疫(immune): • (2)抗病(resistance): • (3)感病(susceptible):。 • (4)耐病(disease tolerance):寄主植物发病较重但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小。 • (5)避病(disease escape):植物避开了病原物的侵染。

  6. 免疫 • 寄主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表现为完全不发病,或观察不到可见症状。

  7. 抗病 • 寄生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轻的称为抗病,发病很轻的称为高度抗病。

  8. 感病 • 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重的称为感病,发病很重的称为严重感病或高度感病。

  9. 耐病 寄主植物发病较重但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小。

  10. 避病 植物避开了病原物的侵染。

  11.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 3、抗病性是植物遗传基因的潜能,按照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将植物抗病性区分为: • 主效基因抗性 • 微效基因抗性

  12. 主效基因抗性: • 也称小种专化性抗性,垂直抗性。 • 特点:①品种的抗病性与病原物生理小种的致病性之间有着特异的相互作用,因而,具垂抗的植物品种对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能抵抗,而对另一些小种则不能抵抗。 • ②这种抗性一般表现为免疫或高度抗病,但不稳定、不持久、易丧失。 • ③在遗传学上垂抗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或寡基因),是由主效基因单独起作用,表现为质量遗传。

  13. 微效基因抗性: • 也称非小种专化抗性,水平抗性。 • 特点:①品种的抗性与病原物小种的致病性之间无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因而,具有水抗的植物品种对病原物所有小种的反应都是一致的。 • ②主要抗扩展、抗繁殖、延长潜育期、减轻发病程度,但抗性稳定而持久。 • ③由多基因控制的,是由许多微效基因综合地起作用,表现为数量遗传。

  14.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 4、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越强,则寄主植物的抗病性分化也越明显,寄主的抗病性可仅仅针对病原群体中某些特定的小种(即小种专化性抗性)。

  15.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 5、关于“基因对基因学说”:该学说认为,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反之,对应于病原物方面的每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寄主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

  16.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 6、寄主植物的抗病机制非常复杂,可区分为: • (1)被动抗性: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 (2)主动抗性:受病原物侵染所诱导的寄主保卫反应。

  17.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 7、抗病性按顺序表达的动态过程(即按其表达的病程阶段不同)又可划分为: • a、抗接触:即避病(在某种条件下避免病原与寄主的接触、侵入); • b、抗侵入: • c、抗扩展: • d、抗损失:即耐病(指植物忍受病害的性能,在外观上,发病情况与感病品种类似,但病害对产量的影响比感病品种小(通过测产来衡量一个品种是否耐病); • e、抗再侵染:通常称为诱发抗性。

  18. 关于抗病性重点有以下几点: • 8、抗病性的变异 • (1)抗病性丧失的原因 • (2)保持抗病性的措施

  19. (1)抗病性丧失的原因 • A.寄主本身的变异: • 天然杂交; • 机械混杂; • 繁殖器官的异质性; • 生活力降低。 • B.病原物致病性的改变 • C.环境条件的影响

  20. (2)保持抗病性的措施 • A.避免大面积长期种植同一品种 • B.注意品种的去劣选择和提纯复壮 • C.注意品种合理搭配,基因布局,利用多抗品种

  21. 第二节 植物受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22.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要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的生理变化,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初期重要的生理病变,继而出现的是下列一些生理变化。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要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的生理变化,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初期重要的生理病变,继而出现的是下列一些生理变化。

  23. 一、呼吸作用: •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一个重要的早期反应是:呼吸强度提高。各类病原物都可以引起病植物呼吸作用的明显增强。 • 病植物呼吸作用的增强主要发生在病原物定植的组织及其邻近部位。(实例见教材)

  24. 一、呼吸作用: • 另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造成的损伤也能引起植物呼吸强度的增强。 • 关于病组织中呼吸作用增强的原因,还缺乏一致的看法。 • 一般认为它涉及到: • 寄主组织中生物合成的加速 • 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解偶联作用 • 末端氧化酶系统的变化 • 线粒体结构的破坏等复杂的机制

  25. 二、光合作用: • 病原物的侵染,对光合作用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 1、破坏了绿色组织,减少了植物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面积,光合作用减弱,如马铃薯晚疫病,减产的程度与叶片被破坏的程度成正比。 • 2、使叶绿素含量减少,由于叶绿素被破坏、叶绿素的合成受抑制,也导致光合能力下降。 • 3、光合产物的转移也受到病原物侵染的影响,病组织可因α-淀粉酶活性下降,导致淀粉积累,发病部位有机物积累的原因亦可能是: • (1)光合产物输出受阻 • (2)来自健康组织的光合产物输入增加所造成的。

  26. 三、核酸和蛋白质: • 1、核酸:植物受侵染后核酸代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病原真菌:侵染前期,叶肉组织RNA总量增加,侵染中后期,RNA有所下降。DNA在整个侵染过程中变化较小。 • 病毒(TMV):侵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寄主体内病毒RNA含量增高,寄主RNA合成受抑制。 • 细菌:在冠瘿土壤杆菌侵染所引起的肿瘤组织中,RNA显著增多。

  27. 三、核酸和蛋白质: • 2、蛋白质:各类病原侵染后,寄主蛋白质也受一定的影响。 • 病毒:植物受病毒侵染后,常导致寄主蛋白的变向合成,以满足病毒外壳蛋白大量合成的需要。 • 真菌:病原真菌侵染的早期,病株总氮量和蛋白质含量增高,在侵染后期,蛋白水解酶活性提高,蛋白质降解,总氮量下降,但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提高。 • 细菌:受细菌侵染后,抗病寄主和感病寄主中蛋白质合成能力有明显不同。

  28. 病程相关蛋白 • 病程相关蛋白——由病毒、细菌和真菌侵染诱导寄主产生的一类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能与抗病性表达有关。

  29. 四、酚类物质和相关酶: • 酚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植物受病原菌侵染后,酚类物质和一系列酚类氧化酶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与植物的抗病机制有关。

  30. 四、酚类物质和相关酶: • (1)酚类物质及其氧化物-醌的积累是植物对病原菌侵染和损伤的非专化性反应。 • 醌类物质能钝化病原菌的蛋白质、核酸和酶。

  31. 四、酚类物质和相关酶: • (2)植物体内积累的酚类前体物质经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后可形成植物保卫素和木质素,发挥重要的抗病作用。

  32. 四、酚类物质和相关酶: • (3)各类病原物的侵染,还引起一些与酚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强,其中最常见的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PPO)等。如: • 病株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多,有利于植物抗病性表达。 • 过氧化物酶,在植物细胞壁木质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33. 五、水分生理: • 叶片受害:可提高或降低水分的蒸腾,依病害种类不同而异。 • 根腐及维管束病害:根系吸水能力显著降低,阻滞导管液流上升。

  34. 五、水分生理: • 如(1)番茄受番茄尖镰孢侵染后,病株水分和矿物质在木质部导管中流动的速度只有健株的1/10。 • (2)番茄黄萎病病株内液流上升速度较健株小200倍。

  35. 五、水分生理: • 阻止液流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机械阻塞,原因有: • ①病原菌产生的多糖类高分子物质 • ②病原细菌体及其分泌物 • ③病原真菌的菌丝体和孢子 • ④病原菌侵染诱导产生的胶质和侵填体堵塞导管 • ⑤病原菌产生的毒素也可引起水分代谢失调。

  36. 五、水分生理: • 因此,植物产生萎蔫症状的成因是复杂的: • ①有时是病株水分从气孔和表皮蒸腾的速度过高,超过了导管系统供水速度所造成的。 • ②有时则是根系吸水减少或导管液流上升受阻造成的。

  37. 第三节 植物的抗病机制

  38. 植物的抗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有: • 被动因素:先天具有的。 • 主动因素:病原物侵染引发的。

  39. 按抗病因素的性质可划分为: • 物理抗病因素: 即形态结构的抗病因素。 • 化学抗病因素: 生理生化的抗病因素。

  40. 一、物理的被动抗病因素 • 植物被动抗病的物理因素是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特征,它们以机械坚韧性和对病原物酶作用的稳定性,而抵抗病原物的侵入和扩展。 •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41. (1)表皮、腊质层、角质层 • ①可湿性差,不易沾附雨滴或形成水膜,不利于病原菌孢子萌发与侵入,因而构成了植物抵抗病原物侵入的最外层防线 • ②防止内部物质外渗,对需要营养才能萌发的孢子,不能提供养成分 • ③角质层中某些成分对真菌孢子有抑制作用 • ④对于直接侵入的病原菌来说,角质层、腊质层越厚,抗侵入能力越强。

  42. (2)植物表皮层细胞壁发生钙化作用或硅化作用。对病原菌果胶水解作用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减少侵入。如叶表皮硅化程度高的水稻品种能抵抗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2)植物表皮层细胞壁发生钙化作用或硅化作用。对病原菌果胶水解作用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减少侵入。如叶表皮硅化程度高的水稻品种能抵抗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

  43. (3)气孔的结构、数量及开闭习性,也可抵抗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如:①柑桔不同类型的气孔结构对溃疡病的抗性不同 ②小麦品种气孔早晨张开晚的,能减少叶锈菌夏孢子的侵入。

  44. (4)皮孔、水孔、蜜腺等自然孔口的形态与结构特性也与抗侵入有关。如马铃薯皮孔木栓化后,痂疮病菌难于侵入。(4)皮孔、水孔、蜜腺等自然孔口的形态与结构特性也与抗侵入有关。如马铃薯皮孔木栓化后,痂疮病菌难于侵入。

  45. (5)木栓组织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充满了木栓质,构成了抵抗病原物侵入的物理和化学屏障。植物受到机械伤害后,可在伤口周围形成木栓化的愈伤周皮(wound periderm),能有效地抵抗从伤口侵入的病原真菌和细菌。如:马铃薯块茎愈伤层可防止软腐细菌侵入引起的组织浸解。

  46. (6)植物细胞的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都可积累木质素(lignin),从而阻止病原菌的扩展。(6)植物细胞的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都可积累木质素(lignin),从而阻止病原菌的扩展。

  47. (7)植物细胞初生壁中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对一些穿透力弱的病原真菌也可成为限制其侵染和定植的物理屏障。(例见教材)(7)植物细胞初生壁中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对一些穿透力弱的病原真菌也可成为限制其侵染和定植的物理屏障。(例见教材)

  48. (8)导管组织结构的特点,可能成为植物对维管束病害的抗病因素。如: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导管细胞数较少,细胞间隙较小,导管壁及木质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较厚。(8)导管组织结构的特点,可能成为植物对维管束病害的抗病因素。如: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导管细胞数较少,细胞间隙较小,导管壁及木质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较厚。

  49. 二、化学的被动抗病因素: • 抗病植物体内含有天然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某些酶的物质、缺乏病原物寄生和致病所必须的重要成分的特性,被认为是植物化学的被动抗病因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