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第八章 国际收支理论

第八章 国际收支理论. 弹性分析法 乘数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 弹性分析法 ( Elasticities Approach ). 收入不变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 基本机制 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本国生产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一国 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国际收支。. 前提假设. 收入不变 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 消费者偏好不变 没有资本流动. 外向实际汇率和价格竞争力. 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国内外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 P d 本国产品的价格

erv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国际收支理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国际收支理论 • 弹性分析法 • 乘数分析法 • 吸收分析法 • 货币分析法

  2. 弹性分析法(Elasticities Approach) • 收入不变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 • 基本机制 • 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本国生产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一国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国际收支。

  3. 前提假设 • 收入不变 • 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 • 消费者偏好不变 • 没有资本流动

  4. 外向实际汇率和价格竞争力 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国内外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 Pd 本国产品的价格 Pf 外国产品的价格 e 单位外币折合成本币的数额即汇率 外国产品用本国产品表示的相对价格π表示为

  5. 贸易差额 X: 出口数量 Px: 出口本币价格 M: 进口数量 Pm:进口外币价格 一国的贸易收支TB: TB = X·Px— M·(e Pm)

  6. 马歇尔—勒纳条件 ηx 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 ηm 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 ηx+ηm>1 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7. 内向实际汇率与出口供给、进口需求 出口供给 = 出口品国内生产 — 出口品国内需求 进口需求 = 进口品国内需求 — 进口品国内生产

  8. 内向实际汇率与出口供给、进口需求 内向实际汇率(inward real exchange rate):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对价格 Pt 贸易品的外币价格 Pn 非贸易品的本币价格 内向实际汇率(π2)为:

  9. J曲线效应

  10. J曲线效应 货币合同阶段(Currency-Contract Period) 价格不变,数量不变; 传导阶段(Pass-Through Period) 价格变化,数量不变; 数量调整阶段(Quantity Adjustment Period): 数量和价格都变化。

  11. 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Bickerdike-Robinson-Metzler Condition)

  12. 乘数分析法 • 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 B = X- ( M0 + mY) • 式中Y、c、m、C0、I、G、X和M0分别表示国民收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自主性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自主性进口。

  13. 乘数分析法 • 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通过收入变动来调整国际收支的效果,取决于本国边际进口倾向(m)的大小 . • 哈伯格条件 • ηx+ηm> 1+m • 修正的哈伯格条件(考虑国外回应) • ηx+ηm>1+m+m*

  14. 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 Y=C+I+G+(X-M) B=Y-A A = c Y + D ΔB=(1-c)ΔY-ΔD • Y、C、I、G、X、M 代表国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 • (C+I+G)称为吸收,表示为A

  15. 吸收分析法 • 对收入和通过收入产生的影响(1-c)ΔY 对吸收直接影响ΔD 闲置资源效应 现金余额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货币幻觉效应 • 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贬值能否降低吸收,提高国民收入。 • 贬值如何影响收入?这反映在ΔY; • 收入变化如何影响吸收?这反映在c; • 贬值如何直接影响吸收?这反映在ΔD。

  16. 吸收分析法 • 缺陷: • 因果的逻辑关系 • 没有考虑国际间的经济联系(未考虑相对价格在调整中的作用) • 充分就业假定条件下的分析,忽略资源运用效率 • 没有涉及国际资本流动

  17. 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 • 货币论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 理论假设 • 一国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货币需求作为存量是收入、价格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 • 存在一个有效率的商品、资本市场,长期来看,一价定律成立 • 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经济

  18. 货币分析法 Ms=m(D+R) 当Md=Ms Md=m(D+R) R=Md/m - D

  19. 货币分析法 • 结论: • 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 国际收支逆差是一国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名义货币需求量 • 国际收支问题反映实际货币余额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

  20. 货币分析法 • 贡献: • 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视 • 主要缺陷: • 颠倒国际经济的因果关系 • 货币论假定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的假设不严密 • 货币需求函数稳定的假设不严密(在短期,货币需求不稳定) • 一价定律成立的困难性(长期来看,一价定律往往不成立)

  21.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 (I-S)+(G-T)+(X-M)=0 • 主张用财政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

  22.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 • 贸易赤字与预算赤字相联系 • 传导机制 • 政府支出G的增加引起收入的多倍上升,导致进口量的增加。 • 政策主张: • 主张当局通过削减预算赤字,保持预算稳定,解决国际收支赤字 • 评论: • 新剑桥学派的假定是违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现实的,大多数的西方学者都难以接受。

  23. 西方国际收支理论的评论 • 贸易差额可以用三种方式来表述: • B = Y-A = X-M =ΔR • 货币论强调其中的ΔR, • 弹性论的出发点是X-M, • 吸收论则将注意力放在收入与支出的大小对比(Y-A)上。 • 政策主张 • 货币量重视货币政策 • 弹性论偏重支出转换政策(汇率贬值) • 吸收论相对注重财政政策

  24. 复习思考题 • 什么是外向实际汇率?内向实际汇率与贸易品、非贸易品价格的关系是什么? • 简述马歇尔-勒纳条件 • 评述国际收支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

  25. 参考书目 • 戴金平著:《国际金融前沿发展:理论与实证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 潘国陵著:《国际金融理论与数量分析方法-汇率决定理论与国际收支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 周延军编著:《西方国际金融理论》,中信出版社,1992年。 • Maurice Levi: “International Finance”,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9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