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教育资讯第三十四期

教育资讯第三十四期. 北京市现代商务培训中心 信息管理部 2010 年 4 月. 教育资讯第三十四期目录. 一、远程教育 10 年培养人才 500 多万 二、我国在读研究生近 170 万 三、中日韩 CEO 学历差别大 四、最想去大中型国企谋职 五、台湾将开放招收大陆学生 六、中国仍是美国国际教育第二大生源国 七、新加坡瞄准中国干部培训市场 八、中国仅 1% 人愿做工人 九、中国人恶补奢侈品文化,全球罕见 十、国人的母语水平正以惊人速度退化. 一、远程教育 10 年培养人才 500 多万. 2009 年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召开

erw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教育资讯第三十四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育资讯第三十四期 北京市现代商务培训中心 信息管理部 2010年4月

  2. 教育资讯第三十四期目录 一、远程教育10年培养人才500多万 二、我国在读研究生近170万 三、中日韩CEO学历差别大 四、最想去大中型国企谋职 五、台湾将开放招收大陆学生 六、中国仍是美国国际教育第二大生源国 七、新加坡瞄准中国干部培训市场 八、中国仅1%人愿做工人 九、中国人恶补奢侈品文化,全球罕见 十、国人的母语水平正以惊人速度退化

  3. 一、远程教育10年培养人才500多万 2009年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召开 自1999年教育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全国已经累计招收网络本、专科生近1000万人,毕业学生500多万人,开展专业技术人才非学历教育培训数千万人次,初步探索建立了适合在职人员远程继续学习、自主化学习的教学、管理及支持服务模式,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的政策和监管体系,成为发展我国多样化、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这是记者从今天在京召开的2009年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上了解到的。 据了解,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10年来,教育部分期分批批准了68所普通高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10年来,现代远程教育开设了299种专业、1560个专业点,建设了2万多门网络教育资源和一批网络教育教学与管理系统平台,设立了90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和教学点,其中1/4设立在西部地区,使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及支持服务延伸到了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各行业、企业和部队军营等。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12月18日

  4. 二、我国在读研究生近170万 从日前召开的“2009研究生国际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有128.3万,在职研究生有39.4万,在读研究生接近170万。 据教育部高司评估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8年底的最新统计,我国高校中,学士单位698个,硕士授予单位485个,博士单位258个,56所高校设立了研究生院。目前全国共有一级博士点1377个,其中高校拥有1293个;二级博士点3337个,其中高校拥有1739个;一级硕士点2077个,其中高校占1626个;二级硕士点9464个,其中高校占9352个。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12月16日

  5. 三、中日韩CEO学历差别大 韩国《朝鲜日报》2009年12月1日报道:分析中日韩三国CEO的学历可以发现,中国CEO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尤其多,每3人中就有1人;拥有硕士学位的占42.5%。中国50强企业老总中有3/4是博士和硕士出身。而日本50强CEO中,82%是学士出身,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仅9人。大部分日本CEO本科毕业后马上进入公司。在工作一线积累经验,多年后晋升至CEO。韩国CEO学历则位于中日之间。硕博士和学士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54%和44%。首尔市立大学经营系教授表曼赞认为:“在中国,企业经营的历史还不长,经历过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局面的CEO不多,缺乏检验CEO能力的机制。这样一来,高学历者在晋升CEO时就更占优势。”中国三星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权成庸说:“中国CEO中相当一部分是工科出身,其能力若想得到认可,博士和硕士学位会更有帮助。”此外,中国取得博士学位相对容易,一般来说需要3年。这也是中国博士CEO多的原因。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2010年1月13日

  6. 四、最想去大中型国企谋职 上海师范大学生近日对10所高校1641名90后和80后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90后大学生最想去的工作单位,选择率达20.3%。其他就业意向分别是大专院校14.8%、科研单位11.2%、私营企业9.4%、党政机关8.9%等。 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等事业单位的比例比较低,而选择其他工作单位的比例则较高。负责此次调查的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蒋明军认为,这表明90后大学生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择业观念已逐步趋于理性,能够主动选择“分流”。 调查还发现,46.0%的90后大学生表示,会“尽量找一个稳妥的、符合自己要求的职业,只有在实在达不自己要求的情况下,才会先就业再择业”。蒋明军认为,90后大学生给人最深的印象是自信、有责任意识、务实。 对于如何实现职业理想,调查中,64.5%的人首选“是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其次“是否有强硬的社会关系网”(19.1%)。还有7.7%的人选择“学业成绩是否优异”,5.9%的人选择“所学专业是否热门”。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12月16日

  7. 五、台湾将开放招收大陆学生 台湾拟明年开放大陆学生来台就读并承认大陆学历。 “现在台湾的领导人几乎都是台大毕业的,希望未来大陆各阶层的领导人,也是台大教育出来的。”台大教务长蒋丙煌看好大陆学生来台对台湾教育及两岸互动的影响。蒋丙煌说,大陆学生来台接受台湾教育、吸收台湾的想法,并带回大陆,当然很好;希望台大收的一些大陆学生,将来在大陆居于领导地位,很多事情在观念上可以相通,就不会有误会,两岸也不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交大校长吴重雨表示,目前主要推动与大陆顶尖大学,如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合作的双联学位 ,让优秀的大陆学生有机会来台,交大的研究生也去大陆一段时间,这可以帮助年轻人提升竞争力,“两岸共同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最好的领导人才。”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12月16日

  8. 六、中国仍是美国国际教育第二大生源国 美国最新发布的2009年度“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08/09学年,中国赴美国留学的人数已接近10万,比前一学年增长21%。 报告显示,在2008/09学年,共有9.82万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赴美国学习,占所有留美国际学生总人数的14.6%。而在2007/08学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8.11万人和13%。中国继续是美国国际教育的第二大生源国,仅次于印度。在2008/2009年度赴美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学习研究生课程的人仍占绝对多数(58.5%),但学习本科课程的学生数量较以往也大幅提升,占所有赴美中国留学生总数的1/4。加利福尼亚州是接收国际留学生最多的州,2008/09学年,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9.31万名学生在该州学习。位于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是美国所有大学中当年拥有国际学生最多的学校,共有近7500人。在所学的专业领域中,“工商管理”是最受国际学生推崇的专业,2008/09学年,学习该专业的国际学生数量在全美达到了近14万人,其次是“工程学”和“生命科学”,也分别达到近12万人和超过6万人。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12月16日

  9. 七、新加坡瞄准中国干部培训市场 中国共产党约有7000万名干部,这一群体对培训的需求形成一大潜力市场。新加坡也想分一匙羹。目前,新加坡至少有4所重点学院专门设立了针对中国公职人员的项目。它们是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管理学院和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最先加入这一培训队伍。自1981年以来,该学院就开始设立短期行政发展课程。其中之一是长达两周的综合管理课程,该课程用普通话讲授,正在开办第82期。在李光耀学院,中国学生几乎增加两倍,约70人,在51个国家的337名学生中占两成。明年还将引进一门用中文传授的课程: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新加坡管理大学是队伍中最年轻的。第一批课程于5月开办,内容是6周的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课程。 摘自《每周文摘》2009年12月25日

  10. 八、中国仅1%人愿做工人 中国工人获得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亚军,而且还是榜单上的唯一一个群体。然而,中国工人并没有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 工人,越来越不被人看好,究其实质,与当前社会的利益分配和身份认同有关。工人现在基本上成了流水线操作者的代名词,是不需要多高技术的作业者,于是工人们的“低工资”就被理所当然地视为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而且多年来,工人的劳动报酬几乎不见增长,欠薪时有发生。同时,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等和其他社会阶层存在不少差距。这决定了中国工人的社会地位相当低下。 中国工人需要时代的认同,这不仅仅是善待他们的情感需要,更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理性需求。但要重拾工人的身份认同,又谈何容易。它需要的不只是利益分配机制的变革,包括建立持续的工人收入增长机制,在社会保障上向工人倾斜;还需要缩小社会的阶层差异,消除附着在身份之上的各种观念、文化。如何给予中国工人应有的时代认同,社会当有所反思。 摘自《每周文摘》2009年12月25日

  11. 九、中国人恶补奢侈品文化,全球罕见 奢侈品人才缺口3万—5万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最新报告,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已有大批国际奢侈品企业将2010年的重点,从市场处于饱和状态的日本转向中国内地。这对中国奢侈品从业人才的需求很大。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至少缺3万——5万奢侈品人才。目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都有关于奢侈品的培训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朱明侠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学校教育不是培养奢侈品的消费者,而是培养管理人才,该校也为中国企业进行培训,打造中国的奢侈品牌。 摘自《环球时报》2009年12月18日

  12. 十、国人的母语水平正以惊人速度退化 如今,汉语学习正成为一种潮流。在泰国,政府决定在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在韩国,汉语已取代英语成为学习人数最多的外语;在美国,教育部门定下要在10年内至少有50%的高中生学习中文的目标。目前,全球共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汉语课程,而正在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量更达3000万之多,预计到2010年,全球以汉语教学为主要课程的孔子学院将达到500所。但是,在全世界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背后,几点隐忧仍值得国人深思。 与世界掀起“汉语热”相比,语文学习在国内却引不起足够重视。记者曾不止一次地听到众多在校生家长说:“语文有什么可学的,谁不会说、不会写?学好了英语才最重要!不管是考试、求职还是出国,哪样少得了英文!”殊不知,当所有的孩童都在念着“ABC”时,当所有中学生都在背着无穷尽的英文单词时,当所有企业白领都在为自己充英文电时,国人的中文表达能力正日渐下降,用词简单平庸,母语水平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退化。…… 世界出现“汉语热”,对我们既是机会也是挑战。机会,因为它让世界与中国能更好地互相了解;挑战,因为目前的汉语仍缺乏来自国内的热情与推崇,仍不足以强大到成为世界性语言。所以,我们首先要热爱母语,热爱祖国博大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将汉语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让汉语更好、更长久地“热”下去。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12月2日

  13. 谢 谢 观 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