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職業衛生護理概論

職業衛生護理概論. 台灣事業單位護理人員協會 陳美滿. 課程大綱. 職業衛生護理的定義與發展 職業衛生護理人員之角色功能 職業衛生護理工作實務 結語. 職業衛生. 探討 工作環境 與 個人健康 關係的科學,所關心的不應僅是有無疾病或疼痛的存在,更需就工作環境中安全、衛生的維護,使工作者能在身體、心理及社會健康等方面和諧發展. 職業衛生目的. 促進和保持各行業工作者身體、心理和社會安寧的最高程度 防止工作者因欠缺的工作條件而影響健康 保護工作者免於因受僱而承受危害健康的風險 安置和維持工作者在一個其生理和心理能力均能適應的職業環境. 職業衛生的演進.

et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職業衛生護理概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職業衛生護理概論 台灣事業單位護理人員協會 陳美滿

  2. 課程大綱 職業衛生護理的定義與發展 職業衛生護理人員之角色功能 職業衛生護理工作實務 結語

  3. 職業衛生 探討工作環境與個人健康關係的科學,所關心的不應僅是有無疾病或疼痛的存在,更需就工作環境中安全、衛生的維護,使工作者能在身體、心理及社會健康等方面和諧發展

  4. 職業衛生目的 促進和保持各行業工作者身體、心理和社會安寧的最高程度 防止工作者因欠缺的工作條件而影響健康 保護工作者免於因受僱而承受危害健康的風險 安置和維持工作者在一個其生理和心理能力均能適應的職業環境

  5. 職業衛生的演進 醫學之父西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提出人類鉛中毒的事實 羅馬學者提出鋅處理過程與硫磺危害間的關係 希臘醫師描述銅礦工人暴露酸霧可能的危害問題 巴洛迪諾‧洛馬茲尼(Bernardino Ramazzini)提出影響職業衛生工作的重要概念:研究與預防職業病的最有效地點,在於工作者的工作現場而非醫院病房。 西元1883年英國政府頒佈工廠法

  6. 職業衛生護理的演進 西元1878年英國寇曼公司(J.J. Colman Company)雇用醫師與護士菲力帕‧弗勞爾第(Philippa Flowerday)共同為該公司員工及眷屬服務。在菲力帕‧弗勞爾第離職後,公司仍續聘僱護理人員針對肺結核疾病做病患管理及傷病個案的醫療轉介架構及家庭訪視,並認為維持最佳職業衛生管理模式應是事前的預防措施及環境的清潔。

  7. 職業衛生護理的演進 (續) 美國賓州煤礦公司雇用護士擔任員工健康管理及家訪服務 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規劃職業衛生護理相關教育訓練課程 聯誼團體整併為美國職業衛生護理學會(AAOHN),在美國衛生署職業安全衛生機構(NIOSH)中擔任相關職業安全衛生決策的重要角色

  8. 台灣職業衛生的演進 行業別的變遷 中央主管機關的更迭 「飛歌事件」的啟示 職護人員的參與與活動

  9. 「職業衛生護理」定義 以護理自主專業,獨立判斷的能力提供員工、工作群體及社區民眾職業與環境安全衛生相關健康服務,預防職業及環境危害對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強調在安全衛生的環境中執行健康促進、疾病預防及恢復健康的專業 ~美國職業衛生護理學會定義

  10. 「職業衛生護理」定義(續) 簡而言之職業衛生護理在於應用三段五級的健康預防概念,藉由健康教育、健康指導、環境衛生、復健及人際關係等多方面的知識及技能,透過健康促進(promotion)、疾病預防(prevention)、特殊保護(protection)以及適當配工(placement)四方面,維護工作與人力資源間的穩定發展,使獲致的最大利潤機會加大

  11. 職業衛生工作團隊 企業主 工作者 專業人員

  12. 職護之角色功能 個案管理者 諮商輔導者 健康促進者 法規依循者 危害偵知者 管理參與者

  13. 個案管理者 為傷病或特定健康需求員工健康照護把關 提供符合成本效益及員工健康需求之服務 使服務對象能擁有朝向健康生活型態能力

  14. 諮商輔導者 給予建立健康生活型態建議 擔任雇主與工作者間、各工作單位間、各工作者間、政府與雇主間及社區民眾與事業單位間橋樑 協助雇主管理層次解決問題 成本效益勞資雙贏

  15. 健康促進者 藉由活動認知教導與技術指導,培養服務對象建立自我健康負責行為 應用初段預防健康促進角度 使職場成為促進健康的理想場所,塑造優良、健康的勞工及企業體

  16. 法規依循者 法令規則建立最基本的職護服務品質規範 應自我要求對法規調整的敏感度 維護工作場所人力資源

  17. 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令 民國18年工廠法 民國63年內政部頒布「勞工安全衛生法」 為防止職業災害,保障勞工安全與健康所制定 與職業衛生護理業務較直接相關的法令依據為「勞工健康保護規則」 勞動基準法、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兩性工作平等法、勞工保險條例、勞動檢查法

  18. 專業人員 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三條規定事業單位之同一工作場所,平時僱用勞工人數在三百人以上或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勞工人數在一百人以上者,應設置醫療衛生單位或委託醫療機構於事業單位設置醫療衛生單位,並視該場所之規模依表規定置醫師及護士,以辦理醫療衛生單位業務。該醫療衛生單位及其醫護人員應向當地勞動檢查機構及衛生主管機關報備,並參加有關職業醫學、職業衛生護理及勞工安全衛生訓練。 國內依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事業單位需依其雇用人數規模、性質設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單位(在事業單位內應列為一級單位),並聘用勞工安全衛生業務主管及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師、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員等人員。

  19. 資料來源:勞工健康保護規則,民國94年2月18日修正。資料來源:勞工健康保護規則,民國94年2月18日修正。

  20. 安全衛生委員會-諮詢單位 依據: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第十一條及第十二條內容 成員:事業經營負責人或其代理人,勞工安全衛生人員,事業內各部門之主管、監督、指揮人員,與勞工安全衛生有關之工程技術人員,醫護人員,工會或勞工選舉之代表所組成至少七人的監督單位 職責:每三個月至少開會一次,辦理職業安全衛生相關事項並置備紀錄

  21. 危害偵知者 透過資料蒐集、進行研究、分析資訊等過程偵知職場中人與環境間現存或潛在的危害 隨時充實原有醫護領域知識技能外,應加強個人在工業衛生、環境衛生、毒理學、風險評估等資訊的瞭解與運用

  22. 職業傷害衡量指標 失能傷害頻率=失能傷害次數×1,000,000÷總經歷工時,即每百萬工時所發生的損時傷害事故次數 失能傷害嚴重率=總損失日數×1,000,000÷總經歷工時,即每百萬工時所損師的工作日數 『損時傷害事故』當人員受傷後二十四小時內,無法回到崗位繼續工作 『輕傷事故』受傷二十四小時內即可回工作崗位繼續工作

  23. 管理參與者 使人力及成本的規劃符合效益 落實安全健康工作目標 減低健康成本發揮最高工作生產效率

  24. 職業衛生護理工作影響因素 外在因素 機構內部 個人因素

  25. 職業衛生護理工作內容 健康照護 工作現場訪視 健康監測 個案管理 行政業務

  26. 健康照護 (一)維護適切的醫護空間 (二)執行傷病救護活動 (三)健康資訊傳遞與教導

  27. 工作現場訪視 『現場訪查』(Walk through)的規劃實 施 訪視重點的進行與紀錄 人、時、地、事、物間的互動訊息 健康危害因子的確認與運用

  28. 健康監測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健康檢查 體格檢查 定期健康檢查 定期施行特定項目之健康檢查 健康體能檢測

  29. 特別危害健康作業項目 一、高溫作業勞工作息時間標準所稱之高溫作業。 二、勞工噪音暴露工作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在八十五分貝以上之噪音作業。 三、游離輻射作業。 四、異常氣壓危害預防標準所稱之異常氣壓作業。 五、鉛中毒預防規則所稱之鉛作業。 六、四烷基鉛中毒預防規則所稱之四烷基鉛作業。 七、粉塵危害預防標準所稱之粉塵作業。 八、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所稱之機溶劑作業。 九、製造、處置或使用特定化學物質或其重量比 (苯為體積比) 超過百分之一之混合物之作業。

  30. 健檢活動職護工作 1.檢查的計畫和排定 工作現場訪視資料 人力、財力、物力 員工年滿65歲以上者應每年檢查一次; 年滿40歲未滿65歲者每三年檢查一次; 未滿40歲者每五年檢查一次 機構內進行健檢→場地規劃、受檢程序、檢體保存 2.執行健康會談(Health Interviews) 3.協助健檢活動進行 4.彙整追蹤健檢結果

  31. 特殊體(健)檢 (1)工作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健康危害因子 (2)存在危害因子的嚴重程度 (3)藉由專家意見,如:職業病專科醫師、工業衛生學者、工程師、輻射學專家、毒物學家等瞭解該工作條件的要求,並與其他職業衛生專業人員密切聯繫 (4)確保勞資雙方均瞭解該健康危害,並提出建議加以改善 (5)確認暴露於特殊作業環境員工所接解的危害因子及實際暴露量

  32. 個案管理活動 職業傷病追蹤 慢性病防治 殘障人士 孕婦群體 學生群體 外籍群體

  33. 行政管理 1.規劃專案活動 2.架構知識系統 3.參與團體組織

  34. 結語 在安全衛生的環境中,使每個個體能健康快樂的工作,建構幸福的生活! 知識技能的增進與運用,與社區資源的結合與推廣!

  35. 報告完畢 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