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实验总结报告

实验总结报告. —— 刘可 刘鹏林 张熠真 尹春慧. 实验一. [Co(NH 3 ) 6 ]Cl 4 的制备和组分含量的测定 钴的回收. 实验成果展示. 摩尔电导率 Λ m=469.7. 查资料有,当离子构型为 MA3 或 M3A 时,摩尔电导率为 403~442 ;当离子构型为 MA4 或 M4A 时,摩尔电导率为 523~558 。据此推测,我们所做的样品是这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所得成品. 实验问题讨论.

ethan-chas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实验总结报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总结报告 ——刘可 刘鹏林 张熠真 尹春慧

  2. 实验一 [Co(NH3)6]Cl4的制备和组分含量的测定 钴的回收

  3. 实验成果展示 摩尔电导率Λm=469.7 查资料有,当离子构型为MA3或M3A时,摩尔电导率为403~442;当离子构型为MA4或M4A时,摩尔电导率为523~558。据此推测,我们所做的样品是这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4. 所得成品

  5. 实验问题讨论 (1)在制备[Co(NH3)6]Cl3时,水浴加热的温度应控制在60℃左右。温度太高易导致H2O2分解;温度过低则会导致二价钴被H2O2氧化的速率过慢,均会降低产率。 (2)制备的最后加入HCl时加入速率不能过快,否则会生成[Co(NH3)5Cl]Cl2等杂质。 (3)在用碘量法标定Na2S2O3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与K2Cr2O7反应的KI应过量且将碘量瓶放在暗处使反应进行充分;2.滴定前先加100mL蒸馏水,使I2充分溶解。

  6. (4)用碘量法测定钴含量时,同样要暗处理10min,且在临近终点时再加入淀粉,否则I2吸附在淀粉上影响终点判断。(4)用碘量法测定钴含量时,同样要暗处理10min,且在临近终点时再加入淀粉,否则I2吸附在淀粉上影响终点判断。 (5)用EDTA法测定钴含量时,第一次做的时候加入了40mLEDTA及10mL六次甲基四胺,滴定时溶液始终为橙黄色,不变色,怀疑是六次甲基四胺加的量过少,使得Zn2+与EDTA反应完全之前失去缓冲能力,溶液pH降到5以下;第二次做的时候将六次甲基四胺的量改为20mL,使溶液pH维持在5~6,让Zn2+与EDTA充分反应,使用Zn标液的量在30mL左右。

  7. (6)在用莫尔法测氯含量时,为避免橙红色溶液对滴定终点判断的影响,我们先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将阳离子转换为了氢离子,然后用AgNO3来滴定氯离子含量。(6)在用莫尔法测氯含量时,为避免橙红色溶液对滴定终点判断的影响,我们先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将阳离子转换为了氢离子,然后用AgNO3来滴定氯离子含量。 (7)阳离子交换完后,溶液的pH约为1,将其pH调到大于6.5再滴定。 另外,阳离子交换完后,可以直接用NaOH滴定氢离子来判断Cl-的含量,比用AgNO3应该会简单很多。

  8. 实验二 废旧易拉罐制备明矾

  9. 实验方法及数据 制备方法:碱溶法 产量27.7g 酸溶法 产量29.5g Al的测定方法: EDTA滴定法 Al理论含量:5.687% 碱溶法:3.90% 酸溶法:5.631% 分光光度法 碱溶法: 4.32% SO42-的测定方法: 比浊法 SO42-理论含量:40.50% 碱溶法:29.07% 酸溶法:26.23%

  10. 碱溶法制备明矾: 向Na[Al(OH)4]中加H2SO4时 应尽量快速加 入使得生成的Al(OH)3迅速与H2SO4反应而 溶解。同时注意加入的H2SO4不应过量太 多,否则之后调完PH时溶液中会含有大 量的硫酸钾,影响产品的纯度。 酸溶法制备明矾: 用H2SO4 溶解铝片时由于H2SO4 是过量的,故 之后若加入理论含量的K2SO4 饱和溶液会使 溶液PH值很低,为调PH和产品纯度带来很大 的影响。

  11. 碱溶法 酸溶法

  12. 酸溶法所得产品重结晶

  13. 双波长测铝含量 Al的分光光度法: 以下几种思路均为加入PH=4.7的乙酸—乙 酸钠缓冲溶液8.00ml,0.5g/L的铬天青S溶 液1.00ml。

  14. 思路一:找显色剂的等吸收点,双波长法测定(不加乳化剂)思路一:找显色剂的等吸收点,双波长法测定(不加乳化剂) 等吸收点不存在,实验无法进行。

  15. 思路二:找配合物最高和最低吸收点,双波长法测定(不加乳化剂)思路二:找配合物最高和最低吸收点,双波长法测定(不加乳化剂) 最高吸收点650nm,最低吸收点480nm

  16. 分别在650nm和480nm下进行测试:

  17. 作图发现数据线性不好

  18. 思路三:找配合物最高和最低吸收点,双波长法测定(加入乳化剂)思路三:找配合物最高和最低吸收点,双波长法测定(加入乳化剂) 最高吸收点620nm,最低吸收点490nm。

  19. 分别在620nm和490nm下进行测试:

  20. 作图发现后五个数据呈线性关系

  21. 称取0.9586g碱溶法制得的样品,配成样 品溶液后测得其在620nm处的吸光度A1=0.109, 在490nm处的吸光度A2=-0.013,A1-A2=0.122。 带入标准曲线可得样品的Al含量为4.32%

  22. 比浊法测SO42-含量 特备试剂的配制:取5.0ml甘油,3.0ml浓盐酸,30.0ml蒸馏水,10.0ml95%乙醇和7.5gNaCl于250ml烧杯中,充分搅拌均匀。 注意在配置特备试剂和测量溶液时应充 分搅拌,减小试验误差。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作图得:

  24. 称取酸溶法所得样品8.2556g,测得吸光 度为A=0.234,带入标准曲线得SO42-含量为 26.23% 称取碱溶法所得样品9.0257g,测得吸光度为A=0.268,带入标准曲线得SO42-含量为29.07% SO42-理论含量为40.50%

  25. 参考文献 • 程相春. 由废铝制备明矾及其组成测定[J]. 化学工程师, 2011, 25(2): 14-17. • 邹寅阳. 用国产单波长分光光度计作双波长分光光度测定[J]. 分析仪器, 1983, 3(61.67). • 俞幸幸, 俞明飞. 铬天青 S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含量的方法改进[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 6: 098.

  26. 实验三 由钛铁矿制取二氧化钛及其性能测定 二氧化钛的性能测定 二氧化钛的制备 防晒霜制备 敏化电池制备 TiO2紫外吸收光谱

  27. 一.二氧化钛的制备 药品:酞酸丁酯(化学纯),无水 乙醇 仪器:磁力搅拌仪,分液漏斗 方法:将22mL酞酸丁酯和240mL无水乙醇混合,配制成10%的乙醇溶液,然后将其逐滴滴入正在磁力搅拌的112.5mL蒸馏水中,形成TiO2胶状沉淀。沉淀经真空抽滤后,用大量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物烘干,450℃煅烧得TiO2粉末。

  28. 实验中的问题 实验利用含钛盐水解的性质,酞酸丁酯滴入后水解得二氧化钛。需要逐滴慢慢加入,以防搅拌过程中引起的溶液飞溅。

  29. 二.二氧化钛性能测定 1.防晒霜制备 材料:绵羊油,绿茶粉,十二水烷基磺酸钠, 爽身粉,TiO2粉末3g 过程: a,热水中加入绿茶粉,溶解均匀,溶解滤出。 b,绿茶汁,绵羊油,十二水烷基磺酸钠搅拌均匀,添加TiO2和爽身粉,搅拌并磨匀。

  30. 2.敏化电池 用红茶汁作为染料,浸泡2h给TiO2薄膜染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1. 3.TiO2紫外吸收光谱 过程:0.2470gTiO2溶于250mL容量瓶(需要加入所配稳定剂),取5mL溶于100mL容量瓶,制成50mg/L的TiO2水溶液,调节紫外分光光度计从λ=200nm到700nm进行扫描,显示并记录TiO2的紫外吸收光谱。 测定数据

  32. 实验问题:由于实验室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损坏,我们用可 见光分光光度计代替使用,波长从330nm开始,错过了最大吸收峰。

  33. 参考文献 • 孙郑冬. 纳米氧化物紫外屏蔽性能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D].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 苏理成, 储成林, 董寅生, 等. 纳米二氧化钛粉的水热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J]. 应用化工, 2009, 38(6): 815-818. • 张池明. 超微粒子的化学特性[J]. 化学通报, 1993, 8: 20. • 任莉, 祖庸. 超细 TiO2 的新用途[J]. 化工新型材料, 1997, 6: 15-15. • 高镰,陈锦元,黄军华.醇盐水解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粉体 [J].无机材料学报,1995,10(4):423一427 • 吕晓婷. 基于 TiO_2 纳米阵列膜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