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9

第二章 教育信息熵

第二章 教育信息熵. 内容简介. 本章在对信息熵与熵技术全面介绍的基础上,讨论信息熵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一些信息熵在教学中应用实例的介绍,我们将对如何利用熵技术处理教育信息、分析教育过程有进一步的理解。. 学习目标. 1. 了解信息熵的基本含义及性质 2. 掌握多个概率系统的信息熵 3. 掌握测试过程中的信息量问题 4. 掌握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问题 5. 掌握 CAI 课件中信息熵的应用. 基础知识. 一 . 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关系. ( 一 ) 随机现象. ( 二 ) 随机试验. ( 三 ) 随机事件. ( 四 ) 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教育信息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教育信息熵

  2. 内容简介 本章在对信息熵与熵技术全面介绍的基础上,讨论信息熵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一些信息熵在教学中应用实例的介绍,我们将对如何利用熵技术处理教育信息、分析教育过程有进一步的理解。

  3. 学习目标 • 1.了解信息熵的基本含义及性质 • 2.掌握多个概率系统的信息熵 • 3.掌握测试过程中的信息量问题 • 4.掌握教学过程中的信息量问题 • 5.掌握CAI课件中信息熵的应用

  4. 基础知识 一.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关系 (一)随机现象 (二)随机试验 (三)随机事件 (四)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 二.随机事件的概率 (一)统计定义 (二)古典定义 (三)几何定义 (四)公理化定义

  5. 一.随机事件的概念与关系 (一)随机现象 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上,充满了不确定性 1.随机现象 从扔硬币、掷骰子和玩扑克等简单的机会游戏,到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婴儿的诞生,到世间万物的繁衍生息;从流星坠落,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6. 带有随机性、偶然性的现象. 随 机 现 象 的 特 点 当人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它加以观察或进行试验时,观察或试验的结果是多个可能结果中的某一个. 而且在每次试验或观察前都无法确知其结果,即呈现出偶然性. 或者说,出现哪个结果“凭机会而定”.

  7. 2.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随机现象并不是没有规律可言 在一定条件下对随 机现象进行大量观 测会发现某种规律性.

  8. 2.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例如:一门火炮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射击,个别炮弹的弹着点可能偏离目标而有随机性的误差,但大量炮弹的弹着点则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一定的命中率,一定的分布规律等等.

  9. 测量一物体的长度,由于仪器及观察受到的环境的影响,每次测量的结果可能是有差异的. 但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逐渐稳定于一常数,并且诸测量值大多落在此常数的附近,越远则越少,因而其分布状况呈现“两头小,中间大,左右基本对称”.

  10. "天有不测风云"和"天气可以预报"有矛盾吗? 无 ! “天有不测风云”指的是随机现象一次实现的偶然性. “天气可以预报”指的是研究者从大量的气象资料来探索这些偶然现象的规律性.

  11. 掷硬币试验

  12. 请看 福尔莫斯破密码 福尔莫斯为什么能破译出那份密码? 对案情的深入了解和分析; 运用字母出现的规律.

  13. 圆周率π=3.1415926……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国数学家祖冲之第一次把它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这个记录保了1000多年!圆周率π=3.1415926……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国数学家祖冲之第一次把它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这个记录保了1000多年! 以后有人不断把它算得更精确. 1873年,英国学者沈克士公布了一个π的数值,它的数目在小数点后一共有707位之多!

  14. 但是,经过几十年后,曼彻斯特的费林生对它产生了怀疑. 原因是他统计了π的608位小数,得到下面的表: 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出现次数 60 62 67 68 64 56 62 44 58 67 44 你能猜出他怀疑的理由吗? 各数码出现的频率应都接近于0.1,或者说,它们出现的次数应近似相等. 但7出现的次数过少.

  15. 3.研究随机事件统计规律的意义 例如,了解发生意外人身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确定保险金额.

  16. 了解来商场购物的顾客人数的各种可能性大小,合理配置服务人员.了解来商场购物的顾客人数的各种可能性大小,合理配置服务人员.

  17. 了解每年最大洪水超警戒线可能性大小,合理确定堤坝高度.了解每年最大洪水超警戒线可能性大小,合理确定堤坝高度.

  18. 掷骰子试验 掷一颗骰子,观察出现的点数 例如,掷硬币试验 掷一枚硬币,观察出正还是反. 寿命试验 测试在同一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灯泡的寿命. H T (二)随机试验: 如果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且事先不能肯定会出现哪一个结果,这样的试验称为随机试验.

  19. 在随机试验中,我们往往会关心某个 或某些结果是否会出现. 这就是 (三)随机事件: 1.定义: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 随机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 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随机事 件的发生又具有某种规律性. 例如,在掷骰子试验中, “掷出1点” “掷出2点”

  20. 如在掷骰子试验中,观察掷出的点数 . 基本事件 (相对于观察目的 不 可再分解的事件) 事件 Ai={掷出i点} i =1,2,3,4,5,6 事件 复合事件 (两个或一些基本事件并在一起,就 构成一个复合事件) 事件B={掷出奇数点}

  21. 2.两个特殊的事件: 必 然 事 件 即在试验中必定发生的事件,常用S或Ω表示; 能 不 可 事 件 即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常用φ表示 . 例如,在掷骰子试验中, “掷出点数小于7”是必然事件; 而“掷出点数8”则是不可能事件.

  22. . S 3.样本空间 现代集合论为表述随机试验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工具 . 我们把随机试验的每个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记作e 或ω. 全体样本点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 样本空间用S或Ω表示. 样本点e

  23. 其中 第1次 第2次 H H H H (H,H): (H,T): (T,H): T T T T (T,T): 如果试验是将一枚硬币抛掷两次,则样本空间由如下四个样本点组成:   S={(H,H), (H,T), (T,H), (T,T)} 样本空间在如下意义上提供了一个理想试验的模型: 在每次试验中必有一个样本点出现且仅有一个样本点出现 .

  24. 如果试验是测试某灯泡的寿命: 则样本点是一非负数,由于不能确知寿命的上界,所以可以认为任一非负实数都是一个可能结果,    故样本空间 S = {t:t ≥0}

  25. 调查城市居民(以户为单位)烟、酒的年支出,结果可以用(x,y)表示,x,y分别是烟、酒年支出的元数.调查城市居民(以户为单位)烟、酒的年支出,结果可以用(x,y)表示,x,y分别是烟、酒年支出的元数. 这时,样本空间由坐标平面第一象限内一定区域内一切点构成 . 也可以按某种标准把支出分为高、中、低三档. 这时,样本点有(高,高),(高,中),…,(低,低)等9种,样本空间就由这9个样本点构成 .

  26. 引入样本空间后,事件便可以表示为样本空间的子集 . 例如,掷一颗骰子,观察出现的点数 样本空间: S = { i :i=1,2,3,4,5,6} 事件B就是S的一个子集 B发生当且仅当B中的样本点1,3,5中的某一个出现. B = {1,3,5}

  27. 样本空间的练习 写出下列各随机实验的样本空间 1.记录一个小班数学考试的平均分数 2.同时掷三枚骰子,记录它们的点数之和

  28. 个基本事件 共有 3.10只产品中有3只次品,每次从中取出一 只(不放回抽取)直到将3只次品都抽出 记录抽取的次数 4.一个小组有A,B,C,D,E5人,要选正副组长 各一人(一个人不能兼职)观察选举结果

  29. (四)随机事件的关系

  30. 通常n事件之和记为 。 通常n事件之积记为 。 1)事件的和与差 和:A事件与B事件必然B事件至少有一件发生,记为A+B; 差:A事件发生而B事件不发生,记为A-B。 2)事件的积 A事件与B事件同时发生,记为AB;

  31. 1.事件的和(并)、积(交)、差、对立事件及互不相容(互斥)事件的图示:1.事件的和(并)、积(交)、差、对立事件及互不相容(互斥)事件的图示:

  32. 例如,从一批产品中任取两件,观察合格品的情况. 记 A={两件产品都是合格品}, 是A的对立事件, ={两件产品不都是合格品} ={两件产品中至少有一个是不合格品} 问: 在概率论中,常常叙述为:

  33. ={两件产品中至少有一个是不合格品} 2.利用字母表示事件 若记Bi ={取出的第i件是合格品},i=1,2 A=B1B2

  34. B A C 设A、B、C为三个事件,用A、B、C的运算关系表示下列各事件. 1. A发生, B与C不发生 或 2. A与B都发生,而C不发生 或

  35. B A C 3. A、B、C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恰有2个发生 恰有1个发生 或 A+B+C +ABC 3个都发生 4. A、B、C都发生 ABC

  36. B A C 5. A、B、C中至少有两个发生 +ABC 恰有2个发生 或 3个都发生 AB+BC+AC 6. A、B、C都不发生 或

  37. B A C 7. A、B、C中不多于一个发生 或 恰有1个发生 有0个发生 至少有2个不发生

  38. B A C 8. A、B、C中不多于两个发生 或 或 至少有1个不发生 注意

  39. 3.根据字母写出随机事件 一名射手连续向某个目标射击三次,事件 Ai表示该射手第i次射击时击中目标 (i=1,2,3) 三次都击中目标 至少有一次击中目标 前两次没有一次击中 后两次至少有一次未中

  40. 二.事件的概率 (一)概率的统计定义 在充分多次试验中,事件的频率总在一个定值附近摆动,而且,试验次数越多,一般来说摆动越小. 这个性质叫做频率的稳定性. 这个定值称为事件的概率,记为P(A) 例如,在抛掷一枚硬币的实验中,出现正面 的概率P(A)=1/2

  41. 频率的性质 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尽管每进行一连串(n次)试验,所得到的频率可以各不相同,但只要 n相当大,频率与概率是会非常接近的.

  42. 事件A发生的概率有以下性质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最大是百分之百,此时 概率为1. 0≤P(A)≤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最小是零,此时 概率为0.

  43. 例如,若我们希望知道某射手中靶的概率,应对这个射手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射击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例如,若我们希望知道某射手中靶的概率,应对这个射手在同样条件下大量射击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若他射击n发,中靶 m发,当n很大时,可用频率m/n作为他中靶概率的估计.

  44. 医生在检查完病人的时候摇摇头“你的病很重,在十个得这种病的人中只有一个能救活. ”当病人被这个消息吓得够呛时,医生继续说“但你是幸运的.因为你找到了我,我已经看过九个病人了,他们都死于此病.” 医生的说法对吗?

  45. 有利于A的样本点数 P(A)=k/n= S中的样本点总数 1.古典概率的条件 (1) 它的样本空间只有有限多个样本点;(2) 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二)古典概率 称这种试验为古典概型. 定义设试验E是古典概型, 其样本空间S由n个样本点组成 , 事件A由k个样本点组成 . 则定义事件A的概率为:

  46. 8 5 9 6 1 4 2 3 10 7 例如,一个袋子中 装有10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球. 蒙上眼睛,从中任取一球. 1 2 3 4 5 6 7 8 9 10 10个球中的任一个被取出的机会都是1/10 因为抽取时这些球是完全平等的,我们没有理由认为10个球中的某一个会比另一个更容易取得 . 也就是说,10个球中的任一个被取出的机会是相等的,均为1/10.

  47. 古典概率有以下性质:

  48. 问: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可能 性多大 古典概率计算举例 例1把C、C、E、E、I、N、S七个字母分别写在七张同样的卡片上,并且将卡片放入同一盒中,现从盒中任意一张一张地将卡片取出,并将其按取到的顺序排成一列,假设排列结果恰好拼成一个英文单词: S C I E N C E

  49. 解:七个字母的排列总数为7! 拼成英文单词SCIENCE的情况数为 故该结果出现的概率为: 这个概率很小,这里算出的概率有如下的实际意义:如果多次重复这一抽卡试验,则我们所关心的事件在1260次试验中大约出现1次 .

  50. 有6张纸牌,其中4张黑桃,2张红桃,从中 例 随机地有放回地取两次,每次只取一张,求 (1)取到的两张都是红桃的概率? (2)取到的两张颜色相同的概率? (3)取到的两张至少有一张黑桃的概率? 或1-P(A)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