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江 红 北京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研究院. Email: jhong@bjtu.edu.cn Tel: 51688577-609(O); 13141454106 Skype: jhmqfmxd. 安全第一、实验第二. 1. 装备:实验服,手套,防护镜,面具. 2. 设备:电源,灭火器,高压锅,液氮罐,低温冰箱. 3. 食物:禁烟,禁食,禁饮. 4. 仪器:使用须知 / 说明书. 5. 试剂:酸缸,试剂柜,试剂签字领用.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江 红 北京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研究院 Email: jhong@bjtu.edu.cn Tel: 51688577-609(O); 13141454106 Skype: jhmqfmxd

  2. 安全第一、实验第二 1. 装备:实验服,手套,防护镜,面具 2. 设备:电源,灭火器,高压锅,液氮罐,低温冰箱 3. 食物:禁烟,禁食,禁饮 4. 仪器:使用须知/说明书 5. 试剂:酸缸,试剂柜,试剂签字领用 http://bbs.bioon.net/bbs/thread-376066-1-1.html#from=bioonright

  3. 课程安排 1.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8h(0908/8:00, 0915/8:00) 2.实验:16h (0922----1014) A-T克隆,重组蛋白在细菌中的诱导表达,WB 3.实例分析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4h(1020/8:00) 4.讨论课,4h(1027/8:00) 5.考试,2h(1101/10:00)

  4. 实验:每人任选一个实验 成绩:70%:考试 15%:课后思考题,打印版,1024之前交 10%:实验操作 5%:考勤 考试:时间: 1101/10:00 形式:限时开卷, 内容:讲课+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设计

  5.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6. 昆虫表达载体 病毒表达载体 真核表达载体 原核表达载体 酵母表达载体 PCR产物 A-T克隆 测序 重组表达载体 制备抗体 检测活性 转 染 细 胞 重 组 蛋 白 体内、体外 作用机制 应用

  7. 步骤: (1)PCR (2)核酸的纯化:凝胶回收Kit (3)连接反应:16℃过夜/22 ℃ 2h (4)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Kit (5)转化:宿主菌,蓝白筛选 (6)挑克隆:2ml 含抗生素的LB (7)提质粒:Kit (8)重组质粒的鉴定:双酶切反应、菌落PCR (9)测序:生物技术服务公司 (10)菌种保存: 20~30%甘油-LB,-20/-70 ℃

  8. (11)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质粒转染、电转染(11)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质粒转染、电转染 (12)目的基因表达的鉴定:RT-PCR、Northern Blot、 原位杂交、Southern Blot (13)目的蛋白表达的检测: 原核表达:SDS-PAGE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的诱导剂浓度、 诱导时间和温度、重组蛋白表达的形式)、WB 真核表达:Western Blot、ELISA、免疫组化

  9. (14)重组蛋白的纯化:亲和层析,His-tag/GST-tag (15)制备抗体:多抗和单抗 (16)基因功能检测:提高/降低表达水平 细胞周期检测:流式细胞仪 细胞增殖检测:MTT 细胞凋亡检测: 流式细胞仪、TUNEL、DNA Ladder 抑瘤活性检测:体外、体内 对血管化的影响 。。。。。。。 (17)作用机制

  10. 实验一:A-T克隆 1. PCR:Pfu, 加A尾;[0922/8:00/a ] 2. Agarose电泳:Gelred染色;[0922/b ] 3. 核酸纯化:凝胶回收Kit; [0922/c ] 4. Agarose电泳:检测回收条带; [0922/b] 4. 连接反应:pGMT, 4℃过夜; [0922/d ] 5. 转化:Top10, 热激法,蓝白筛选。[0923/8:00/e ]

  11. 实验二:A-T克隆 1. 挑克隆:2ml 含抗生素的LB + 1个克隆;[0928/8:00/f ] 2. 提质粒:Kit;[0929/8:00/g ] 3. 重组质粒的鉴定:双酶切反应, 37 ℃ 2h;[0929/h ] 4. Agarose电泳:Goldview染色;[0930/8:00/b] 5. 测序和序列比对:生物技术服务公司; [0930/h] 6. 菌种保存:20~30%甘油-LB,-20/-70 ℃。 [0930/h]

  12. 实验三:重组蛋白在细菌中的诱导表达 转化:BL21, 热激法;[0928/8:00/i] 挑克隆: 2ml 含抗生素的LB + 1个克隆;[0929/8:00/f] 转接:1%过夜菌+ 2ml 含抗生素的LB , 2管; [0930/8:00/j ] 诱导:0.5mM和0.1mM的IPTG(终浓度); [0930/j] 碎菌:超声处理; [1012/8:00/k ] SDS-PAGE:10%分离胶,考兰染色,脱色。[1013/ 8:00/l ]

  13. 实验四:Western-blot SDS-PAGE:10%分离胶;[1013/ 8:00/m ] 转膜:湿转;[1013/n ] 封闭:RT 1h;[1013/o ] Ab1:4 ℃过夜 ;[1013/o] Ab2:RT 40min ;[1014/8:00/p ] ECL:RT 5min ;[1014/p]

  14. 实验 XXX 原理 设备:加样器 耗材 试剂和配制方法:详细 步骤:详细 注意事项 问题及分析 1020交打印版

  15. 内容 1. 核酸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基因组DNA、总RNA、质粒 2.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方法 3. 外源基因转移技术和表达体系 4. 检测方法:电泳技术:agarose、SDS-PAGE 分子杂交:SB、NB、WB、基因芯片技术 DNA序列测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 5. 基因功能研究的方法 6. 组学研究技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

  16. 核酸的基本组成

  17. “其对蛋白质,包括核物质的研究工作为我们了解细胞化学作出了贡献”“其对蛋白质,包括核物质的研究工作为我们了解细胞化学作出了贡献” 揭示核酸的化学成分 Albrecht Kossel 1910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8. “核苷和核苷辅酶” 核苷酸的基本结构 Lord (Alexander R.) Todd 1957年诺贝尔化学奖

  19. “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于生命物质信息传递的重要意义”“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于生命物质信息传递的重要意义” 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 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James Dewey Watson DNA分子的二级结构 196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20. 5’末端 (游离磷酸基) 3’末端 (游离羟基) 特点 数量庞大 dNTP(dATP, dCTP, dGTP, dTTP) 3’,5’-磷酸二酯键(共价键) 直线形多聚体 方向: 5’---3’ ,5’ CAG….. 3’

  21. DNA半保留复制

  22. 变性与复性 变性: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 不涉及共价键断裂,不引起分子量降低。

  23. 一、核酸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基因组DNA的分离、纯化: • PCR、Southern- blot、构建基因组文库 • 实验材料:哺乳动物组织(50~100mg,绿豆大小) • 哺乳动物细胞(5x105~107) 六孔板/T25

  24. 实验步骤:RT 匀浆:TE pH8.0 组织( 液氮冻存、研磨) 消化:EDTA 、SDS、蛋白酶K、RNase、37℃/55 ℃ 抽提:酚、氯仿、异戊醇 沉淀:异丙醇 / NaAc + 无水乙醇 洗涤:75%乙醇 干燥:风干 溶解:TE / H2O

  25. 注意事项: (1) 试剂:pH值准确 (2) 蛋白酶K:20mg/ml, 分装,-20℃,避免反复冻融 (3) 抽提:完全,不要触及蛋白层 (4) 干燥:避免过分 (5) 操作:小心,机械剪切作用,80~100kb 2. 总RNA的分离纯化:略

  26. 3. 质粒:细菌等微生物细胞染色体以外, 能独立进行复制和遗传, 赋予宿主细胞一定生物学性状的共价闭环双链DNA分子。

  27. 合格质粒的组成要素 复制起始位点:原核1个,真核多个 抗性基因 多克隆位点 启动子 增强子 终止信号 加polyA信号

  28. 如何阅读质粒? 第一步:质粒类型:Ori位置,原核/真核/穿梭质粒; 第二步:筛选标记:如抗性,决定使用什么筛选标记:(1)Ampr:水解β-内酰胺环,解除氨苄的毒性。(2)tetr:可以阻止四环素进入细胞。 (3)camr:生成氯霉素羟乙酰基衍生物,使之失去毒性。(4)neor: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 使G418(长那霉素衍生物)失活。(5)hygr:使潮霉素β失活。 第三步:多克隆位点,内切酶位点 第四步:外源基因插入片段大小,<10kb, 大选大小找小 第五步:表达系统元件:启动子 - 核糖体结合位点 - 克隆位点 - 转录终止信号。 克隆载体/表达载体

  29. 收菌 重悬:T E-葡萄糖 裂解:变性,NaOH-SDS 5min 中和:复性,KAc 抽提:酚:氯仿:异戊醇(25:24:1) 沉淀:异丙醇 洗涤:70%乙醇 溶解:TE-RNase A 碱裂解法

  30. Kit: DNA介质(硅胶、玻璃奶) 纯化: 氯化铯-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 聚乙二醇分级沉淀法

  31. 4、核酸纯度的鉴定 OD260:DNA, RNA; OD280:蛋白质 浓度:1OD260:50μg/ml 双链 DNA 40μg/ml 单链 DNA,总RNA 35μg/ml 单链RNA 20μg/ml 单链寡核苷酸 纯度:OD260 / OD280 :蛋白质污染程度,DNA 1.8,RNA 1.7~2.1 OD260 / OD230:碳水化合物污染程度,2.0 OD260和OD280应大于0.05

  32. 二、基因的克隆与鉴定方法 • 基因的化学合成 • 目的基因的克隆策略 • (1) 根据已知碱基或氨基酸序列克隆基因 • (2) 根据表型变异克隆基因 • (3) 基于图谱的基因克隆方法 • 3. 文库的构建与目的基因的克隆 • 4. PCR反应与目的基因的克隆 • 5. 目的基因克隆的鉴别与分析

  33. 基因的化学合成 • 前提条件:已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 适用:分子量较小、价值极高的目的基因 • 历史:1979年, Khorana等首次合成E coli酪氨酸tRNA基因 • 方法:磷酸二酯法、磷酸三酯法、亚磷酸三酯法 • 方式:固相合成法和自动合成法

  34. 2. 目的基因的克隆策略 (1)根据已知碱基或氨基酸序列克隆基因 a.一个基因的序列已知:PCR技术,目的DNA片段 b.一个基因的一段碱基序列已知: 反向PCR/RACE,cDNA全长; 探针:筛选cDNA文库,cDNA全长 c.一个或多个物种的某种基因序列已知:同源性比较, 保守序列,探针/引物,文库筛选/PCR,从新物种中 分离功能相似的基因 d.已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密码子的兼并性,可能的 核苷酸序列,探针,筛选基因组/cDNA文库,基因序列

  35. 转座子DNA 隐性纯合亲本 显性目的基因的纯合亲本 F1:理论上全部为目的基因编码的显性特征 筛选因转座子插入而表现出隐性性状的个体 构建基因组文库 构建基因组文库 探针:转座子DNA 筛选 带有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 编码显性特征的目的基因 转座子两侧的目的基因序列 (2)根据表型变异克隆基因:未知序列基因的克隆 #转座子示踪技术:又称转座子标签法,酵母和植物

  36. #mRNA 差异显示: DD-PCR,1992,只能分离与某种 处理或特征有关的基因 步骤: a.提总RNA: 具有对比意义的两组,注意痕量DNA的污染 b.反转录:得到细胞内所有基因的cDNA库 下游引物:12组,T12MN(M:A、C、G; N:A、C、G、T) c.PCR扩增:32P,35S 上游引物:24~26组,10mer 下游引物:同反转录 共计288~312种PCR反应

  37. 扩增条件: 前1~4个循环采用不严格扩增条件(降低退火温度, 增加引物与Mg2+浓度),促使引物与模板的错配; 后续PCR循环则采用严格的扩增条件。 d.电泳:测序胶或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放射自显影 e.克隆:PCR差异带的回收、扩增和克隆 f.Northern blotting鉴定:排除假阳性 g. 序列分析:Blast,递交新序列 h.全长基因: RACE或筛选cDNA文库 i.基因功能研究:生物信息学

  38. 基因片段的开放读框 http://www.ncbi.nlm.nih.gov/gorf/gorf.html 氨基酸序列的功能结构域分析 http://www.smart.embl-heidelberg.de http://www.ebi.ac.uk/interproscan/ipsearch.html

  39. 注意: a.与常规PCR不同,该方法可以保持样品中不同模板的相对比例; b.由于某一刺激因素常常影响数十、甚至数百基因的表达变化,但并不是每个基因的表达变化在此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c. 电泳显示的单一扩增带并不表明它只含有单一的基因。 优点:操作简单、敏感、快速、重复性好、要求的起始RNA量少、 可同时检测某因素作用下表达升高与降低的基因。 缺点:大规模地筛选,假阳性率高,得到的多为短片段,且都靠近3´端 发展:EDD、ODD、GDD、LDD、FDD(增强、有序、基因组、长程、荧光)

  40. #消减杂交:又称扣除杂交,克隆差异表达的基因#消减杂交:又称扣除杂交,克隆差异表达的基因

  41. (3)基于图谱的基因克隆方法:依赖于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 (3)基于图谱的基因克隆方法:依赖于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 可用于分离与已知分子标记紧密连锁的基因。 方法:染色体跳查:速度快,200kb片段 染色体步查:40kb片段 举例: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CFTR)---囊性纤维化(常隐) 亨廷顿病基因(HD)---亨廷顿病(常显) 肌营养不良基因(MD)---肌营养不良症(X隐)

  42. 3. 文库的构建与目的基因的克隆 基因文库:指采用体外克隆技术得到的一个重组DNA分子群体。 分类:按组成基因文库的重组DNA片段的供体来源分为两类 cDNA文库:重组DNA片段来源于细胞表达出的mRNA, 用于某类特定细胞中基因组的表达状态以及 表达基因的功能鉴定的研究。 基因组文库:重组片段供体是某种特定生物个体的基因组DNA, 主要用于基因组物理图谱构建、基因组序列分析、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基因组中基因的结构和 组织形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43. (1)cDNA文库 步骤:合成cDNA,连接到质粒/噬菌体载体上, 转化或感染大肠杆菌,产生cDNA文库。 类型:表达型:采用表达型载体,插入的cDNA片段可表达成融合蛋白, 具抗原或生物学活性,可用抗体等作为探针进行筛选。 非表达型:只能用核酸探针筛选包含目的基因的克隆。 λ噬菌体载体系统:最早使用,装载容量大,适合于全长cDNA克隆, 易于长期保存,可采用的文库筛选的方法有限。 质粒载体系统:体外操作简便,载体的可塑性强,可进行功能性筛选, 插入片段的载体容量小,含有长片段的重组克隆易丢失, 保存条件严格。 噬菌体载体系统:可进行功能性筛选 哺乳类细胞表达载体:反转录病毒载体是最常用的系统

  44. cDNA = copy DNA

  45. cDNA文库的筛选: a. 基于核酸相互杂交分离目的基因 同源探针:mRNA差异显示 利用种属间基因同源性,从EST数据库中搜寻 兼并性寡核苷酸探针 cDNA探针 b. 基于基因编码蛋白的检测筛选cDNA表达文库 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 酵母双杂交系统 酵母单杂交系统

  46. (2)基因组文库 概念:是由大量独立克隆形成的群体, 指能够代表某种有机体整个基因组的一套克隆。 步骤:DNA样品的制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基因组DNA- 电泳分离回收约20kb的大片段-与限制性内切酶处理载体连接- 在体外包装成噬菌体颗粒,侵染大肠杆菌-文库的扩增 载体:λ噬菌体载体:可容纳20kb的插入片段,易于操作, 筛选体系完整,容量偏小。 黏粒载体:载体容量大,可容纳45kb的DNA片段,不易操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