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9

經濟與永續發展

經濟與永續發展. 張清溪 2008 年 1 月 17 日. 95 暫綱 ( 節數 , 共 30 節 ). 一、經濟學基本概念 (2) 二、市場經濟制度 (6) 三、生產與經濟發展 (4) 四、經濟與環境的永續發展 (6) 五、總體經濟指標 (3) 六、總體經濟政策 (5) 七、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4). 95 暫綱 ( 主要標題 ) 四、經濟與永續發展 1. 經濟學基本概念 2. 市場經濟制度 3. 生產與經濟發展 4. 經濟環境永續發展 5. 總體經濟指標 6. 總體經濟政策 7. 國際貿易國際金融.

Download Presentation

經濟與永續發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經濟與永續發展 張清溪 2008年1月17日

  2. 95暫綱 (節數, 共30節) 一、經濟學基本概念 (2) 二、市場經濟制度 (6) 三、生產與經濟發展 (4) 四、經濟與環境的永續發展 (6) 五、總體經濟指標 (3) 六、總體經濟政策 (5) 七、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 (4) 經濟學

  3. 95 暫綱 (主要標題) 四、經濟與永續發展 1. 經濟學基本概念 2. 市場經濟制度 3. 生產與經濟發展 4. 經濟環境永續發展 5. 總體經濟指標 6. 總體經濟政策 7. 國際貿易國際金融 84 課綱 (全部內容) 四、經濟、世界展望 1.經濟的基本概念 2.經濟制度的類型 3.政府的經濟功能 4.經濟價值與經濟倫理 5.個人基本理財觀念 6.我國對外貿易狀況 7.我國經濟建設的成就與展望 8.環境保護與地球生態 9.區域合作 10.世界和平 95暫綱 vs. 84課綱 經濟學

  4. 95 暫綱:經濟與永續發展 一、經濟學基本概念1.經濟學簡介2.機會成本2-1資源稀少性與慾望無窮2-2選擇2-利用生產可能曲線說明機會成本3.比較利益法則3-1比較利益法則的意義3-2分工、合作與生產效率 二、市場經濟制度1.家庭與廠商的互動1-1家庭與廠商的互動模型2.需求2-1需求曲線2-2需求法則2-3影響需求的因素3.供給3-1供給曲線3-2影響供給的因素4.市場均衡4-1供給與需求的互動與均衡4-2均衡價格與數量4-3市場不均衡時的調整5.經濟效率5-1總效益大於總成本5-2邊際效益等於邊際成本6.市場經濟制度6-1保障私有財產權與經濟自由, 例:生產要素的市場、財貨與 服務市場 三、生產與經濟發展1.生產要素1-1生產要素的特性與分類2.生產函數2-1平均產量、邊際產量2-2短期與長期2-3邊際報酬遞減律3.廠商組織3-1廠商組織(獨資...公司)效率 的差異、原因與對策4.經濟發展要素4-1人造、人力、自然、社會資本 企業才能、政府效能 四、經濟與環境的永續發展1.永續發展的意義1-1永續發展與經濟發展的異同1-2環境限制的家庭與廠商互動1-3經濟、社會和環境系統的關係1-4強永續性與弱永續性2.環境污染的經濟分析2-1市場失靈:外部性、公共財、財 產權、資訊、交易成本2-2政策工具3.自然資源折耗的經濟分析3-1共有財的悲歌3-2政策工具4.永續發展政策4-1符合永續性的總體經濟政策4-2永續的國內政經社調整4-3全球永續性的國際環境資源管 理制度的調整 五、總體經濟指標1.基本經濟指標1-1如國民所得1-2國民生產毛額與經濟福祉2.失業2-1失業的意義2-2失業的種類3.物價問題3-1物價膨脹、通貨緊縮的意義3-2物價膨脹、通貨緊縮的影響 六、總體經濟政策1.政府在總體經濟體系中的角色1-1政府角色的演變2.財政政策2-1財政政策的意義與實施2-2財政支出的政策分析2-3成本效益分析的必要3.貨幣與銀行3-1貨幣的意義3-2銀行的功能與演進4.貨幣需求4-1中央銀行的職能4-2貨幣供給的控制(貨幣政策)4-3貨幣需求4-4貨幣市場與利率水準5.貨幣政策5-1貨幣政策的意義與實施 七、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1.自由貿易1-1分工、絕對利益、比較利益1-2自由貿易的意義2.貿易政策2-1貿易政策工具,如出口補貼2-2檢討貿易政策工具的效果3.國際金融3-1外匯市場3-2匯率3-3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關係4.國際經貿組織4-1國際經貿組織,例如WTO、IMF、WB、APEC、EU等產生的 背景、發揮的功能 84 課綱: 經濟、世界展望 1.經濟的基本概念 2.經濟制度的類型 3.政府的經濟功能 4.經濟價值與經濟倫理 5.個人基本理財觀念 6.我國對外貿易狀況 7.我國經濟建設的成就與展望 8.環境保護與地球生態 9.區域合作 10.世界和平 95暫綱與84課綱比較 經濟學

  5. 95 暫綱:經濟與永續發展 一、經濟學基本概念1.經濟學簡介2.機會成本2-1資源稀少性與慾望無窮2-2選擇2-利用生產可能曲線說明機會成本3.比較利益法則3-1比較利益法則的意義3-2分工、合作與生產效率 二、市場經濟制度1.家庭與廠商的互動1-1家庭與廠商的互動模型2.需求2-1需求曲線2-2需求法則2-3影響需求的因素3.供給3-1供給曲線3-2影響供給的因素4.市場均衡4-1供給與需求的互動與均衡4-2均衡價格與數量4-3市場不均衡時的調整5.經濟效率5-1總效益大於總成本5-2邊際效益等於邊際成本6.市場經濟制度6-1保障私有財產權與經濟自由, 例:生產要素的市場、財貨與 服務市場 三、生產與經濟發展1.生產要素1-1生產要素的特性與分類2.生產函數2-1平均產量、邊際產量2-2短期與長期2-3邊際報酬遞減律3.廠商組織3-1廠商組織(獨資...公司)效率 的差異、原因與對策4.經濟發展要素4-1人造、人力、自然、社會資本 企業才能、政府效能 四、經濟與環境的永續發展1.永續發展的意義1-1永續發展與經濟發展的異同1-2環境限制的家庭與廠商互動1-3經濟、社會和環境系統的關係1-4強永續性與弱永續性2.環境污染的經濟分析2-1市場失靈:外部性、公共財、財 產權、資訊、交易成本2-2政策工具3.自然資源折耗的經濟分析3-1共有財的悲歌3-2政策工具4.永續發展政策4-1符合永續性的總體經濟政策4-2永續的國內政經社調整4-3全球永續性的國際環境資源管 理制度的調整 五、總體經濟指標1.基本經濟指標1-1如國民所得1-2國民生產毛額與經濟福祉2.失業2-1失業的意義2-2失業的種類3.物價問題3-1物價膨脹、通貨緊縮的意義3-2物價膨脹、通貨緊縮的影響 六、總體經濟政策1.政府在總體經濟體系中的角色1-1政府角色的演變2.財政政策2-1財政政策的意義與實施2-2財政支出的政策分析2-3成本效益分析的必要3.貨幣與銀行3-1貨幣的意義3-2銀行的功能與演進4.貨幣需求4-1中央銀行的職能4-2貨幣供給的控制(貨幣政策)4-3貨幣需求4-4貨幣市場與利率水準5.貨幣政策5-1貨幣政策的意義與實施 七、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1.自由貿易1-1分工、絕對利益、比較利益1-2自由貿易的意義2.貿易政策2-1貿易政策工具,如出口補貼2-2檢討貿易政策工具的效果3.國際金融3-1外匯市場3-2匯率3-3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的關係4.國際經貿組織4-1國際經貿組織,例如WTO、IMF、WB、APEC、EU等產生的 背景、發揮的功能 84 課綱: 經濟、世界展望 1.經濟的基本概念 2.經濟制度的類型 3.政府的經濟功能 4.經濟價值與經濟倫理 5.個人基本理財觀念 6.我國對外貿易狀況 7.我國經濟建設的成就與展望 8.環境保護與地球生態 9.區域合作 10.世界和平 95暫綱與84課綱比較 84 課綱: 經濟、世界展望 1.經濟的基本概念 2.經濟制度的類型 3.政府的經濟功能 4.經濟價值與經濟倫理 5.個人基本理財觀念 6.我國對外貿易狀況 7.我國經濟建設的成就與展望 8.環境保護與地球生態 9.區域合作 10.世界和平 經濟學

  6. 95 暫綱 1.有很明確的主題 (經濟與永續發展) 2.內容很多(太多了) 3.具體(可以考試了) 4.加入市場機能 (這個才是95課綱最大的特點, 這就是真正的經濟學了) 84 課綱 1.概念性的 2.非常簡單 3.內容有彈性 4.很難考試 (學測、指考) 95暫綱與84課綱:真正的區別 經濟學

  7. 98課綱(共24節)24(課綱)+9(活動)+1(複習) 一、經濟學基本概念(3) 二、市場機能 (6) 三、全球化與地球村 (3) 四、永續發展的經濟課題 (4) 五、外部效果 (4) 六、公共財與租稅 (4) 經濟學

  8. 95 暫綱 (30) 一、經濟學基本概念 二、市場經濟制度 三、生產與經濟發展 四、經濟環境永續發展 五、總體經濟指標 六、總體經濟政策 七、國際貿易國際金融 98 課綱 (24) 一、經濟學基本概念 二、市場經濟能 三、全球化與地球村 四、永續發展經濟課題 五、外部效果 六、公共財與租稅 95暫綱與98課綱比較:經濟與永續發展 我有一個夢想 經濟學

  9. 一、經濟學基本概念(2) 二、市場經濟制度(6) 三、生產與經濟發展(4) 四、經濟環境永續發展(6) 五、總體經濟指標(3) 六、總體經濟政策(5) 七、國際貿易與金融(4) 一、經濟學基本概念(3) 二、市場經濟(6) 三、消費、生產與經濟發展(4) 四、總體經濟指標(3) 五、總體經濟政策(4) 六、國際貿易與金融(4) 七、永續發展(5) 95暫綱 (節數, 共30節) 三民版 經濟學

  10. 經濟行為流程圖 產品市場 產品 產品 $ $ 廠商, 生產者 實物面, real sector 家戶, 消費者 貨幣面, monetary (名目 nominal) sector $ $ 要素市場 要素 要素 經濟學

  11. 實物面(real sector) • 個體經濟學: 全部 • 市場機能 • 市場失靈自然獨占…公共財外部性: 環境永續發展 • 總體經濟學: 國民所得, 經濟成長, 失業永續發展 經濟學

  12. 永續發展 (實物面) • 分析方法市場機能(第2課)市場失靈: 外部性(第7課)第2課第7課 • 衡量方法經濟發展要素: 自然、社會資本第3課一般的成長: 國民所得的成長第4課永續的成長: 不損害子孫成長的成長(第7課)第3課、第4課第7課 經濟學

  13. 一、經濟學基本概念2. 機會成本* 2-1資源稀少性與慾望無窮 2-2選擇 2-3利用生產可能曲線說明機會成本的意義 機會成本?一物的機會成本,是該物在「其他最佳用途」(the best alternative)的價值。(機會成本的發生,不是「資源稀少」與「慾望無窮」,這兩者其實是一回事,但都不是機會成本的根源) 經濟學

  14. 一、經濟學基本概念3. 比較利益法則* 3-1比較利益法則的意義 3-2如何影響分工、合作與生產效率 • 比較利益法則?(1) 兩國或兩人生產兩種產品,機會成本較低的產品,具有比較利益;(2) 各國或各人個自生產其比較利益產品,然後再交換,會比每人都生產兩種產品要好。 經濟學

  15. 二、市場機能買賣, 可以雙贏 • 交易往來:有買賣雙方 • 買方: 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自利) • 賣方生產者行為追求利潤最大(自利) • 自利行為自利利人的雙贏 經濟學

  16. 不但雙贏, 自利=公益 • 自利行為自利利人: 雙贏 • 如果行為不影響他人, 則買賣方的集合就是整個社會, 買賣雙贏就是社會福利最大 • 如果影響到第三者外部效果外部效果市場失靈 • 市場失靈政府介入管制: 一般的失靈(外部性, 自然獨占...)政府: 公共財(一人吃兩人補, 千萬億人補) 經濟學

  17. 市場機能 • 買方: 需求線需求線的意義需求價格消費者剩餘 • 賣方: 供給線供給線的意義供給價格生產者剩餘 • 社會福利=生產者剩餘+消費者剩餘 經濟學

  18. 需求線圖:原始資料 經濟學

  19. 需求線圖:依出價高低排列 經濟學

  20. 需求線圖 • 若人很多,需求線會形成一條平滑曲線 P P3 P* P1 D 0 Q1 Q3 Q Q* 經濟學

  21. 供給線圖:原始資料 經濟學

  22. 供給線圖:依要價由低至高排列 經濟學

  23. 供給線圖 • 若人很多,供給線會形成一條平滑曲線 P S P* 0 Q Q* 經濟學

  24. 二、市場經濟制度4. 市場均衡 4-1供給與需求的互動與均衡 4-2均衡價格與數量 4-3市場不均衡時的調整 • 供需線相交點:均衡點均衡價格、均衡數量 • 不均衡:超額供需,市場上的供需雙方會討價還價,以迄均衡 • 供給或需求增減  均衡的變動 經濟學

  25. 供需線圖:找出均衡 經濟學

  26. 均衡價格時 • 若人很多,供需會各自會形成一條線 P a S e P* D b 0 Q Q* 經濟學

  27. 二、市場經濟制度5. 經濟效率 5-1 總效益(TB)大於總成本(TC) 5-2 邊際效益等於邊際成本 • 總效益:需求線以下面積 (需求者效益之總和) • 總成本:供給線以下面積 (各個供給者機會成本之總和) • 社會福利:總效益減總成本,即供需線之間的面積。在市場經濟下,這個面積最大,稱為「效率」;未達到這個水準的差額,即為「絕對損失」(deadweight loss) 經濟學

  28. 社會福利 • W=TB-TC= TB-PQ + PQ-TC =(TB-PQ)+ (PQ-TC) =CS+PS P a S e P* D b 0 Q Q* 經濟學

  29. 消費者剩餘(CS): 需求價格 –市價 需求價格=需求線的高度 市價 經濟學

  30. 消費者剩餘 • P*P3e三角形面積 P P3 P2 e P* P1 D 0 Q1 Q3 Q Q* 經濟學

  31. 生產者剩餘(PS)=市價-供給價格 供給價格=供給線的高度 市價 經濟學

  32. 生產者剩餘 • P0P*e三角形面積 P S e P* P0 0 Q Q* 經濟學

  33. 均衡價格時,社會福利最大 • 若人很多,供需會各自會形成一條線 P a S CS e P* PS D b 0 Q Q* 經濟學

  34. 經濟效率 • 需求線高度=需求價格(最高願付價)需求價格-價格=消費者剩餘 (CS) • 供給線高度=供給價格(最低要求價)價格-供給價格=生產者剩餘 (PS) • 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社會福利 • 在均衡點上,社會福利最大 經濟學

  35. 在Q* 總效益0beQ* 總成本0aeQ* 總剩餘abe(定義: 社會福利) 消費者得: P*be 生產者得: aP*e 市場自動達成(市場價格機能) 經濟效率=最大社會福利(社會福利=生產者剩餘+消費者剩餘) P b S CS e P* PS D a 0 Q* Q 經濟學

  36. 問題 1. 說明市場價格,是如何做到「以最低成本生產,達到最大效率」? 2. 政府管制價格時,社會福利如何改變? 3. 說明颱風過後,物價上升反而可以提高社會福利? 經濟學

  37. 供給線圖:原始資料 經濟學

  38. 生產者剩餘=市場-供給價格 供給價格=供給線的高度 市價 經濟學

  39. 需求線圖:原始資料 經濟學

  40. 消費者剩餘:需求價格 –市價 需求價格=需求線的高度 市價 經濟學

  41. 政府管制下,社會福利減少 • 管制數量,社會福利減少 P a S CS e P* PS D b 0 Q Q* 經濟學

  42. 均衡價格時,社會福利最大 • 管制價格,社會福利減少 P a S CS e P* 管制最高價格 PS D b 0 Q Q* 經濟學

  43. 均衡價格時,社會福利最大 • 若供給減少,價格上升,社會福利更大 P S’ a S e’ P’ e P* b’ D b 0 Q’ Q Q* 經濟學

  44. 均衡價格時,社會福利最大 • 供給大減,若價格不漲,社會福利為零 S’ P a e’ S P’ e P* b’ D b 0 Q Q* Q’ 經濟學

  45. 經濟效率的減損 • 供需變動  社會福利隨之改變,是否都是在最大狀態下? • 絕對損失:政府干預,或失衡後不做調整,就會有絕對損失。例如詹姆斯的經驗,提高價格反而可以減少絕對損失、增加社會福利 經濟學

  46. 補充: 故事 (芝加哥大風雪) • [故事] 1967年冬天, 芝加哥發生一場封凍馬路的大風雪。在芝加哥大學唸書的窮學生詹姆斯一早醒來, 急忙趕到隔壁的巴馬雜貨店想屯積些食物, 但為時已晚, 貨物已被搶購一空。當他不懷希望、勉強走到另一家利太雜貨店時, 被眼前的景象嚇住了:架上貨物齊全。他拼命採購。可惜, 他的高興沒能維持太久, 排隊結帳旁的告示讓詹姆斯頓時火冒三丈: 「所有貨品價格按訂價二倍計」。 經濟學

  47. 補充: 故事 (芝加哥大風雪) 他空手衝出雜貨店;但冷冽透骨的空氣讓他清醒過來,詹姆斯不情願地回到利太雜貨店,精挑細選一些必需品,忿忿不平的踏雪回家。整個那一個禮拜,貨車被阻擋在他們社區外進不來,巴馬雜貨店歇業七天,但利太的食物不斷,因為老閭有錢付高價給孩子,讓他們乘著雪撬到鄰近的蔬果與肉類倉庫,去採購孩子用雪撬能拉回來的東西。詹姆斯也靠著這些東西,度過了這艱難的一週。 經濟學

  48. 補充: 故事 (芝加哥大風雪) • 《經濟大師談市場》, James L. Doti 與 Dwight R. Lee 合編,The Market Economy(Roxbury, 1991),林季紅等譯,台北:經濟新潮社,2006。 經濟學

  49. 風雪後, 漲價可能使社會福利更大 • 供給大減,若價格不漲,社會福利為零 S’ P a e’ S P’ e P* b’ D b 0 Q Q* Q’ 經濟學

  50. 三、生產與經濟發展4. 經濟發展要素* 4-1人造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本、社會資本、企業才能、政府效能* • 經濟學所稱的四大生產要素:勞動、土地、資本、企業才能,其中所稱的「資本」,就是物質資本,即人造的(相對於土地等自然資源而言)生財工具,包括「建築物」「機器設備」與「存貨」。 • 勞動通常只計其數量,因為統計上容易做到;但勞動的品質對生產更重要,這個品質就稱為「人力資本」,通常指的教育、訓練與工作經驗。 經濟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