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第 2 章 电脑组件选购指南

第 2 章 电脑组件选购指南. 2 、 1 电脑的基础组件. 2 、 2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2.2.01 主板 2.2.08 光驱 2.2.02 中央处理器 CPU 2.2.09 声卡 2.2.03 内存 2.2.10 音箱 2.2.04 硬盘 2.2.11 键盘

evely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2 章 电脑组件选购指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章 电脑组件选购指南 2、1 电脑的基础组件 2、2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2.2.01 主板 2.2.08 光驱 2.2.02 中央处理器CPU 2.2.09 声卡 2.2.03 内存 2.2.10 音箱 2.2.04 硬盘 2.2.11 键盘 2.2.05 显卡 2.2.12 鼠标 2.2.06 显示器 2.2.13 机箱和电源 2.2.07 软驱 2.2.14 调制解调器 2、3 电脑组件选购指南 2、4 思考题

  2. 上一页 下一页 2.1 有关电脑的基本概念 返回 电脑组件选购指南

  3. 上一页 下一页 2.2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返回 电脑组件选购指南

  4. 2.2.02 主板 1. 认识主板 2. 电脑硬件接口 3. AT与ATX主板的主要区别 4. 选购合适的主板 上一页 返回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下一页

  5. 上一页 下一页 1.认识主板 主板(Mainboard)是电脑系统中最大的一块电路板,主板上分布着各种电子元件、插座、插槽、接口等,它们把电脑的CPU、内存和各种外围设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图2-1是一块技嘉GA–6CXC7 Socket 370 CPU插座的主板。 图2-1 技嘉GA–6CXC7主板 返回 主板

  6. 上一页 下一页 1.认识主板 1)CPU插座 0 1—ATX电源插座 02—Slot 1 CPU插槽 03—Intel BX AGPset芯片组(北桥芯片) 04—4组DIMM内存条插槽 05—IDE1和IDE2信号排线插座 06—系统监控芯片 07—软驱信号排线插座 08—DIP Switches 功能开关 09—Intel PⅡX4E PCIset 芯片组 10—主板LED警示灯 11—调制解调器唤醒功能插针 12—ISA扩展插槽 13—可编程Flash ROM BIOS 14—网络唤醒功能插针 15—Multi I/O多功能输入/输出芯片 16—6组PCI扩展插槽 17—AGP显示卡扩展插槽 18—串口插座COM2 19—并口插座LPT1 20—串口插座COM1 21—上:USB1接口 下:USB2接口 22—上:PS/2鼠标插座 下:PS/2键盘插座 图2-2 华硕ASUS P3B-F 主板 返回 主板

  7. 上一页 下一页 1.认识主板 2) 芯片组 主板上的芯片组是CPU与周边设备沟通的桥梁,主宰着主板的性能。主板芯片组分北桥芯片(NBC)和南桥芯片(SBC).主要决定如下几方面的性能: • 支持的CPU外频范围。 • 支持的内存类型及最大容量。 • 是否支持AGP高速图形接口(2X ,4X)。 • 对PCI总线的支持。 • 支持的CPU类型及其主频范围。 • 是否支持ECC数据纠错。 • 是否支持USB(通用串行总线)。 • 是否支持IEEE 1394(总线控制器) • 是否支持Ultra DMA/33,Ultra DMA/66,ATA100。 • 表2-1以一些典型的芯片组为例,说明它们的主要性能。 返回 主板

  8. 上一页 下一页 1.认识主板 3) 内存插槽 72线 内存插槽 168线 72线的插槽适合于72线的FPM DRAM和EDO DRAM;168线的插槽适合于168线的SDRAM,如PC100、PC133、PC150规范的内存条。 返回 主板

  9. 上一页 下一页 1.认识主板 4) 总线扩展槽 主板上的总线槽,是主机与外部设备联系和扩展功能的桥梁。 ISA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主要是一些老式的接口卡插槽,如10 Mb/s ISA网卡、ISA声卡、Modem、显卡等。 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在PCI未出现之前,主要用于服务器接口卡的插槽,如EISA网卡等。 PCI:Peripheral Controlled Interface(外围控制器接口),主要有显卡、网卡、声卡及MODEM卡等,已逐步取代ISA。 AGP: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加速图形端口),只用于显卡。 返回 主板

  10. 上一页 下一页 1.认识主板 5) 二级高速缓存(L2 Cache) 一级高速缓存(L1 Cache)是指CPU内部的指令缓冲区和数据缓冲区。 二级高速缓存(L2 Cache):对Socket 7 CPU来说,L2 Cache在主板上,主板上的二级高速缓存一般为512 KB或1024 KB。 Socket 370 、Slot 1和Slot A构架主板的L2 Cache在CPU内部,一般为128 KB,256 KB,512 KB或更多。 一级和二级高速缓存的作用都是为了提高内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 返回 主板

  11. 上一页 下一页 1.认识主板 6) 主板电源插座 AT电源插座 电源插座 ATX电源插座 返回 主板

  12. 上一页 下一页 1.认识主板 7) 主板输入/输出 IDE1和IDE2: 连接IDE设备,如IDE硬盘、IDE光驱等。 Floppy: 软盘接口,用于连接软驱(2.88 MB、1.44 MB、 720 KB、1.2 MB、360 KB)。 COM1和COM2: 连接串口设备,如串口鼠标、外置MODEM等。 LPT1: 并行接口1,用于连接打印机。 PS/2 MS: 连接PS/2鼠标。 PS/2 KB: 连接PS/2键盘。 USB: 连接USB设备,如USB Modem、数码相机、USB硬盘 等,最大数据传输速度:12 MB/S。USB接口本身提 供5 V/500 mA的供电功率,所以小功率的USB外设可以 不用外接电源。 IEEE–1394: 连接IEEE–1394标准的摄影机、MIDI合成器、硬盘等, 最低数据传输速度为100 Mb/s,目前最大数据传输速度 为400 Mb/s。 返回 主板

  13. 上一页 下一页 1.认识主板 8) 跳线短路插座 用于设定CPU工作的外频和倍频,调整CPU的工作电压,BIOS升级开关,清除CMOS 信息等。有的主板是免跳线的主板,以上设置都在CMOS设置中实现。 返回 主板

  14. 上一页 下一页 2.电脑硬件接口 现在的主机板提供了和外部设备的接口,这些接口都不断向高传输速度发展, 并逐步取代老的总线接口。表2-2说明了电脑硬件接口的性能特点。 返回 主板

  15. 上一页 下一页 3.AT与ATX主板的主要区别 ATX主板的规格,最主要是为了改善多年来的AT主板内部部件的排列,对整个系统散热处理、易于扩展与维护等方面重新做了整体规划。Intel 公司于1995年发表了ATX 1.0 ATX主板的优点如下: (1) 主板的横面从AT的22 cm增加到30 cm。 (2) 外围设备I/O接头的电路直接在主板的边缘,COM1、 COM2、LPT1(并行接口)与主板之间没有扁平电 缆,使主板更加紧凑。 (3) 硬盘/软驱的扁平电缆被设计在主板边缘,不会交错 纵横排列,也可缩短扁平电缆的长度,有利于提升传 输速度和稳定性。 返回 主板

  16. 上一页 下一页 3.AT与ATX主板的主要区别 (4) ISA / PCI总线插槽可以使用较长的扩展卡。 (5) 内存插槽在主板的中间,不会与软驱、硬盘或光驱 的电源拥挤在一起,使拔插内存条非常方便。 (6) CPU插座安排在电源风扇的出风口,对CPU散热冷 却和空气的对流有很大的帮助。ATX的电源除了标 准的电源外,还提供了3.3 V的低电压,配合软件的 设置,可作为节能的管理与控制。 (7) 改善主板的塑料柱固定的孔位,以及电磁干扰的问 题。 (8) 电源具有软件关机、远程开机和键盘触控开机等功 能。 返回 主板

  17. 上一页 下一页 4.选购合适的主板 1) 主板芯片组 2) 结构布局 3) 升级和扩充性 4) 超频稳定性 5) 主板厂商和工艺水准 6) 性能价格比 7) 方便快捷性 8) 更细节的要求 9) 售后服务 返回 主板

  18. 上一页 下一页 2.2.02中央处理器CPU CPU负责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并实现本身运行过程的自动化。 图2-3 AMD Athlon CPU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19.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央处理器CPU 1.时钟频率 2.体系构架 3.高速缓存 4.制造工艺 5.CPU主频 6.CPU的增强功能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20. 上一页 下一页 1.时钟频率 时钟频率是衡量CPU速度的基本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如Celeron 500 MHz和PⅢ 500 MHz相比,它们的性能差距很大。对于同一类型的CPU而言,主频越高则处理速度 越快。 中央处理器CPU

  21. 上一页 下一页 2.体系构架 CPU的构架应与主板支持的CPU插座相匹配 PⅡ、PⅢ和Celeron有Slot 1 和 Socket 370 两种构架; • Pentium 和 MMX Pentium是Socket 7构架; • K6、k6–2、k6–3是Socket 7构架; • K 7(Athlon、Thunderbird)是 Slot A构架; • K7(Thunderbird、Duron)是Socket A构架 中央处理器CPU

  22. 上一页 下一页 3.高速缓存 CPU内部有L1 Cache,在Pentium中是16 KB, L1 Cache工作频率与CPU主频相同,它在CPU内部作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现在的CPU上还有L2 Cache,L2 Cache的工作频率有的与CPU主频相同,有的是CPU主频的一半。L1 Cache 和L2 Cache对系统速度有很大的改善。 中央处理器CPU

  23. 上一页 下一页 4.制造工艺 一个CPU内部有几百甚至几千万个晶体管,早期的Pentium 采用0.35 μm工艺, 后来是0.25 μm,现在的CPU是0.18 μm工艺甚至更小。CPU内部线越细,发热也越少,工作频率就可以提高。 中央处理器CPU

  24. 上一页 下一页 5.CPU主频 CPU主频=外频×倍频。 CPU的工作频率应与主板支持的CPU工作频率相匹配。 CPU的超频与主板提供的CPU工作频率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还与主板提供的CPU电压可调整范围有关 中央处理器CPU

  25. 上一页 下一页 6.CPU的增强功能 1) 流水线 流水线就是把复杂的装配过程分解成一个一个简的工序。 2) 超级流水线 超级流水线是对高主频的CPU而言的,原理与流水线技术一样,但它的流水线周期比一般CPU更短。 3) 超标量技术 超标量技术是通过资源重复设置来提高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方法。 4)MMX指令集 MMX指令集用于提高CPU对 声音和3D数据的处理能力。 中央处理器CPU

  26. 上一页 下一页 6.CPU的增强功能 5)3D Now!指令集 3D Now!指令集由AMD公司开发,用来缓解 CPU 与三维图形加速卡之间在三维图像建模和纹理数据 的传输瓶颈。 6)SSE指令集 SSE通过8个全新的128位单精度寄存器,能同时处 理4个单精度浮点变量。 7)AltiVec指令单元 AltiVec指令单元与SSE、3DNow!原理类似,但功 能比SSE和3D Now!更强大,指令的范围从最基本 的向量算法(如十字相乘)到复杂的线性代数函数 等。 中央处理器CPU

  27. 上一页 下一页 6.CPU的增强功能 5)3D Now!指令集 3D Now!指令集由AMD公司开发,用来缓解 CPU 与三维图形加速卡之间在三维图像建模和纹理数据 的传输瓶颈。 6)SSE指令集 SSE通过8个全新的128位单精度寄存器,能同时处 理4个单精度浮点变量。 7)AltiVec指令单元 AltiVec指令单元与SSE、3DNow!原理类似,但功 能比SSE和3D Now!更强大,指令的范围从最基本 的向量算法(如十字相乘)到复杂的线性代数函数 等。 中央处理器CPU

  28. 上一页 下一页 2.2.3 内存 内存是主板上安装的重要部件之一,它是存储数据与程序的记忆部件。 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分为动态RAM(Dynamic RAM)和静态RAM (Static RAM)。 图2-4 HY PC100内存条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29. 上一页 下一页 1.只读存储器(ROM)的类型与特点 只读存储器(ROM),最常见的就是主板上的BIOS芯片主板BIOS包含加电自检程序POST(Power On Self Test)、CMOS Setup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 ROM有如下类型: Mask ROM :掩模式ROM,大量生产,仅能烧录一次的ROM。 PROM:可编程的ROM,只能烧录一次。 EPROM:可用紫外线擦除和重新烧录的ROM。486及以前电脑的BIOS使用EPROM芯片。 EEPROM:可用一定的电压(如+5V或+12V)擦除和重新烧录的ROM。 返回 内存

  30. 上一页 下一页 2.动态内存(DRAM)的类型和特点 FPM DRAM: 快速页模式DRAM,72线,5 V电压,支持66 MHz的总 线频率。 EDO DRAM: 扩展数据输出的快速DRAM SDRAM: 同步DRAM,168线, 3.3 V,普遍采用的内存条,其存取速度为10 ns、 8 ns、7 ns、6 ns。 RDRAM: 内存数据宽度为16 bit,接口为184针RIMM,使 用2.5 V电压,板载一块SPDROM。 DDR SDRAM: 为双数据率SDRAM。它在单个时钟周期内的上 升/下降沿内都传送数据,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 到普通SDRAM的两倍。 VCDRAM: 简称VCM,64位,3.3 V。VCM是NEC公司设计的用于提 高DRAM内存带宽的一项技术 返回 内存

  31. 上一页 下一页 3.静态存储器(SRAM)的类型和特点 Cache SRAM:用于CPU内部或外部(L1 / L2)高速缓存。 PB SRAM(Pipeline Burst Cache SRAM):主要用于在Socket 7 主板上的高速缓存。SRAM不能作为电脑的主存,只用于关键性的地方 返回 内存

  32. 上一页 下一页 4.挑选内存条 目前内存的主流是PC100、PC133和PC150规范的SDRAM,介绍如下 5.内存的存取速度内存的CAS延迟时间,就是指内存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 6.辨别内存的优劣 返回 内存

  33. 上一页 下一页 2.2.4 硬盘 硬盘是电脑非常重要的存储设备,它对电脑的整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容量、速度和稳定性,电脑玩家还要求硬盘的超频性能。对于网络服务器还要求硬盘有热拔插的功能。图2-5是Quantum硬盘的内部结构。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34. 上一页 下一页 1.硬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硬盘中主要有盘片、主轴电机、磁头及磁头传动机构和硬盘控制电路板。 当电脑要访问硬盘数据时,通过磁头的传动机构就可以定位在硬盘的相应区域上,实现对硬盘的存取。关闭硬盘时磁头会自动停放在 “安全轨”(最内圈)上。 注意:硬盘不得自行拆开,否则盘腔内就会有灰尘,由于硬盘的高速旋转,灰尘会使硬盘盘片和磁头损坏。 返回 硬盘

  35. 上一页 下一页 2.硬盘的数据传输模式 硬盘通过CPU将数据送至内存,这种传输模式的传输速率较慢,并占用CPU时间,我们称这种传输方式为PIO模式(Programmable I/O Mode)。另外,硬盘的数据不通过 现在的硬盘和硬盘的接口主要分为IDE和SCSI两大类 IDE接口: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集成器件电子技术),主要用于连接IDE类型的硬盘和光盘驱动器,是现在一般电脑采用的接口。 SCSI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早就被移植到微机上使用,用于连接SCSI类型的硬盘和光盘驱动器等。SCSI硬盘的速度快,容量大,稳定性好,但是价格高,一般用于网络服务器。 返回 硬盘

  36. 上一页 下一页 3.硬盘容量 硬盘容量的表示单位是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吉字节)。硬盘厂商把硬盘的容量单位以10进制来计算:1 K=1000字节,1 M=1000 K,1 G=1000 M;在CMOS Setup设置程序中自动检测的硬盘容量也是以10进制来计算。 特别提示 在购买和使用硬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硬盘容量,硬盘平均寻道、传输速率,硬盘Cache容量、转速。 支持Ultra DMA/33、Ultra DMA/66或ATA100数据传输规范。 超频性能。 支持S.M.A.R.T 自我监视分析修复技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从市场统计观察准备购买硬盘品牌的返修率及售后服务 返回 硬盘

  37. 上一页 下一页 2.2.5 显卡 显卡是主机与显示器之间的一块接口卡,它的好坏决定了显示的速度,尤其是图形图像、动画的显示质量和速度。对于电脑游戏的玩家更是要注重显卡的性能。图2-6是技嘉GA-660显卡。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38. 上一页 下一页 1.显卡有关的基本概念 1) 像素(Pixel)、分辨率和颜色数 图像的最基本单元是点,但在显示器上,我们把组成图像的这些点叫像素(Pixel)。 返回 显卡

  39. 上一页 下一页 2.2.6 显示器 图2-7是飞利浦105 G显示器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40. 上一页 下一页 1.分辨率 分辨率就是指屏幕上水平和垂直方向所显示的点数。这些点也称为像素,每一个像素由红、绿、蓝三粒荧光粉构成,每一粒的不同亮度组合,可以形成像素不同的颜色。分辨率越高,图像也就越清晰,且能增加屏幕上的信息容量。 2.刷新频率 刷新频率也称刷新速度(有的显示器也称场频),实质上就是改变显示刷新频率 。 3.行频 显示器的行频,即水平扫描频率,是指电子枪每秒在屏幕水平方向上扫描的次数,以kHz为单位。 返回 显卡

  41. 上一页 下一页 1.分辨率 4.点距 一般来说,点距是指显像管水平方向相邻的同色荧光粉间的距离(水平距=点距×0.866)。 5.视屏带宽 视屏带宽是衡量显示器厂商高频电路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高频电路设计得好,图像质量会有很大提高。视频带宽也是衡量显示器分辨率和刷新速度的一个综合指标,带宽=水平像素×垂直像素×刷新速度/过扫描系数,过扫描系数一般为0.7。 6.亮度和对比度 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与电视机中的概念相似,它们都可以通过显示器上的按钮或旋钮来调整。亮度是指显示屏幕的亮度,对比度的含义是显示画面或字符与屏幕背景底色的亮度的对比。 返回 显卡

  42. 上一页 下一页 1.分辨率 7.尺寸 显示器的屏幕尺寸说的实际上是显像管的对角线尺寸,单位是英寸(1英寸=2.54 cm),实际上使用的屏幕大小比标称的尺寸小 。 8.其它方面 显示器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平面(球面、柱面)度,色彩饱和程度,调整失真的方式(梯形失真、枕形失真、旋转失真),色温控制,消磁功能,低辐射,调整分辨率和刷新速度后屏幕的错位程度(越小越好),还有外形是否合意 。 9.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以其轻便、体积小。 返回 显卡

  43. 上一页 下一页 2.2.7 软盘驱动器 1.一般软驱 关于软驱和软盘的一些名词说明如下。 磁头(Head): 是读取磁盘数据的装置,盘片分两面, 软驱磁头相应就称为1头和0头,软驱和硬盘不一样, 在读写磁盘时,磁头与盘片接触,所以磁头脏了会 划伤盘片。 磁道(Track): 是盘片存放数据的同心圆轨道,盘片最 外道称0道。 扇区(Sector): 每个磁道分为若干个扇区,一般每个扇 区存放512字节的数据,扇区是访问磁盘的最小单 位。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44. 上一页 下一页 2.2.7 软盘驱动器 软盘转速: 1.44 MB软驱中的软盘转速为300 r/min,1.2 MB软 驱中的软盘转速为360 r/min。 2.大容量的软驱 大容量软驱的容量都上了100 MB 。 3.挑选软驱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45. 上一页 下一页 2.2.8 光盘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是指能够读光盘,或能够读写光盘的驱动器。现在的主流光盘驱动器主要有:只读光驱CD–ROM、DVD–ROM,可刻录光驱CD–R和CD–RW。图2-8是一款美达48倍速的CD–ROM。 图2-8 美达48倍速CD-ROM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46. 上一页 下一页 2.2.8 光盘驱动器 • 1.CD–ROM光盘基本原理 • CD光盘是Compact Disc的缩写,ROM就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CD–ROM就是只读光盘存储器。 • 2.光驱的分类 • 光驱的接口类型有IDE接口、SCSI接口或并口 。 • CD–ROM:只读光盘驱动器 • CD–R:光盘刻录机 • (3) CD–RW:可重复刻录的光盘 • (4) DVD-ROM • 3.挑选光驱 • 光盘驱动器主流现在是CD–ROM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47. 上一页 下一页 2.2.9 声卡 声卡是电脑用来处理声音的,也就是音频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图2-9 YAMAHA PCI声卡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48. 上一页 下一页 2.2.9 声卡 1.关于声音 1)声音的本质 由于物体的振动造成空气压力的变化,这种变化引起耳膜的振动,从而听到声音 。 2)声音的数字化 声音在一般声响设备中的形态是电信号的变化,声音的频率和音量变化是连续的,但在电脑中只能处理数字信号,所以声音也被数字化。 2.关于声卡 1)声卡的组成 电脑上的声卡主要包含模拟/数字转换(A/D)、数字/模拟转换(D/A)和音频处理器,现在的很多声卡上的一块大的集成块就包含了这三部分。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49. 上一页 下一页 2.2.9 声卡 2)声卡的分类 按总线类型:声卡分为ISA或PCI声卡 3.挑选声卡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50. 上一页 下一页 2.2.9 声卡 2)声卡的分类 按总线类型:声卡分为ISA或PCI声卡 3.挑选声卡 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