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議題一 : 金屬機械工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第四子題 : 機車產業 報告人 : 蔡聖豐 中華民å

議題一 : 金屬機械工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第四子題 : 機車產業 報告人 : 蔡聖豐 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七日. 壹、 機車產業現況說明. 一、 現況說明 ( 一 ) 機車工業產品領域. ( 二 ) 機車工業特性 1 . 資本及技術密集 30 萬輛量產投資 20 億元規模為基礎 2. 產業關聯效果大 中衛體系內之衛星廠百家以上 3. 國際上競合明顯 國際合作 4. 兼顧社會成本 環保、油耗及安全等標準. ( 三 ) 世界主要機車工業生產銷售國家. ( 四 ) 我國機車產業現況. 1. 產業結構:. 1998

ever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議題一 : 金屬機械工業發展願景與策略 第四子題 : 機車產業 報告人 : 蔡聖豐 中華民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議題一:金屬機械工業發展願景與策略第四子題:機車產業報告人 : 蔡聖豐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七日

  2. 壹、 機車產業現況說明 一、 現況說明 (一) 機車工業產品領域 (二) 機車工業特性 1.資本及技術密集 30萬輛量產投資20億元規模為基礎 2.產業關聯效果大 中衛體系內之衛星廠百家以上 3.國際上競合明顯 國際合作 4.兼顧社會成本 環保、油耗及安全等標準

  3. (三)世界主要機車工業生產銷售國家

  4. (四)我國機車產業現況 1. 產業結構: • 1998 • 廠商家數: 428家 (整車廠15家,零件廠413家)。 • 員工人數: 整車廠300人以上之大規模企業居多 • 零件廠則六成五以上未滿20人 • 零件廠仍須仰賴中心車廠、政府及研究機關技術輔導,以提昇產業技術水準。 • 中心廠與零件廠規模差距大,但藉中心衛星體系運作,彼此相依相存,分工合作。

  5. 2. 1999年國內主要機車廠概況

  6. 3. 產業績效 • 零組件方面,國內已有相當不錯的製作技術,自製率幾近百分 • 之百,對日本貿易逆差因此逐年減少。 • 產品而言,我國機車以排氣量50c.c.及125c.c.為市場主流, • 1999年分別佔總產量的33.1%及43.7%。 • 進年來我國整車市場的自給率均在99%左右;零組件部份 • 自給率亦在82%以上 • 各車廠的海外 • 拓展方式:技術輸出、投資設廠、自有品牌經營 • 觸角 : 大陸、越南、印尼、歐洲、中東及南美等地。 • 規模 : 部分結合中心車廠、衛星廠、協力廠、行銷據點、維修 • 廠,有組織的拓展國際競爭力。 1999年 機車產業產值合計達705億元,共生產機車118萬台 (整車業及零件業分別佔54.5%及45.5%) 為全球第四大機車生產國及第五大機車市場。

  7. 3. 產業績效(續) 我國機車工業1995~2000年之產量及產值統計 近年來機車工業總產值呈現縮減現象,自1994年起平均每年降幅為4.22% 機車廠每位員工所創造之營業收入約600萬元(1998),平均每年降幅 0.24%。零件業則有提升( 244.7萬元),平均每年增長4.19% 。 機車廠每一元固定資產投入則創造2.78元營業收入(1998),平均每年跌 幅13.11% 。 零件業為1.84元,平均每年跌幅 5.54% 。 機車大廠海外投資設廠之效益尚未呈現

  8. 3. 產業績效(續) 現階段技術之開發,主要成果如下: (1). 大排氣量機車引擎研發 由經濟部委託工研院完成之大排氣量引擎雛型機開發,國內大型 機車廠已跨入250c.c.國際市場。 (2). 電動機車開發 已有多家廠商開發電動機車,包括光陽公司的舞風電動機車,以 及由六家機車廠所籌組的策盟工業向工研院移轉能源會之EC1 的電動機車,其他如上暐、康陽、景興發 ...等亦推出自己開發 之電動機車。 目前這幾款車均採用鉛酸電池,極速約50~60公里,市區行駛距 離40公里,每小時30公里定速下續航力約可達60公里,適合中 短程代步工具。 但因為鉛酸電池的能量密度低,造成車重太重、續航力不足,至 2000年底國內外銷售總量僅達2萬輛,在導入先進鋰電池後將 可降低車重、提升續航力與降低終生使用成本。

  9. 貳、 環境因素

  10. 參、 發展願景/方向/目標 一、發展願景 以 創新、國際化 為主軸 機車產業之技術於2006年與先進國家同步 產量於2010年前成為全球第三。 汽油機車方面 以低污染、大排氣量機車 為重點產品, 國內兩家以上主要車廠為世界機車業前十大品牌。 電動機車方面 以鋰電池電動機車及中型複合動力機車為重點產品, 不論是技術或產品,均居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11. 開發新四行程汽油引擎以替代二行程引擎、 • 開發污染防治系統. • 開發下一代電動機車及複合動力車輛為 低污染車輛 政府:加強電動機車之周邊配合措施及公共 設施及獎勵辦法以利電動機車發展 • 開發大排氣量引擎(150c.c.以上)、 • 開發電子噴油及引擎管理系統、 • 開發鋁合金車架之大型車輛以 • 發展模組化技術以降低成本。 提升國際競爭 二、發展方向 (一)技術面 技術未來發展動向

  12. (二)產業面 自主能力將更強 內外銷並重 中心廠的外銷量將逐年增加 零組件廠的發展空間將由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 (三)相關政策措施 比照汽車產業給予稅則獎勵優惠,及支援各項研發

  13. 二、發展目標 2006年 機車工業產值: 新台幣885億 從業人員: 15.6仟人 平均每人年產值: 新台幣567萬元 研發經費佔總產值比例:4.5 % 出口值: 新台幣549億元 2010年 機車工業產值: 新台幣1216億 從業人員: 16仟人 平均每人年產值: 新台幣778萬元 研發經費佔總產值比例:5.0 % 出口值: 新台幣956億元 全球第三位

  14. 四、 發展策略 鼓勵創新型之研究發展, 建立國際級之技術能力 加強整車廠與零組件廠之整合, 促成國際級之大集團 提昇國際競爭力,積極拓展外銷, 建立國際品牌 積極延攬培訓研發、 生產及經營管理人才 輔導業者進行 區域性產業分工及國際合作

  15. (一) 鼓勵創新型之研究發展,建立國際級之技術能力 • 1. 利用「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之租稅獎勵措施,鼓勵開發新車型、 • 低污染、零污染電動機車、大排氣量及其他衍生之高附加價值產品。 • 2. 為鼓勵業者開發高附加價值之大排氣量機車,建議應儘速核准150cc • 以上機車於國內發照行駛。 • 3. 運用經濟部「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畫」、「技術引進計畫」、「主 • 導性新產品計畫」及「民間科專計畫」,以支援專業研發公司或事 • 業內研發,建立國際級之自主技術。 • 4. 訂定嚴格污染、安全及材料回收法規,防止劣質產品進入國內市場 • ,危害環境品質。

  16. (二) 加強整車廠與零組件廠之整合,促成國際級之大集團 1. 強化中心衛星工廠體系制度,運用經濟部「車輛產業提昇競爭力計 畫」, 促進產業垂直與水平整合,並擴大成國際級規模。 2. 推動製造業自動化及電子化計畫(電子商務化),以進軍國際市場 (三) 提昇國際競爭力,積極拓展外銷,建立國際品牌 1. 強化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等相關財團法人功能提供研發檢測驗證及相 關服務,以取得國際認證。 2. 整合大陸及東南亞之製造優勢與國內之研發銷售能力,並藉技術合 作廠之全球銷售通路,以整套零件或整車方式輸出,成為全球機車 零組件之運籌中心。 3. 舉辦國內機車展覽或競賽活動,提高國產機車之國際知名度,積極 拓展外銷

  17. (四) 積極延攬培訓研發、生產及經營管理人才 定期分析與預測市場來調配人力結構,並訂定核心人才延攬及培訓計畫。 (五) 輔導業者進行區域性產業分工及國際合作 1. 策略性規劃整車及零組件業前往具市場規模地區投資。 2. 定期研討並擬定對大陸及國際投資與分工策略,並建立法規、技術、 投資、人才等對應管道,以加速產業國際化。

  18. 敬請指導 報告結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