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股權結構與買回庫藏股之宣告效應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Announcement Effects on Stock Repurchases

股權結構與買回庫藏股之宣告效應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Announcement Effects on Stock Repurchases. 指導教授 : 林憶樺 博士 研究生 : 林聖涵 2008/06/09. 研究背景與動機. 證券交易法未通過前,我國法令原則上禁止庫藏股的交易,但實務界卻盛行母公司透過子公司來買回母公司股票,產生了企業集團內部交叉持股的現象,實質上即有庫藏股交易的本質

eze
Download Presentation

股權結構與買回庫藏股之宣告效應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Announcement Effects on Stock Repurchases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股權結構與買回庫藏股之宣告效應Ownership Structure and Announcement Effects on Stock Repurchases 指導教授: 林憶樺 博士 研究生: 林聖涵 2008/06/09

  2. 研究背景與動機 • 證券交易法未通過前,我國法令原則上禁止庫藏股的交易,但實務界卻盛行母公司透過子公司來買回母公司股票,產生了企業集團內部交叉持股的現象,實質上即有庫藏股交易的本質 • 2000年6月30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證券交易法第二十八條之二及其相關之規定,並於2000年8月7日證期會公佈「上市上櫃公司買回本公司股份辦法」後正式實施

  3. 研究背景與動機 • 資訊或訊號假說認為由於公司可能存在資訊不對稱,導致公司的股價被市場低估的現象,藉著買回庫藏股的宣告,管理當局藉此傳達公司價值非理性地被低估的消息,保障股東權益(Jarrell, 1991, Ikenberry et al. , 1995, Asquith and Mullins, 1986, Comment and Jarrell, 1991)

  4. 研究背景與動機 • 庫藏股買回的宣告對於投資者而言是一項好消息:對於宣告當天與次一天都為正向的關係,但會受到公司治理股權結構的影響而有所差異(Edith Ginglinger and Jean-FranciosL’Her,2006) • 法國僅14﹪的公司股權有分散。接近股權集中公司,而股權集中之公司會有代理人問題,但不是存在於股東與管理者之間,是存在於多數股權與少數股權間。 (Faccio and Lang, 2002)

  5. 研究背景與動機 • 翁淑育(2000)研究結果發現,控制股東普遍交叉持股的方式,使控制權與現金流量權產生偏離,並透過參與管理來增強對公司的控制 • 葉銀華(2002)進一步發現台灣上市公司的最大股東有23.9%採金字塔結構,另有40.1%的上市公司採交叉持股來增強對公司的控制權

  6. 研究目的 • 透過台灣上市公司的庫藏股樣本,檢視國內公司是否會透過庫藏股的執行傳達股價被低估的訊息,亦即庫藏股的宣告效果 • 國內公司之庫藏股宣告效應是否會受公司股權結構影響

  7. 研究假說 • 庫藏股制度在國外已實施多年,因此國外已有一些庫藏股方面的研究,相關研究發現,投資人視公司買回庫藏股為市場低估公司價值,是好消息的訊號發佈, 亦即訊號假說(Vermaelen,1981, Healy and Palepu, 1993, Vermaelen,1981, Asquith and Mullins,1986, Comment and Jarrell, 1991, Tsetsekos,1993) H1:根據訊號假說, 宣告庫藏股之前的市場績效與庫藏股的宣告反應呈負相關

  8. 研究假說 • 研究指出股權集中可以克服搭便車(free-rider)的問題進而提高公司的價值,此外股權集中可以降低被稀釋股權的風險,且較不會成為被併購的對象,對於市場為一好消息(Shleifer and Vishny,1986,Ginglinger and L’Her,2006) • 股權集中公司,代理成本會發生在少數股權與控制股權之中,股權越是集中,小股東的權益越有可能被侵害(Shleifer and Vishny,1997 ) H2:股權集中度會影響庫藏股的宣告反應

  9. 研究假說 • Gomes and Novaes(2001)發現當控制股東參與公司的管理時,會增加大小股東間的衝突 。 • 葉銀華(1999)發現台灣上市公司約有76%為家族控制,66.45%董事會為最大家族控制。 • 葉銀華(1999)發現台灣上市公司為家族控制且股權集中在控制股東手中,因此控制股東極容易透過其控制權進行關係人交易或是盈餘管理之行為 H3:家族持股率與庫藏股的宣告反應呈負相關

  10. 研究假說 • Gomes and Novaes(2001)研究顯示有數個大股東存在能夠保護少數股權,因為能夠促進大小股權間的協商。 • Dahlquist and Robertson(2001)發現外資法人可以避免公司有獨大的股東並對公司的決策具有影響力。 H4:第二大股東或外資的持股率與庫藏股的宣告反應呈正相關

  11. 樣本特性

  12. 樣本特性

  13. 研究設計 透過迴歸分析來探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宣告買回庫藏股時的市場反應的影響,買回股票的主要變數外,也會加入影響公司管理當局執行股票買回之變數 及影響股價反應之變數做控制變數來分析

  14. 變數定義

  15. 樣本來源 • 本研究的樣本期間為2000年8月7日至2006年12月31日,共執行1499次的買回,將其有資料遺漏及不全公司資料刪除,其刪除後樣本為974筆 • 公司的基本財務資料,如股東權益報酬率、資產報酬率、流通在外股數、流動比率等資料,皆取自台灣經濟新報社資料庫

  16. 實證結果

  17. 結論 • 本研究以事件研究法對2000年8月7日至2006年12月31日之間有宣告買回庫藏股之上市公司進行研究,市場對庫藏股宣告給予正向的反應,尤其買回庫藏股前的股價表現愈不好時,庫藏股的宣告反應愈好 • 實證結果顯示當買回庫藏股的公司股權集中度愈高、家族持股比率愈高,庫藏股宣告的累積異常報酬愈好。不過當外資與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愈高,並未發生對大股東的制衡作用,未能對市場反應有正向的影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