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中药学

中药学. 铁岭市卫生学校 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第十四章 安神药. 第十四章 安神药. 含义: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性能功效:性味以甘平为主,多入心、肝、肾三经。具有安神定志作用。 主治:主要适用于神志不安的病证,症见心悸、失眠、多梦、癫狂、惊风等。. 第十四章 安神药. 现多用于神经性失眠、神经衰弱、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癫痫、精神病等。 据药理及临床研究,本类药物多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镇静、催眠作用或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因而表现出“安神”作用。. 第十四章 安神药.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药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药学 铁岭市卫生学校 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2. 第十四章 安神药

  3. 第十四章 安神药 • 含义: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 性能功效:性味以甘平为主,多入心、肝、肾三经。具有安神定志作用。 • 主治:主要适用于神志不安的病证,症见心悸、失眠、多梦、癫狂、惊风等。

  4. 第十四章 安神药 • 现多用于神经性失眠、神经衰弱、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癫痫、精神病等。 • 据药理及临床研究,本类药物多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起镇静、催眠作用或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因而表现出“安神”作用。

  5. 第十四章 安神药 • 配伍:引起神志不安病证的原因各异,应审因施治。阴虚血少-养血滋阴药;心火亢盛-清心泻火药;肝阴上亢-平肝潜阳药。 • 至于癫痫、惊风等证,多以化痰开窍或平肝息风药为主,本类药只作辅助之品。

  6. 第十四章 安神药  使用注意:矿石类药物,如作丸散服,易伤胃耗气,须酌情配伍养胃健脾之品,而且只宜暂服,部分药物具有毒性,更须慎用。用治失眠,应于临睡前服药。 • 分类: • 1.重镇安神药 • 2.养心安神药

  7. 第十四章 安神药 • 选药及配伍: • 1.实证的心神不安——重镇安神药。 火热所致——可配伍清泻心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药物; 痰所致者——与祛痰,开窍药物配伍; 血瘀所致者——与活血化瘀药配伍; 肝阳上扰者——与平肝潜阳药配伍; 癫狂、惊风等证,应以化痰开窍或平肝息风药为主,本类药物多作为辅药应用。

  8. 第十四章 安神药 • 2.虚证心神不安——养心安神药物。 • 血虚阴亏——与补血,养阴药物配伍; • 心脾两虚者——与补益心脾药配伍; • 心肾不交者——与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之品配伍。

  9. 一、重镇安神药 多属质重的金石及介壳类药物,取其重则能镇,重可去怯作用,多用治心悸失眠、惊痫癫狂,心神不安的实证。部分药物还具平肝潜阳等功效,可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等证。

  10. 一、重镇安神药 • 教学内容 • 掌握:朱砂 • 熟悉:磁石 • 了解:龙骨、琥珀

  11. 朱 砂 • 来源:汞化合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要含HgS。

  12. 朱 砂 • 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HgS) •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质重,寒能清火,重可镇怯,专入心经。既善重镇而安神,又善清泻心火而解毒。既为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又为治热毒疮肿及咽痛口疮所常用。

  13. 朱 砂 • 性能: 甘,微寒。 • 有毒。归心经。 • 功效: • 镇心安神, • 清热解毒。 • (红-主入心经)

  14. 朱 砂 • 主治: • 1.心火亢盛所致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等证。当归、生地-朱砂安神丸。 • 2.高热神昏,惊厥,癫痫。牛黄、麝香-安宫牛黄丸;治癫痫,磁石-磁朱丸。 • 3.疮疡肿毒,咽痛,口疮。硼砂、冰片。

  15. 朱 砂 • 此外,本品可与其它药物(如茯苓)拌制后用,以增强安神的作用;又可作为丸剂的外衣,除加强安神功效外并有防腐的作用。

  16. 朱 砂 • 使用注意:每次0.5-1g,入丸散或研末冲服。不入煎剂。外用适量。有毒,内服不可过量或持久服用;忌火煅,火煅则析出水银,有剧毒。 • (肝功能不正常者慎用。 主要是由于朱砂进入人体后主入肝肾,并且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17. 磁 石 • 成分:主含四氧化三铁(Fe3O4)

  18. 磁 石 • 性能:咸,寒。归心、肝、肾经。 • 功效:潜阳安神,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 善治肝阳上亢所致心神不安(主入肝经),既能镇心,又能潜阳,为潜阳安神要品。 • 用量:10-30g。打碎先煎,醋淬后入丸、散,每次用1-3g。吞食不易消化,脾胃虚弱者慎服。

  19. 朱砂、磁石 • 同为矿物药,均性寒而功善镇心安神,治心悸失眠,惊风癫狂。 • 朱砂:有毒,长于清心重镇安神,尤善治心火亢盛之神志不安,又能清热解毒,治疮疡肿毒,咽痛口疮。 • 磁石:无毒,长于平肝重镇安神,以阴虚阳亢之神志不安为宜,又善聪耳明目,纳气平喘,治肾虚耳鸣、耳聋、目昏,以及肾不纳气之虚喘。

  20. 龙 骨 • 来源: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 • 前者习称 • “龙骨”, • 后者习称 • “五花龙骨”。

  21. 龙 骨 • 原动物的牙齿化石。 • 性能:甘、涩,平。 • 归心、肝、肾经。 • 功效: • 镇惊安神, • 平肝潜阳, • 收敛固涩

  22. 龙 骨 •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要药,善治肝阳上亢所致心神不安(主入心、肝经) • 用量:15-30g,先煎。 • 生用-镇惊安神,平肝。 • 煅用-收敛固涩。

  23. 琥 珀 • 来源:古代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 • 从地下挖出称“琥珀” • 或从煤中选出的称 • “煤珀”。

  24. 琥 珀  性能: 甘,平。归心、肝、膀胱经。 • 功效:定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既安神,又活血,善港澳台 诸淋,尤以血淋为宜 • 用量:每次1.5-3g,研末冲服,不宜入煎剂。

  25. 二、养心安神药 • 多属植物药,取其滋养心肝作用,多用于心悸怔忡,不眠多梦,心神不安的虚证。

  26. 二、养心安神药 • 教学内容 • 掌握:酸枣仁 • 熟悉:柏子仁、远志 • 了解:合欢皮

  27. 酸枣仁 • 来源: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 

  28. 酸枣仁 • 善滋养阴血,为养血安神要药 • 性能特点:本品味甘滋养,性平不偏。功善养心益肝而安神,并能敛汗,主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兼治体虚多汗等证。

  29. 酸枣仁 • 性能: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 功效: • 养心安神, • 敛汗

  30. 酸枣仁 • 主治: • 1.心肝血虚引起的虚烦失眠、惊悸怔忡等证。常配伍当归、何首乌、龙眼肉等。 • 2.体虚自汗、盗汗等证。常配伍党参、五味子、山茱萸等。

  31. 柏子仁 • 来源: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种仁 。

  32. 柏子仁 • 性能: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 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 用于虚烦不眠、惊悸怔忡,肠燥便秘。 • 甘平滋润,交通心肾,治心肾不交心悸失眠为好

  33. 酸枣仁、柏子仁 • 均味甘性平,功能养心安神,治虚烦不眠,心悸多梦,常相须为用。 • 酸枣仁:兼能敛汗而治体虚自汗、盗汗。 • 柏子仁:又善润肠通便而治肠燥便秘。

  34. 远 志 • 来源:远志科 • 植物远志或卵 • 叶远志的干燥 • 根。 

  35. 远 志 • 性能: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 功效: • 安神益智, • 祛痰开窍, • 消痈肿

  36. 远 志 • 善开心气而宁心安神,通肾气而强志不忘,有交通心 • 肾之长,用治 • 心肾不交心悸 • 失眠为好。

  37. 合欢皮 • 来源: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树皮。 

  38. 合欢皮 • 性能:甘,平。归心、肝、肺经。 • 功效:安神解郁, • 活血消肿 • 善舒肝解郁, • 悦心安神,故对 • 忿怒忧郁所致失 • 眠为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