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审 美 与 艺 术 Shenmei yu yishu

审 美 与 艺 术 Shenmei yu yishu. 第五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diwu zhang yishu de benzhi yu tezheng. 形式美 自然美 社会美. 现实美. 审美形态. 艺术美 (现实美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关于艺术本质的认识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特殊 意识形态 (艺术的特征). 意识形态. 一般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 决定作用. 反作用. 社会 结构. 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机器.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的总和).

farh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审 美 与 艺 术 Shenmei yu yishu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审 美 与 艺 术 Shenmei yu yishu 第五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diwu zhang yishu de benzhi yu tezheng

  2. 形式美 自然美 社会美 现实美 审美形态 艺术美(现实美的集中体现)

  3. 第五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关于艺术本质的认识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4. 特殊意识形态 (艺术的特征) 意识形态 一般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 决定作用 反作用 社会 结构 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机器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 一、艺术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5. 艺术活动系统 艺术创作 艺术欣赏 艺术作品 生产 消费 产品 生 活 (客体) 艺术家 (主体) 艺术品 (客体) 欣赏者 (主体) 二、“艺术生产”理论

  6. 三、关于艺术本质的认识 生 活 (客体) 艺术家 (主体) 艺术品 (客体) 欣赏者 (主体) “模仿说” 再现说 主观精神说 客观精神说 表现说 新批评派 结构主义 阐释主义 接受美学 (P151——P155) (159页第2行——第7行) (156页倒4行——157页第10行)

  7. 四、艺术的审美价值 ●愉悦娱乐功能 通过情感感染令人激动、陶醉、愉快,获得精神慰籍。 ●启迪认识功能 通过真实地反映生活,使人获得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 ●感化教育功能 通过对生活的评价,给人道德力量,唤起爱憎态度。

  8. 晓风吹起——艺术像什么? 弥补缺憾 人生的缺憾得到慰籍 留下痕迹 青春和热情获得永存 重温和分享 快乐和甘甜得以重温和分享 切肤之爱 切肤的痛苦化作切肤的挚爱 华美的梦 充满诗情画意的华美的梦 艺术——人类的精神家园

  9. 当原始人把对自然的征服化作美丽的神话 ——艺术,就成了人类理想的化身

  10. 当悲剧家把人生的苦难搬上舞台 ——艺术,就成了人类情感的净化场

  11. 当战斗者把豪情吟进诗行 ——艺术,就成了人类生存价值的寄托

  12. 当小说家把生和死的故事讲给你听 ——艺术,就成了人类命运的缩影

  13. 在艺术的种种感性形式中,都毫无例外地蕴含着人生的意味、生命的存在和命运的悲怆。艺术是人类生命情感的载体。在艺术的种种感性形式中,都毫无例外地蕴含着人生的意味、生命的存在和命运的悲怆。艺术是人类生命情感的载体。

  14. 歌曲《青藏高原》 远古的呼唤 千年的祈盼 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永久的梦幻

  15. 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籍,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硗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籍,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硗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堪的学徒的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健的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 ——恩格斯《德国民间故事书》

  16. 有这么一个孤儿,他得到了你开给他的某个老板的地址,在那儿他可能会找到工作。在去那个地点的路上,他一边走一边做着白昼梦……他所幻想的可能是这样:他被录用了,很讨新老板的喜欢,并且使自己成了老板的事业所不可缺少的人;他被领到了老板家中,同主人可爱的女儿结了婚;然后,他参与了经营业务,先是一名帮手,后来成了岳父的继承人。就这样,这个梦想天开的人重新得到了他幸福童年所有的东西:庇护他的家,爱抚他的双亲,以及他最喜欢的一个玩物。 ——弗洛伊德《诗人同白昼梦的关系》

  17.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之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之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8. 一、形象性 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 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p159)

  19. 科学家——大气中一种光的现象(天空 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 折射而形成的弧形彩带) 教徒——神灵的显示 农民、渔民——天气农谚 画家、诗人——

  20. 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 科 学——按照理性的要求,以揭示真 理的方式掌握世界; 宗 教——从虚幻的观念出发,以阐明 宗教道德的方式掌握世界; 生产者——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以实际 运用的观点掌握世界; 艺 术——从审美的角度,以具体可感 的美的画面来概括生活的具 体现象,实现对世界的掌握。

  21. 中国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一)由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政权);(二)由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家族系统(族权);(三)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之为鬼神系统(神权)。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中国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一)由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政权);(二)由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家族系统(族权);(三)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之为鬼神系统(神权)。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2. 形象—— 艺术反映生活的 特有方式 其他方式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反映生活;艺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反映生活

  23. 诗歌: 绝 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4. 雕塑 自由女神像 ——寄托了西方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25. 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

  26. 战前准备——列营 吹打 点将 排阵 走队 战斗过程——埋伏 小战 大战 战斗结束——项王败阵 乌江自刎 众军奏凯 诸将争功 得胜回营 中国古曲《十面埋伏》

  27. 艺术形象—— ①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③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8. 二、主体性 艺术用形象反映生活,绝不仅仅是单纯的 “模仿”和“再现”,而是渗入了主体的积极的能动的支配作用。

  29. 生  活 艺术家 主体性 艺术品 欣赏者 主体性 艺术创作 艺术欣赏 主体性体现在艺术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30. 三、审美性 艺术美是现实美 的集中体现。现实美 中所蕴含的东西,艺术 美更集中、更典型地体现出来。因此, 艺术的审美性—— ①是人类审美意识到集中体现 ②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 ③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集中体现

  31.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32. 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既有客观的现实依据,又有主观的加工提炼 红色娘子军 激情燃烧的岁月

  33. 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融合

  34. 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既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有广泛丰富的概括性 艺术典型——“熟悉的陌生人” 水浒传 阿 Q 正传

  35. 艺术创作的主体性 咏梅陆游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36. 艺术创作的主体性 咏梅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它在丛中笑。

  37. 艺术欣赏的主体性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

  38. 父亲 罗中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