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白居易

白居易. 生平.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世遷居下邽(今西省渭南縣),大曆七年(772)生於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他生活在官宦擅權、藩鎮割據、民不聊生的中唐時期;家庭政治地位屬中下層。青少年時代刻苦攻讀,以祈振興家道。十五六歲的時候,以 《 賦得古原草送別 》 一詩嶄露頭角,得到老前輩顧況的賞識。.

fath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白居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白居易

  2. 生平 •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世遷居下邽(今西省渭南縣),大曆七年(772)生於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他生活在官宦擅權、藩鎮割據、民不聊生的中唐時期;家庭政治地位屬中下層。青少年時代刻苦攻讀,以祈振興家道。十五六歲的時候,以《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嶄露頭角,得到老前輩顧況的賞識。

  3. 二十九歲那年,白居易考取了進士。他因直言敢諫,不得居上第,考策官、復策官亦遭貶斥。長慶元(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為避免捲進政治鬥爭漩渦,他請求外遷。他為官認真,深得百姓愛戴。白居易五十八歲了,他深感年老力乏、宦途多險,便決意引退。春天,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自此長別帝京。東都洛陽,他過書”中隱”的生活。既可保富貴,又能遠禍全身。會昌六年(846)逝於洛陽。二十九歲那年,白居易考取了進士。他因直言敢諫,不得居上第,考策官、復策官亦遭貶斥。長慶元(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為避免捲進政治鬥爭漩渦,他請求外遷。他為官認真,深得百姓愛戴。白居易五十八歲了,他深感年老力乏、宦途多險,便決意引退。春天,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自此長別帝京。東都洛陽,他過書”中隱”的生活。既可保富貴,又能遠禍全身。會昌六年(846)逝於洛陽。

  4. 白居易文章精切,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在當時已經流播很廣,甚至遠及「日本,暹羅(泰國)諸國」。但他影響最大的是新樂府詩 ,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晚年放意詩酒,號醉吟先生。初與元稹相酬詠,號為「元白」,又與劉禹錫齊名稱為「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等。

  5. 他的詩歌現存進3000首,在唐代首屈一指。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諷諭,閒適,感傷和雜律四類。今按內容可分為諷諭詩、敘事詩、抒情詩、寫景詩四類。 諷諭詩這類的詩以《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白居易對這類詩十分重視,創作態度也非常認真。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新樂府》自序)他寫這些詩有明確的社會政治目的-”救濟人病,裨補時闕”。 。

  6. 敘事詩:這類詩為數不多,以《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樂府詩》中的《賣炭翁》、《新豐折臂翁》、《縛戎人》等篇也屬這一類。白居易的敘事詩所表現的思想,仍是”兼濟”。抒情詩:這類詩為為數很多,分見於前後兩個時期:有些抒發對離散弟兄的思念之情,有些寫對朋友的深摯情誼,有些讚美剛直不阿的情操,有些表現作者對人生、時局的感慨。敘事詩:這類詩為數不多,以《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樂府詩》中的《賣炭翁》、《新豐折臂翁》、《縛戎人》等篇也屬這一類。白居易的敘事詩所表現的思想,仍是”兼濟”。抒情詩:這類詩為為數很多,分見於前後兩個時期:有些抒發對離散弟兄的思念之情,有些寫對朋友的深摯情誼,有些讚美剛直不阿的情操,有些表現作者對人生、時局的感慨。

  7. 寫景詩:這類詩純粹寫景的很少,大多在寫景的同時,抒發了作者的感情:或表現對大自然的讚美,或寄託天涯淪落之恨,或表現對某地的眷戀之情。他的寫景詩筆觸細膩,設色鮮麗,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如:寫西湖春景的(《錢塘湖春行》)、寫江樓晚景的(《江樓夕望招客》^、寫暮江秋色的(《暮江吟》)。寫景詩:這類詩純粹寫景的很少,大多在寫景的同時,抒發了作者的感情:或表現對大自然的讚美,或寄託天涯淪落之恨,或表現對某地的眷戀之情。他的寫景詩筆觸細膩,設色鮮麗,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如:寫西湖春景的(《錢塘湖春行》)、寫江樓晚景的(《江樓夕望招客》^、寫暮江秋色的(《暮江吟》)。

  8. 新樂府詩派

  9. 白居易是一位居要(志在兼濟)的詩人。但他影響最大的是新樂府詩。白居易繼承了杜甫以及元結、顧況感諷時事、自命新題的樂府詩傳統並有所發展。他最先標榜(新樂府)的名稱,更為明確地以諷諫時政為寫作宗旨,並且創立了主題專一、語言淺近的詩歌形式,成為新樂府詩的倡導者和創作者。白居易是一位居要(志在兼濟)的詩人。但他影響最大的是新樂府詩。白居易繼承了杜甫以及元結、顧況感諷時事、自命新題的樂府詩傳統並有所發展。他最先標榜(新樂府)的名稱,更為明確地以諷諫時政為寫作宗旨,並且創立了主題專一、語言淺近的詩歌形式,成為新樂府詩的倡導者和創作者。

  10. 元稹是白居易的詩友,與白居易並稱元白。他主張樂府詩要刺美見事,不襲古題,這都是與白居易完全一致的。總起來看,以白居易和元稹為自覺倡導者的新樂府詩創作,在中唐詩壇發揚光大了杜甫詩感諷時事的傳統,有意追求通俗淺近的語言風格,實際形成了一大詩派。文學史上稱之為新樂府詩派或元白詩派。元稹是白居易的詩友,與白居易並稱元白。他主張樂府詩要刺美見事,不襲古題,這都是與白居易完全一致的。總起來看,以白居易和元稹為自覺倡導者的新樂府詩創作,在中唐詩壇發揚光大了杜甫詩感諷時事的傳統,有意追求通俗淺近的語言風格,實際形成了一大詩派。文學史上稱之為新樂府詩派或元白詩派。

  11. 王萍萍(2001-02年6U)製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