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起重机械安全培训一 ( 安全管理 )

起重机械安全培训一 ( 安全管理 ). 2014 年 6 月. 一、起重机械是危险性生产设备. ( 一 ) 起重机械的特点 1 、概念 起重机 - 一种循环的、间歇的将重物进行高低或水平位移的搬运设备。 ( 垂直提升和水平移动 0.5t 的升降机电设备和 1t 的承重提升机电设备 , 并提升高度大于等于 2m 。)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 2 、特点. (1) 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 —— 重物越重越高势能越大 , ( 一旦跌落冲量越大 , 运动中惯量和动能也越大 )

fau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起重机械安全培训一 ( 安全管理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起重机械安全培训一(安全管理) 2014年6月

  2. 一、起重机械是危险性生产设备 (一)起重机械的特点 1、概念 起重机-一种循环的、间歇的将重物进行高低或水平位移的搬运设备。(垂直提升和水平移动0.5t的升降机电设备和1t的承重提升机电设备,并提升高度大于等于2m。)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 2、特点 (1)吊物具有很高的势能——重物越重越高势能越大,(一旦跌落冲量越大,运动中惯量和动能也越大) (2)多种运动的组合——四大机构组成多维复杂运动,危险性高,给安全防护增加难度 (3)作业范围大——越是大型的起重机其覆盖的范围也越大,带载高空大范围移动,其危险影响范围大

  4. (4)群体作业——起重机作业一般需要两人及两人以上的多人作业,每个人都要求不能出现差错;一旦发生事故将危及多人(4)群体作业——起重机作业一般需要两人及两人以上的多人作业,每个人都要求不能出现差错;一旦发生事故将危及多人 (5)作业条件复杂多变——尤其室外施工作业,受气候、地形、周围环境(多人交叉施工、障碍物、构筑物、多机同时作业等)、物料形状等诸多因素影响

  5. (6)电建行业现场起重机繁多——随着工程规模的增大,现场所用起重机数量、种类都很多,大中型起重机也增多,风险增大,管理难度加大。如塔式(动臂、平臂,固定、移动) 、龙门式、门座式、履带式、汽车吊、轮胎吊、桥式、各种升降机、提升设备等等。

  6. (二)起重机械事故特点 近几年来,全国大吨位起重机械增多,各行各业应用比较广泛,而大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是造成起重机械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起重机械事故特点如下: 1、事故大型化、群体化、涉及范围大(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伤亡大 2、事故类型集中,经常发生同类性质事故(如塔机、门机倒塌、汽车吊倾翻、履带吊折臂等)

  7. 3 、事故后果严重,往往是恶性事故并造成影响大(如社会影响、企业影响以及人员心理影响等) ,对工程影响大(工期进度可能拖延几个月或半年) ;财产损失大(百万、千万甚至上亿) 4、起重机各个环节都可能发生事故,如安拆、作业、维修等 5、起重机事故类型和机种有关,有时某种机型同类事故频繁发生(如门机多次拆卸倒塌,履带吊多次折臂倒塌等等)

  8. 警示 6、电建及建筑行业为高危行业,也是起重机事故多发的行业,与起重机数量多,使用频率高和作业条件复杂有关 7.素质低的人员是事故高发人群,往往犯低级错误或违章 起重机械被共认为是危险性生产设备!

  9. 二、起重机械事故原因 其实,造成起重机械事故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机械本身,危险点和危险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实践告诉我们: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的环境条件 管理缺陷 --都可能是造成事故的危险点或危险因素。

  10. 起重机械是广泛供认的危险性生产设备,它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且在各种状态下(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正常停机]、故障状态、保养维修状态,以及转移运输、安装拆卸、调试试验等)都有危险点或危险因素,可能发生事故。所以危害辨识应该针对每项作业从上述四个方面去找出。起重机械是广泛供认的危险性生产设备,它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且在各种状态下(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正常停机]、故障状态、保养维修状态,以及转移运输、安装拆卸、调试试验等)都有危险点或危险因素,可能发生事故。所以危害辨识应该针对每项作业从上述四个方面去找出。

  11. ☞事故分析(鱼刺图)

  12. 1、起重机的不安全状态: 包括设计不规范,脱离实际,没有考虑以人为本;制造缺陷,如选材不当、行位公差大、工艺质量差等;安装隐患多;维修保养差,机械缺陷多,带病作业,不能及时整改等。起重机保持良好和安全状态是安全的基础和前提。

  13. 2、人的不安全行为 心理、生理不健康;操作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漠;不良操作习惯;判断失误多;违章蛮干;无证上岗;指挥信号不明;有关人员协调配合不利;监护不到位等等。 3、环境影响因素 气候、地形、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不周,观察判断不准,没有预定相应应急措施等等,往往会增加发生事故的几率。

  14. 4、机械安全管理缺陷 领导重视不够,机械安全意识不强,不能真正去抓好机械安全;机械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不健全或不能真正落实;管理监督人员配备不足,培训不够,素质不高;管理漏洞多和不到位等等。

  15. 警示 起重机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环境影响因素和管理缺陷是造成事故的间接条件,然而间接条件不利,可能诱发直接原因! 事故往往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16. 近年来电建起重机械事故原因: 1、斜拉——为了吊重就位发生斜拉现象。 2、风载——空载小幅度遇大风。 3、轨道——轨道基础下沉,轨道不符合标准。 4、违章——违章操作、超负荷、超范围,蛮干和机械无安全装置(冒顶、挂扯)。 5、连接螺栓松动。 6、安拆工艺工序错误,不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编写不规范、审查不严格、作业蛮干)。 7、安全措施无针对性,不认真进行危害辩识。

  17. 8、设计、制造、使用等综合原因。 9、地基强度不够、不平;超负荷;吊载回转、行走等操作不当或违章作业。 10、习惯性违章——开口销用其他物品代替或不开口、高强度螺栓预紧力不够或不认真检查、绳卡卡反、钢丝绳断丝损伤不降负荷使用、盲目超负荷使用或解除安全装置等。

  18. 三、起重机械伤害主要形式 1、重物坠落(捆绑不牢、不当,钢丝绳、吊具断裂,制动失灵等) 2、起重机失稳倾翻(失去平衡——如地基、轨道不平,超载、外载冲击载荷等) 3、夹挤和碾轧(一般由于不注意安全距离) 4、高处坠落(高处作业防护不当) 5、触电(设备带电保护不够和个人防护不当) 6、其他伤害(运动件、压力液体、高温、有毒、腐蚀、易燃易爆等伤害)

  19. 四、起重机械危害辨识 电建机械使用条件—— 1、野外露天使用——风沙大、尘土多、受地理气候影响大,使用条件恶劣 2、地面地基影响因素多(回填土多) 3、电压不稳定 4、新老机械并存(新的太先进,熟悉过程时间太短,旧机械太旧隐患很多)、种类和规格型号多、有对外租赁和外包队自带机械多,管理难度大

  20. 5、现场条件对操作、安拆、保养、维护和管理的要求不高5、现场条件对操作、安拆、保养、维护和管理的要求不高 6、现场相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包括总包施工队伍以及机械租赁单位、外包队的管理、技术、安拆、操作、维护等人员) 7、起重机械危险辨识是保证起重机械安全的必然要求和前提。

  21. 安拆危险因素—— 1、无审查批准的安拆作业指导书。 2、队伍无资质,应备工种不齐全,人员无资格。 3、工具、材料、检验仪器、防护设置等不齐备。 4、不按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作业。 5、随意更换人员、设备和作业方案。 6、安拆前无认真检验、检查。 7、安拆过程的危害辨识不做或不认真、不充分、不全面。 8、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措施不交底或不全面交底,交底只有几个人明白签字,其他人不签字。

  22. 9、安拆前轨道和基础不检查,不注意吊车的平衡9、安拆前轨道和基础不检查,不注意吊车的平衡 10、不注意环境、气候,抢进度。 11、安装过程安全无监护、无检验人员过程检验和质量验收,能装上就行。 12、安装后整机性能试验不按程序和要求的项目做,草率简单,整机不认真检验,只等检验站检验。 13、安拆中必要的计算不做,如地锚、揽风绳、支架、双机抬吊等,只凭经验等。

  23. 维修保养中的危险因素—— 1、不能坚持定人、定时、定质、定量、按规定润滑点保证润滑和进行保养工作。 2、维修随意找代用品、不合格品。 3、维修保养人员未培训、未取证,随意安排。 4、维修保养不讲程序和工艺,不懂维修保养规程。(随意拆装造成装错、损坏或应力过大等) 5、维修应付,留有隐患;维修无记录、无验收,不能保证维修保养质量。

  24. 6、不按大修规程和使用周期(15000小时)要求进行大修;或无大修能力硬要自己大修;或大修项目随意精简。6、不按大修规程和使用周期(15000小时)要求进行大修;或无大修能力硬要自己大修;或大修项目随意精简。 7、大修前无鉴定、无计划、无方案、无措施;大修后无检验和验收,大修无正规记录和资料。 8、修理中随意进行改造(改造队伍要有资质,项目要有可行性、安全性、技术经济性论证,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还应征得厂家的意见)。

  25. 使用方面的危险因素—— 1、轨道、基础不符合标准和说明书要求设置;轨道使用中下沉、坡度超限;钢轨固定不牢、间隙过大,引起较大冲击;基础强度不够或基础下沉、倾斜、及开裂等。 2、平衡重和压重重量不够、安放位置不当,固定不牢等。 3、行走限位开关不设、失灵;止挡固定不牢或强度不够。 4、轮缘磨损严重超限、不装扫轨板、非工作状态不夹紧夹轨器等造成脱轨。

  26. 5、轮轴断裂、平衡梁轴断裂及平衡梁变形;底架开裂、变形等。5、轮轴断裂、平衡梁轴断裂及平衡梁变形;底架开裂、变形等。 6、在非工作状态动臂塔机为放在最大幅度,使后倾力矩加大;塔机回转机构不能自由回转;塔机上乱挂大型标语牌,在大风作用下有可能造成倾覆。 7、塔机臂杆铰点高度超过50m时,不装风速仪或风速仪失灵。 8、力矩限制器失灵、高度限位器失灵或随意调整、解除造成冒顶、超载等。

  27. 9、钢丝绳断丝和磨损超限、吊钩危险断面磨损严重造成吊重突然坠落。9、钢丝绳断丝和磨损超限、吊钩危险断面磨损严重造成吊重突然坠落。 10、塔身垂直度超差,塔机稳定性变坏。 11、司机违反操作规程,越级换挡、突然打反车和紧急制动造成惯性力、冲击力突然加大。 12、指挥和司机精力不集中、观察不细致造成碰撞等。 13、重物捆绑不牢,重心找不准,吊绳夹角不符合规定等。 14、电压过高过低保护失灵、接地不良、线路老化、电缆挂伤、电路绝缘不好,不能及时维修。

  28. 15、制动器磨损超限、结构变形、螺栓松动、焊缝有裂纹、弹簧弹力减弱、联轴器不同心、严重啃轨、开口销不打开或用其他代替、梯子栏杆走台不合格等等,不能及时处理。15、制动器磨损超限、结构变形、螺栓松动、焊缝有裂纹、弹簧弹力减弱、联轴器不同心、严重啃轨、开口销不打开或用其他代替、梯子栏杆走台不合格等等,不能及时处理。

  29. 人的不安全因素—— 1、新人多,技术业务差,经验不足,蛮干、不自觉违规违章。 2、麻痹大意,精神松懈,什么都不在乎、无所谓,经常习惯性违章,随意性较强。 3、精神恍惚,反应迟钝或精神紧张,过于敏感。 4、不清楚、不懂得,不问、不说,自以为是。 5、不服从纪律和规章约束,不遵守安全规程,不听指挥和监督,如作业中吵闹、打架、吃东西、酗酒等。

  30. 6、作业人员有疾病、心理障碍,视觉、听觉等有缺陷。6、作业人员有疾病、心理障碍,视觉、听觉等有缺陷。 7、情绪不佳,人际不和,压力大等。 8、无责任心,无事业心,埋怨牢骚满腹等等。

  31. 管理缺陷因素—— 1、领导安全意识不高,不重视;口头重视、会议重视、文件重视,具体工作不落实,不检查、无考核。 2 、没有建立健全机械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和机械安全岗位责任制,管理混乱,或以包代管、以租代管。 3 、建立的体系、制度不少,无针对性、无适宜性、无操作性。 4 、体系不能真正运行, 制度不能严格执行,责任制不落实不考核。

  32. 5 、不认真抓安全培训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 6 、管理缺职、少岗位,人员配置素质低。 7 、安全监督检查不认真,具体过程控制不到位或缺位等等。 8、低价中标,缺少投入;短期行为,盲目抢进度,无保养维修时间等。

  33. 五、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 2009年8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了《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TSG Q5001-2009)。此规则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了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管理、使用登记和变更以及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方面的要求,以规范起重机械使用环节的管理工作。

  34. 1、使用安全管理 使用单位应该根据起重机械的用途、使用频率、载荷状态和工作环境,选择适应使用条件要求的相应品种(型式)的起重机。 如果选型错误,由使用单位负责。

  35. 使用单位购置或租赁的起重机械应当由具备相应制造许可资格的单位制造,产品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关标准的要求,随机的产品技术资料应当齐全。使用单位购置或租赁的起重机械应当由具备相应制造许可资格的单位制造,产品应当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关标准的要求,随机的产品技术资料应当齐全。 产品技术资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设计文件,包括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机械传动图、电 气和液压(气动)系统原理图; (二)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三)安装使用维修说明; (四)制造监督检验证书(适用于实验制造监督检验的); (五)整机和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制造单位盖章的复印件,按覆盖原则提供) (六)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制造单位盖章的复印件,取证的样机除外)。

  36. 使用单位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许可资格的单位进行起重机械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以下通称施工),并且督促其按照《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TSG Q7016)的要求接受监督检验。 起重机械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监督施工单位依法履行安装告知、监督检验等义务,并且在施工结束后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提供以下施工技术资料,存入安全技术档案: (一) 施工告知证明;  (二) 隐蔽工程及其施工过程记录、重大技术问题处理文件; (三) 施工质量证明; (四) 施工监督检验证明(适用于实施安装、改造和重大维修 监督检验的)。

  37. 不实施安装监督检验的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的规定,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首次检验申请,经检验合格,办理使用登记,依法投入使用。 使用单位应当设置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从事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 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 (二) 单位负责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 作业人员岗位责任制;

  38. (三)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技术要求、安全要求、操作程序、禁止行为等; (三)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技术要求、安全要求、操作程序、禁止行为等; (四)索具和备品备件采购、保管和使用要求; (五)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要求; (六)使用登记和定期报检要求; (七)安全管理人员、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要求; (八)安全技术档案管理要求; (九) 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十)应急救援预案和救援演练要求;

  39. 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Q6001)的规定和要求,经考核合格,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安全管理和作业工作。

  40.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实施日常维修保养和自行检查、全面检查; (二)组织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三)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变更手续; (四)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且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 (五)检查和纠正起重机械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起重机械并且及时报告单位有关负责人; (六)组织制定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按照预案要求及时报告和进行救援; (七)对安全技术档案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负责。

  41.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严格执行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二)填写运行记录、交接班等记录; (三)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并且进行记录; (四)参加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五)严禁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 (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当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并且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七)参加应急救援演练,掌握相应的基本救援技能。

  42. 2、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 在用起重机械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持起重机械的正常状态。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全面检查应当按照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的要求进行,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且记录,记录存入安全技术档案。 在用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重点是对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保护装置、工作机构、操纵机构、电气(液压、气动)控制系统等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易损件和失效的零部件。

  43. 在用起重机械的自行检查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整机工作性能; (二)安全保护、防护装置; (三)电气(液压、气动)等控制系统的有关部件; (四)液压(气动)等系统的润滑、冷却系统; (五)制动装置; (六)吊钩及其闭锁装置、吊钩螺母及其放松装置; (七)联轴器; (八)钢丝绳磨损和绳端的固定; (九)链条和吊辅具的损伤。

  44. 起重机械的全面检查,除包括自行检查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起重机械的全面检查,除包括自行检查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金属结构的变形、裂纹、腐蚀,以及其焊缝、 铆钉、螺 栓等连接; (二)主要零部件的变形、裂纹、磨损; (三)指示装置的可靠性和精度; (四)电气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载荷试验。

  45. 六、现场起重机械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施工企业 1、承揽工程多资源缺乏(包括起重机、管理人员;外租和分包多, 管理跟不上) 2、人员素质差和领导认识不到位(作业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工作容易违规或失误;管理人员不知如何管理以及管理该干什么;领导口头重视,会议对会议,文件对文件,无实际行动支持和措施等) 3、工期紧、任务重、标价低(安全的大环境不利) 4、多数企业精简机械管理机构和人员,缺少投入(包括本部和施工项目部)

  46. 5、机械专业化队伍成本观念增强 (二)业主单位 6、抢进度、压造价(无合理工期、很少考虑施工企业的利润和利益) (三)项目监理 7、缺少机械安全监理知识和缺少相关监理人员(以看证件为主,有时看证件也马马虎虎) 8、有的监理认为机械安全是施工企业自己的事,与监理关系不大 (四)主管和行业专业管理弱化

  47. 七、现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任务 施工现场现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把握好以下机关: 1、机械进场准入关 2、人员准入关 3、把好机械安拆关 4、把好检验关 5、把好使用关 6、把好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关 7、把好事故处理关

  48. 1、机械进场准入关 本企业的,外租的,分包队自带的或自行租赁的起重机械;进场前必须经过严格审查。 几个注意的问题:要求配置正规生产厂生产的具有“三证”的产品,即有制造监检合格证、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认证。准入机械不仅要具有安全检验合格证,更重要的是机械安全技术状况符合标准要求;整机需重新安装的起重机械,必须进行安装告知和重新验收检验;新购置的起重机械要生产许可证和型式试验报告;

  49. 机械进场条件 机容机貌干净、整洁、油漆防腐较好; 主要受力构件不得变形、损伤或锈蚀严重; 安全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各部件连接不得有松动、裂纹; 零部件的锈蚀、磨损不得超限; 电气部分灵敏可靠,无老化现象; 机械性能、起重负荷满足使用要求; 购置、租赁机械应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书以及许可资质和规定部件的试验合格证书、出厂监督检验证明等; 油、水、气不得严重泄露;

  50. 润滑部位良好,不缺油或不缺油嘴、油杯、油尺等;润滑部位良好,不缺油或不缺油嘴、油杯、油尺等; 各种仪表齐全有效,无缺损、破碎; 液压系统和元件必须正常、有效和完好; 特种设备应有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安全检验合格证; 主要机构不得有异响、噪音和不正常振动; 登机梯子、栏杆、平台、走道、罩盖等齐全、标准、有效,操作室符合安规要求; 自制机械应有资质单位的鉴定书或核算报告; 各种机械应有安全操作规程、运行记录和责任人等标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