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TP 教育訓練

TP 教育訓練. --------- 分析篇. 一 線性分析. TOUNCH PANEL 的線性 NG 的可能原因 : 1) 折傷 2) 刮傷 3) 刀模受損 4) 擠壓傷 5)T/H 壓傷 6) 內污 7) 電流沖擊 8)T/H 點膠偏位或不足. 1-1. 折傷. ITO-FILM 因曲折造成內部有區域性龜裂,大部份成平行線龜裂,龜裂程度因曲折角度不同而變化 . ITO 面刮傷一般在金相顯微鏡下有細長條狀刮傷痕跡. 1.2 刮傷. 1.3 刀模受損.

federico
Download Presentation

TP 教育訓練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TP教育訓練 ---------分析篇

  2. 一 線性分析 • TOUNCH PANEL的線性NG的可能原因: • 1)折傷 • 2)刮傷 • 3)刀模受損 • 4)擠壓傷 • 5)T/H壓傷 • 6)內污 • 7)電流沖擊 • 8)T/H點膠偏位或不足

  3. 1-1.折傷 ITO-FILM 因曲折造成內部有區域性龜裂,大部份成平行線龜裂,龜裂程度因曲折角度不同而變化.

  4. ITO面刮傷一般在金相顯微鏡下有細長條狀刮傷痕跡ITO面刮傷一般在金相顯微鏡下有細長條狀刮傷痕跡 • 1.2 刮傷

  5. 1.3刀模受損 刀模受損根據刀模受破壞的位置和形狀的不同而不同,在作業人員中片ITO FILM拿取手法和小片組合手法熟練後,一般線性值偏離較大,並在排除刮傷的情況

  6. 下,可初步判為刀模,刀模破壞一般還具有下列几大特點和分析的步驟;下,可初步判為刀模,刀模破壞一般還具有下列几大特點和分析的步驟; • 1)破壞必須從FILM的邊緣開始,反映在電測圖形上也為從圖形邊緣破壞. • 2)破壞具有漸進性,反應在電測圖形上為相邻的測頭走過的几條電測線有着递進的現象. • 3)破壞具有相似性,在初步懷疑為刀模的時候可以記下被懷疑的產品的FILM模號,尋找是否有相同的字母模或數字模,並比對其在中片ITO FILM上的相對位置,對應的刀模是哪一副刀模,是該刀模上的哪一模? • 4)可把該副刀模上的泡棉清除,刀模拿至二次元下面檢查,若刀模相應的為只有嚴重損壞,可把刀模送去維修.

  7. 5)如在二次元下檢查發現刀模並沒有嚴重損壞,此時並不能完全斷定為刀模的原因,可讓壓模站人員用此刀片PUNCH几十小片進行組合,產品流至電測站看其電測良率,若良率過低,並且電測不良圖形還和原先相似,此刀模請停止作業.5)如在二次元下檢查發現刀模並沒有嚴重損壞,此時並不能完全斷定為刀模的原因,可讓壓模站人員用此刀片PUNCH几十小片進行組合,產品流至電測站看其電測良率,若良率過低,並且電測不良圖形還和原先相似,此刀模請停止作業.

  8. 1.4擠壓傷 擠壓傷較易出現在FF製程中,一般多為FF中片組合時,兩層FILM之間包覆過多空氣,後續用滾輪滾壓FILM和壓模PUNCH時,施加力在FILM上,FILM里包覆,斷裂處構成比較明顯的圓圈

  9. 的空氣會對FILM有擠壓的作用,在FILM視區中央部分會出現圓弧狀的擠壓傷痕,FG製程中一般不會出現擠壓傷,影響擠壓傷的形成還有其它一些因素:刀模,調機,刀模里的泡棉是否用的時間過久,或是泡棉的清潔度不夠.的空氣會對FILM有擠壓的作用,在FILM視區中央部分會出現圓弧狀的擠壓傷痕,FG製程中一般不會出現擠壓傷,影響擠壓傷的形成還有其它一些因素:刀模,調機,刀模里的泡棉是否用的時間過久,或是泡棉的清潔度不夠.

  10. 1.5 T/H壓傷 T/H壓傷一般為上部邊緣因熱壓偏位或壓力過大造成內部ITO呈龜裂現象,一般發生在T/H邊,因為此處斷差最大,最容易龜裂

  11. 1.6 內污 上下部中間有明顯髒污殘留,使FILM撐起無法和下部導通,所以如果測頭行走路線有髒污,在該處會有PEAK產生

  12. 1.7電流沖擊 產品進行電測之絕緣測試時,人員或其他物品碰觸到Panel,導致上下部導通,以至於ITO被高阻計產生之電流破壞,造成線性不良, FILM ITO被破壞處會有白霧狀產生

  13. 1.8 T/H點膠偏位或不足 點膠量不足或點膠位置偏移,造成內部電流導通上不穩定,於線性量測時會有不穩定現象。

  14. 二 電性分析 • 電性不良分析分類 • 1)絕緣不良分析 • 2)斷路不良分析 • 3)阻抗不良分析

  15. 2.1絕緣不良分析 • T/P如不在使用中,不應有上下部導通現象,如有導通現象為絕緣不良. • 2.1.1絕緣不良可能原因 • 1)ACP膠破洞 • 2)上下部接觸 • 3)絕緣層破洞 • 4)銀電極印刷不良 • 5)SG-429印刷異物 • 6)蝕刻不良 • 2.1.2絕緣不良分析步驟 • 1)將產品上部割開,並將上部取出.(切割位置須介於上下部銀電極與不動作領域之間)(見圖一)以電測機或高阻計測絕緣.若無絕緣NG現象,表示絕緣原因為Film凹陷若仍有絕緣現象,進行第2分析步驟.

  16. 圖一 • 2)以刀片將上部四個角落剝離,並將上部四個角落逐一割除再電測,若無絕緣NG,表示絕緣原因為四個角落的綠色絕緣層破洞,若仍有絕緣NG現象,繼續將上部黏著層逐一割除再電測,若無絕緣NG,表示絕緣原因為黏著層處的綠色絕緣層破洞(見圖二).

  17. 圖二

  18. 3)若為夾片式T/P需注意不可將ACP處剝離,待確認非綠色絕緣層破洞造成絕緣後,才可將ACP處剝離,剝離後若無絕緣NG,表示絕緣原因為ACP與銀電極接觸造成.若仍有絕緣現象,進行第4分析步驟.3)若為夾片式T/P需注意不可將ACP處剝離,待確認非綠色絕緣層破洞造成絕緣後,才可將ACP處剝離,剝離後若無絕緣NG,表示絕緣原因為ACP與銀電極接觸造成.若仍有絕緣現象,進行第4分析步驟. 4)若為F/F Type的T/P觀察其上下部外型是否為切齊,若切齊可能為上下部組合後,Punch外型時,將產品切齊,造成上下部ITO導通.若無切齊情形或為Glass Type進行第5分析步驟. 5)將上部撕除,以電錶、高阻計或電測機直接量測絕緣,若有絕緣NG,表示可能為銀電極刷不良造成,可直接目視找出不良位置.若無銀電極印刷不良,進行第6分析步驟. 圖三

  19. 6)以刀片分段逐一刮除下部Panel上,下部之銀線路,並以電錶、高阻計或電測機直接量測絕緣,找出絕緣不良位置,為該處的下部GLASS來料蝕刻不良6)以刀片分段逐一刮除下部Panel上,下部之銀線路,並以電錶、高阻計或電測機直接量測絕緣,找出絕緣不良位置,為該處的下部GLASS來料蝕刻不良 圖四

  20. 2.2斷路不良分析 T/P因產品本身線路斷路、FPC熱壓不良或FPC斷路,造成T/P無動作. 2.2.1斷路不良的可能原因 1) FPC斷路 2)FPC熱壓不良 3)T/P產品本身線路斷路 2.2.2斷路不良的分析步驟 1)以高阻計或三用電錶確認是否斷路,如為OK,誤判,若確實NG,進行第2分析步驟 2)目視FPC熱壓處是否有熱壓不良,若無法確定,可重新熱壓後,再以高阻計或三用電錶確認是否斷路.若無斷路情形,代表斷路為FPC熱壓不良所造成,若仍為NG,進行第3分析步驟

  21. 3)用手按壓T/H點膠處,再以高阻計或三用電錶確認是否斷路.若無斷路情形,代表T/H點膠偏位或點膠量不足,此時可拆開產品,觀看點膠是否偏位,若沒有偏位,需要用T/H點膠量測儀逕行T/H3)用手按壓T/H點膠處,再以高阻計或三用電錶確認是否斷路.若無斷路情形,代表T/H點膠偏位或點膠量不足,此時可拆開產品,觀看點膠是否偏位,若沒有偏位,需要用T/H點膠量測儀逕行T/H 高度量測,若T/H低於管控值,為T/H點膠不足造成斷路,若T/H高度在管控值內,逕行第4分析步驟 4)若產品本身已斷路,則確認銀線路斷路處與原因 5)若FPC斷路,以三用電錶量測FPC,確認何條線路斷路,及斷路位置.

  22. 2.3阻抗部分析 T/P之阻抗值如有超出產品規格即為阻抗不良. 2.3.1阻抗不良可能原因: 1)FPC或H/S阻抗不良. 2)來料不良(面阻抗不良). 3)烘烤後阻抗不良. 4)銀電極印刷位移直接與ITO接觸(阻抗過低) 2.3.2阻抗不良分析步驟: 1)以三用電錶確認阻抗是否超出或低於規格,若確實NG,進行第2分析步驟 2)將FPC撕除,再以三用電錶確認產品,若無NG,即為FPC異常,若為NG,逕行第3分析步驟 3)用四點探針量測其面阻抗,若面阻抗不在其管控範圍

  23. 圍內,為來料面阻抗不良或烘烤後面阻抗不良,逕行第4分析步驟圍內,為來料面阻抗不良或烘烤後面阻抗不良,逕行第4分析步驟 4)取還未老化的同批來料用四點探針量測其面阻抗,若OK,為老化條件有誤,若NG,為來料阻抗異常致使電測時端值阻抗不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