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LCD 報告

LCD 報告. 廣視角技術 IPS 報告人 光電三甲 495L0015 吳昱寬 光電三甲 495L0067 王俊弘 指導老師 :吳文端老師. I n P lane S witchihg. 大綱. 發展歷史 IPS 種類介紹 使用 IPS 技術產商 IPS 產品比較 結論 參考資料. IPS 發展歷史.

Download Presentation

LCD 報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LCD報告 廣視角技術IPS 報告人 光電三甲495L0015吳昱寬 光電三甲495L0067王俊弘 指導老師:吳文端老師 In Plane Switchihg

  2. 大綱 • 發展歷史 • IPS種類介紹 • 使用IPS技術產商 • IPS產品比較 • 結論 • 參考資料

  3. IPS發展歷史 • IPS的發展史是從1996年開始的, 第一代IPS技術針對TN模式的弊病提出了全新的液晶排列方式, 實現較好的可視角度. 1998年第二代IPS技術(S-IPS即Super-IPS)採用人字形電極, 引入雙軸模式, 改善IPS模式在某些特定角度的灰階逆轉現象. 2002年第三代IPS技術(AS-IPS即Advanced Super-IPS)減小液晶分子間距離, 提高開口率, 獲得更高亮度. 2004年推出的第四代 IPS-pro 則是以改善電極的排列方式, 獲得更高亮度高對比的表現. 而目前是2008年的IPS α (IPS Alpha)技術, 則是藉著加入阻光鏡與改善材質的方式增強灰階的表現能力,提供更佳的明暗對比效果。

  4. 種類介紹 • IPS • S-IPS • E-IPS • H-IPS • IPS ALPHA

  5. 第一代IPS介紹 • IPS的工作原理有些類似於TN模式液晶, 不同的是IPS模式的液晶分子排列不是扭曲向列而且其長軸方向始終平行於基板. 如圖所示, 細條型的正負電極間隔排列在基板上, 這有些類似早期的VA模式液晶, 把電壓加到電極上, 原來平行於電極的液晶分子會旋轉到與電極垂直的方向, 但液晶分子長軸仍然平行於基板, 控制該電壓的大小就把液晶分子旋轉到需要的角度, 再配合偏振片就可以調製極化光線的透過率, 以顯示不同的色階.

  6. S-IPS介紹 • 採用S-IPS技術的 液晶電視可以說是一個VA屏中比較特殊的一種類型,和VA屏常態下分子長軸垂直於面板方向平行排列所不同,S-IPS液晶分子始終都與屏幕平行。 • S-IPS是IPS升級後的一項技術,也是日立的一個專利技術,IPS技術不管在何種狀態下液晶分子始終都與屏幕平行,采用完全平行的液晶分子排列方式,使液晶分子可以做最大限度的旋轉角度以增加視角。值得一提的是S-IPS屏幕,在受到外部壓力時,可完全消除一般液晶顯示屏形成的水波紋擴散現象,這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硬屏。

  7. 硬屏效果 和其他類型的面板相比,IPS面板的屏幕較為“硬”,用手輕輕滑一下不容易出现水纹样變形,因此又有硬屏之稱。

  8. H-IPS介紹 • H-IPS被部分人認為是S-IPS面板的增強版(NEC稱LGD為自己定做的IPS面板為H-IPS),但它們的像素結構卻並不相同。 • 魚鱗狀液晶分子的S-IPS,豎直條紋狀的H-IPS。它的全黑狀態漏光控制得很好,色彩均勻,而且大多數此類面板都會搭配10bit甚至更強得驅動IC,色彩更為鮮艷。當然,它的缺點就是液晶分子響應速度比較慢。目前最快的H-IPS面板響應時間也僅為灰階5ms NEC的LCD3090WQXi具有非常出色的性能,它就採用H-IPS面板,可以達到102%超廣色域,1000:1對比度和6ms的灰階響應時間,同時可以保証Gamma調整曲線完美重合,具有非常強大的實力。

  9. E-IPS介紹 • E-IPS技術面板是基於IPS技術特點的新型液晶面板,由LG公司研發,採用成本優化結構,擁有與TN相同的亮度以及72%的色域,兩極處於同一平面,因此在任何狀態下E-IPS面板的的液晶分子始终都與屏幕平行,開口率降低,透光率也减少,以而大大提高了它的可視角度,可視角度高達178°,而且不產生任何拖影。另外,E-IPS属於硬屏,採用平面轉換技術,分子轉換稳定,色彩飽合度、亮麗程度都是TN、VA面板所無法比擬的。E-IPS可以說繼承了IPS面板的優異性能,但價格卻相近與TN面板而遠遠低於IPS面板。

  10. IPS ALPHA介紹 • IPS α 雖然受到液晶本身材質的影響, 在各個可視角度範圍內無法實現百分之百的原畫質, 但卻也是業界 最接近 原畫質的技術, 不像其他的技術只能達成上下左右四個角度上視角特別加強, 而其它部份就以模糊失真帶過. • 傳統 IPS 技術的液晶顯示器在左上和右下角45度雖然會出現灰階逆轉現象, 但是 IPS α 技術已經以通過光學補償膜方式改善; IPS α  技術也屬於 NB 常黑模式液晶, 在未加電時其表現為暗態, 所以應用 IPS α 技術的液晶面板相對來說, 出現 "亮點"、"漏光" 的機率也非常低.

  11. IPS ALPHA介紹 • IPS α (IPS Alpha) 技術是在傳統的IPS pro 面板中夾入一片阻光鏡在背光源與 LCD 液晶板之間, 並改善濾光片與偏光板的材質。

  12. IPS ALPHA介紹 • 在加了阻光鏡後, 光源改變了偏光的方向,對比上升率與對比下降率的曲線拉高,並且GAMMA 值更穩定不會過高而變成淡化或白化的現象。

  13. 使用IPS技術的產商 ---------日立32LD9500TC液晶電視使用IPS ALPHA技術 --------- LCD LM201W01使用S-IPS 技術 ---------戴爾UltraSharp 2209WA使用E-IPS技術 --------- LCD2490WUXI 使用H-IPS 技術 --------- W2005S12-E 使用E-IPS 技術

  14. E-IPS V.S TN型液晶面板比較 DELL 2209WA使用E-IPS V.S HP w2207h 使用TN型 利用這兩種液晶顯示器來比較。

  15. 均勻性比較 • 根據實測數據與全白、全黑實拍效果圖的對比,可以看到,DELL 2209WA與HP w2207h的全白均勻性相差不大,均較差,實測數值均偏高,並且有明顯的暗斑。

  16. 均勻性比較 • 全黑均勻性的差距就較為明顯了,HP w2207h漏光壓重,雖然DELL 2209WA在邊角處也有一些亮斑,但相形之下就顯的優秀多了;色度不均勻性是DELL 2209WA最差的地方,無論是從明顯高的測試數據,還是大面積泛紅的實拍圖上均可以看出這點;而HP w2207h僅僅是在邊角處有些泛藍。 全白(左:DELL 2209WA;右:HP w2207h) 全黑(左:DELL 2209WA;右:HP w2207h) 最終結論:DELL 2209WA所採用的E-IPS面板的均勻性比大部分市場主流TN面板產品要差許多。

  17. 色域比較 • 在色域表現方面,採用TN面板的HP w2207h相當于NTSC色域的75.13%。採用E-IPS面板的DELL 2209WA色域達79.13%,對于一款非廣色域產品,能覆蓋如此廣的色域範圍已經是難得可貴相當優秀了。 • 目前消費級市場上非廣色域TN面板的色域值大都在72%至76%之間,而DELL 2209WA採用的E-IPS面板所達到的79.13%色域,已經足可以傲視幾乎全部非廣色域TN面板。

  18. 色域範圍示意圖 HP w2207h色域範圍 Dell 2209WA色域範圍

  19. 三原色實拍圖 藍色(左:DELL 2209WA;右:HP w2207h) 紅色(左:DELL 2209WA;右:HP w2207h) 通過下述的三原色實拍圖,要以充分証明我們上述理論論分析,紅色與藍色基本看不出任何差別,Dell 2209WA綠色的表現明顯更純粹一些。 綠色(左:DELL 2209WA;右:HP w2207h)

  20. 色溫比較 • 在色溫一致性方面,DELL 2209WA表現相當出色,幾乎是一條完美的直線;而HP w2207h相形之下就糟糕了許多,隨著灰階的降低,色溫相差明顯。 DELL 2209WA 色溫一致性 HP w2207h 色溫一致性

  21. 功耗比較 • 下述兩個表格為兩款顯示器在最佳設置下,顯示器中心點各級亮度與相應的實測功耗。可以看到,採用TN面板的HP w2207h最大耗電量為36.9W,此時能源效率為0.997,按照國家規定,能源效率只要高于0.85已經屬于一款節能產品。

  22. 功耗原因 • 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這與IPS面板的技術特性有直接關系。IPS面板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兩極都在同一個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電極是在上下兩面,立體排列。由于電極在同一平面上,不管在何種狀態下液晶分子始終都與屏幕平行,會使開口率降低,減少透光率,所以IPS應用在LCD上會需要更多的背光燈。 • Dell 2209WA正是由于採用了E-IPS面板,面板透光率較低,所以不得不採用六燈管背光設計才能達到普通TN面板液晶四燈管就能達到的亮度。因此,E-IPS面板先天性的決定了它與節能無緣,只能成為“電老虎”。

  23. 視角 (左:DELL 2209WA;右:HP w2207h) 水平偏轉30度 (左:DELL 2209WA;右:HP w2207h) 水平偏轉60度 (左:DELL 2209WA;右:HP w2207h) 下偏角40度 (左:DELL 2209WA;右:HP w2207h) 垂直上偏轉20度

  24. 結論 • E-IPS面板並不是完美的。面板均勻性上,E-IPS要遠遠不如大多數價格低廉的TN面板,尤其是色度均勻性更是要差了許多。功耗上,E-IPS要做到與TN面板相同的亮度,功耗要高出30多瓦,僅僅剛過合格標准的能源效率,注定了與綠色節能無緣。 • 當然,E-IPS面板也並非一無是處。遠遠廣于TN面板的可視角度為E-IPS面板最大優勢所在,TN面板的視角在E-IPS的相襯之下,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此外,較高的對比度保証了E-IPS面板相對于大多數TN面板擁有較多的層次感。稍廣了一些的色域範圍,使得E-IPS面板可以做到比市場上眾多的非廣色域TN面板更優的色彩展現,在綠色的表現優勢會更為明顯。 • E-IPS面板的成本要遠遠低于市場上眾多傳統的廣視角面板,甚至成本比同規格TN面板也貴不了多少。有效控制了成本的E-IPS面板已經具備了與市場主流的TN面板一較高下的能力,相信這正應該是眾多消費者希望看到的。

  25. 參考資料 • http://financenews.sina.com/h/2009-02-13/09542820549.shtml • http://homea.people.com.cn/BIG5/41404/8956739.html • http://www.wqsky.com/hk/list/1134.htm • http://financenews.sina.com/h/2008-11-03/10452551891.shtml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