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 例 . 分析下图,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 . 要求 : ① 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 ② 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 25 字。 ( 1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法指津. 1 、 细审题,明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 2 、 比高低,寻规律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综合运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综合运用

  2. 例.分析下图,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要求:①语言表达准确、简明;②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例.分析下图,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要求:①语言表达准确、简明;②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 (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技法指津 • 1、细审题,明要求 •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还有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 • 2、比高低,寻规律 • 图表通过数字反映调查结果,能够表明变化规律的关键点则在最高与最低点上,通过抓最高分值或最低分值可以快速把握图表重心,明确试题的指向和要点。 • 3、做分析,找走势 • 图表反映的只是现象的分项统计结果,试题则往往要求阐述某些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在图表的基础上做数值的分析,才能更好地总结出某些规律。 • 4、归类别,作概括 • 由于图表反映的是分项统计结果,反映的类别常常比较细致,而很多时候试题的作答有字数限定的要求,此时就要求我们在原有分类统计基础上再作概括。

  4. 例.(2014届·浦东新区)11分 25、据新浪网消息,从3月20日到26日,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到访中国三个城市:北京、西安和成都。在北京,米歇尔在北大讲演,造访颐和园和长城。在西安,参观兵马俑和古城墙。在成都,参观熊猫基地等。行程中安排这些参观点有何用意? 26.如果总统夫人增加一天到上海的行程,作为上海的小公民,你会建议她去哪一个参观点呢?请说说理由,字数在80字左右。

  5. 分析:结合社会热点米歇尔访华,又结合上海的特点,考查了上海的文化。分析:结合社会热点米歇尔访华,又结合上海的特点,考查了上海的文化。 第一题是基础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般是对信息的筛选和归纳、提取信息等。(思考:这些代表的景点前两个代表中国历史文化,后一个是代表中国国宝,是中国的特有种。总之都体现中国的特色) 第二题是拓展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度相对来说要大一点。 如果米歇尔来上海,我们会推荐她去哪里? 了解我们上海的文化,无疑要推荐最上海、最中国的地方了。还要阐明理由,简而化之就是要说清楚,这个地方怎么代表上海、代表中国了。具有哪些上海的文化元素、有哪些历史。

  6. 例: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例: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标语广告

  7. 审清题目,明确命题意图和要求。 第(1)问 突出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可以尝试利用一点修辞手法,如“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第(2)问限定为语文活动。开放性的问题,也应中心明确,说话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第(3)问实际上是让考生立足于自己熟悉的校园生活,就推广普通话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的建议应有校园特色,并切实可行。建议如“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 掌握一定的答题规范。如拟对联、写广告词、写开场白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

  8. 广告宣传语的特点: 关注主题,语言简洁 句式整齐,易读易记。生命与绿色拥抱,人类与生态共存) 音韵和谐,形式新颖(白里透红,与众不同) 广告宣传语的技巧: 双关法:(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词语巧用法:“骑”乐无穷。 谐音手法:学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设问法:胃,你好吗? 攻心法:孔府家酒让人想家

  9. 例.最近两年,“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例.最近两年,“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根据所给材料,给“二维码”下定义。 【材料】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显示出来。 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3分)

  10. (3)某同学要制作展板介绍二维码的应用,下列材料可选用的两则是、 。简要说说二维码潜在的缺点。(4分) 【材料一】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地输入。 【材料二】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透明,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 【材料三】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

  11. 参考答案 • (1)(3分)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 • (2)(2分)优势一:存储的信息容量大 优势二:具有纠错功能 • (3)(2分)材料一 、材料二(2分) 。 • 我们将二维码获取更多信息的同时,也有可能将自己的信息泄露,需加强加密措施;识别二维码的设备不够完善。(答对一点即2分)

  12. 【资料链接】 车水马龙,独站街头,一辆辆的士擦肩而过。如何解决打车难,一直是等待着答案的设问句。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手机打车软件应运而生,用户在网上下载手机打车软件后,输入起点和目的地,自愿选择“是否支付小费”,出租车司机则可根据线路、是否有小费等选择接受订单。 从去年开始,以“快的打车”、“嘀嘀打车”为代表的一批打车软件在一些城市上线,唱着“早晚高峰打车,不怕不怕啦”的欢快调子占据了打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实现了司机和打车者双赢,因而在大城市日益走俏。 但是,今年以来这些打车软件的副作用开始显现:竞争中出现乱加价、运营途中操作打车软件抢活带来安全隐患、市民路边扬招越来越难、信誉低下、平台应用不完善……这些弊病将打车软件的存废推向风口浪尖。 上月底,上海市交港局出台规定,3月1日起早晚高峰时段(即每日7时30分至9时30分、16时30分至18时30分)出租车严禁使用“打车软件”提供约车服务。在禁止使用期间,乘客扬招“待运”车辆不停的,即视为“拒载”。同时严禁出租车司机在载客行车途中接听、使用手机等终端设备。

  13. 【网友留言】 手机打车软件到底该支持还是封杀,网友们看法不一,纷纷留言,下选择几条: @网易网友:这次我支持交港局,现在司机拒载、挑载不说,还刻意挑选加价的乘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薛智之0616:早晚高峰禁用打车软件,其实是更好地营造公平的打车环境,更有效地消除交通隐患的举动。 @80晚熟青年:打车软件带来的是效率提升,的士空驶率下降,相同运力的条件下更多人能打上车,这对司机和乘客都是好事。“老人打不上车”会不会只是个幌子?高峰期用车的主要还是上班族,被禁的关键是“动了谁的奶酪”。 @小帅同学的围脖:市场经济就应该让市场来调节,政府监管过多是否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26.请认真阅读上面的【资料链接】和【网友留言】,结合你自己的打车经历或有关打车的所见所闻所感,简要谈谈你对“早晚高峰禁用打车软件”的看法。(80字左右)(5分)

  14. 26.要有观点和理由(观点1分,有见地的观点可增加1分,观点共2分;理由2分,理由要能支撑观点,否则酌情扣分;语言1分,要求通顺,恰当表意)。26.要有观点和理由(观点1分,有见地的观点可增加1分,观点共2分;理由2分,理由要能支撑观点,否则酌情扣分;语言1分,要求通顺,恰当表意)。 参考:不应当简单禁止。打车软件能流行,说明有一定市场需求,政府应该支持新事物,但必须对软件使用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进行完善,扬利除弊,从而使打车软件能为人们提供更大的便利。

  15. 综合运用答题原则 1、  头脑一定要清楚:不管用什么外壳,内在的核心是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2、  审题一定要认真:审清每道小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审清每道题的考点,审清题干和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3、  表述一定要清晰:不管是口语交际还是理解探究还是仿写拟写,最终都要落实到语言的表述,要言之有物,语言简洁,逻辑清楚。

  16. 考纲连线 3.1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 • (1)关注社会热点,整合、筛选信息,分析转换图文,综合运用语言。 • (2)根据活动情境,结合地方实际,发现、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设计、假设或观点。 • (3)根据需要,调整好表达内容和方式,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 (4)在具体情景中,注意情境要求,理解命题者的观点和意图,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17. 作业布置 • 自己设计一套语文综合运用题。(三道题目)关注以下考点: • 1、图表解读 • 2、热点探讨 • 3、民族文化(家乡风味) • 4、文学名著积累 • 5、活动策划  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