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修订说明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修订说明. 任世江. (天津师大教授,课标修订组成员).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理解. 了解太平天国兴衰,不做评价的理由。 火烧圆明园是重点,应指出原因。 初步认识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起步。 对比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说明日本的威胁。 了解维新变法的内容和失败原因。 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 纠正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关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全民族抗战的概念与正面战场抵抗的史实 中流砥柱是一个还是两个? 重庆谈判的国际背景。 冷战与国共内战,怎样解释三大战役? 冷战与中国的内政、外交。

fini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修订说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修订说明 任世江 (天津师大教授,课标修订组成员)

  2.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理解 • 了解太平天国兴衰,不做评价的理由。 • 火烧圆明园是重点,应指出原因。 • 初步认识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起步。 • 对比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说明日本的威胁。 • 了解维新变法的内容和失败原因。 • 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 • 纠正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

  3.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关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 全民族抗战的概念与正面战场抵抗的史实 • 中流砥柱是一个还是两个? • 重庆谈判的国际背景。 • 冷战与国共内战,怎样解释三大战役? • 冷战与中国的内政、外交。 • 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为什么首先在深圳办特区? •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双方需求。

  4. 中国近现代史的局限 • 众所周知的原因。 • 众所不知的原因。 • 历史课程内容的时代性问题。 • 建议:淡化社会性质,淡化革命性质。 多讲事实,多讲细节,少些结论。 正面教育为主,1949年以前的历史应 求真、求实。

  5. 世界古代史内容解释 •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欧洲逐渐产生的新文明。 • 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的作用。 • 为什么要了解西欧庄园? • 为什么要了解西欧城市? • 为什么要了解欧洲早期的大学? 资本主义为什么在欧洲兴起?

  6.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案 例 分 析

  7. 教学的重点是《共产党宣言》 • 人教版: • 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 无产阶级的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8. 现实问题: • 资本主义制度仍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 • 资本主义国家比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而进步。 • 欧洲(除苏联外)至今没有发生无产阶级 的暴力革命。 •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生活状态越来越好(王震访英的感慨)。 • 无产者首先属于国家,联合起来的可能性很小。

  9. 问题??? • 《共产党宣言》的观点与三个代表、建立和谐社会的理论是不是矛盾? • 马克思是不是伟人?为什么西方国家仍然认可马克思?千禧年的评价。 • 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提出上述观点? • 苏联为什么解体?

  10. 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看那时的社会矛盾 • 恩格斯在1842-1844年(22岁至24岁时)曾亲自实地调查了英国工人的生存状况。他亲眼目睹了工人居住区简陋而狭窄的住宅,亲眼看到工人的生活状态,一家人居住一室的房间,没有床,没有家具,吃发霉的面包,传破旧的衣裳。工人居住区没有污水处理设备,满地粪便,臭气熏天,病毒流行。工人的精神空虚而无奈,酗酒,嫖娼。

  11. 而富人居住的花园别墅,四周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几乎每个城市都将富人区与穷人区隔离开来。在恩格斯看来,中世纪农奴的处境都比工厂里的工人要好得多,工人是工厂的奴隶,只是生产的工具,毫无尊严。那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流行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鼓励自私和利己,物欲横流,崇拜金钱。年轻的恩格斯曾在曼彻斯特与一位英国富绅谈起这座城市工人的悲惨状况,这位绅士冷漠地说:“可是许多财富正是从这里制造出来的,不是吗?”而富人居住的花园别墅,四周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几乎每个城市都将富人区与穷人区隔离开来。在恩格斯看来,中世纪农奴的处境都比工厂里的工人要好得多,工人是工厂的奴隶,只是生产的工具,毫无尊严。那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流行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鼓励自私和利己,物欲横流,崇拜金钱。年轻的恩格斯曾在曼彻斯特与一位英国富绅谈起这座城市工人的悲惨状况,这位绅士冷漠地说:“可是许多财富正是从这里制造出来的,不是吗?”

  12. 工业革命

  13. 工业革命

  14. 工业革命

  15. 同时代其他人的看 法: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学说。他第一次描述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概念。后来大卫•李嘉图发展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他认为,工人所创造的价值,既是工资的源泉,也是利润的源泉,但是工资和利润成反比例发展,提高工资只能引起工人数量的迅速繁殖,形成劳动供大于求的状况,因此工资就会再次降低,工人只能忍受暂时的苦难。

  16. 社会主义强调集体福利,提倡有利于整个社会利益的社会管理,空想社会主义是其中最富朝气的派别。他们设计了模范社会的原则并付诸实验,但他们从未考虑如何取代现存社会制度。圣西门曾试图说服教皇和路易十八支持他的设计,傅立叶每天中午都在等待人们的回应,白白等候了12年。社会主义强调集体福利,提倡有利于整个社会利益的社会管理,空想社会主义是其中最富朝气的派别。他们设计了模范社会的原则并付诸实验,但他们从未考虑如何取代现存社会制度。圣西门曾试图说服教皇和路易十八支持他的设计,傅立叶每天中午都在等待人们的回应,白白等候了12年。 社会主义思潮:

  17. 社会主义思潮: • 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他们相信社会进步,认为资本主义只是一个“过渡期”,相信未来的“和谐制度”必将取代现存的制度。欧文是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他在自己的工厂里改善工人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在美国建立“和谐公社”,失败后又积极参加英国的工会运动和合作社运动。

  18. 社会矛盾的表现: • 当工资低于食品物价的水平时,必然产生社会动乱。英国工业革命初期,多次发生粮食骚动,民众抢夺粮食,强制店主削价出售,企图将食品物价固定在工资所能承受的水平上。 • 工人痛恨机器,捣毁机器的事件层出不穷。

  19. 社会矛盾的表现: • 1839年,英国宪章运动第一次向国会提交了请愿书,在请愿书中签名的达一百多万人。1842年,宪章运动第二次向国会提交了有三百万人签名的请愿书。1848年4月,宪章运动第三次提交的请愿书仍有近二百万人签名。但三次请愿都被否决了。

  20. 《共产党宣言》的逻辑推理 大机器生产必然不断增加工人阶级的数量,必然加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私人占有制必然加大贫富差距。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根本铲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铲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能用暴力手段。

  21. 《共产党宣言》的逻辑推理 无产阶级只有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下,才能组织起来斗争。无产阶级斗争的第一步是上升为统治阶级。 世界市场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工人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工人阶级没有祖国。 取代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必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取代自由竞争必然是计划经济。

  22. 《共产党宣言》是工业革命初期的产物,是正义的呼声。《共产党宣言》是工业革命初期的产物,是正义的呼声。 • 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已经承认:“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1848年“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

  23. 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看到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看到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 计算机的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不再依靠体力劳动。第三产业的兴起是当今世界的特点之一。 社会福利制度化解了社会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各国工人首先服从国家利益。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 恩格斯计划访问美国,如若成行,可能……

  24. ??? 为什么《共产党宣言》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巴黎公社的经验,马克思《法兰西内战》的总结。 列宁《国家与革命》:将暴力革命归结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 十月革命实践了《宣言》的思想。

  25.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源于《宣言》的构想。 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没能坚持? 斯大林模式取法《宣言》,苏联两个五年计划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证明。 东方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条件和苏俄的支持。

  26. 案 例 总 结 “教什么”在于如何解说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宣言》回放到那个时代。 理解年轻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情感。 理解《宣言》诞生后150年的历史发展。 这节课与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的关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