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对一上汉语拼音教学的 梳理与思考

对一上汉语拼音教学的 梳理与思考. 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 陈秋云 09.9. 汉语拼音教材的的编排及特点. 共安排 15 课,分 5 个单元。 每课一般包括 5 个部分 : (1) 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表音表形图 (2) 汉语拼音书写教材 (3) 音节拼读练习 (4) 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 (5) 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重温课程标准 , 准确把握要求 : “ 汉语拼音 ” 教学的目标定位: 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 话。教材根据 “ 标准 ” 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尊重儿童的

flan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对一上汉语拼音教学的 梳理与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对一上汉语拼音教学的梳理与思考 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 陈秋云 09.9

  2. 汉语拼音教材的的编排及特点 • 共安排15课,分5个单元。每课一般包括5 个部分: (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表音表形图 (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 (3)音节拼读练习 (4)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 (5)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3. 重温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要求: • “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定位: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 • 话。教材根据“标准”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尊重儿童的 • 认知规律,调整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不再提帮助阅 • 读,也不再提直呼音节。 • 本册的阶段目标为: •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 • 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 策略1.正确使用“情境图”与“语境歌” 教学时用“情境图”引出声母、韵母; “语境歌”是用来巩固声母、韵母认读成果的, 注意把握好它们的使用时机。

  5. 两点注意之处: • 一.夸大“情境图”“语境歌”的一般功能(如观察 • 思维、表达等),却忽略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根本 • 目标。不要在指导学生观察、说“情境图”上花 • 过多时间,这样,很容易变成“看图说话”课; • 二.只看到“情境图”“语境歌”与声母、韵母的表 • 层联系,而忽略了它们上述的深层意义和根本 • 价值。

  6. 策略2.要在教学生准确拼读音节上下功夫 • 学生拼读音节时也要借助他们的口语经验,从言语实践中来,再回到言语实践中去。要让学生掌握拼读音节的要领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三拼法”的要领“声轻、介快、韵母重,三音相连猛一碰”。拼读十几个之后,自然就会成为学生熟练的顺口溜,成为口诀式的拼读。当然,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教师可以领读,后面的就可以让儿童顺口“溜”下去了。拼读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读轻、读短的良好习惯。另外,“音节数调法”、“音节定调法”、“韵母定调法”这三种拼读方法,仍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讲,初学时适宜采用“音节数调法”,然后再逐步使用“音节定调法”与“韵母定调法”。

  7. 策略3.要努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 刚入学的学生好动,形象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教学要力求生动活泼,应该多采用歌谣、游戏、活动(找朋友、开火车、照相机)等方式。如教学声母b、p、m、f,可先教学生念声母歌诀:水上冲浪b b b,小猴推车p p p,兔采蘑菇m m m,手拄拐棍f f f 。读几遍后,可让学生“击节而歌”。练习拼读音节,则可采用“摘苹果”等方式。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及道具(手形、剪刀、纸板等)。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也就会好。

  8. 教学建议: 第一 注重方法指导,准确发音。 第二 联系生活实际,意义拼读。 第三 注重兴趣激发,游戏反馈。

  9. “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步骤 • 一课一般分两个课时教完。第一课时重点是认读声母;第二课时重点是学会拼读。 • 第一课时的基本步骤:①利用“情境图”引出字母。②认读字母。③利用“表音表形图”加强对字母的记忆。④利用“语境歌”巩固字母的认读成果。⑤通过描红仿影学写字母。 • 第二课时的基本步骤:①复习字母的认读。②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把握拼读方法。③运用拼读方法进行拼读练习。④描、抄音节练习。

  10. 汉语拼音教学的注意点 • 不要把“情境图”当作“看图说话”来教 • 要正确使用“语境歌” • 要把握好拼音抄写的量

  11.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12. 识字与写字的编写体例 本册识字与写字部分的编排采用了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与汉语拼音穿插安排的“认一认”; 第二种是以韵文的形式安排的“词串识字”; 第三种是随课文安排的识字、写字。

  13. “认一认”的编写体例、意图与教学建议 • ⑴“认一认”的编写体例与特点每一个字分三部分呈现:最上面是一幅这个字的实物图画(图像),中间是标示该字读音的音节(声音),下面是与图、音节相对应的汉字(符号)。这样编排的三大优势:第一、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孩子们揭示了符号(即文字)与对应实物间的内在联系;第二、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前期经验”,为学习较为抽象的文字符号铺平了道路。第三、将声音、图像、语义、符号巧妙地整合为一体。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拥有对韵文、韵语善于记忆的特性。课本将这部分生字依照押韵合辙的格局,编成了四字韵语。而韵语琅琅上口,便于诵读。因此,本枯燥无味的“识字”就会变得简单易行、生动有趣。

  14. “认一认”的编写意图 • 满足低年级儿童识字的心理需求, 一年级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初次接触到语文课本,会使他们产生新鲜感,产生热切的学习渴望。大量的观察和调查表明:在儿童的学前生活中,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或多或少地认识了一些汉字。因此,孩子们已经有了一些识字的“前期经验”。就学习汉字与学习汉语拼音两者相比而言,他们对学习汉字兴趣更浓。 • 为儿童以后更好地识字奠定良好的基础。循序渐进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让小学生尽早掌握那些最基本的常用字,无论是对今后的识字、写字,还是理解字义和查字、词典都是不可或缺的铺垫和前提条件。教材采取提前与相对集中的方式让学生识字,正是为了给他们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5. “认一认“的教学策略 • 充分利用“四言韵语”押韵合辙的特点,通过多次反复而有趣的诵读去整体把握。诵读可以采用击节而诵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演练中,完成把握整体认读这些韵语。 • 充分利用教材优势,通过暗示或点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实物图画和音节、文字之间的联系,利用他们已有的认知实物的“前期经验”启发学生自主识字。 • 充分利用课本141页的“生字表(一)”,通过经常对该“生字表“的综合“溜读”、诵读,将前面分散认读的汉字进行整合(每学一课后都可以把已经学过的几课连起来读),复习、强化、巩固学习效果。

  16. “认一认”的基本教学步骤 • 借助课文的呈现方式或汉语拼音自学生字。 • 整体诵读课文。 • 借助图像强化认读 • 通过多种形式的整体诵读,巩固识字成果。

  17. “认一认”教学的注意点 • 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进行教学,不可强行灌输。对生字的识记,只要求从整体上认读,不要进行字形、字义的分析,不要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更不要布置学生做写字练习。这样做,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护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18.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