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听力障碍分级及残疾评定 方法

听力障碍分级及残疾评定 方法.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双耳 不同程度的 永久性 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 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 听力残疾分为四级: 一级听力残疾 二级听力残疾 三级听力残疾 四级听力残疾. 成人听力残疾分级. 听力损失程度 ( dB HL) 听力残疾等级 41-60 四级 61-80 三级 81-90 二级 ≥ 91 一级. 成人听力残疾分级. 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flor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听力障碍分级及残疾评定 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听力障碍分级及残疾评定 方法

  2.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3. 听力残疾分为四级: • 一级听力残疾 • 二级听力残疾 • 三级听力残疾 • 四级听力残疾

  4. 成人听力残疾分级

  5. 听力损失程度(dB HL)听力残疾等级 41-60 四级 61-80 三级 81-90 二级 ≥ 91 一级 成人听力残疾分级

  6. 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 听力 残疾一级 • 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1 dB HL • 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 • 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7. 只能听到鞭炮声 听力 残疾二级 • 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 • 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8. 只能听到较大的部分言语声 听力 残疾三级 • 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 • 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9. 能听到言语声但辨音不清 听力 残疾四级 • 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 HL之间 • 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10. 成人 听力残疾测试指标 • 听力测试频率:0.5、1.0、2.0、4.0 kHz • 测试音:纯音 • 平均听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 0.5、1.0、2.0、4.0 kHz四个频率听力损失分贝 数的均值; 若一个或一个以上频率的最大输出无听觉反应,则以最大输出值与其他频率的阈值相加后取均值。 • 室内本底噪音≤45dB(A),四级的本底噪音必须≤40dB(A)

  11. WHO预防聋和听力损失项目报告 (1991年,日内瓦)

  12. WHO预防聋和听力损失项目报告 (1991年,日内瓦) 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听力损失的分级: ①成人:较好耳0.5、1、2和4 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41 dB HL ②儿童(15岁以下):较好耳0.5、1、2和4 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平均值≥31 dB HL

  13. 与WHO听力残疾评定标准比较: • 将WHO-1991听力障碍分级标准的极重度分为一、二两级,符合我国国情。如进行国际交流时将听力残疾一级和二级合并,在统计数据上可完全与国际标准接轨。

  14. WHO标准(1980) • 极度听觉障碍, 91分贝以上 • 重度听觉障碍, 71~90分贝 • 中等重度听觉障碍, 56~70分贝 • 中度听觉障碍, 41~55分贝 • 轻度听觉障碍, 26~40分贝

  15. 三岁以上儿童听力残疾分级

  16. 三岁以上儿童 听力残疾诊断标准

  17. 三岁以上儿童 听力残疾测试指标 • 听力测试频率:0.5、1.0、2.0、4.0 kHz • 测试音:纯音 • 平均听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 0.5、1.0、2.0、4.0 kHz四个频率听力损失分贝 数的均值; 若一个或一个以上频率的最大输出无听觉反应,则以最大输出值与其他频率的阈值相加后取均值。 • 室内本底噪音≤45dB(A),四级的本底噪音必须≤40dB(A)

  18. 6个月〜 36个月听力残疾分级

  19. 6个月〜 36个月婴幼儿听力残疾

  20. 三岁以下儿童 听力残疾测试指标 • 听力测试频率:1.0、2.0、4.0 kHz • 测试音:啭音 • 平均听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 1.0、2.0、4.0 kHz四个频率听力损失分贝 数的均值; 若一个或一个以上频率的最大输出无听觉反应,则以最大输出值与其他频率的阈值相加后取均值。 • 室内本底噪音≤45dB(A),四级的本底噪音必须≤40dB(A)

  21. 测试工具和注意事项

  22. 频率转换键 持续按2秒为纯音和啭音转换 液晶显示屏。 每按一次减少10dB 每按一次增加 5dB 执行键 灯光刺激 插入耳机 开关键 电池仓

  23. 声级计 A声级: 用于测量并监控测听房间内本底噪声。 (使用 L 档) 线性: 用于测量并校准便携听力计扬声器声压级。 (使用 H 档)

  24. 插入式玩具

  25. 1、选择安静房间,室内本底噪声≤ 45 dB(A);听力残疾四级确认要求本底噪声≤ 40 dB(A)。 2、光线柔和,温度适宜,室内物品陈设简洁。 3、房间面积10-15平方米。 4、测试时室内人数不宜超过4人(含被试者),保持安静状态。

  26. 听力计给声方式: 对于3岁以内被测人群或不配合佩戴测听耳机者,采用扬声器给出啭音,用听觉行为观察法测出相对好耳听力 对3岁以上被测人群采用耳机给出纯音,分别测出左耳和右耳听力。

  27. 测试时,测听频率顺序应为:1kHz,2kHz,4kHz,1kHz(一定要重复一次1kHz),0.5kHz;不要让被测试者看到医生按钮的操作,要求被试者左耳听到声音举左手,右耳听到声音举右手,要防止非测试一测耳“偷听”。

  28. 测试体位: • 六个月以上婴幼儿可坐在妈妈腿上或站立抱起均可 • 较大年龄儿童和成人采用自然舒适座位即可 • 将便携式听力计置于测试耳规定测试距离,测试者操作仪器时注意回避被试者的视觉。

  29. 测听方法: 6个月-12月婴儿:采用听觉行为观察法。听觉行为反应主要表现为眼球向声源方向转动,寻找声源、表情变化(惊奇、哭、笑等)、动作变化、语言行为变化等。测试测试者一手用玩具控制孩子注意力。另一只手操作听力计。抓住孩子注意力不十分集中的情况下及时给声,观察受试者的听觉行为反应。

  30. 选择1 kHz 2 kHz和4 kHz的啭音作为测试音 • 在幼儿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及时通过扬声器给80 dB HL的声音刺激,如每一个被测频率均有听觉反应不定残 • 如发现任一频率无听觉反应,都要测每一频率的听阈值,然后将三个频率的听阈值相加除以3,获得均值后依据3岁以内听力残疾评定标准定级。

  31. 13个月-3岁以内幼儿:采用听觉行为观察法。测试方法与前6-12月婴儿相同。在被试儿注意力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选择1 kHz 、2 kHz、 4 kHz啭音逐一频率进行测试,给声强度为60 dBHL,如有听觉反应不定残。如发现任一频率无听觉反应,要测每一频率的听阈值,然后将三个频率的听阈值相加除以3,获得均值后依据3岁以内听力残疾评定标准定级。

  32. 3-6岁儿童:用游戏测听法进行纯音测听。使用耳机给出纯音,如听声移物,在被试儿面前放置插入式玩具,示意让被试儿听到声音就插入一个珠子,分别测出受试儿左耳和右耳1 kHz 、2 kHz、 4 kHz、1 kHz (复测)、0.5 kHz的纯音听阈值。依据3岁以上人群听力残疾诊断标准进行等级评定。

  33. ≥6岁被试者:应用耳机进行纯音测听。首先让被试者熟悉测试音,指导其听到声音后举手示意,要求被试者左耳听到声音举左手,右耳听到声音举右手,直至听到最小声音。测试者操作仪器时注意回避被试者的视觉,依次分别测出左耳和右耳1 kHz 、2 kHz、 4 kHz、(复测1kHz)0.5 kHz的纯音听阈值。依据听力残疾诊断标准进行等级评定。

  34.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