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 2005 年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建设. 2008 年上海电机学院校级精品课程. 主 编: 李占国. 课件制作: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账户 第三章 记账方法与借贷记账法 第四章 账户与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第五章 账户的分类 第六章 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第七章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组织.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含义

ford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基础会计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础会计学 2005年上海市本科重点课程建设 2008年上海电机学院校级精品课程 主 编: 李占国 课件制作: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

  2.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账户 第三章 记账方法与借贷记账法 第四章 账户与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第五章 账户的分类 第六章 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第七章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第八章 财产清查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章 账务处理程序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组织

  3.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会计信息及其质量要求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记账基础 第四节 会计要素的计量原则 第五节 会计核算方法

  4.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简史,理解会计概念,明确会计特点和基本职能,掌握会计要素,明确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法规和会计工作组织的有关内容,为学习本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5.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含义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及特点 三、会计的基本含义

  6.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是因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是近几百年来的事,但其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无论在中国和外国,都是源远流长,几乎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

  7.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不断发展。

  8. 会计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会计 第二阶段:近代会计 第三阶段:现代会计

  9. 1.古代会计 古代会计经历时间很长,大约自原始社会末期至15世纪之间。 会计的萌芽——采用“结绳记事”、“刻石记数” ; 会计核算方法的发展——西周时代出现“会计”一词,并建立了“官厅会计”; 宋朝创建的“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四柱清册”的出现,使会计技术达到了新水平,是我国最早的比较科学、系统、完善的中式会计方法; 明末清初,我国商人设计了“龙门账”,设总账进行“类记录”,开始复式记账。

  10. 高等学校财务会计专业系列教材 2.近代会计 近代会计一般被认为自15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末。 从12世纪到15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出现了借贷资本家,采用“借”、“贷”两字作为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公开出版,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借贷复式记账原理及其运用,并介绍了以日记账、分录账和总账三种账簿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为现代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朝后期,借贷复式记账法传入我国,沿用至今。

  11. 3.现代会计 现代会计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 特点:会计发展迅速—— 一是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的结合,电子计算机逐渐代替传统手工操作,使会计核算的手段现代化; 二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其职能范围越来越广,使只注重核算的传统簿记,发展为今天既核算又管理的具有现代含义的会计。

  12. 我国现代会计的发展历程 1963年发布了《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 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1992年颁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 2006年,修改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 。

  13. 二、 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特点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及其特点 1、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对会计交易或事项的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对会计交易或事项的核算必须以凭证为依据

  14. 二、 会计的特点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及其特点 1、会计监督要依据特定的标准 2、会计监督贯穿于企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包括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监督

  15. 三、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旨在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以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16. 第二节 会计信息及其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17. 一、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 (一) 信息需求与会计目标 (二) 如何提供信息 (三) 提供什么样的信息

  18.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19. 第三节 会计基本假设和记账基础 一、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假设 (二) 持续经营假设 (三) 会计期间假设 (四)货币计量假设

  20. 二、会计记账基础 • (一) “应计制”基础 • (二) “现金制”基础 • (三) 应计制与现金制的混合

  21. 第四节 会计要素的计量原则 一、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一)历史成本 (二)公允价值 (三)重置成本 (四)可变现净值 (五)现值 二、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原则

  22. 第五节 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核算方法

  23.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 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汇总表 审核和填制 会计凭证 登记账簿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 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是相互联系、紧密配合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关系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