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外籍勞工在台灣

外籍勞工在台灣. 49973020 翁千玉 49973037 胡吟靜. 研究動機與目的. 失業率已由 2% 以下上升至 4.07% (102 年 4 月 ) 失業人數與外勞引進數相當,基層勞力的工作機會減少, 而外勞對社會安全影響 因此我們欲探討外勞引進對國內就業市場、 外勞在台灣權益、 歷史外勞政策演變、 外籍勞工組成, 及了解外勞引進的 正面效果與負面衝擊。. 歷史外勞政策演變. 1989 年 之前 :

Download Presentation

外籍勞工在台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外籍勞工在台灣 49973020翁千玉 49973037胡吟靜

  2. 研究動機與目的 • 失業率已由2%以下上升至4.07% (102年4月) • 失業人數與外勞引進數相當,基層勞力的工作機會減少, • 而外勞對社會安全影響 • 因此我們欲探討外勞引進對國內就業市場、 外勞在台灣權益、 歷史外勞政策演變、 外籍勞工組成, 及了解外勞引進的 正面效果與負面衝擊。

  3. 歷史外勞政策演變 • 1989年之前: 不開放低技術外勞進入國內勞動市場,並且嚴格管制其他類別的外勞。但是由於台灣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界對引進外勞的需求越來越高;而勞動市場上也存在著許多「非法外勞」。 • 1989年: 由於政府推動十四項建設,勞力短缺,於是以「專案方式」正式引進第一批低技術外勞。 • 1992年: 《就業服務法》通過,其中設有外籍勞工專章,允許民間產業引進外勞,並且逐次放寬引進的行業種類。

  4. 歷史外勞政策演變 • 2012年: 藍領外勞在台工作年限由9年延長至12年, 聘僱許可期間由2年修正為3年 會議通過同意對於80歲以上且巴氏量表 60分者可申請外籍家庭看護工照護 「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部分條文」修正案 與刪除千人以上製造業申請外籍勞工比率,應刪減1%至3%規定

  5. 歷史外勞政策演變 • 2013年 菲律賓公務船射殺臺灣漁民 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採取三項反制措施: • 終止菲律賓外勞來臺之申請、 • 召回臺灣駐菲律賓大使 • 要求菲律賓駐華代表返回菲律賓

  6. 外籍勞工組成-藍領外勞 • 2013年4月 台灣外勞人數(不含外籍專業人士)約為45萬4,171人。 • 按國籍分,以印尼籍最多(19萬9,971),越南籍次之(約10萬3,797),菲律賓籍第三(8萬7,808),泰國籍第四(約6萬2,591)。 • 其中產業外勞人數24萬5,620人,社福外勞則為20萬8,551人。 • 台灣外勞總人數仍以桃園縣7萬5,554人居冠、 其次是新北市6萬4,560人,臺中市以6萬2,366人成為人數第三多的城市,其他依序為臺北市4萬357人、高雄市3萬5,074人、臺南市3萬4,624人、彰化縣3萬3,679人、新竹縣1萬7,375人。

  7. 外籍勞工組成-白領外勞 • 2013年4月底,約為2萬7,698人。 • 按國籍別分,以日本籍最多(8,029),美國籍第二(6,052)。 • 男性約為2萬2千人,女性5千人。 • 2萬7千白領外勞之中最多人從事的專門性技術性工作,有1萬4,411人。其次是補習班語文教師工作,有5,499人,第三是學校教師工作,有2,780人。 • 台灣白領外勞人數最多的縣市是台北市, 1萬1,916人。其次是新北市,有2,760人。第三是台中市,有2,493人。

  8. 外勞引進對本國勞工失業、職業選擇及薪資之影響外勞引進對本國勞工失業、職業選擇及薪資之影響 • 引進的人力對於弱勢族群的就業機會產生衝擊較為顯著 • 人力的引進對營造和製造等行業中同職業層級的本地勞工會產生就業上的影響 • 企業對於藍領外籍勞工可能產生一種長期的依賴 • 人力的引進對於本地勞工在職業階梯的向上流動具有正面的意義 • 外傭(含監護工與家庭幫傭)的影響 :「家庭階級化」 • 高齡化的加速以及婦女就業率的提昇 :薪資水準差異 • 婚姻方式引進「外勞」

  9. 外勞對台灣經濟成長影響 • 非技術性外勞與本國非技術性勞力---「完全替代」, 使其就業水準與工資下跌。 • 資本和技術性勞力在生產上與非技術性勞力---「非完全替代」,非技術性勞力工資水準 下跌, 使廠商以多使用非技術性的本國或外籍勞力,來替代本國資本與技術性勞力的使用,因而造成本國資本與技術性勞力的就業水準下跌。

  10. 過降低生產成本的途徑,導致產品價格下跌而使產品的需求增加,從而造成整個經濟體系的產出水準增加。過降低生產成本的途徑,導致產品價格下跌而使產品的需求增加,從而造成整個經濟體系的產出水準增加。 • 研究結果顯示,外籍勞工的人數、本籍勞工的就業人數、廠商投入的總資本額對台灣的經濟成長有正面影響;由此可知,台灣的勞動缺口可藉由引進短期外籍勞工來填補。

  11. 外勞在台灣權益 • 一、成立「直接聘僱聯合服務中心」 • 二、建置訪視員業務 • 三、成立外勞諮詢服務中心 • 四、實施提前終止聘僱關係驗證機制 • 五、加強宣導外勞法令及相關權益

  12. 結論 • 外勞引進對國人就業與產業的影響衝擊, 至今仍未獲得一致性的研究定論。有部分研究顯示,移民對本國勞工的就業與工資之影響極其微小,甚至連非技術性移民與非技術性本國勞工之間的替代關係也是相當微弱, 因非技術性移民總是選擇工作機會較多,或是工作機會正在擴充的區域落地而居。這種情況,正如同我國勞委會對於各行各業的外勞核准引進量,大抵上是按其缺工狀態(類似工作機會)的多寡而核定之。

  13. 參考文獻 • 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 2.國家政策論壇季刊外勞數量與台灣勞工就業的關係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薛承泰 國政基金會社會安全助理研究員林昭禎 • 3.中華勞動與就業關係協會外勞引進對我國社會所造成之影響 • 4. Taiwan International Workers Associatio台 灣 國 際 勞 工 協 會 外勞政策研討會論文 》以反奴工論述挑戰外勞體制的可行性 廖元豪 • 5.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外勞引進對本國勞工失業、職業選擇及薪資之影響 江豐富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14.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