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9

新时期卫生监督 工作概述 省卫生厅卫生执法监督处 姜相春

新时期卫生监督 工作概述 省卫生厅卫生执法监督处 姜相春. 卫生监督基本概念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思路 卫生事业发展 “ 十二五 ” 规划 卫生监督职责和任务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相关业务知识简介. 第一 、卫生监督基本概念. 卫生监督的定义和表述: 卫生监督即卫生行政执法,是国家管理社会卫生事务政府职能的特定称谓。 卫生监督是卫生行政部门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行政执法行为。 这是狭义 的卫生行政执法 概念。.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时期卫生监督 工作概述 省卫生厅卫生执法监督处 姜相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时期卫生监督 工作概述 省卫生厅卫生执法监督处 姜相春

  2. 卫生监督基本概念 •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思路 •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卫生监督职责和任务 •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 相关业务知识简介

  3. 第一、卫生监督基本概念

  4. 卫生监督的定义和表述: • 卫生监督即卫生行政执法,是国家管理社会卫生事务政府职能的特定称谓。 • 卫生监督是卫生行政部门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行政执法行为。 • 这是狭义的卫生行政执法概念。

  5. 广义的卫生行政执法:是指卫生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受委托的组织依法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和具体运用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处理卫生行政事务的一切活动。广义的卫生行政执法:是指卫生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受委托的组织依法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和具体运用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处理卫生行政事务的一切活动。 • 既包括具体行政行为的活动,也包括抽象行政行为的活动。即以不特定的人或事为管理对象,制定或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如卫生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的行为。

  6. 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卫生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卫生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 根据这个定义,依据监管对象的不同,卫生行政执法主体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国境卫生检疫机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关、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爱国卫生管理机关、其他部门的卫生行政执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如医疗事故鉴定权利授予了医学会。

  7. 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包括: • 1、卫生法制宣传 2、卫生行政许可 • 3、卫生监督检查 4、卫生行政奖励 • 5、卫生行政即时控制6、卫生行政处罚 • 7、卫生行政强制执行。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目前享有行政强制执行权力的机关包括公安、工商、外贸、海关、税务等行政机关,卫生行政机关尚没有强制执行权,只能通过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8. 卫生行政执法的功能包括四个方面: • (1)制约功能:卫生行政机关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对相对人有关权力的限制和在具体行为上的牵制,制约功能是政府公共职能的体现。 • (2)规范功能:基于公共卫生法律规范,有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之分。

  9. (3)预防功能: •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很重要的一方面是预防为主,因此预防能起到强制和规范社会卫生事务或行为,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 卫生行政执法并不是被动、单纯针对某一个或某一阶段进行执法,而应积极主动参与或渗透到执法对象整个运作过程,提前发现和排除可能发生危害健康的各种问题和潜在因素。

  10. (4)促进功能: • 卫生行政执法的目的不仅是发现问题,查处卫生违法行为,还要通过对问题或违法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或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弥补措施和解决办法。

  11. 卫生监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人权和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两个根本特征。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卫生监督作为国家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手段,体现着对人权的尊重,对法治的信仰,对科学发展观的践行。

  12. 第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思路

  13. 卫生工作三大体系: 卫生监督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卫生监督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了解当前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趋势、核心内容,有助于我们把握卫生监督工作发展方向、职能调整和任务落实。

  14.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 • 主要问题是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还不够宽,保障水平较低; • 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价格虚高;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弱化; • 卫生投入机制不健全,多元办医体制尚未形成,政府卫生投入不足,个人负担较重; • 尚未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有效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15.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可以概括为: 贯穿一条主线 突出顶层设计 明确近期改革重点

  16. 贯穿一条主线: 就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制度体系、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始终贯穿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条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

  17. 突出顶层设计: 就是要从基本国情出发,着眼长远,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整体设计,明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框架,提出了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总体目标。

  18.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 • 概括为:一个目标、四大体系、八项支撑。 • 一个目标:即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总体目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四大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 • 医疗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19. 1、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卫生角度三大体系(医疗、公共卫生、监督) 公共卫生国家责任

  20. 卫生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卫生服务市场是一个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存在的混合体。 病人 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 全科医生 医院急诊 专科医生 药店 联邦政府提供资金 州政府提供资金

  21.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

  22. 加强卫生监督服务。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以及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卫生工作。加强卫生监督服务。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以及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卫生工作。 •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23. 2、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新加坡2、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新加坡 • 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 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香港

  24. 中国新型卫生服务框架体系 疾病控制中心 妇幼保健中心 卫生监督机构 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 指导、培训 转诊 双向 馈反息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诊所 社区计生站 护理院 其他 社区卫生服务站 村卫生所

  25. 3、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3、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 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26. 商业医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城乡医疗救助

  27. 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当前主要有三种类型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当前主要有三种类型 • 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英国为代表; 计划模式 •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 混合模式 • 商业医疗保险为主: 美国为代表; 完全市场模式

  28. 采用计划模式的国家: • 主要由政府负责卫生筹资,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英国、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认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责任必须由国家承担,人人均等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巴西、马来西亚

  29. 完全市场模式的国家: • 私营机构负责筹资,私营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医疗资金的筹集和医疗服务的提供由市场调节。医院和病人大多数是私立的,医生也大多数服务于私立医院和诊所。 • 美国是唯一一个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发达国家,但政府也承担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责任。

  30. 采用混合模式的国家: 政府通过立法,建立强制性全民健康保险。 • 资金:投保者与雇主各负担50%;对不具个人能力的,政府出资帮助他们参保或者为他们提供医疗救助,以保证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 资金由疾病管理基金会管理,是自治团体,受州和联邦医疗保险办公室的监督,以集体购买医疗服务的方式制约医疗机构。

  31. 4、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滥用药死亡 • 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 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 • 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 • 部分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

  32. 八项支撑:即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八项支撑:即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 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 • 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33. 四大体系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大体系相辅相成,构成了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八项支撑配套建设,保障四大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34. 同时,确定五项近期改革重点。 •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实现全面覆盖,逐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是老百姓“看得起病”的基本保障; • 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安全和有效,是老百姓 “吃药少花钱”的制度保证;

  35.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网络的全覆盖,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是老百姓“看病方便和少花钱”的体系保障;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网络的全覆盖,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是老百姓“看病方便和少花钱”的体系保障; •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体系和完善经费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是老百姓“少得病”的体系保障。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生活习惯

  36.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强化医院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就医。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强化医院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就医。 • 实施上述改革后,将使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普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特别是基层群众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群众反映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37. 2012年3月国务院下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2012年3月国务院下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 • 提出“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 •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加快推进; • 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明显提高保障能力和管理水平; 新农合人均350元。 • 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巩固完善;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有效运转; 县医院8、18; • 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同步增强。

  38. 医改“十二五”期间具体目标: •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有序开展;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社会力量办医取得积极进展;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 药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药品生产流通秩序逐步规范,医药价格体系逐步理顺;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对医药卫生的监管得到加强。

  39. 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 发展卫生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卫生事业必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维护社会公平,坚持公益性质;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40. 西藏纳木措(湖)2008年7月30日

  41. 第三、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42. 国务院于2012年10月8日印发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主要内容:    国务院于2012年10月8日印发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背景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三、加快医药卫生体系建设 四、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五、保障措施

  43. 规划的发布形式: 由国务院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对卫生事业的重视。 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视,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就医问题的决心,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44. 国务院印发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规划内容看:不仅涉及到卫生服务领域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工作,而是从大卫生的角度出发,包括了其它与促进人民健康相关的内容,如医疗保障、食品安全、医疗救助、药品供应保障、医学教育、科技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国务院印发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规划内容看:不仅涉及到卫生服务领域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工作,而是从大卫生的角度出发,包括了其它与促进人民健康相关的内容,如医疗保障、食品安全、医疗救助、药品供应保障、医学教育、科技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

  45. 规划亮点:《规划》围绕“人均预期寿命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岁”的核心指标,构建“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指标,研究提出了健康状况、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和卫生费用等23个指标。规划亮点:《规划》围绕“人均预期寿命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岁”的核心指标,构建“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指标,研究提出了健康状况、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和卫生费用等23个指标。 这些指标全面体现了“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加强的重点工作。

  46. 《规划》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原则,研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原则,研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重大工程项目。 主要包括: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地市级综合医院建设、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及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

  47. 一、 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各项卫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4.83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0.0/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6.4‰,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评价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文明重要指标

  48.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局良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局良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医疗监管力度继续加大,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卫生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

  49. (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显现,面临重要发展机遇。 服务型政府、改善民生、持续增长的综合国力;社会各界、国际社会对卫生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