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社區治安與家庭暴力的關係

社區治安與家庭暴力的關係. 報告人:葉毓蘭. 家庭暴力是什麼?. 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虐待行為。它包括對配偶(前夫、前妻 、同居人或男女朋友)、親子、手足或長者的身體虐待、言語虐待、心理虐待和性虐待。. 家庭暴力都是口角?. 在美國,每二十四秒就有一件人為的暴力事件發生於美國各州。 殺人案件中的百分之二十是發生於家庭成員間,而其中大部分的家庭殺人事件,有一半以上是配偶殺死配偶。 有一研究預測四對夫婦當中,有一對曾經至少有一次暴力發生。可見,除了被陌生人攻擊外,被自己家人攻擊的比例也相當高。. 莽夫當街歐妻,外國學生看不下去.

Download Presentation

社區治安與家庭暴力的關係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區治安與家庭暴力的關係 報告人:葉毓蘭

  2. 家庭暴力是什麼? • 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虐待行為。它包括對配偶(前夫、前妻 、同居人或男女朋友)、親子、手足或長者的身體虐待、言語虐待、心理虐待和性虐待。 警察大學葉毓蘭

  3. 家庭暴力都是口角? • 在美國,每二十四秒就有一件人為的暴力事件發生於美國各州。 • 殺人案件中的百分之二十是發生於家庭成員間,而其中大部分的家庭殺人事件,有一半以上是配偶殺死配偶。 • 有一研究預測四對夫婦當中,有一對曾經至少有一次暴力發生。可見,除了被陌生人攻擊外,被自己家人攻擊的比例也相當高。 警察大學葉毓蘭

  4. 莽夫當街歐妻,外國學生看不下去 • 就讀政大民族研究所碩二的義大利籍女學生嫣然(三十二歲)表示,本周日下午到臥龍街找同校中國文學研究所的阿根廷籍男同學吳華安(三十歲),在馬路上看到一名男子鄭文章(三十四歲),正當街拉扯妻子陳鈺琳(三十四歲)頭髮,並用腳猛踹對方十多分鐘。嫣然指出,當時曾上前阻止但遭鄭怒斥,她便找吳協助報警,但轄區臥龍派出所派員了解後,卻僅備案及通知家暴中心,未當場將鄭男繩之以法。( 2007年05月09日 ) 警察大學葉毓蘭

  5. 新竹縣一名三歲女童,長期遭母親的同居人毒打出氣。二十五日晚,又因母視與同居人發生爭執,竟當街遭樹枝、水管抽打,最後傷重不支昏倒。後來母親趁同居人睡覺時,抱著女兒逃出求救、送醫,這起虐童才被揭發。處理案件的新竹縣婦幼隊警員不禁搖頭說:「實在太狠了!三歲小孩都下得了手。」   2007年06月30日 「實在太狠了」童遭鐮刀割趾母同居人毒手水管抽鞭打昏 警察大學葉毓蘭

  6. 獸父母 菸燙兩兒迫口交 • 宜蘭縣一對年僅六、七歲的小兄弟,不但遭長期遭酗酒雙親毆打,還被母拿菸頭燙身體凌虐;更可惡的是,哥哥還遭父強迫口交。上月初,小兄弟逃到外婆家求救並報警,才揭發這對獸父狠母惡行。處理警員和社工員都痛心說:「天底下怎麼會有如此父母?太可惡了!」 2007年06月08日 警察大學葉毓蘭

  7. 無人性 逆子電鍋砸死母 • 台北縣一名男子去年底將老母親打到骨折,母親雖申請家暴保護令,卻不忍將他逐出家門;不料月初不孝子酒後不滿母親勸他找工作,竟拿起電鍋猛砸老母頭部,造成顱內出血、倒臥血泊,三小時後逆子酒醒才報案送醫,其母昨天不治。男子姊姊痛哭說:「他之前就詛咒母親去死,好讓他繼承財產,現在居然真的殺了母親!」 2007年06月06日 警察大學葉毓蘭

  8. 惡媳殺婆棄屍 6歲兒一語破案「媽跟爸說 把嬤載到虎頭山」 台北縣一名惡媳因毆打婆婆,遭婆婆申請家暴保護令而被趕出家門,惡媳懷恨在心,日前返家以電線勒斃婆婆,未料其夫知道母親被殺後,竟合力棄屍滅跡 警方調查,惡媳李玉英(30歲,竊盜前科)與丈夫戴國強(43歲),去年搬到鶯歌與婆婆戴月娥(69歲)同住,未料夫妻倆遊手好閒,李若向婆婆伸手要錢不成,就將瘦弱的婆婆壓制在床上拳打腳踢,其婆婆在鄰人建議下到醫院驗傷,申請家暴保護令於本月16日生效,未料這一紙保護令竟引來殺身之禍。2007年07月29日 警察大學葉毓蘭

  9. 獸父強姦8歲女至23歲「求救信」揭醜聞 母被指助長暴行 • 陳姓女子指控從小學二年級起,只要父親精神病發作,就遭押在床上強姦,獸行持續十五年之久。 • 如果拒絕父親的獸行,母親會罰她跪在佛堂一整夜。 警察大學葉毓蘭

  10. 家暴婦跪警「不要抓丈夫」 • 新營市一名女子昨天凌晨哭哭啼啼打電話報警,聲稱被丈夫施暴,滿臉是血,警方到場時,一名警官還遭丈夫出拳偷襲擊中下巴,導致嘴角流血;不過當警方準備依家暴罪嫌偵辦時,婦人反倒下跪替丈夫求情,還改口稱受傷是自己摔倒。 • 警方擔心李女懼於丈夫壓力不敢說實話,還入屋查看,並找到躲在儲藏室的李女丈夫,但他不願回答警方問題,並嗆聲:「你無權管我們家的事!」甚至趁亂攻擊處理的警官。因家暴部分李女堅不提告,警方僅將李夫依妨害公務罪嫌移送法辦。2007年04月27日 警察大學葉毓蘭

  11. 家暴問題有多少?(受理通報) 警察大學葉毓蘭

  12. 家庭暴力刑事案件 警察大學葉毓蘭

  13. 家庭暴力的本質 • 權力與控制 • 施暴者與受暴者之間的羈絆— • 傳統家庭角色 • 害怕離開的後果 • 無助感 警察大學葉毓蘭

  14. 身體虐待 • 推、甩、踢、揍、摑、抓、咬、拗扭肢體,甚至使用刀械槍枝等攻擊受害人。 • 母任男友虐女求刑4年兩童遭菸燙灌水檢方睹傷口泛淚【石秀華╱高雄報導】高雄一名已離婚的黃姓婦人,去年初帶著六歲與七歲的女兒與人同居,未料同居人卻屢以兩女童不聽話為由,命女童僅著內褲用皮帶抽打,甚至用香菸燒燙等方式凌虐女童,直到今年四月中旬,六歲女童全身是傷,蹲在路邊被鄰人發現報警,虐行才曝光。兩女童在接受母親同居人管教的兩個月期間內,全身包括頸、臀、四肢、腹、背、手指都有燒燙傷、勒傷等大小傷痕,被凌虐的體無完膚,連負責問訊的男檢察官林敏惠看了都於心不忍 (2004-1-13) 警察大學葉毓蘭

  15. 言語虐待 • 企圖以字眼、聲調來控制或傷害另一個人。例如:吼叫、尖酸諷刺、威脅將對方 或小孩殺害、揚言使用暴力、大罵對方愚蠢、侮辱、不實的控訴。 警察大學葉毓蘭

  16. 心理虐待 • 威脅自殺、不准對方使用電話和擁有金錢、逼問對方行蹤、質問孩子是誰的? 和錢怎麼花的?、阻止對方探視其親人、嘲笑、侮辱對方的朋友、濫用藥物和 酗酒、不實的指控對方有外遇、極度忌妒、無法保有一份工作、禁止對方上學或工作 、跟蹤、監視、謊言操控人、批評對方的外表、責備、冷漠以對。 警察大學葉毓蘭

  17. 性虐待 • 強迫對方進行性行為、逼迫對方看色情影片或圖片、拒用保險套等等。 • 失業惡夫性虐妻13年【孫英哲╱彰化報導】彰化縣一名失業在家的莽夫,涉嫌對妻子性虐待施暴長達十三年,妻子日前子宮頸癌手術後返家休養,他竟又強行要求行房,妻子不從還被痛毆,其妻在不堪虐待凌辱下,向警方聲請家暴保護令並提出傷害告訴。 被丈夫欺凌十三年的張姓婦人指出,丈夫脾氣暴躁,不但常打她,甚至還對她性虐待。她還哭訴,丈夫「興致一來就一定要」,她若反抗,除了換來一頓毒打,還會被處罰,包括冬天強迫她光著身子站在電風扇及冷氣機前,讓她冷得直打哆嗦,丈夫經常強行行房,讓她苦不堪言。 警察大學葉毓蘭

  18. 家暴施虐者的特質(一) • 低自尊,無自信、易怒 • 抱持男尊女卑傳統觀念,重權威 • 將自己的暴力行為責難於他人 • 強烈而病態的忌妒心 • 呈現雙重個性,喜怒無常 • 以吸毒、酗酒或暴力來解決壓力問題 • 以強迫的性行為做為增強自尊的激烈手段。 警察大學葉毓蘭

  19. 家暴施虐者的特質(二) • 不相信自己的暴力行為會導致負面結果。 • 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容易積壓在心並一觸即發。 • 溝通技巧不良。 • 喜愛控制別人,但自我克制能力不佳。 • 過度依賴配偶。 • 大多沒有親近的朋友。 警察大學葉毓蘭

  20. 受虐者被害症候群 • 低自尊心,無自信。 • 扮演委屈求全的傳統角色,堅信必須維持家的完整。 • 相信自己必須對施虐者的暴力行為負責,以為是自己的錯。 • 感覺罪惡感,但否認自己感到恐怖和憤怒。 • 對外在事物相當消極被動,但有能力操控所處的環境以避免更大的傷害和 被殺害。 警察大學葉毓蘭

  21. 受害者的受虐症候群 • 對壓力呈現強烈的身心反應,經常抱怨身體不適。 • 在暴力壓迫下,不得不以性做為暫緩暴力關係的工具。 • 認為沒有人能夠幫助自己、解決困境。 • 依賴性格,有很深的無助感,欠缺獨立自主的能力。 • 溝通技巧不佳。 警察大學葉毓蘭

  22. 高危險的家庭暴力加害人 • 個人特徵資料 • 教育程度偏低者,危險性較高 • 失業者與工作不穩定者危險性高。 • 職業之社會聲望低者,危險性較高。 • 個人收入偏低或無收入者,危險性高 • 個人曾有犯罪行為,危險性高 • 個人有偏差行為習性,危險性高。 • 個人最近自殺或殺害他人的企圖者,危險性高 • 有精神疾病或精神官能症者,危險性高 • 對法律及社會規範輕視或不理睬者,危險性高。 警察大學葉毓蘭

  23. 高危險的家庭暴力加害人 • 個人成長與原生家庭經驗 • 與原生父母或照顧者之關係疏離或交惡者危險性高 • 曾經遭受家庭暴力被害或目睹家庭暴力者,危險性高。 • 原生家庭成員有習慣以暴力處理衝突者,危險性高。 • 原生家庭成員有暴力犯罪前科者,危險性高 • 原生家庭成員之性別優越意識明顯且僵化,例如,相信男尊女卑之價值觀念者,危險性高。 警察大學葉毓蘭

  24. 高危險的家庭暴力加害人 • 婚姻與家庭生活經驗 • 夫妻衝突事件多者,危險性高。 • 家庭經濟狀況差者,危險性高 • 被害人經濟依賴加害人者,危險性高 • 性愛次數過少或沒有性愛關係者,危險性高 • 加害人曾有強行要性,或因被害人之拒絕而極端憤怒者者,危險性高 • 對子女管教意見分歧情形嚴重者,危險性高 • 與公婆之關係不良或有衝突者,危險性高 警察大學葉毓蘭

  25. 高危險的家庭暴力加害人 • 婚暴過程與結果 • 婚暴發生時無外力介入調停、處理,或居家與外界隔離疏遠者,夫妻衝突不易被發現者,危險性高。 • 在夫妻衝突中曾經使用武器威脅或以武器傷害被害人者,危險性高。使用之武器致命性高者,危險性高。 • 加害人之職業或生活環境中容易取得致命武器者,危險性高。 • 加害人施暴行為態樣多種類者,危險性高 警察大學葉毓蘭

  26. 高危險的家庭暴力加害人 • 個人心理特質、行為特徵與認知 • 加害人之自尊與自我概念低落者,危險性高 • 加害人佔有欲強且常覺得沒有安全感者,危險性高 • 加害人情緒不穩定,容易衝動、暴怒或陷入憂鬱者,危險性高 • 加害人處理壓力的技巧較差,常以破壞性的方式因應壓力者,危險性高。 • 加害人常對外在刺激或生活事件過度反應者,危險性高 • 加害人攻擊性強,或經診斷有邊緣性人格異常或反社會人格異常者,危險性高 警察大學葉毓蘭

  27. 協助家庭暴力加害人 • 認識暴力:暴力的本質就是權力與控制,暴力的連續性與形態等。 • 探索暴力:了解自己暴力的原因,了解受暴者的感受,了解孩童的感受等。 • 回顧原生家庭:自己的行為與想法如何受到家庭影響,又如何影響到子女等。 • 平等與尊重:了解維持和諧關係的基礎就是平等與尊重,了解有效的溝通方式。 • 身為男人:了解為什麼男人通常是施暴者,男人如何被社會塑造成大男人?了解家庭暴力與性別的關係。 • 如何控制與管理情緒:學習辨識壓力與情緒。學習如何管理壓力與表達情緒。 警察大學葉毓蘭

  28. 虐兒事件的施虐者 • 家庭暴力虐童案件頻傳,缺乏親子管教知識、婚姻不穩定、酗酒嗑藥,是所有虐童案中施虐者最主要特徵。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的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去年所有通報的兒童少年虐待案中,施虐者缺乏親子管教知識者,佔了百分之三十四;夫妻或同居人因感情不睦、分居、外遇等狀況而施虐者,佔了百分之二十一;因酗酒、藥物成癮而施虐者,則佔了百分之十三,分列兒少虐待案三大主因。 警察大學葉毓蘭

  29. 窮孩子和受虐兒 • 出生於台灣這塊土地的孩子,在能夠身心健全地長大成為「國家主人翁」之前,竟出現了人數可觀的「窮孩子」和「受虐兒」兩種典型 警察大學葉毓蘭

  30. 富台灣的窮孩子 • 孤女小雅貧苦獨居年餘的事件受到媒體披露,社會各界震驚同情,才剛開始踴躍捐輸愛心,緊接著就又發生「父親病逝,存款只剩一元」的小慈事件 • 誰來可憐台灣的窮孩子? 警察大學葉毓蘭

  31. 日益嚴重 • 關於青少年與兒童的悲劇新聞,幾乎無日無之。一類以「小雅、小慈事件」為代表,孤女貧病無依的情節,引發民眾同情。另一類可稱為「邱小妹事件」翻版,兒童受虐至重傷甚至死亡的地步,其中並夾雜醫療或社工體系疏失的問題。 • 貧窮所帶來的問題日益嚴重 警察大學葉毓蘭

  32. 兒虐事件層出不窮 • 近幾年來,由於媒體的蓬勃發展與激烈競爭,許多虐待兒童的新聞事件逐一被揭露,國人漸漸意識到隱藏在家門之後的暴力,正逐漸侵害到我們的下一代。 • 貧窮困頓,可能導致家庭結構不穩定,繼而衍生的後遺症各式各樣;貧病孤兒是其一,受虐兒童則是另外一種類型。 警察大學葉毓蘭

  33. 還記得邱小妹嗎? • 「希望邱小妹是最後一個受害者」的反省,但繼之而來卻是接二連三同樣引發震驚的殘忍虐童事件 • 新聞上:吊在起重機上毒打,六歲女童被虐死;三歲男孩寄居於嬸婆家而遭球棒虐打致死 警察大學葉毓蘭

  34. 愛他就不要害他… • 聯合國兩年前調查廿七國(不含台灣)兒童受虐的報告指出,每一百萬兒童中,每年受虐致死的比率:西班牙百萬分之一,希臘百萬分之二,法國、波蘭及荷蘭百萬分之五,美國、墨西哥高達百萬分之二十二。該報告也指出百分之八十施虐者是兒童的父母 警察大學葉毓蘭

  35. 台灣也不例外 • 在台灣,高達8成1的受虐案,來自於親生父母的虐待,9成以上施虐者就是受虐兒生活週遭的成人;更讓人憂心的是,5歲以下受虐兒人數年年增加,這些幼兒不易和外界接觸,暗夜的哭聲根本傳不出家門。 • 去(2006)年隨親人自殺和遭虐待致死的兒童竟達五十人,尤其是父母自殺、孩子陪葬更創新高達卅三人,又以六歲以上兒童受害最深。 警察大學葉毓蘭

  36. 越來越多孩子受虐 • 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0到5歲受虐兒的受暴率,近5年明顯成長。尤其是0到2歲幼兒,5年來成長率高達45.13%,3到5歲成長率也有23.41%。 • 這些幼兒都與主要照顧者在家生活,除非是被打的遍體鱗傷送醫急救,經醫院或其他人通報,否則受虐兒的哭聲難以被「聽得到」。 警察大學葉毓蘭

  37. 什麼樣家庭的孩子容易受虐 • 虐兒案件數高升,顯示的是這個社會的躁鬱程度,加上家庭解組,大人的壓力全發洩在最弱勢的兒童身上。 • 政府歸納出的高風險家庭有:卡債、失業、吸毒、酗酒、單親、同居、離婚、精神病患等,上述風險因子的數目愈多,虐兒可能指數愈高。 警察大學葉毓蘭

  38. 雖然沒有被虐 受虐兒除了像我們知道的邱小妹妹及被父母親友人 刺青虐待至腦死的小弟弟外,還有一群在家庭暴力中無 明顯外傷的精神受虐兒-目睹暴力兒童,這些孩童常常需 要面對家庭暴力帶來的恐懼感及不安全感,他們可能在 下列情況下目睹家庭暴力: • 親眼看見:現場目擊父/母親受到言語暴力、肢體暴力及性侵害 • 間接聽見:在緊鄰的房間或黑暗中聽到爭吵、打鬥的聲音 • 事後觀察:事後看見父/母親身上的傷痕、沮喪、傷心的表情及家中毀損的物品 他們都是受傷天使,需要我們的協助 警察大學葉毓蘭

  39. 來不及長大的邱小妹 2005/01/09 台北市 5歲女童邱姿文遭父親邱光仁虐打重創,又因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拒收轉至台中,最後枉死結果:邱光仁遭檢方求刑15年 警察大學葉毓蘭

  40. 警察大學葉毓蘭

  41. 警察大學葉毓蘭

  42. 警察大學葉毓蘭

  43. 家庭暴力三級預防 • 建立有效的社區防暴網絡 • 落實三級預防 初級預防:加強預防宣導 次級預防:辨識高危險群 三級預防:加強危機處遇 警察大學葉毓蘭

  44. 家庭暴力防治網絡合作信念 • 沒有一個單位可以完成所有的協助。 • 團隊中每個單位都是同等重要的。 • 單位間的合作應稟持互信與互敬的態度。 • 單位間協調時應摒棄本位主義,以開放的態度接納對方意見,進行溝通。 • 任何單位均應採被害人為中心的思考模式,並以案主的安全為優先考量。 • 各單位應持協助與支持的態度面對案主。 • 單位間若有歧見,應立即向上級反應,並尋求解決之道,切勿擱置拖延。 警察大學葉毓蘭

  45.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警察大學葉毓蘭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