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小狗包弟

小狗包弟. 巴金. 巴金. 与妻子萧珊 合影. 巴金一家. 简介作者 巴金( 1904 . 11 . 25 —— 2005.10.17 ) 原名 李尧棠,字芾甘 。 四川成都人,享年 101 岁。 中国当代文学巨匠、 “ 20 世纪中国的良心 ”“ 人民作家 ” 1920 年考入 成都外国语专业学校 。在校期间接受 “ 五四 ” 新文化洗礼。 1927 年至 1928 年在法国留学 ,开始文学创作, 1929 年 《 灭亡 》 的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开始使用笔名 “ 巴金 ” 。 “文革”中受迫害

Download Presentation

小狗包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小狗包弟 巴金

  2. 巴金

  3. 与妻子萧珊合影 巴金一家

  4. 简介作者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享年101岁。 中国当代文学巨匠、“20世纪中国的良心”“人民作家” 1920年考入成都外国语专业学校。在校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洗礼。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灭亡》的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开始使用笔名“巴金”。 “文革”中受迫害 他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的“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是中国文学的丰碑。 代表作还有《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

  5. “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巴 金 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6. 阅读课文,从中获得你的感悟

  7. 梳文理脉 把握情节 • 明确中心点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引出包弟(引子)→介绍包弟(开端)→友爱包弟(发展)→送别包弟(高潮)→想念包弟(结局) • 把握情感 伤感→欢乐→忧虑→轻松→沉重→歉意

  8. 写法探究 探讨1: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人狗同命,狗犹如此,人何以堪!表现作者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是实写,但只是情感的载体,写心灵是虚写,但却是主要的 以小 见大 虚实 结合 写法:

  9. 探讨2:文章开头先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这跟包弟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探讨2:文章开头先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这跟包弟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思路章法: 以此引出包弟的故事,起铺垫的作用。 表现手法: 对比: 狗的忠诚,人的背弃。 思想内容: 与巴金和包弟的故事形成对照,说明这种情 况在文革中是数见不鲜的,具有普遍性,由 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0. 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待?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待? 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包弟和巴金在文革中都是受害者。 情感评价 你的评价

  11. 总结 巴金的这篇《小狗包弟》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让我们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也表现了作家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品读,仔细体会,学习巴金先生的正义感 和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的行文技巧及自然朴实的语言特点。

  12. 由人及己 请问你曾经对动物或他人做过令你遗憾、自责、 悔恨的事吗?今天,让我们向巴金先生学习, 真诚地、勇敢地来说一说,写一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