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

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 ( Trichinella spiralis ). (旋毛虫). p176. 1928 年 Peakcock 首次发现该虫. 1835 年 Owen 描述形态并命名. 旋毛虫分为 8 个种,我国已发现 2 种: 旋毛虫、乡土旋毛虫. 一 . 形 态. 1. 成虫 : 卵胎生. 线形,体小,体长 1.5-4mm ,虫体前端咽管约占虫体的 1/3-1/2. 2. 幼虫囊包. 囊包长梭形,其长轴与肌肉纤维相平行,大小约 0.4×0.3mm ,囊内卷曲有 1-2 条幼虫. 二 . 生活史. 基本发 育过程.

full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旋毛虫) p176

  2. 1928年 Peakcock首次发现该虫 1835年 Owen描述形态并命名 旋毛虫分为8个种,我国已发现2种: 旋毛虫、乡土旋毛虫

  3. 一. 形 态 1. 成虫:卵胎生 • 线形,体小,体长1.5-4mm,虫体前端咽管约占虫体的1/3-1/2 2. 幼虫囊包 • 囊包长梭形,其长轴与肌肉纤维相平行,大小约0.4×0.3mm,囊内卷曲有1-2条幼虫

  4. 二. 生活史 • 基本发育过程

  5. 旋毛虫脱囊期幼虫钻入肠粘膜

  6. 旋毛虫钻入肠粘膜组织(组织切片)

  7. 小肠 小肠 幼虫 成虫 囊包 新生幼虫 横纹肌 全身 血循环 肠L、V

  8. 2. 特点 (1)感染期 — 感染途径— (3)保虫宿主:猪(主要)、鼠、猫、 犬 等, 属人兽共患寄生虫。 (2)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 不需在外界发育,但完成生活史必 须转换宿主。 (4)属卵胎生

  9. 三. 致 病 • 侵入期(肠型期): 约1周 2.幼虫移行期(肌型期):约2-3周 3. 囊包形成期(恢复期)约4-16周

  10. 四. 实验诊断 • 病原学诊断:肌肉活组织检查 • 主要取腓肠肌、检查吃剩肉品 2.免疫学诊断:皮内试验、 ELISA、IFAT

  11. 旋毛虫病的诊断 • 早期诊断标准 • 发病前1周有食动物肉的历史 • 临床上以发热、肌痛、颜面水肿为主征 •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 肌肉活检查出幼虫或ELISA/IFAT抗体阳性

  12. 五. 流 行 1. 分布 2. 流行因素 (1)保虫宿主广泛 (2)不良的饮食习惯:关键!

  13. 六. 防 治 1.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关键! 2. 加强肉类检疫 3. 治疗:阿苯哒唑(首选)、 噻苯咪唑

  14. 第七节丝 虫 (filaria) P180

  15. 人 体 寄 生 丝 虫 • 淋巴寄居性 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 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 帝纹布鲁线虫(Brugia timori) • 皮下寄居性 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 罗阿罗阿丝虫(Loa loa) 链尾唇棘线虫(Dipetalonema streptocerca) • 体腔寄居性 常现唇棘线虫(Dipetalonema perstans) 奥氏曼森线虫(Mansonella ozzardi)

  16. 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 (Wuchereria bancrofuti) 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 (Brugia malayi) 我国仅有2种:

  17. 盘尾丝虫引起 的河盲症 淋巴丝虫病

  18. 一. 形 态 1. 成虫:两种成虫形态相似,卵胎生 乳白色,细丝线状,体表光滑,长50~100mm 2. 微丝蚴 (1)基本形态 (2)班氏微丝蚴 和马来微丝蚴的 鉴别要点

  19. 3.感染期幼虫(丝状蚴)

  20. 二. 生活史 1. 基本发育过程

  21. 血 蚊胸肌 微丝蚴 腊肠期幼虫 蚊体 蜕皮2次 人体 成虫 感染期幼虫 大淋巴结、管 蚊下唇 蜕皮2次

  22. 蚊胸肌内丝虫腊肠期幼虫

  23. 感染期幼虫从蚊下唇溢出

  24. 淋巴管内丝虫成虫(切片)

  25. 淋巴结内丝虫成虫(切片)

  26. 2. 特点 (1)感染期— 感染途径— (2)寄生部位 (3)宿主关系 蚊— 人— (4)属卵胎生

  27. 3. 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定义:微丝蚴白天滞留于肺毛细血管,夜晚出现于外周血液。微丝蚴这种在外周血液中夜多昼少的现象。 夜现高峰时间: 班氏丝虫 晚10点~次晨2点 马来丝虫 晚8点~次晨4点 机理:不清

  28. 三. 致 病 淋巴丝虫病,由成虫引起 1.微丝蚴血症期 2. 急性期过敏和炎症反应 3. 慢性阻塞性病变 机理:淋巴管阻塞

  29. 3.异位寄生:眼前房、心包、脾 4. 隐性丝虫病:由微丝蚴引起 两种丝虫致病有何异同? 为什么?

  30. 四. 实验诊断 1. 病原学诊断 (1)血检微丝蚴: 采血时间? 为什么? 厚血膜法 (2) 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 新鲜血滴法 海群生白天诱出法:2-6mg/kg (3)成虫检查 2. 免疫学诊断

  31. 五. 流 行 1. 分布 2. 流行因素 (1)传染源 (2)传播媒介 (3)易感人群 (4)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32. 六. 防 治 1. 控制传染源 2. 防蚊灭蚊 3. 加强后期监测

  33. 杆细胞

  34. 十二指肠炎和空肠炎: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乏力,畏寒,低热。

  35. 机理:机械性损伤+毒害作用,

  36. 临床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血管炎、肌炎等:持续高热,眼睑及面部水肿,球结膜充血水肿,过敏性皮疹,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突出而多发症状为全身肌肉酸痛,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为显著。 可导致肺炎、心肌炎,患者因心力衰竭、败血症而死亡。

  37. 机械堵塞 淋巴管扩张、瓣膜关闭不全 成虫寄生 内皮增生,管腔变窄 淋巴管闭塞 丝虫性肉芽肿 栓塞 虫体死亡 象皮肿、 乳糜尿、鞘膜积液 淋巴管曲张、破裂, 淋巴液进入组织 淋巴液淤积

  38. 雌 虫 雄 虫

  39. 神经环 微丝蚴模式图: 头间隙 鞘膜 体核 虫体细长,长200μm左右,头端钝,尾尖,外被鞘膜 返回

  40. 班氏微丝蚴 马来微丝蚴 体态 头隙 体核

  41. 无尾核 2个前后排列尾核

  42. 马来丝虫微丝蚴尾部(示尾核)

  43. 班氏微丝蚴 马来微丝蚴 体态 柔和,弯曲自然 弯曲僵硬,大弯上有小弯 头间隙 较短, 较长, 长:宽=1:1/1:2 长:宽=2:1 体核 圆形/椭圆形 大小相等 形态不规则 大小不等 排列整齐 各核分开 排列紧密 有重叠 清晰可数 不易分清 尾核 无 有2个尾核 前后排列, 尾核处角皮膨大

  44. 成虫—淋巴系统: 马来丝虫:四肢浅部淋巴系统 班氏丝虫:四肢浅部淋巴系统 +深部淋巴系统(多) 微丝蚴—血(多)、淋巴液(少)

  45. 机理:虫体代谢产物、分泌物等 引起 (1)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 逆行性淋巴管炎,丹毒样皮炎 (2)精索炎、睾丸炎、附睾炎: (3)丝虫热:

  46. 临床表现: 早期象皮肿 (1)象皮肿

  47. 下肢象皮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