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分權化與責任會計. 分權化. 意義:指企業的決策制定授權由各分單位之經理人承擔。 現代企業通常介於完全集權化與完全分權化之間。 分權化程度的決定因素 金額因素 政策的一致:如品質、價格等,愈強調政策一致性,則愈趨集權 公司規模 高階主管的管理哲學 低階主管的哲學 權職的種類:生產、銷售職權通常有較高的分權化,財務、預算控制則較趨集中,以發揮最大效率. 分權化之優缺點. 優點 部門經理能將更多有關地區需求與供給狀況資訊納入決策考量 部門經理能制定更適時的決策 給予各級經理自主權,產生激勵作用

fulton-car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五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五章 分權化與責任會計

  2. 分權化 • 意義:指企業的決策制定授權由各分單位之經理人承擔。 現代企業通常介於完全集權化與完全分權化之間。 • 分權化程度的決定因素 • 金額因素 • 政策的一致:如品質、價格等,愈強調政策一致性,則愈趨集權 • 公司規模 • 高階主管的管理哲學 • 低階主管的哲學 • 權職的種類:生產、銷售職權通常有較高的分權化,財務、預算控制則較趨集中,以發揮最大效率

  3. 分權化之優缺點 • 優點 • 部門經理能將更多有關地區需求與供給狀況資訊納入決策考量 • 部門經理能制定更適時的決策 • 給予各級經理自主權,產生激勵作用 • 藉由賦予各級經理人較大責任而訓練其管理才能,以培育高階管理人員。 • 分權使部門經理人員更有凝聚力 • 減少高階主管每日決策負擔 • 缺點 • 部門所做決策可能與組織目標不一致(制定反功能決策) • 各部門設備或人員之重複與浪費 • 各部門分立競爭,可能導致對組織忠誠度降低

  4. 責任會計 • 係指按各責任中心為依歸,收集並報導 其預計與實際之投入與產出資料,以利管 理人員規劃各責任中心活動並衡量其績效 之管理控制制度 • 實施要件 • 企業組織需與責任中心配合 • 企業採分權化 • 每一責任中心權責應能明顯確定 • 需建立一套完整的報告系統 • 各責任中心應適時提供績效報告 • 需建立評估各責任中心績效之衡量標準

  5. 責任中心 • 係指對特殊業務,或對成本、收入、資源有特殊管理責任之組織單位,而由某管理人負責者。 • 成本中心:指對成本的發生負控制責任的單位,通常以其 實際成本是否超過限額來衡量績效。 (例如製造部門) • 收益中心:對收入之發生負控制責任之單位,一般以其收 入之大小來評估其績效。 (例如銷售部門) • 利潤中心:對成本與收入均負有控制的責任,通常以利潤 (收入減成本)為衡量其績效之指標。 (例如台中分公司) (例如中區營運處或總部) • 投資中心:投資中心不僅負責利潤之多寡,亦負責投資資 金的大小,一般以投資報酬率或剩餘利益作為 衡量績效之指標,亦可用附加經濟價值衡量。

  6. 績效衡量標準 責任中心績效衡量標準 成本中心 標準成本或彈性預算 收益中心 銷貨預算 利潤中心 邊際貢獻。 可控制貢獻:即邊際貢獻,再減去部門可控 制固定成本。 部門貢獻:即可控制貢獻再減去不可控制之 直接固定成本。 部門淨利:即部門貢獻,再減去分攤之間 接固定成本。 實務上多以部門貢獻衡量績效者較多。 投資中心 ROI、RI、EVA

  7. 利潤績效報告 部 門 甲部門乙部門合 計 銷貨 $xxx $xxx $xxx 減:變動成本 xxx xxx xxx (1)邊際貢獻 $xxx $xxx $xxx 減:可控制固定成本 xxx xxx xxx (2)部門可控制貢獻 $xxx $xxx $xxx 減:其他直接固定成本 xxx xxx xxx (3)部門貢獻 $xxx $xxx $xxx 減:共同性固定成本 xxx (4)淨利 $xxx (2)衡量部門主管績效 (3)衡量部門整體績效

  8. 投資報酬率(Return on Investment,簡稱ROI) ROI= = (利潤率) ×(週轉率)

  9. 範例 假設大智公司甲部門及乙部門資料如下,公 司最低可接受之ROI為12%。 甲部門乙部門 淨利 $ 18,000 $ 48,000 投資100,000 200,000 實際ROI18% 24% 甲部門有一新投資方案,需資金$100,000,可 以產生淨利$20,000,乙部門有新投資方案, 資金$100,000,可產生淨利$21,000。

  10. 討論 • 甲部門新方案之ROI為20%,大於18% • 乙部門新方案之ROI為21%,小於24% • 就公司整體立場,此二方案均可接受 • 就甲部門立場,新方案可接受,與公司決策一致 • 就乙部門立場,新方案不可接受,與公司決策不一致。 (發生反功能決策)

  11. 剩餘利益(Residual Income,簡稱RI) • 剩餘利益,係指投資中心之淨利減去投資之設算成本後之盈餘。其目的在求剩餘利益之最大,而非報酬率最大。至於投資之設算成本,可用最低要求報酬率來計算。 • 甲部門 乙部門 淨利 $ 18,000 $ 48,000 投資100,000 200,000 設算成本 12,000* 24,000* RI6,000 24,000 *$100,000 × 12%=$12,000; $200,000 × 12%=$24,000。 • 乙部門新投資方案之淨利$21,000,投資成本$100,000,該方案之RI為$21,000-$100,000×12%=$9,000,若接受該方案,可使乙部門之RI由$24,000增加為$33,000($24,000+$9,000),故部門主管會投資新方案,不致於產生ROI評估之矛盾情況。

  12. 附加經濟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簡稱EVA) • EVA=稅後淨利-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 (總資產-流動負債) • 公式中有兩點應予注意: • (總資產-流動負債)即長期資金,包括長期負債與股東權益,詳細而言,包括銀行長期貸款、應付公司債、特別股、普通股、保留盈餘,而且這些項目均要以市價衡量,不可用帳面價值。 • 前項各類長期資金之資金成本可能不同,故應予加權計算,以求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簡稱WACC)

  13. 範例 甲公司今年之稅前淨利為$180,000,稅率為20%,公司之長 期負債利率為8%,股東權益資金成本為10%。今年底公司之 資產負債表如下,帳面價值等於公平市價。試作:(1)計算加 權平均資金成本(WACC)(2)計算附加經濟價值(EVA)

  14. 長期負債與股東權益之比為1:5,故 (1)WACC= 8%×(1-20%)×1/6 +10%×5/6 = 9.4% (2) EVA=$180,000×(1-20%) -9.4%×($1,000,000-$100,000) =$144,000-$84,600=$59,40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