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三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 —— 以第六单元为例

三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 —— 以第六单元为例. 天河区东圃小学 罗 艳. 《 课程标准 》 ( 2011 年版) ( 3~4 年级) “ 阅读 ”的“阶段目标”. 提高. 新增. 1 .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 .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 .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三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 —— 以第六单元为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 ——以第六单元为例 天河区东圃小学 罗 艳

  2. 《课程标准》(2011年版)(3~4年级)“阅读”的“阶段目标”《课程标准》(2011年版)(3~4年级)“阅读”的“阶段目标” 提高 新增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4. 中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是: 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学习略读,粗知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5. 1、把默读作为培养的重点,增加默读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写批注,学会质疑。1、把默读作为培养的重点,增加默读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写批注,学会质疑。 2、概括能力。 3、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 4、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6. ? 学习目的

  7. 本单元总体学习目标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首古诗和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丰富语言的积累。 5、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8.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阅读的总体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9. 确立知识点的依据 1、《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2、教参要求与建议; 3、教材的单元导读、学习伙伴、课后习题; 4、教学设计参考书; 5、天河部落及网络上的资料收集; 6、本班学生情况。

  10. 21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学情分析:这两首古诗通俗易懂,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能基本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就能更深刻地体会诗人表达的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了。 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感情。

  11. 第六单元应该掌握的阅读知识点

  12. 1、学习古诗,应让学生多查工具书。推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把工具书带入课堂,课堂上如有不懂的字或词,让学生当堂查,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加深印象。1、学习古诗,应让学生多查工具书。推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把工具书带入课堂,课堂上如有不懂的字或词,让学生当堂查,有助于学生理解,并加深印象。 2、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进入古诗的意境,可通过具体可感、形象的课件,把诗句转化成图片。

  13.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在多媒体世界中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重难点:围绕重点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懂得作者是如何围绕重点句把文章写具体的。

  14. 第六单元应该掌握的阅读知识点

  15. 1、第三自然段写了哪里,一共有几句话? • 2、读一读,想想这三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 美丽的珊瑚 懒洋洋的海参 • 威武的大龙虾 • 3、整个自然段的意思是: • 西沙群岛的海底有美丽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和威武的大龙虾。 理解段意方法一:先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把几个意思连起来,就可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16. 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意思?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哪句话可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好看极了。 理解段意方法二:先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再找概括句。

  17. 我们刚学习了两种读懂自然段的方法,下面请大家尝试自学第5、6自然段,看看海滩上有什么?海岛上又有什么?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理解段意方法一:先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把几个意思连起来,就可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理解段意方法二:先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再找概括句。

  18.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了。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了。 •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美丽的贝壳和有趣的海龟。 中心句

  19.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0. 海岛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 2、第二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第三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 4、第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 5、这几句话都是围绕第—句来写的,最能说明鸟多的词是__________。 海鸟多 鸟蛋多 鸟粪多 鸟的天下

  21. 鸟的天下 鸟 多 树 多 鸟粪多 鸟蛋多

  22. 海防前哨、风景优秀、物产丰富、成群结队、五光十色、千奇百怪、四脚朝天、各种各样、穿来穿去、飘飘摇摇、祖祖辈辈、懒洋洋、圆溜溜 带数字:五光十色、千奇百怪、四脚朝天 ABAC式:各种各样、穿来穿去 AABB式:飘飘摇摇、祖祖辈辈 ABB式:懒洋洋、圆溜溜

  23.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在学习第22课的过程中,对于学习此种类型的课文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再学起来就不会那么陌生了。而且,课前布置学生进行小兴安岭的资料搜集对学生理解其特点也有一定的帮助。课文的景色描写非常有特色,语句也很优美,相信学生学习起来一定会非常愉快和投入。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4. 第六单元应该掌握的阅读知识点

  25. 你会吗? 朗读全文,完成练习。 1、通过朗读,我知道本文的中心句是( )。 2、我能利用中心句,再运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 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6.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通过对树木、积雪、小溪、春水、小鹿等的描写,表现了春天小兴安岭的生机勃勃。

  27. 长出,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的样子写了出来,生动形象长出,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的样子写了出来,生动形象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美丽的小兴安岭

  28. 说明树木长得 枝繁叶茂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29. 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 。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30.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学情分析:学生在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理解课文内容,将视听和语言文字有机结合,使学生体会到香港的繁华和美丽。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1. 第六单元应该掌握的阅读知识点

  32. 谢谢倾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