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成員 陳子欣、張智欽、王鈞平、唐子甯 陳姿華

澎湖介紹. 成員 陳子欣、張智欽、王鈞平、唐子甯 陳姿華. 跨海大橋 - >. 地理位置. 澎湖群島位於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台灣海峽上,是臺灣唯一的島縣,由 90 座島嶼組成,全島面積 126.864 平方公里。 澎湖群島位於北緯 23°12 至 23°47 ,東經 119°19 至 119°43 ,島嶼數為 90 座。 極東:查母嶼; 極西:花嶼; 極南:七美嶼; 極北:大蹺嶼,北回歸線 23°27 穿過群島之中的虎井嶼之南。. 人口分布圖. 歷史. 前言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成員 陳子欣、張智欽、王鈞平、唐子甯 陳姿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澎湖介紹 成員 陳子欣、張智欽、王鈞平、唐子甯 陳姿華 跨海大橋->

  2. 地理位置 • 澎湖群島位於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台灣海峽上,是臺灣唯一的島縣,由90座島嶼組成,全島面積126.864平方公里。 • 澎湖群島位於北緯23°12至23°47,東經119°19至119°43,島嶼數為90座。 • 極東:查母嶼; 極西:花嶼; 極南:七美嶼; 極北:大蹺嶼,北回歸線23°27穿過群島之中的虎井嶼之南。

  3. 人口分布圖

  4. 歷史 • 前言 • 澎湖群島位於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由於具有先天地理與港灣的優越特殊條件,自古即為軍事要衝及重要的移民中繼站,是台灣開發最早的地區 。   • 史前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澎湖在五千年前即有以粗繩文陶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存在,證明澎湖至少在五千年前已有先住民生活的足跡。    • 開拓連雅堂臺灣通史稱:「澎湖之有居人,尤遠在秦和漢之際,或曰楚滅越,越之子孫遷於閩,流落海上,或居於澎湖」。宋朝時「澎湖」一名正式見於野史及方志,而史書上有漢人居住澎湖的確實記載始自南宋,在南宋理宗寶慶元年(西元1225年)宗室趙汝适著「 • 諸蕃志」中明確的指出「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

  5. 風俗習慣 澎湖群島居民的信仰習俗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例如天后宮的媽祖海上遶境活動,結合海島生活特色除具有新意外,也能延續原有的傳統信仰意義。 澎湖群島居民每年元宵就推出「乞龜」的寺廟活動,它較諸台灣的元宵乞龜,不但以大取勝,而且花樣多,推陳出新,聞名各地,於今已成為澎湖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 乞龜風俗是古老的傳統,各廟宇無不費盡心思、出奇制勝,設計出獨特的樣式。近年來澎湖的乞龜活動更行多樣化,不但吸引本地,甚至吸引台灣本島人專程前來參觀。

  6. 當地特色 • 重要軍事地景有清代的西嶼西臺、西嶼東臺、順承門、協鎮署、萬軍井,水上派出所、憲兵隊 等。市區馬公市是一個軍事屬性很重的城市,從康熙23年(1684年)在澎湖設立營制起,除了官方建設的營署之外,水師提標、銅山標、南澳標、閩安標等各標官兵也設會館,後來各館又紛紛增置產業,擴張勢力範圍,現在的市區精華地帶,尤其是中央里和復興里之間,幾乎都在清代班兵的勢力圈中。到臺灣光復,軍隊的數量及駐留,都對市況的消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駐軍營舍使用了市區大面積公有地,使馬公市的軍事屬性格外的顯著。

  7. 當地特色2 • 民俗工藝 • 澎湖群島的傳統民俗手工藝有石敢當、珊瑚手工藝、文石手工藝、竹蔑編、草鞋、牛車、木雕、糊紙、糖獅、雞母狗、打鐵、玄武岩石雕、二崁傳香等: • 石敢當華人社會自古以來即有「安石止煞」的風俗,在中國大陸普遍存在,台灣本島亦不乏有之,然而像澎湖地區這樣高密度遍置石敢當,可謂絕無僅有,其因乃澎湖移民色彩濃厚,加以地理環境特殊,島民時有不測之虞,以致特別崇信鬼神,為避免惹禍害上身,防患止煞於未然,故在島上普遍豎立「石敢當」,是故石敢當乃為澎湖重要的空間地景及民俗工藝之一。 一。

  8. 小三通對澎湖的影響 • .澎湖人要前往大陸旅行不需要在先到台灣在去香港這樣繞一大圈,直接可以過去大陸不管是金錢還是時間都減少許多。 • b.以往澎湖人如果沒有在澎湖經營觀光業都要前往台灣本島發展,現在有另外一種選擇,就是去大陸發展,只要搭船前往大陸大約3小時就可以到了 • c.對於必須在大陸長期居住的台商來說,可以讓自己的子女搬到澎湖居住,澎湖有很好的教育環境(澎湖有大學,金門沒有),而且澎湖的醫療設備也比較齊全,只要假期時台商可以直接搭船去澎湖與家人相聚,可以免去因為工作與家人疏離的問題。 • d.由於走金門小三通會有很多問題,比如說飛機班次太小、常常遇到濃霧,這些在澎湖都沒有這樣的問題,澎湖飛台灣的班次非常多,也不會遇到起霧的問題,對於台商來說,是一個很方便的路線。 • e.有了澎湖小三通之後,可以減少台灣人必需要經過香港前往大陸的成本,這樣過境費用也不用給香港賺,可以提高澎湖的稅收

  9. 結論 分析目前的澎湖的景觀與自然資源特色,可以發現,在觀光的發展上,澎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應該是目前最窮的縣市的現狀。 而小三通可以讓去大陸旅行的人可以減少時間和花費,也可以讓澎湖人去大陸發展,而在假日時可以直接搭船回去,所以不會因為工作而疏遠家人。

  10. 網址 • 圖片 • http://tw.info.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fr=yfp&ei=UTF-8&p=%E6%BE%8E%E6%B9%96 • 資料http://www.penghu.gov.tw/chinese/00home/home.asp 小三通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7040202216

  11. 結束 謝謝大家的觀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