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1

第六章 電與磁 ( 目錄 )

第一節 電的認識 第二節 直流電與交流電 第三節 電流的熱效應、 電能與電費的計算 第四節 磁鐵與地磁. 第五節 電流的磁效應 第六節 變壓器與電力輸送 第七節 家庭用電與用電安全. 第六章 電與磁 ( 目錄 ). 總目錄. 下一頁. 第一節 電的認識. 一、摩擦起電 二、靜電感應與感應起電 三、驗電器 四、庫侖定律 五、閃電與避雷針 六、靜電沉積除塵器. 目 錄. 上一頁. 下一頁. 電的認識. 公元前 600 年,古希臘人發現與毛皮摩擦後的琥珀,可以吸引極輕微的小物體如紙屑或羽毛等。

gage-fol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電與磁 ( 目錄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節 電的認識 第二節 直流電與交流電 第三節 電流的熱效應、 電能與電費的計算 第四節 磁鐵與地磁 第五節 電流的磁效應 第六節 變壓器與電力輸送 第七節 家庭用電與用電安全 第六章 電與磁 (目錄) 總目錄

  2. 下一頁 第一節 電的認識 一、摩擦起電 二、靜電感應與感應起電 三、驗電器 四、庫侖定律 五、閃電與避雷針 六、靜電沉積除塵器 目 錄

  3. 上一頁 下一頁 電的認識 • 公元前600 年,古希臘人發現與毛皮摩擦後的琥珀,可以吸引極輕微的小物體如紙屑或羽毛等。 • 十七世紀初,科學家吉伯特發現這種帶電的現象並不僅限於摩擦後的琥珀,而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 節目錄

  4. 上一頁 靜電效應 • 梳過頭髮後的塑膠梳子也可以吸引小紙片。 • 天氣乾燥時,脫下毛衣除了常可聽見劈啪聲響外,有時也可看見放出小火花 。 節目錄

  5. 上一頁 下一頁 摩擦起電-3 • 物體因摩擦而帶電的現象稱為摩擦起電 。 • 膠棒與毛皮摩擦後,膠棒帶負電 而毛皮則帶著等量的正電。 • 玻璃棒與絲絹摩擦後,玻璃棒帶正電, 而絲絹則帶等量的負電。 節目錄

  6. 上一頁 下一頁 電的分類 ── 正、負電荷: • 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美國人,1706-1790)首先提出。 • 將兩種電荷定名為正電(positive charge) 與負電(negative charge) 。 節目錄

  7. 上一頁 下一頁 電的分類-1 ── 正、負電荷: • 將與絲絹摩擦後的玻璃棒所帶的電稱為 正電。 • 將與毛皮摩擦後的膠棒所帶的電稱為 負電。 節目錄

  8. 上一頁 下一頁 摩擦起電 • 實驗結果: 同性電相互排斥,異性電相互吸引。 節目錄

  9. 上一頁 下一頁 摩擦起電-1 • 摩擦起電並不是摩擦後的物質會產生電荷,而是因摩擦的緣故使電荷從一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上。 節目錄

  10. 上一頁 下一頁 物體不帶電── • 一物體帶電是指其所含的正負電荷數量不相等。 • 正電荷多於負電荷則物體帶正電,反之則帶負電。 • 當物體正負電荷相等時,則稱該物體不帶電 或 電中性。 節目錄

  11. 下一頁 第一節-二 -0 二、靜電感應與感應起電 節目錄

  12. 上一頁 下一頁 1. 絕緣體與導體 物體因導電程度的不同而分類: • 絕緣體(insulator) • 導體(conductor) 橡膠、乾燥木材、陶瓷材料、空氣等。 金屬與合金均為良好的導體,人體也是導體。 節目錄

  13. 上一頁 下一頁 絕緣體 玻璃棒與膠棒極容易摩擦起電 • 這是因為這些物質帶有電荷後,電荷固定於原處,不易在其上移動,此類物質稱為絕緣體。 節目錄

  14. 上一頁 下一頁 導體 當物質當帶有電荷時,電荷可在其內自由移動 • 導體的原子對其最外圍電子的束縛力極弱,室溫下有部分電子可脫離原子核的吸引,而成為自由電子(free electron)。 節目錄

  15. 上一頁 下一頁 2. 靜電感應 金屬棒 絕緣座 節目錄

  16. 金屬棒內的自由電子移向左端,呈現負電性。 右端則因缺電子而呈現正電性。 上一頁 下一頁 2. 靜電感應-1 金屬棒 金屬棒 玻璃棒 - + - + 絕緣座 節目錄

  17. 上一頁 下一頁 2. 靜電感應-2 金屬棒 若 將帶正電的玻璃棒移至遠處, 則 金屬棒左端堆積的負電荷將再回到右端原處。 絕緣座 節目錄

  18. 上一頁 下一頁 2. 靜電感應-3 金屬棒 玻璃棒 - + - + 絕緣座 金屬棒內的自由電子移向左端,呈現負電性。 節目錄

  19. 上一頁 下一頁 2. 靜電感應-4 金屬棒 玻璃棒 - + - + 絕緣座 因為帶電體的接近,使導體的正負電荷出現分離的現象稱為靜電感應。 節目錄

  20. 上一頁 下一頁 3. 感應起電 • 利用靜電感應的方式使導體帶電。 金屬棒 節目錄

  21. 上一頁 下一頁 3. 感應起電 -1 • 利用靜電感應的方式使導體帶電。 金屬棒 若將帶電體直接接觸一原未帶電的導體,則電荷將直接傳到該導體上,分開後, 導體將與帶電體呈現同樣的電性。 節目錄

  22. 上一頁 下一頁 接觸-1 • 若將帶電體直接接觸一原未帶電的導體,則電荷將直接傳到該導體上, • 分開後, 導體將與帶電體呈現同樣的電性。 節目錄

  23. 上一頁 下一頁 圖6-4 帶電體會吸引 未帶電的小紙片 -1 • 帶正電的玻璃棒接近小紙片時,因距離不同,故吸引力大於排斥力,紙片被吸往玻璃棒。 節目錄

  24. 下一頁 第一節-三 -0 三、驗電器 節目錄

  25. 上一頁 下一頁 金箔驗電器 • 利用靜電感應原理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 遠離端的金箔片會帶 與帶電體相同電性的電荷,兩金箔片因此而張開。 • 因靜電感應使金屬球(近端)帶異性電 節目錄

  26. 上一頁 下一頁 金箔驗電器-1 • 帶電體所帶電量越大,金箔張角就越開。 • 可以利用靜電感應原理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 若物體不帶電,金箔片自然就不會張開了。 節目錄

  27. 上一頁 下一頁 接觸 帶電體接觸金屬球後,電荷經金屬桿傳導至金箔, • 因同性電相斥而使兩金箔片張開。 節目錄

  28. 下一頁 第一節-四 -0 四、庫侖定律 節目錄

  29. 上一頁 下一頁 庫侖定律 • 庫侖(Charles Augustin de Coulomb,法國人,1736-1806)。 節目錄

  30. 上一頁 下一頁 庫侖定律-1 • 若兩點電荷分別帶有電量q 1及q 2,其間的靜電作用力F 滿足下列的關係: • 與兩者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與兩者所帶電量的乘積成正比。 • 作用力F 在兩點電荷的連線方向上, • 同性電為排斥力,異性電為吸引力。 節目錄

  31. 上一頁 下一頁 庫侖定律-2 • 以數學式表示: • r 為兩點電荷間的距離。 兩電荷符號相反時(F <0)為相互吸引力, 符號相同時(F >0) 為相互排斥力。 節目錄

  32. 上一頁 電量的單位 • 電量 的國際單位為庫侖(coulomb),簡記為 C。 • 一庫侖的電量約相當於6.25×1018個電子的電量。 • 一個電子所帶的電量量值為1.60×10-19庫侖,此值稱為基本電量。 節目錄

  33. 下一頁 第一節-五 -0 五、閃電與避雷針 節目錄

  34. 上一頁 下一頁 1. 閃電 • 雲層間因相互摩擦而帶電。 • 當帶電雲塊接近地面時,由於地球是一個導體,因而產生靜電感應。 • 由於靜電感應的緣故,靠近雲塊的地球表面會堆積(異性)電荷。 節目錄

  35. 上一頁 下一頁 閃電 節目錄

  36. 上一頁 下一頁 1. 閃電-1 • 當電荷累積到一定數量後,雲塊與地球間的空氣會形成正負離子對, 而成電的通路,故使兩者堆積的電荷激烈放電。 • 進而形成閃電與震耳欲聾的雷聲。 節目錄

  37. 上一頁 下一頁 2. 避雷針 節目錄

  38. 上一頁 下一頁 避雷針的工作原理: • 帶負電雲層接近建築物時,感應的正電荷經避雷針尖端不斷地放電。 圖6-8 節目錄

  39. 下一頁 第一節-六 -0 六、靜電沉積除塵器 節目錄

  40. 上一頁 下一頁 六、靜電沉積除塵器 ──採用靜電方式使灰燼顆粒沉積 (自數萬伏特至數十萬伏特) • 金屬外殼接電源供應器的正極並且接地以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 • 除塵器內銅導線則接負極 • 由於兩極的電壓很高,可使除塵器內部的空氣游離而形成離子對。 圖6-9 節目錄

  41. 上一頁 下一頁 六、靜電沉積除塵器 ──採用靜電方式使灰燼顆粒沉積 • 大部分塵埃顆粒都吸附負電荷,因而帶負電的塵埃顆粒會向正極的除塵器四壁飛去而吸附在器壁上。 圖6-9 節目錄

  42. 第二節 直流電與交流電 一、電流 二、電阻及歐姆定律 三、直流電與交流電 目 錄

  43. 下一頁 第二節-一 -0 一、電流 節目錄

  44. 上一頁 下一頁 一、電流 • 電荷在導體中的連續移動稱為電流(electric current)。 • 金屬導體內有自由電子可任意的移動,當它們受到電力作用時,就往受力的方向移動而形成電流。 節目錄

  45. 上一頁 下一頁 電流 • 電流的大小是以單位時間流過導線某一截面的電量來表示。 • 設在t時間內有電量q流過導體的某一截面,則其平均電流為 節目錄

  46. 上一頁 下一頁 電流的單位 電流的國際單位: • 庫侖/秒,稱為安培。 • 符號簡記為A。 節目錄

  47. 上一頁 下一頁 電流的單位-1 電流的國際單位: • 庫侖/秒,稱為安培。 • 1 安培的電流即每1 秒鐘流過1 庫侖的電量,這相當於每秒鐘約有6.25×1018個自由電子流過導線的某一截面。 節目錄

  48. 上一頁 下一頁 電流的方向 • 電流的方向規定為正電荷流動的方向 • 這是因為當初科學家以為是正電荷在導體內運動的緣故。 • 電流的方向恰好 與電子移動的方向相反。 節目錄

  49. 上一頁 下一頁 電流的方向-1 • 氣體或液體的正負離子均可運動,電流的方向是: • 正離子移動的方向, • 也是負離子移動的反方向。 節目錄

  50. 下一頁 第二節-二 -0 二、電阻及歐姆定律 節目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