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 大学生的性心理与性健康

第六章 走近两性. —— 大学生的性心理与性健康. 性是人格的完成。.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科学认识 “ 性 ”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性困惑 第三节 大学生性健康的维护. 第一节 科学认识 “ 性 ”. 一、 “ 性 ” 的多重含义 二、性心理的基本理论 三、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阶段. 一、 “性”的多重含义. (一)性的概念 (二)性行为. (一)性的概念. 性,人人都有。我们每个人都是性塑造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伴随着性的发育成熟而长大,性是我们 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练习.

gail-wils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大学生的性心理与性健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走近两性 ——大学生的性心理与性健康

  2. 性是人格的完成。

  3.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科学认识“性”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性困惑 第三节 大学生性健康的维护

  4. 第一节 科学认识“性” 一、“性”的多重含义 二、性心理的基本理论 三、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阶段

  5. 一、“性”的多重含义 (一)性的概念 (二)性行为

  6. (一)性的概念 性,人人都有。我们每个人都是性塑造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伴随着性的发育成熟而长大,性是我们 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 课堂练习 写出由“性”可以联想到的词汇或事物。 看一看自己对性所持的态度。

  8. 性既是一种生理观象,一种社会现象,同时 也是一种心理现象。性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性,是生物学上的词汇,常指男女两性在 生物学上的差异,包括男女两性染色体不同, 性腺不同,性激素不同,生殖道与外生殖器不同 和第二性征不同,以及人生来具有的性的欲望和 本能,它是人类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必要基础条件。

  9. 1.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 作为自然属性的性,是人类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必要基础条件。从生物的形态学和生理学上来理解,性是伴随着性生殖出现的。人的基因与性器官的差异形成了雄性和雌性,性征便是两性特点的表达。 • 作为社会属性的性,是性的本质体现。人的性需要,不仅包括生理性需要,更重要的是也包括社会性需要。

  10. 2.性在不同层面上的含义 • 我们在谈到性时,常用到“性”、“性别”或“性别角色”这样一些词。虽然在日常使用时,我们会把这三个词互换使用,但实际上,他们分别从性的三个构成方面反映了性的特质,它们的区分涉及到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

  11. 如前所述,性是生物学上的词汇。 • 性别是心理学上的词汇。它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差别基础上的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感觉、情感、智能等方面。 • 性别角色是社会学上的词汇。它是社会按照人们的性别赋予人们不同的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是男女两性在生理差异的基础上,由社会期望不同所形成的。男女先天生理解剖上的差异,为性别分化提供了可能。

  12. (二)性行为 1.性行为的概念 • 性行为是以生育和获得性满足为基本目的的行为。 • 人与动物的性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动物的性行为是一种在体内性激素的作用下导致繁殖目的的本能行为,其主要方式是交媾;人类的性行为不仅有与动物相同的导致生育目的的性交,也有出于娱情、结偶、示爱、探索、解闷、发泄、显示、商业等需要的非生育目的的方面。人类的性行为从目的、对象、方式和结果诸方面来考察,有着远比繁殖后代更为广泛的内涵和外延。

  13. 在与性行为有关的事情中,有四个特别重要的领域:生育、欢愉、性别和情感。性行为与这四方面是交叠相联的,但又不可与任何一方面等同。生育与性行为是密切相关的,但有大量的性行为与生育无关,同时生育也不一定非要借助性行为,例如人工受精。在与性行为有关的事情中,有四个特别重要的领域:生育、欢愉、性别和情感。性行为与这四方面是交叠相联的,但又不可与任何一方面等同。生育与性行为是密切相关的,但有大量的性行为与生育无关,同时生育也不一定非要借助性行为,例如人工受精。

  14. 2.性行为的分类 (1)依有无性对象分为自身性行为和社会的性行为 • 自身性行为如自我手淫、梦遗、意淫白日梦,还可包括变通性对象的兽奸、代用性器等。 • 社会的性行为指凡是以人为对象(包括尸体)的性行为,因牵涉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故属于社会的性行为,异性恋、同性恋、群居杂交等行为都在此列。

  15. (2)按照对性行为的价值判断分为 正常的性行为和异常的性行为 • 正常的性行为指为社会文化认可的性行为。性对象要求是成年异性,关系是法定的配偶,否则就可归为异常性行为。目前流行的看法认为,夫妇之间自愿和无害的性行为都是正常性行为。 • 异常的性行为包括性变异以及有害健康与违反社会道德的性行为。

  16. (3)根据满足性欲程度分为目的性性行为、过程性性行为和边缘性性行为(3)根据满足性欲程度分为目的性性行为、过程性性行为和边缘性性行为 • 目的性性行为指能够达到较大性满足的性交或相当于完成性交(如能达到性高潮的手淫)的行为。 • 过程性性行为指明确将导向目的性性行为的调情或围绕实现目的性性行为的动作。 • 边缘性性行为通常指日常生活中界于性行为与非性行为之间的行为,包括男女间眉目传情、接吻、拥抱、爱抚等。

  17. 二、性心理的基本理论 • 性心理是人类性行为活动中的各种心理反应。正常的性心理,体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性心理发展。人类的性活动绝不仅仅是生物的本能反映,它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并受着社会的制约。这是人类性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 • 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性行为除了性交活动外,还应包括性身份的塑造、性角色的进入、性意识的发展、性的社会化等,这些方面包含了许多的心理学内容。

  18. (一)弗洛伊德关于性心理的基本观点 •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与个体生存本能。个体生存本能包括饥、渴,以及其他与生存有关的生理需要,它们是个体维持生存所必须满足的。性欲本能同性欲望和种系的繁衍有关。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他把性欲的能量源泉叫做里比多,认为这是驱使人寻求各种感官快乐的心理能量,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

  19. 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分为以下五个发展阶段: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分为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1.口唇期 2.肛门期 3.生殖器期 4.潜伏期 5.生殖期

  20. (二)霭理士性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关于性心理学的概念 • 霭理士在他所著的《性心理学》一书中对性心理学定义为:“本书所论的性心理学,指的是性冲动或性能的心理学”,即完成从“积欲”到“解欲”的圆满过程。 • 在对这一过程的解析中,“积欲与解欲不是两个分明的过程,而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段落。这是造化的规律,它让生物个体逐渐把力量积蓄起来,紧接着又让它把力量解放出去……此种力量的由张而弛,对于其维护个体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这便是人的生理变化与心理活动相互交织作用,停止在情绪体验之上的性心理过程。

  21. 2.关于儿童性心理 (1)儿童期的性冲动 (2)“俄狄浦斯情结”概念 (3)儿童的“自动恋” (4)儿童的“性变态”

  22. 3.关于“同性恋”及其治疗问题 • “假如一个人的性冲动的对象是一个同性而不是异性的人”,这种现象就是“同性恋”。 • 同性恋者除了对象转变为同性而外,其余一切用情的方法、过程、满足等等,可以说完全和异性恋没有两样。

  23. 如何辨别同性恋,蔼理士认为有三种现象: • 第一种是真正的先天性逆转现象; • 第二种是双性俱可恋的现象; • 第三种叫做拟同性恋者,其中以第三种类型居多。 • 关于治疗问题,霭氏认为困难较大,仅提供了四种在治疗同性恋者中常采用的方法,即“变性手术法”或“外科法”、“暗示法”、“精神分析法”以及“联想法”。

  24. 三、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阶段 • 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是指个体在青少年时期顺应自己性的生物学特点和性别的社会性特点的种种心理过程。 •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性发育开始成熟。这时,机体内分泌腺加强了活动,由脑垂体产生的促性腺素打开了性腺活动的大门,使得沉静的生殖器官蓬勃地发育起来,引起了青少年男女身心的一系列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第二性征(也称副性征)的发育导致男女两性形态上不同的性别特征,性器官的变化及其性功能的逐渐成熟。

  25. (一)赫罗克的性心理的发展四阶段 1.性的反感期 2.向往年长者的时期,也称“牛犊恋”期 3.对异性的狂热期 4.浪漫的恋爱期

  26. (二)我国学者提出的性意识发展三阶段理论 1.异性疏远期 2.异性接近期 3.异性恋爱期

  27.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性困惑 一、性生理困惑 二、性心理困扰 三、性行为失当 四、性心理障碍

  28. 一、性生理困惑 (一)性体像的困扰 (二)遗精恐惧与月经困扰

  29. (一)性体像的困扰 • 进入青春期后,男生和女生的体象发生了很大变化。男生希望自己身材高大,体魄强壮,音调浑厚,拥有男性磁力,以吸引女生;女生则希望自己容貌美丽,体型苗条,乳房丰满,音调柔美来显示女性魅力,以吸引男性。然而,当他们的体征不如已意时,就常出现烦恼和焦虑。

  30. 课堂互动活动:酸酸甜甜就是我 活动目的: • 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 2.让学生练习使用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幽默。 • 3.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活动准备: 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学生单“这就是我”以及“快乐转换单”。

  31. 这就是我 • 我的眼睛:__________ • 我的鼻子:__________ • 我的耳朵:__________ • 我的嘴巴:__________ • 我的头发:__________ • 我的相貌:__________ • 我的身材:__________ • 我的手:__________ • 我的脚:__________ • 我对自己身体不满意的地方是:______,因为:_______

  32. 快乐转换单: • 对于不满意的身体部位,积极的看法是:__________

  33. 活动时间:30分钟。 • 实施步骤: 1.填写“这就是我” 教师让所有学生围坐成一个圆圈。教师将学生单发给学生,让学生先填写学生单“这就是我”。填写出自己身体上让自己不满意的部位。 2.积极转化 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使用灵活和幽默的思维方式:在缺点中发现相对好的一面,比如:一个人个子不高,我们可以认为浓缩就是精华;脸上痘痘很多,我们可以认为我们正值青春,总比年老色衰好。 在教师举例说明后,可以再提出几个例子,由学生发言,去发现缺点中相对好的一面。

  34. (二)遗精恐惧与月经困扰 • 遗精是指男性在无性交状态下的射精现象,是青春期男子常见的正常生理现象,是性成熟的标志。过去传统观念往往把遗精看得很严重,认为这种行为会伤元气。青少年常因此而焦虑不安,惊恐失措。 • 女性的月经期及来月经的前几天是女性生理曲线的低潮期,身体的耐受性,灵活力下降,易疲劳。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确实会给女性带来一些不适的感受。有些女生过于担心经期的不舒服,这些消极暗示会加重自身情绪的低落和躯体的不适感,甚至造成恶性循环。

  35. 二、性心理困扰 (一)性别认同困扰 (二)异性交往的不适 (三)性的白日梦与性梦 (四)手淫引起的心理困惑 (五)性骚扰的恐惧

  36. (一)性别认同困扰 • 刘达临教授在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性别。其中,男大学生不喜欢自己性别的占2.6%,女大学生不喜欢自己性别的占15.6%,正好是男生的6倍。近年另一项关于大学生性心理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男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满意度较高,而有超过1/4的女生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愿意改变自己的性别。这一结果显然是由“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所致。这种性别自贱的心理都是不正常的,如果这种心理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就会对大学生的成才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37. (二)异性交往的不适 • 与异性交往的心理从刚进入青春期时就开始萌发,对异性的兴趣——和异性交往的渴求——恋爱——结婚,这是一个人人必然经历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变化过程。“少男钟情,少女怀春”这是青春期性心理的正常表现。大学生们渴望与异性交往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由于传统的“男女授受不亲”传统性观念的影响,由于缺乏与异性交往的方法,许多人羞于与异性交往,常常拒异性于千里之外,在异性面前表现得非常紧张。

  38. (三)性的白日梦与性梦 • 当大学生对与异性交往强烈的渴求不能直接实现时,性的白日梦就有可能发生。 • 性的白日梦又叫性幻想。性幻想是在某种特定因素诱导下,自编,自导,自演与性交往内容有关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可以幻想出与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满足的异性一起约会、接吻、拥抱、性交等性活动。这种白日梦可以导致生理上的性兴奋,偶尔也会出现性高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们的性压力,满足性需求。 • 白日梦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但是,性幻想不能过头,如果成天沉溺其中,甚至把幻想当成现实,就是一种病态行为,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

  39. 性的白日梦是人为的幻想,而性梦则是真正的梦。性的白日梦是人为的幻想,而性梦则是真正的梦。 • 性梦是指在睡梦中发生性行为。人们通过梦的方式部分达到自己白天被社会规范限制的性冲动的满足,从而缓解性紧张。 • 性梦也是青少年性心理较为普通的一种表现。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对性梦知识的了解,常为自己有过性梦的经历而焦虑和自责。

  40. (四)手淫引起的心理困惑 • 手淫是指用手或工具刺激生殖器而获得性快感的一种自我刺激,它是大学生获得性补偿和性宣泄的行为。对于手淫,传统的性观念认为手淫是邪恶的,是有罪的,是不道德的。在这种传统的“手淫有害论”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常常为自己有过手淫行为而自责,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其实,手淫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性行为,手淫是对性冲动的缓解。但是,过分沉溺于手淫,只靠频繁的手淫来缓解性紧张是不健康的表现。

  41. (五)性骚扰的恐惧 • 常见的性骚扰表现为故意擦撞异性身体的某个部位,故意贴近别人,故意谈性的问题,用色情语言进行挑逗,用暧昧目光打量别人,或强行要求发生性行为等。 • 由于缺乏自卫心理,一些同学常常面对性骚扰时惊慌失措,恐惧万分,甚至长时间地自责,认为自己不“干净”,陷入这种心理困扰中长时间不能解脱。

  42. 三、性行为失当 (一)身体亲密代替心理亲密 (二)婚前性行为

  43. (一)身体亲密代替心理亲密 •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性观念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传统的婚姻观、爱情观遭遇巨大挑战。不少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忽视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融合,一味追求身体的亲密接触和感官快乐,往往在爱情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做出亲密的举动,或者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与恋人搂抱、热吻、抚摸。其实,过多的身体亲昵,会加剧性冲动,有时会使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

  44. (二)婚前性行为 1、婚前性行为的界定 婚前性行为是指男女双方在恋爱期间发生的目的 性性行为。 2、婚前性行为的特点 一般来说,婚前性行为的特点是双方自愿进行的 ,不存在暴力逼迫现象。

  45. 3、婚前性行为的危害 (1)损害身心健康 78%的女生和62.9%的男生感到紧张; 77%的女生和65.8%的男生怕怀孕; 69.8%的女生和64.8%的男生怕被人发现; 28.5%的女生和5%的男生反感; (2)破坏了正常的恋爱关系,甚至导致感情变异 (3)使新婚蒙上阴影

  46. 四、性心理障碍 (一)性指向障碍 (二)性偏好障碍 (二)性偏好障碍

  47. (一)性指向障碍 • 性指向障碍指的是其性欲对象与常人相异,如同性恋(对同性产生性爱或性行为者),恋物癖(以接触异性穿戴的物品引起性兴奋)。

  48. (二)性偏好障碍 • 性偏好障碍指的是性心理和性行为都带有儿童性活动的特点,即以幼年的方式求得性满足,如易装癖(以穿着异性服装和戴异性饰物来激起性兴奋获得性满足)、露阴癖(在不适当的场合裸露自己的生殖器)、窥阴癖(窥视异性的裸体和他人的性活动)。

  49. (三)性身份障碍 • 性身份障碍指的是从心理上否认自己的生理性别和服饰,强烈希望转换成异性,即异性癖。 • 如果出现了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将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影响今后的发展,所以应当及时向有关人员进行咨询,予以治疗。

  50. 第三节 大学生性健康的维护 一、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二、大学生性健康的标准 三、维护大学生性健康的途径 四、大学生性病的预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