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主讲人:韩金峰 副主任医师. 代谢综合征( MS ). 病征定义 病征概述 发病统计 诊断标准 防治措施. 代谢综合征( MS ). 病征定义:代谢综合征( MS )是指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多种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一个个体同时存在着的临床症候群。. 代谢综合征( MS ).

gaius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代谢综合征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代谢综合征 主讲人:韩金峰 副主任医师

  2. 代谢综合征(MS) • 病征定义 • 病征概述 • 发病统计 • 诊断标准 • 防治措施

  3. 代谢综合征(MS) • 病征定义:代谢综合征(MS)是指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多种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一个个体同时存在着的临床症候群。

  4. 代谢综合征(MS) 病征概述: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观察到许多个体同时表现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糖代谢障碍(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Ⅱ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血甘油三脂浓度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等,这是碰巧聚在一起的吗? 在人群中,完全没有这些特征表现的个体和同时具有三个及以上这些特征表现的个体占到绝大多数,而那些只有一个或两个这类表型的个体很少。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个专家委员会专门对该综合征进行了研讨,推荐使用“代谢综合征”来命名。目前认为代谢综合征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1988年Rraven(瑞文)根据前辈先驱的研究积累,提出和揭示了胰岛素抵抗(IR)是导致MS的始动因素,认为IR为MS的根源并被称之为X综合症。直至目前仍有国内外部分学者称之为胰岛素抵抗综合症(IR)。

  5. 代谢综合征(MS) • 下面我将介绍解释一下上面概述中两个概念。 (一)心血管疾病:MS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因素,是指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多种因素互为因果,相互转化而引发机体内脂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脂类成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等坏的脂类堆积在动脉壁上,积少成多、粘接成块,进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凡是有动脉供血的组织、器官等部位的动脉都可以发生粥样硬化。凡是发生粥样硬化的器官和组织由于供血管腔狭窄和弹性改变,甚至斑块栓堵都会造成该器官和组织功能甚至结构改变、劳损甚至坏死。发生在心脏,我们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6. 动脉粥样硬化致动脉狭窄及闭塞

  7.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模型

  8. 冠心病发作

  9. 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血管病 • 发生在脑部我们称之为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另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塞等。同样发生在肾动脉、肺动脉、眼动脉都会产生相应疾病。

  10. 脑血栓形成

  11. 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人体胰腺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 ,主要作用于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和肝脏,参与人体糖的代谢与合成,进而影响人体三大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和代谢,胰岛素要完成上述代谢过程,必须和相关器官细胞、组织上的受体结合,才得以实现。好比,插头只有和相匹配的插座衔接才能相通,燃料燃烧只有氧气的参与才能燃烧一样。

  12. 胰岛素抵抗(IR) 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组织或靶细胞(如骨骼肌、脂肪及肝脏)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或反应性降低,因而导致正常量的胰岛素不能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而需要超正常量的胰岛素才能达到正常的生理效应。 如果人体器官、细胞组织上的胰岛素受体,因各种原因如细胞损伤、脂毒等,发生构形改变,就造成了对胰岛素不敏感甚至抵抗,造成胰岛素失效。 胰岛素失效的结果,就造成血内的葡萄糖不能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而储存在肝内和肌肉内,引起血糖急剧增高,由于三大物质代谢互相转化的规律,最终形成高糖(酮症)、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乳酸(酸中毒)。

  13. 图1-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合成) CO2 + H2O+能 食物 (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血糖 (3.9-6.1mmoL/L) (分解) 肝糖原、肌糖原 肝糖原 (糖异生) (转变) 其他物质 (甘油、氨基酸乳酸)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8.9—-10mmoL/L 尿糖

  14. 图1-2 糖的有氧氧化主要过程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3-磷酸甘油醛 丙酮酸 乙酰辅酶A 草酰乙酸 柠檬酸 三羟酸循环 琥珀酸 酮戊二酸 CO2 + H2O+能

  15. 图1-3 三大物质代谢相互转变图 葡萄糖 糖原 3-磷酸甘油醛 脂 肪 甘油 乳酸 丙酮酸 丙氨酸 脂肪酸 乙酰辅酶A 蛋 白 质 α-酮戊二酸 谷氨酰 门冬氨酸 草酰乙酸

  16. 代谢综合征(MS) • 以上三图由于三大物质走一条共同氧化的途径,通过途径内的中间物质,可作为“中间站”,使糖、脂肪、蛋白质在体内有个互相转变的可能。 • 如糖的转化过程中的3-磷酸甘油醛和乙酰辅酶A可沿着脂肪氧化途径逆回,分别变成甘油和脂肪酸,进而合成脂肪。这就是为什么食入量过多(主要为糖)或糖尿病人,由糖变脂造成肥胖、高血脂、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科学实践解答。

  17. 代谢综合征(MS) 病理改变与危害 • 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会引起一系列的后果,对重要器官产生损害。 • 胰腺是胰岛素抵抗受累的主要器官。为了代偿对胰岛素需求增加,胰岛素分泌也相应增加。在这种应激状态下,存在糖尿病遗传易感因素的个体胰腺β细胞的凋亡速度就会加快,非常容易出现高血糖,发展为临床糖尿病。 • 胰岛素抵抗还通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 胰岛素抵抗还引起凝血和纤溶状态的失衡,出现高凝状态,极易造成血栓的形成。

  18. 代谢综合征(MS) 代谢综合征的危害: 代谢综合征使发生糖尿病和冠心病与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明显增加。通过对心血管病流行病基地3323名男女(平均52岁)的8年的调查资料显示; (1)代谢综合征为糖尿病的预告指标——不论男女,代谢综合征 对糖尿病的发生有很高的预告意义。人群糖尿病特异危险近半数可用代谢综合征来解释。 (2)代谢综合征为冠心病的预告指标——资料显示单有代谢综合征预告新发生冠心病总数约25%。 (3)代谢综合征加速冠心病和其他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死亡危险。

  19. 发病统计 MS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以中老年为多发,美国调查发现2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3.7%,我国统计病学调查为14%-15%,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致155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近30%。我国占世界人口1/5,2000年我国城市冠心病死亡71.3/10万,农村31.6/10万, 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约350万人,而MS作为心脑血管病的基础因素,理应是预防工作的源头。有人形象的比喻,高血压-悄悄凶手;高血脂-无声的凶手;糖尿病-甜蜜凶手。由此MS显然是不折不扣名付其实引起心脑血管病死亡的罪魁祸首。

  20.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WHO(世卫组织)、IDF(国际糖尿病联盟)、EGIR(欧洲胰岛素抵抗组)、AACE(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都制定出各自的诊断标准和建议。但内容和条件都大同小异,相差无几。我国CDS(中华医学会)也同样提出和建立了中国人的MS诊断标准。简称2004年CDS建议,具备以下三项或三项以上者:

  21. 2004年CDS诊断标准 (1)肥胖是祸不是福,特别是腹型肥胖(又称向心性肥胖、将军肚、啤酒肚)。腰围男>90cm,女>85cm;腰围/臀围,男<0.9,女<0.85,体重指数>30㎏/㎡,﹛体重指数=体重(㎏)/身高(㎡)﹜,肥胖之所以作为MS的首条,有学者认为人类面临四大医学问题(肥胖、艾滋病、吸毒、酗酒),人类死亡五重奏(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

  22. 2004年CDS诊断标准 (2)血TG(甘油三酯)≥1.70mmol/L(正常<1.70mmol/L) (3)血HDL-c(高密度脂蛋白)<1.00mmol/L(正常≥ 0.924mmol/L) (4)血压(BP)≥130/85mmHg(正常140/90mmHg以下) (5)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耐量试验2h后≥7.8mmol/L或有糖尿病史。

  23. 诊断标准 • 另有国内外学者仍坚持具备八高症中三项或三项以上者即可诊断成立。 八高症:①超重肥胖; ②高糖; ③高脂; ④高尿酸; ⑤脂肪肝; ⑥高粘血; ⑦高血压; ⑧高胰岛素抵抗。

  24. 防治措施 不可否认MS确实随着物质的丰富、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而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增多,更深层次上应和人们的精神文明缺失,生活方式不健康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应该而且必须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健康理念的教育,提出科学的生活方式(电脑、网络、汽车等生活方式),建立文明科学实用的生活方式,可总结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又称维多利亚宣言和健康四大基石。

  25. 一级干预 (一)合理膳食:原则是低脂、低糖、低盐、多纤维素、多维生素。 ①低脂:防止进食大量高脂食物,预防形成高脂血症、A硬化、胰腺炎、高胰岛素抵抗(IR)、脂肪肝等。 ②低糖:进食高碳水化合物易患糖尿病,糖尿病主食量控制在200-300g/天。 ③低盐:预防高血压,北方沿海食盐量大,高血压发病率高,南方甜食,高血压发病率低,每天食盐≯6克。 ④多纤维素:防便秘、防衰老、防结直肠癌。 ⑤多维生素:参与体内酶的合成、抗衰老、抗氧化。

  26. (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 (90毫克以上少吃)

  27. 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具有良好的清理肠道的作用,因此成为营养学家推荐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是适合IBS(肠易激综合症)患者食用的健康食品。常见食品的纤维素含量如下: 麦麸:31% 谷物:4-10%,从多到少排列为小麦粒、大麦、玉米、荞麦面、薏米面、高粱米、黑米。 麦片:8-9%; 燕麦片:5-6% 马铃薯、白薯等薯类的纤维素含量大约为3%。 豆类: 6-15%,从多到少排列为黄豆、青豆、蚕豆、芸豆、豌豆、黑豆、红小豆、绿豆 无论谷类、薯类还是豆类,一般来说,加工得越精细,纤维素含量越少。 蔬菜类:笋类的含量最高,笋干的纤维素含量达到30-40%, 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 纤维素

  28. 纤维素 • 菌类(干):纤维素含量最高,其中松蘑的纤维素含量接近50%,30%以上的按照从多到少的排列为:发菜、香菇、银耳、木耳。此外,紫菜的纤维素含量也较高,达到20% • 坚果:3-14%。10%以上的有:黑芝麻、松子、杏仁;10%以下的有白芝麻、核桃、榛子、胡桃、葵瓜子、西瓜子、花生仁 • 水果:含量最多的是红果干,纤维素含量接近50%,其次有桑椹干、樱桃、酸枣、黑枣、大枣、小枣、石榴、苹果、鸭梨。 • 各种肉类、蛋类、奶制品、各种油、海鲜、酒精饮料、软饮料都不含纤维素;各种婴幼儿食品的纤维素含量都极低 • 糙米和胚牙精米,以及玉米、小米、大麦、小麦皮(米糠)和麦粉(黑面包的材料)等杂粮; • 此外,根菜类和海藻类中食物纤维较多,如牛蒡、胡萝卜、四季豆、红豆、豌豆、薯类和裙带菜等。

  29. 高维生素食品 1.含维生素A最多的是鸡肝,每百克中含5万国际单位。2.含维生素B1最多的是花生米,每百克中含维生素B110.3毫克。3.含维生素B2最多的是羊肝,每百克中含维生素B2357毫克。4.含维生素C最多的是弥猴桃,每百克中含维生素C568毫克。5.含维生素D最多的是干香菇,每百克中含维生素D12800国际单 位。6.含维生素E最多的是鲜大枣,每百克中含维生素E729毫克。7.含维生素P最多的是茄子,每百克中含维生素P750毫克。8.含胡萝卜素最多的是紫菜,每百克中含胡萝卜素1230毫克。9.含核酸最多的是芸豆(菜豆、刀豆),每百克中含核酸485毫克。

  30. 一级干预 (二)戒烟限酒 ①烟内含有CO、尼古丁等30多种有害物质,百害无一益,理应戒除。有人会问:国家为什么允许烟厂存在。这是出于经济结构、就业、税收等国计民生大计考虑,只能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减少关、停、并、转。 ②限酒:不是戒酒,粮食制酒、中药药酒、果酒、葡萄酒有一定保健作用,意大利、法国葡萄酒产地,心血管发病率低也是一定例证,酒不宜多,更不能鼓励酗酒。

  31. 一级干预 (三)适量运动:2400年前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讲过一句话:“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健康生命的源泉。”运动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有节有度、要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运动量自测简单公式:年龄+心跳≯170。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有统计认为超强项目的运动员(马拉松、登山等),又称乏氧运动,并不长寿。,通过有氧运动,可以控制体重,转脂为肉。

  32. 一级干预 (4) 心理平衡: 有人认为心理平衡作用超过一切保健措施的总和,每一个长寿老人第一条都是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WHO对于健康的定义开宗明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适,而应是生理上、心理上、道德上、社会适应和生殖上的完美状态。

  33. 二级干预 • 经过一级干预,仍不能缓解、阻止、控制代谢综合征,可针对八高症进行必要、有选择的药物治疗。 • 如高脂血症,甘油三酯>5.67mmol/L以上可选用贝特类(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他汀类(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烟酸类(烟酸脂醇脂类、阿昔莫司),或中药血脂康;防治血粘稠,如肠溶阿司匹林,氯比格雷(波立维)广泛应用。

  34. 二级干预 • 如高血压:一般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和肾病者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选用缓释剂和控释剂,选用既降压又预防心脏重构,心力衰竭的ACEL(普利类)、ARB(沙坦类)类为一线药,少用利尿剂,如寿比山(吲哒帕胺)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和糖尿病加重。

  35. 二级干预 • 如糖尿病:需首先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低体重;降低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即噻唑烷二酮类物(TZDS)都是临床常用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TZDS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部位是脂肪组织,它通过逆转肥胖使体内游离脂肪含量下降近50%。二甲双胍主要作用于肝脏和肌肉。二甲双胍可以明显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糖异生。

  36. 以上仅就代谢综合症的基本常识学习介绍如上,如有机会和兴趣我们再分别学习和和分享代谢综合征及八高症的其它基本知识。 谢谢!

  37. 结束语 • 嘉康体检衷心祝愿中兴通讯的朋友们身体健康,嘉康愿为你们提供长期的健康咨询服务,谢谢! • 健康咨询电话:4008-999-800 • 网址:www.jk-tj.com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