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第十一章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

第十一章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 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 1 .用实例说明学习动机与兴趣、目标、成就需要、内驱力等概念的异同; 2 .根据现代心理学对学习动机概念的界定,评价本章所介绍的四种动机理论的合理性及其不足之处; 3 .举例说明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内源性学习动机; 4 .举例说明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外源性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概述.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一)动机 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 动机有两种功能 : 第一,唤醒与维持功能。

ga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一章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一章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

  2. 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 • 1.用实例说明学习动机与兴趣、目标、成就需要、内驱力等概念的异同; • 2.根据现代心理学对学习动机概念的界定,评价本章所介绍的四种动机理论的合理性及其不足之处; • 3.举例说明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内源性学习动机; • 4.举例说明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外源性学习动机。

  3. 第一节 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概述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一)动机 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 动机有两种功能: 第一,唤醒与维持功能。 第二,指向功能。

  4. (二)学习动机 • 学习动机既可看成一般的人格特征,也可以看成暂时的唤醒状态。由此可见,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应从一般人格特征和特殊动机状态两方面考虑。 •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内在动机,也称内源性动机,指由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引起的动机。另一种支持学习的动机是外在动机,也称外源性动机,指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

  5. (三)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分析 • 第一,动机对学习的作用不同于原有知识的作用。它只起催化剂作用,其作用是间接的 。 • 第二,动机对学习的作用是通过努力、集中注意为中介而实现的。 • 第三,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单向关系。

  6. 二、与学习动机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目标导向 人的许多行为动力可以用目标导向来解释当,学生按照目标指引的方向去努力学习时,学生的这种学习行为是目标导向的行为。 可以将目标分成四类: 1.以任务为目标 2.以成绩为目标 3.以回避为目标 4.社会性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学生的目标产生影响:第一是反馈。第二是认可目标。

  7. (二)兴趣和情绪 (一)兴趣 • 兴趣是由内外两个因素构成的:一是个体内在的需要,二是外界的人或事物具有满足个体内在需要的价值。 •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时应注意两点:第一,人的学习兴趣总是与人的能力密不可分的。第二,所谓培养学生的兴趣主要指间接兴趣。

  8. 2.情绪与焦虑 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发现,情绪唤醒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中等唤醒水平,学习效果最好。因为动机水平和焦虑水平都以被试的情绪唤醒水平为指标,所以叶克斯—多德森定律有时被视为反映动机水平或焦虑水平与学习成就之间关系的原理。

  9. (三)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是个体对自身的看法,包括对自己的能力、效能的信念和自我价值观等。 1.关于能力的信念 持智力不变观的学生倾向于确立成绩目标,他们既希望使人感到聪明,但又可以保护自己的自尊。 持智力可以改变观的学生倾向于确立任务目标,他们希望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对他们来说,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聪明。

  10. 2.关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是班杜拉提出来的,他把自我效能感定义为“对产生一定的结果所需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 自我效能感通过确立目标来影响动机。如果某人在某一领域有较高的效能感,他将确立较高的目标,而且较少担心失败,最后影响其策略的选择。 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有密切关系。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或可以控制的原因,如能力或努力,则自我效能感将会提高。

  11. 第二节 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 学习理论可以分为行为主义的、认知的和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也可以作相应的划分。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家主要研究条件反应,在条件反应理论中暗含了两种动机理论,即驱力说和强化说。

  12. 二、认知心理学的动机理论 (一)认知学习论中蕴含的动机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材料的原有知识,三是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第三个条件就是讲的学习动机,指学生主动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的意愿。 加涅用信息加工观解释学习。他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包括这三个部分:加工过程、执行控制过程和预期。其中的预期是指学习的动力过程。 认知观的动机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维纳的归因论。

  13. (二)维纳的三维归因分类 维纳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这三个维度是: (1)内外维度。 (2)稳定性维度。 (3)可控制维度。 一系列研究表明,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归因。 三、人本主义与心理测量学的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

  14. 第三节 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两个模型 (一)ARCS模型 ARCS模型是由科勒(J.Keller, 1987)提出的。这里A代表注意(attention),R代表贴切性(relevance),C代表自信心(confidence),S代表满足(satisfaction) (二)TARGETT模型 这里的T代表任务(task),A代表自主(autonomy),R代表被认可(recognized),G代表分组(grouping),E代表评价(evaluation),T代表时间(time)。沃尔福克在该模型加上T(教师的期望,teacher expectations)。

  15. 二、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一)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 • 1.教师应善于管理课堂,维持课堂纪律,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不致受到纪律不良的学生的干扰; • 2.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教师有耐心、公正、友善,使学生有爱和归属感; • 3.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必须是学生既能胜任但又有一定难度的,太易和太难的任务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4.学习任务必须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对学生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16. (二)激发与维持内源性动机的策略 激活与维持学生动机的根本策略是教师长期坚持培养学生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他们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2)丰富材料呈现方法 (3)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

  17. 2.通过归因训练或归因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效能感2.通过归因训练或归因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效能感 • 教师还可以采用如下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开始某项新的学习任务; • (2)为学生设置明确、具体和可以达到的目标; • (3)强调学生自己前后比较,避免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 • (4)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示范。 3.培养学生对成就的需要和成就感

  18. (三)激发与维持外源性动机的策略 1.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2.适当使用表扬和批评 3.外部奖励的使用要适当 4.改革学校和课堂奖励结构

More Related